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範文(通用8篇)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範文(通用8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範文(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1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等待發掘的力量,在觸到某個點的時候便會爆發出巨大的威力。這是我在讀完《喚醒心中的巨人》這本書之後最大的體會。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存在是渺小的,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有資格妄自菲薄的。每個人生來平等,沒有誰比誰強,只有誰比誰更願意去戰勝生命中的懦弱。

  “人生想要永遠快樂,你必須做一件重要的決定,就是善用人生給你的一切。如果你切實明白自己努力的目標、如果你真願意奮力去做、如果你知道什麼方法有效、如果你能適時調整做法並好好運用上天給你的,那麼人生就沒有任何做不到的事。”我對這句話印象非常深刻,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現在的社會目之所及都是失業的大學生,許多人在抱怨是社會不公平是別人“走後門”的時候卻把關鍵問題——自己的過錯埋葬起來不敢提出。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我們眼睜睜看著機會流失。試問多少人面對已經到手的工作嫌麻煩或是覺得自己遠不止在這個職位,又有多少對著將要到手的工作望而怯步“他那麼厲害、我肯定輸給他還是不要去了、我做不到的、算了”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吧。其實,在我身邊剛好存在這樣的例子,我的哥哥,一個本科大學畢業生,在一次次進入人才市場後因為害怕自己錄不到又退了出來。那時候我一直在想曾經那麼自信的人為什麼在4年大學後反而自備起來了,於是上網看了許多資料才知道這是個普遍現象,因為看到了別人的強勢反而覺得自己的弱點在一點點放大,最終就想讓自己默默躲在角落裡。後來,我哥哥還是找到了工作,同時,找回了自信。現在,兢兢業業地。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人生不會是一路平坦,我們必須經歷些波折才會成長。但是重點不是經歷些什麼,而是自己用怎樣的心情的面對。我記得書中說“不再為自己找藉口,你就能有所作為”我覺得這就是面對任何挫折時候必須具備的品質,沒什麼好怕的,排除所有藉口勇敢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這樣的話人生的挫折才是有存在意義的。沒有人生來是天才,優秀的“推銷員,醫生、律師、藝術家”都是慢慢地成長起來的,所以千萬不要在遇到一點點阻力的時候就推搪說我沒有那樣的能力、我沒有那天賦,這是懦弱者的行為。勝利者永遠都是自信自己能夠成功的。單一羨慕別人的能力的人是非常幼稚的,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身上是否也是這樣的能力,而且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為自己成為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人而去付諸實際行動。以前我一直覺得每個人都是有很強大不可撼動的地位的,看完《喚醒心中的巨人》之後,我感覺更加強烈。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我們心中那份熊熊火焰的燃燒,即使是死亡。千百年來,多少名人在向我們證明這份強大的力量。他們可以做的,所有人都是可以嘗試並且有可能成功的。

  每一份力量都是要需要激發的,所以每個人想要獲得成功都是需要前提的。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要有這份勇氣去思考“成功”這件事並且時刻準備著更加艱鉅的挑戰。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還是必須銘記於心的,麻木的人怎麼可能襯得起成功的字眼。我記得書裡講過美國人對於酒的過分依託,其實,在那時候我很納悶如此迷醉的人們怎麼能進步呢,這個國家怎麼能進步呢。對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最後堅信自己的一個觀點:使美國進步的肯定是除去那部分迷戀酒精的人而一個保持清晰分析時局解讀問題的人。於是,我自己又為自己的這個觀點有所嚇到,畢竟這樣子推斷出來的話,那部分“進步人”是少數的,但力量卻是強大到驚人。這段話算是自己一時間離題之說,只是,這何嘗不是在某一個方面說明人類其實有那份強大潛力,而那份強大潛力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激發的。現在很多大學生整天在望著某些取得成就的人讚歎不已,然後唏噓自己的能力不足,然後便又終日無所作為。之前,我去聽過一個以前在我們學校畢業的師兄回校的辦的講座,其中他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害怕壓力,你不想成天因為頂頭上司的命令而害怕,那麼就勇敢跑出來,做你自己,做你自己覺得你最行的,做自己的老大。我深深記得這句話,我相信這是他成功的秘訣,因為這份勇氣。而一旦有這份勇氣,我們都是可以的,因為我們體內有無法估量的能量。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2

  讀了這本書之後是我最為印象深刻的就是“潛能”二字。一個人的潛能究竟有多大?這些潛能又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據說即使是創造出相對論如此抽象的理論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愛因斯坦他的大腦所開發出運用的潛能也不到百分之十,而我們平常人所運用的潛能只有百分之一左右。所以在這之間就有巨大地潛能等待著我們去開發和使用。然而這些理論我們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些,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比爾蓋茨、霍金或者李開復、馬雲等成功的企業家。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看完了世界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的《喚醒心中的巨人》後,終於明白了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無外乎兩個目的:逃避痛苦和追求快樂。而逃避痛苦的力量往往比追求快樂的力量更大,比如說人在什麼時候跑的是最快的?如果給你一百萬讓你跑得話,我想你一定會竭盡全力,但是你仍然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潛力,然而如果你身後有一隻老虎在追你的話,我想你一定會跑得比世界上最棒的運動員都要快!這就是逃避痛苦的力量,這種力量比追求快樂的力量大幾千幾萬倍!

