【必備】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合集七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 篇1
二十年,似乎遙不可及,但一瞬間我就從懵懂地少年變成了31歲的大人了,我常年在外地工作,已經安家立戶了,國慶長假時期媽媽用E-MAIL在網上發了個信給我,說是家裡來了一位那難能可貴地客人。看完我立即開了賓士太陽能汽車望汕頭那邊去了。
在汕頭境內原有一個大路標,沒想到換成了小電視。在等紅綠燈的時候,我看見了小學的好朋友——劉家豪,只見他身穿西裝,頭髮梳理個流行的髮型,記得他以前胖胖的,又高,如今又瘦又高,足有186CM高呢。一打聽,原來他現在是某電子軟體公司的CEO。經過一次次的問路,我終於來到家門口。咦?房子呢?原來已經變成了別墅裡,在外面還有許多樹,簡直就是一個森林。進去後,只見裝修的金碧輝煌,還有傭人帶著我。咦?這是誰?哦!原來是我姑姑。以前她總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現在還跳起來迪斯科。突然我的心一冷,爸媽以前那烏黑的頭髮已經消失了,額頭上的皺紋也漸漸浮現出來,這些特徵似乎在告訴我他們的辛酸,而以前總板著臉的爸爸終於嘻嘻哈哈了。家裡多了許多傢俱,也裝修的很漂亮,唯獨我那簡單調的房間還是原樣。
我正看著可以放大的電視時,在NBA的比賽時,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我放大了幾倍,這不是陳相文嗎?他200CM的鴿子,精湛的技術成為場上的焦點。
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 篇2
隨著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煎熬,一轉眼我已離別故鄉三十年了。正值而立之年的我又從美國回到中國,來到了故鄉-----杭州。那裡有我魂牽夢縈的點點滴滴,我的親人,我的朋友。
二十年後的故鄉風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一條條多功能高速空路、錯落有致的空軌在故鄉上空像龍一樣盤旋著。汽車早就out了,新鮮出爐的交通工具是聲波飛船,人們根本不用自己走路,用傳送器就可以去任何地方。過去幾十年的交通早就成了歷史。滿目的綠色,一棵棵參天大樹拔地而起,我們早已不需要鋼筋水泥製成的房屋,住在樹上,小鳥歌唱黎明,一聲聲扣人心絃。
到了家鄉自然得去看看同學們,聽說他們早已在各界有了不少成就:唐奕彬當上了一位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張宇辰當上了世界聞名的男歌星。潘瀚楠研究了植物精,成功發明了植物發電技術,成為了風靡一時的科學家。楊子如願以償當上了一位繪畫家,出版了一系列《王策會》漫畫。
中午,張宇辰特意來找我聊天,一看這打扮就知道他已經成為了一位億萬富翁。他穿著西裝,內夾一件襯衫,打著根棕紅領帶,都是些價值連城的紀念版,連頭髮也染了綠色。幾顆亮的刺眼的鑽戒戴在手上,很有範兒。一進門便鞠了個躬,說:“不知同學生活地可好?”他找了張藤椅坐下。我倒了一杯熟茶,說:“我當了一位漫畫家,找到了風險投資,攢夠了錢,經營了北美洲最大、最廣的漫畫公司,每月收入上萬億,不知同學咋樣?”張宇辰說:“我初中同學周八匹把我好好包裝了一番,從此當上了歌手。”隨後,他看了看錶,說:“我還要去澳大利亞開第228次巡迴演唱會,先告辭了!”
