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書筆記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書筆記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對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零缺陷”思想是由美國的菲利普克勞士比先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的,他原來是一名醫生,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經歷中發現大家做事情往往難以第一次就做對,總是修修補補,於是,他把源於醫學的“預防”與“健康”概念引入製造業,要求在實踐中一步步找到問題根源,提出了“零缺陷”管理概念,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第一次把正確的事情做正確”。因為“零缺陷”理念的巨大魅力,現已成為國際卓越企業的工作標準。

  書中提到的挑戰密道比賽讓我印象深刻,德普和克魯斯均挑戰失敗,變成了兩尊石像。原因何在?透過書中的描述,我們清楚地知道,漢唐挑戰成功的秘訣不是比德普和克魯斯聰明,而是因為漢唐“認真做事的態度”,和我們常常聽到的“態度決定一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我們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情前,都抱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信念,並設定“零缺陷”的工作準則和要求,就會對從事的工作有充分準備,把錯誤消滅在設計開始階段,養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習慣,就可以充分激發潛能並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在讀到俄國與土耳其之間伊茲梅爾城市攻防戰的案例時,我感到心潮澎湃。伊茲梅爾大戰使得俄軍將領蘇沃洛夫一戰成名,在世界軍事史上流芳百世,這場戰役中,他便是充分運用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對”的理念。為此,他制定了詳細而具體的行動計劃,而最終取得了攻城戰役的偉大勝利。

  我們要想在工作中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必須從一開始就牢固地樹立結果意識,以實現工作結果為唯一的目標。有時我們會發現無論如何勤奮努力,如何盡心盡責,可工作總是難有起色,甚至原地踏步,原因何在呢?

  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只關注“做了什麼”,而忽略了“做到了什麼”。如果企業員工不關心自己每天的工作與企業未來效益和發展有多少因果關係,這樣的忙碌大多事倍功半。一個士兵不能圓滿地完成任務,是無法得到勳章的,道理很簡單。一個優秀的員工不在於他表面上看起來多麼精明能幹,也不在於他說了多少豪言壯語,關鍵在於他工作的成就和結果。從前我們總是說“我努力了,所以我問心無愧。”今天我們要說“我努力了,而且創造了預期的價值。”

  要想治理我們工作上的缺陷,先要治理我們態度上的缺陷;要治理我們態度上的缺陷,就先要治理我們頭腦裡的缺陷;只有解決了頭腦裡的缺陷,摒棄思想上的“返工區”,我們才能真正地實現“零缺陷”。“零缺陷”更表現為我們工作的一種決心和態度,當你確定“零缺陷”的工作準則之後,你就會有意識地去確定要求,有意識地去拒絕“差不多”,最後成為按照“零缺陷”準則工作的人。

  讀完《第一次把事情做對》這本書,我受益匪淺,發現自己思想上有太多的'“out”需要清理,需要放到“回收站”,頓時有種恍然大悟之感,開始對自己的工作、生活不斷地思考,結合實際設計工作,領悟其中的方法要點,克服工作忙、時間緊等困難,提升自己對“零缺陷”的理解和認識,漸漸懂得了“零缺陷”並不是說絕對沒有缺點,而是“要以缺陷等於零為最終目標,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職責範圍內努力做到無缺點”,透過“零”的努力,最終達到“一”的實現。就像我們的工程設計工作,需要各個專業的配合,最終才能形成完整的工程,只有大家各個專業精心設計“零”的努力,最終才能達到精品工程“一”的實現。

  透過本次閱讀和感悟,相信“零缺陷”理念一定會像一縷春風,給海灣設計院帶來新的氣息,讓大家更加專心與專注,把“精心設計,精誠服務”穩穩地落到實處,為海灣集團更高更遠發展,向世界一流化工企業邁進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