  正入古語所說:居安則思危,只有將自己時時刻刻置身於危機之中,不滿之中,不為當下平靜安逸的生活所束縛,這樣每個人才有可能跳出象牙塔,走出溫室,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無論它有多麼的不可思議,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有夢想就要去追尋。不滿是向上的車輪,我們大多數人之所以庸碌一生,不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的平庸,其實我們具備一切成功人士的潛能,只是我們放棄了去激發它,或是在遇到一些困難之時就退縮了。

  福特說“你認為你能或是不能,你都是對的。”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並且能夠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我認為你想不成功都很難!而很多人總是很容易被別人所影響,被環境所影響,我想環境不過是人們為自己的懶惰和消極找的藉口!正所謂人定勝天,如果你自己都對自己放棄了,那麼還有誰能挽救你呢?只有自己從內心深處有一種拼搏的力量有勇氣和不畏懼一切苦難的堅定信念才能夠終有所就。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3

  一位朋友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看到《喚醒心中的巨人》這個書名時不禁讓我思考,心中的巨人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喚醒他?讀完書後才我知道,心中的巨人是我們每個人還未被挖掘出來的潛能,喚醒他是為了完成我們心中最初的夢想,避免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

  《喚醒心中的巨人》的作者是安東尼·羅賓,1960年2月29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他是世界潛能激勵大師、世界第一成功導師、世界第一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寫的《呼喚心中的巨人》多以故事為主,讓讀者感受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是的,激發潛能需要學習,尋找並激發潛能是一個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的過程。安東尼·羅賓先是讓我們正視自己的夢想然後再談及完成夢想的各種必備條件,時間,情緒,健康以及生命等等。在“完成夢想”這個話題上,我認為安東尼·羅賓是十分有發言權的,安東尼·羅賓在他十七歲那一年離開家,當時他高中還未畢業。為了謀生,他擺過地攤,當過餐廳服務員,跑過推銷……最後在一家銀行擔任洗廁所的工作,那時候他全部的家當就是一輛價值九百美元的二手舊車——“甲殼蟲”。他只能睡在“甲殼蟲”裡面,最糟糕的是他甚至交不起“昂貴”的停車費,所以每天晚上必須跑到“7—11連鎖店”門口睡覺,因為這家商店門口是二十四小時免費停車。他決心改變他所面對的一切,於是他四處借錢開始去聽吉米·羅恩,一個潛能大師的課,這個決定改變了安東尼·羅賓的一生,透過不斷的學習和自我提升,他越來越瞭解自己心中的潛能,他嘗試去激發自己的潛能,最終走向了成功。這個人在書中寫了很多勵志故事,可不得不說作者安東尼·羅賓本人的人生,就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比安東尼·羅賓當時的生活要好很多,我們無需擔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我們理應拼盡全力的去追逐我們的夢想。可我們真的做到了嗎?有的時候在困難面前選擇了妥協,也許這個困難不過是堅持在寒冷的冬天裡早早起床而已,我們卻做不到。有的時候被別人的一些惡言惡語輕易擊敗,從此一蹶不振,喪失了一切鬥志,原本應該是迎春飛揚的年紀,卻沒有了朝氣。這不禁讓我想到安東尼·羅賓的書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農夫為了讓兒子將來有出息,將他送至城裡,跟他的朋友學習經商。過了一段時間,農夫進城打探兒子長進如何?沒想他的朋友說:“你兒子生來就不是經商的料,即使留在我店裡一千年,也學不成一個真正的商人!你最好還是帶他回鄉下跟你學種地吧!”這句話深深的刺痛了農夫兒子的強烈自尊心,他憤恨之餘,毅然決定跑到大都市芝加哥,從當夥計起步,歷經千辛萬苦闖蕩天下,在自強不息中找回自信,終於成長為聞名於世的大商人。

  農夫的兒子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我認為每一個有志氣有夢想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種“韌性”,有那種不會被輕易擊垮的精神。你只要擁有了那種堅持不懈不斷奮鬥的精神,才能堅持到激發自己潛能的那一天。有多可惜,太多人在激發自己潛能之前,就輕易的被擊敗,輕易的選擇了放棄。安東尼·羅賓在書中向讀者發出了提問:你要怎樣的未來?如果你想過著你所期望的明天,那你今天該做什麼?什麼是你的長遠目標,你應該馬上去做什麼?如果一個人能在心中經常的問問自己,我想,他會有在困難面前堅持下去的勇氣,而不會選擇在激發自己潛能之前輕易放棄。因為不去詢問自己,不去正視自己的內心,一味的放任自己,才會忽視掉自己的潛能,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

  當然我們不能保證只要不斷詢問自己這些問題就能夠很快的激發自己的潛能,我們不知道何時能夠激發自己的潛能,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堅守,不斷去嘗試,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從容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惟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接近自己心中潛能的可能,我們才能迎來喚醒心中巨人的那一天。為此,我們必須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擼起袖子加油幹”。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4