我去了學校,畫了一幅畫,每當我在異國看到這幅畫時,總會流出幸福的眼淚,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不能沖淡我這顆眷戀故鄉的心,在這小小的城市我明白了一個又一個的大道理。
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 篇3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身為美國永恆集團總裁的我,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回到離別已久的故鄉廣州,參加同學聚會。
我坐上飛船,啟動後一眨眼就到了祈福英語實驗學校。我下了飛船,看見了教室裡的小學生,不禁想起了班上的翟潤昌,鄧然,黃勁文這幾個好朋友,不知現在他們怎樣了。馬上就要見到他們了,我的心想一隻兔子一樣激動。這是,我看見一張熟悉的面孔從我眼裡經過,咦,這個人怎麼這麼眼熟?好像在哪裡見過?我連忙走過去問:“你是…”嘿,丁當,二十年不見,你連我多不認識啦!我是翟潤昌啊!”這時我才想起來,:“唉,你現在是做什麼的啊?”“我現在是地球籃球隊的隊長,過幾天就要和火星隊打比賽啦!”“對了,其他同學在哪?我怎麼沒見到他們啊?”“哦,他們在我們以前的教室裡呢,我們快去吧!”說完我們就走到教室裡,只見黃勁文,鄧然,王宇熙等人都在座位上了。我們互相擁抱了一下,就開始談起自己的工作。鄧然是一位科學家,王宇熙是玩具公司總經理,黃勁文是世界首富,方子娛是清潔機器人公司老闆,是她創造了清潔機器人,讓世界變得乾乾淨淨。這是,申佩兒大叫:“董老師來啦!”吵鬧的教室頓時變得鴉雀無聲。董老師進到教室,我們便異口同聲的說:“董老師好!”然後便紛紛送上禮物,王宇熙送上了獲得諾貝爾獎的玩具,翟潤昌送上了簽名的籃球,我送上了水陸空老爺式飛機。中午,我們吃完飯,申佩兒給我們帶來的一段優美的舞蹈。
聚會結束了,董老師提議十年後的這天我們再相聚吧,同學們紛紛說好啊。
我期待這十年後的這天。
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 篇4
今年是20xx年,我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科學家。
早上起來,看看日曆。呀!今天是農曆12月29號,快過年了。以前總是忙於工作,抽不出時間回老家。這次過年,我要回老家一趟。於是,我開著太陽能、風能兩用汽車,回到老家——普寧。
在去大伯家路上,我看見以前下雨後泥濘的小路已經變成平坦、寬闊的水泥大路;路邊一小堆一小堆的垃圾不見了,變成了一個個垃圾桶。人們的衣著整潔了,人們的素質提高了。
我到了大伯家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以前的小平房已經變成一棟棟別墅。大門上裝著指紋鎖。房子裡乾乾淨淨,地面上鋪著永遠不粘汙點的`“乾淨瓷磚”,家務機器在清掃著房子。侄子(只比我小几歲,按輩分是我侄子)熱情招待我:“叔叔,您來啦!好久沒回來了,路上累了吧,快進來坐。他們都在睡午覺。”“好。”聊了會兒,我說:“這裡變化真大,你帶我去逛逛吧。”“好啊,我先帶你去農田。”
到了農田,我又吃一驚———農田已經不是一小塊一小塊荒涼的菜地,而是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田地。侄子介紹:“以前菜地太小,種不了多少菜。現在好了,大塊的田地還可以用機械。我們這裡就全部機械化,節省很多人力。”果然,田裡什麼機器都有,有“自動收割機”、“自動翻土機”等。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我後來還去了洪山小學。
在小學門口看見裡面操場是原來的三倍,還新增了一棟教學樓。課室窗上還裝了“吃音玻璃”,讓學生們上課不受影響。課桌椅都煥然一新。
隨著科技發展,家鄉越來越好。我愛家鄉!
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 篇5
多年養成的習慣,我早早的來到公司。發現寫字檯上端端正正地放著一幅大紅請帖,國際城市發展論壇第十八次年會在中國召開,會議地點恰恰是在我的故鄉----河南開封。
我靠在椅子背上,不由陷入了沉思。離開家鄉二十年了,不知故鄉怎麼樣了?兒時的記憶如電影般一幕一幕出現在眼前,藉此機會,該回去看看了。
我比會議的開幕日提前了幾天,為好好看看家鄉而多留點時間,以免留下遺憾。
金秋十月,天高雲淡,清風送爽。街道兩邊用千姿百態的菊花擺出的花壇,花團錦簇,爭奇鬥豔。啊!家鄉的空氣都芳香醉人呀!
