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遇見好書,讀書筆記:《優秀的綿羊》

遇見好書,讀書筆記:《優秀的綿羊》

遇見好書,讀書筆記:《優秀的綿羊》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遇見好書,讀書筆記:《優秀的綿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是耶魯大學的教授,他對名校的學生有個洞見:那些習慣競爭的精英(或者說做題小能手們),往往將理想職業定位諮詢或投行,不僅是因為那是被無數人驗證的康莊大道,更是因為這條路困難——那些精英已經習慣了從激烈的競爭中獲取安全感、只有自己付出很大代價拿到的東西、才能給他們安全感。

  德雷謝維奇把精英教育比作是一場遊戲,玩家們拼命刷自己的資歷讓自己脫穎而出,而競爭的結果是錄取標準的水漲船高,並且這個遊戲還會懲罰那些不願意進入這個遊戲的人。

  “優秀的綿羊”,是指畢業於哈佛、耶魯這些世界名校的學生,這些名校在今天已經成為“優秀”的代名詞。作者認為,這些外人眼中的天之驕子非常優秀,但他們內心非常脆弱、迷茫,缺乏獨立的思想,往往屈從於父母和外界的意願,一味追求功利,他們就像是一群綿羊,向著人們期望的方向前進,成為一群“優秀的`綿羊”。

  常青藤名校的學生, 給人的印象總是德才兼備,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充滿英雄主義和冒險精神。德雷謝維奇在常青藤名校工作了24年,光在耶魯大學就任教了十年。辭職後他深刻反思了美國名校的教育系統,提出一個觀點說美國名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是優秀的綿羊,優秀雖然優秀,但是培養出來的是相同模式下的學生,缺乏獨特性。

  德雷謝維奇說美國名校其實搞的也是應試教育,而不是外人認為的素質教育。常青藤聯盟最早是一個體育賽事聯盟,就是一個美國上層社會子弟一起上大學的地方。這些上層社會人士覺得有必要建立一個聯盟,而且最好只招收上層人士的子女。但是後來受到外界壓力逐步開始對外開放,調整招生標準,以保證為大學生活學習提供多樣性。他們既重視應試教育,也重視素質教育,但這些素質最好是具有一定的貴族氣質、美式傳統精英階層的素質,比如體育特長、小提琴、擊劍、之類的。但這些所謂的素質教育並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品格,而是確保精英學生的錄取比例。

  想要進這樣的學校,要麼學習成績非常好。要麼成績稍微差一點點,但是有其他特長非常強。可以偏科,但是得足夠偏。如果面試時說自己要獲得了什麼獎項,必須是全國性的大獎,小提琴要是國際水平,體育特長得達到奧運冠軍的水平,雖然你的大學先修課不是特別的出類拔萃,但也得比絕大多數人要優秀。這樣招生辦才對你大學能順利畢業有信心。

  為了上哈耶普這樣的名校,家境可比素質要重要。因為歷史上這些名校都是由上層精英出錢資助建立的。學校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彼此的孩子能夠建立關係,等以後孩子畢業可以繼承家產。常青藤建立之初,一些年來都不招平民子弟的。他們採取的措施是要求會希臘語和拉丁文。但是美國的普通高中根本不會教這些課程。這就相當於變相使用技術手段,把普通學生排除在外。

  而且直到今天,這些名校仍然熱衷儘量多錄取高收入家庭的孩子。

  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

  大學的使命,其實是把青少年變為成人。讀大學並不是為了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也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願望,而是為了尋找自我,構建更好的自我,建立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教育的作用是不斷向孩子提問,他是什麼樣的人,未來他做什麼樣的職業,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只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人都忘了教育的真正作用。

  大學四年是青少年向成年轉變最黃金的四年,是走向社會生活的緩衝帶。我們要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學會思考,具有質疑能力。

  書中提到:“大學致力於培養學生最核心的能力是分析他人觀點並闡敘自己觀點。”說到底還是要學會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不然的話就會人云亦云,有時候我們很容易被網上的一些觀點所左右,盲目跟風。

  生活就是對生命體驗的一個過程,要去傾聽並追求自己內心的聲音,要活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活在別人的眼中。

  每一步總有一個適合的部分,學著生活中的每一處的點滴記憶;跑跑步出出汗健健身從肉體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取向,奮鬥中的每一天都是在學習、在找尋中逐步完善。

  羅素有句話“參差百態乃幸福本源”。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不同的人是公平嗎?還是用不同的方法對待不同的人是公平?每個人生來有自己的優勢劣勢、環境和物質不決定教養,只有你自己能決定成為什麼樣的人。公平不公平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出一條有自己人生意義的一條路。

  願我們每個人都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