我簡直認不出這是開封了,各種建築風格的高樓大廈節次鱗比,簡直就像樓房的森林。高架磁懸浮列車在街道上空來回穿梭。
街道上很少見到私家車了,公共交通工具成了人們的主要出行方式,交通不再擁擠。
記得兒時放學時,學校門前接學生的腳踏車、三輪車和馬路上的大大小小的汽車擠在一起,我們只得在他們的夾縫中鑽行。
此情此景已成記憶,漂亮舒適的校車出入在校園。
小時候記得開封不能颳風,一颳風,空氣中的塵土迷眼睛嗆喉嚨,碎紙、塑膠袋滿天飛。路面晴天是土雨天是泥。
今天我的家鄉,高樓遍地,綠樹成蔭,空氣潔淨,漫步在街上就像進入一個大公園。
開封是七朝古都,古建景點比比皆是,龍亭、鐵塔、相國寺、……你們在哪裡呢?鋼筋水泥的怪物吃掉了你們嗎?穿過高樓的森林
終於來到了你們身旁,龍亭已擴建成了宏偉的皇宮,相國寺已恢復了原貌,連魯智深的菜園子都沒忘掉 。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月是故鄉明。
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 篇6
一個鄉下的村莊,一幢小洋房中有一個忙碌的身影,他正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寫作,那就是我。如今我已成為一個作家。我來到鄉下,就是為了避開大都市嘈雜的生活,從而才能安心寫作。在電腦前敲打了幾個鐘頭,十分疲勞,我放眼望向田野中漫無邊際的稻麥,突然十分思念故鄉。幼時在故鄉生活的畫面在我腦海中一一浮現,我決定乘從火車回家鄉看一下。
現在家鄉建立了火車站,交通也方便多了。
下了火車,走出了火車站,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一條條街道四通八達;一座座大橋縱橫交錯;一輛輛汽車川流不息。我記得小時候故鄉只有幾條凹凸不平的沙路,在上面行走塵土飛揚。
到了村頭。那棵榕樹依然健在,但更加粗壯高大、蒼盛有力;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也依然緩緩流淌。然而到了村裡,一幢幢高樓大廈、別墅洋房矗立在我面前,應接不暇。來到我家,那間五六十平方的陋室已成了一幢三層別墅。家人正在偌大的花園裡聊天。
家人一見我,又驚又喜,表哥迎上來:“早盼你回來!”父母滿面紅:“回來怎麼也不打聲招呼?”爺爺奶奶雖已年過七旬,但還精力旺盛。
我感慨道:“想不到我離家20年,當重新踏上這片故土,竟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
大家告訴我:“隨著近幾年國家經濟發展,農民致富也方便了,村莊才得以舊貌換新!”
雖然故鄉的變化大得我認不出來,但這片生我養我的故地,我永遠不會忘記。
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 篇7
一轉眼,二十年過去了,我已長大成人,這不乘坐飛機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蕪湖。
剛下飛機,一股濃濃的果香味鑽進T我的鼻子,我放眼望去,馬路上依舊有“奇瑞”在奔跑著,還有“寶馬”、“東方之子”。可是,車尾後面的那個小孔不再排出那黑色的汙氣,排出的是那些果香味,不但沒有汙染環境,反而還淨化了空氣。我走在馬路上,突然發現路的兩邊有兩排排列整齊的小洞洞,洞上蓋著一層絲網,這是幹什麼的呢?原來,這是“回放利用器”,平時下雨的時候,利用這些小洞把雨水收集起來,等到夏天的時候,它便自動噴出1釐米高的水柱,使得地面潮溼,這種馬路被人稱為“環保馬路”。
不知不覺我又來到了我的母校,走進教室,咦!課桌上有一臺電腦、一副耳機,可是課本書包卻不見了蹤影,怎麼回事呢?原來課本里的內容都被收集到電腦裡去了,你只需點選課本內容,螢幕上就會出現豐富的畫面與精彩的課本內容,學生們的家庭作業,不必用作業本,只需在電腦上做好,編成資訊,傳送給老師就“OK”了!
教室的地面也是那樣乾淨,那是因為有了高科技,教室裡的四個角都裝有一個徽型吸塵器,它們每天都放默地透過地下管道吸著、吸著……
可能你會問:灰塵太多會不會吸滿啊,不用擔心,它們吸到一定程度會把灰塵放進一個模子裡,能製造出男孩子酷愛的泥飛機,女孩子喜歡的泥娃娃。
但願二十年後真會是這樣,我決心現在就好好學習,長大後為我的故鄉——魚米之鄉蕪湖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