  看完《喚醒心中的巨人》一書後,我感覺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大多數人都具有非凡的潛在能力,而要想激發這種內在的潛力必須要有強烈的自尊心,只有自尊心方能喚醒自己內心的巨人,使自己的潛能和極限得到挖掘。

  一個孩子要想成為一個傑出的人,他生命之初就必須先在內心裡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他必須先接納他自己,喜歡自己,尊重自己。當他在自己內心裡認為他很好,他值得人愛和喜歡,他的內心就產生了自我價值。有了自我價值,一個人的生命之火被點燃了,他的精神生命開始向外擴張,他開始學習自然知識和人類社會的基本知識。自我價值是人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人奮鬥的原因,而自我價值的核心便是自尊心。一個人的自尊心,是他的精神人的脊樑骨,有了自尊心,他才像人一樣站立起來。

  自尊心的下面有兩條深層的根:羞恥心和上進心。

  羞恥心,使人在做了壞事時產生羞恥感而痛苦因而遠離這些壞事。要知道是羞恥心促使我們大小便要避開其他人而到廁所裡進行。人如果沒有羞恥心,那麼他就會按動物的生存方式來行為而不會按人的方式來行為。對於一個沒有羞恥心的人來說,他的行為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根本就無關緊要。這樣對他的行為就失去了社會制約,那麼動物的本性使他怎麼舒服怎麼方便就怎麼幹。

  上進心,使人不甘心在人群中居於落後的地位而奮起努力。人作為一種社會生物,他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獲得他的同類的認同和羨慕,因而在他的同類中找到優越感。當一個人有了上進心,他就會去追求社會的承認和人的羨慕的眼神。這樣他就會研究人類社會的`法則,並自覺按社會法則所設定正面方向去規範自己的行為,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社會的承認。與此同時,他必須努力去獲得別人也想要的東西,比如地位、權力、金錢、學問、美感以及健康等。因為只有得到了別人也想要卻沒有得到的東西,那別人才羨慕他。

  大量實踐表明,自尊心對於事業的成功簡直是一種奇蹟,它是喚醒心中巨人的良方。只要你稍稍留心,就會發現生活中許多成功者,都曾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但他們靠著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跌倒了重新爬起來,更加努力的奮鬥。相反,一個沒有自尊心的人,無論有多大本領,也不可能抓住任何成功的機會。畫家齊白石三十歲以前是個木匠,如果他當初自卑地抱怨自己這輩子只能當個木匠,那末中國畫壇將永遠少了一代宗師;梵高的繪畫傑作——“向日葵”當屬世界拍價之最,但他生前只賣幾個法郎。

  人生中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失掉自尊。當一個人失去自尊時,一切事情都將不再有成功的希望。

  被譽為日本管理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曾說過:“我有三個缺點,但都被我變成了三個優點,第一,幼時家裡窮,我懂得只有奮鬥才能成功;第二,沒文化,懂得要刻苦自學;第三,自己智商低,懂得必須依靠別人的智慧和力量。”在本書中農夫費爾特為使兒子馬歇爾將來有出息,將他送至城裡,跟他的朋友——一個成功的商人戴維斯學習經商。一段時間過後,父親進城打探兒子長進如何?沒曾想被戴維斯當頭一棒:“馬歇爾生來就不是經商的料,即使留在我店裡一千年,也學不成一個真正的商人!你最好還是帶他回鄉下跟你學種地吧!”這句話深深的刺痛了馬歇爾強烈的自尊心。憤恨之餘,他並沒有放棄自己,沒有跟父親回鄉下,而是毅然獨自跑到大都市芝加哥,從當夥計起步,歷經千辛萬苦闖蕩天下,在自強不息中找回自信,終於成長為聞名於世的大商人。

  自尊心是開啟成功大門所需的鑰匙,試想一下,如果松下幸之助沒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如何能獲得成功?如果馬歇爾沒有自尊心,那麼他怎麼可能成為聞名於世的大商人?可見,釋放內心能量的關鍵還要靠自尊,有了自尊才能找回自信,才能在逆境中不斷調整自己,從而使心中的巨人不被逆境所擊垮,使自身的潛能和力量得到充分發揮。

  正是因為有了自尊心,處在困境的人們才會自強不息,才能不斷進步,最終邁向成功。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5

  坦白地說,讀《喚醒心中的巨人》這本書開始只是為了寫讀後感的,我看不懂哲學,又不喜歡去看政治經濟類的,覺得費勁。勵志書就成了個不錯的選擇,後來看著這本書卻不知不覺地被吸引住了。

  《喚醒心中的巨人》這本書中,作者從夢想開始,逐步寫到影響的力量,情緒的作用,時間的利用,健康與生命,最終向我們提問,也許這也正是作者所經歷的一切。他本來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小夥子,26歲時仍然住在僅有10平方米的單身公寓裡,洗碗盆也只能在浴缸裡洗,生活十分糟糕,前途一片黯淡。然而,自從他發現自己內心所蘊含的巨大潛能後,生活便開始大為改觀,逐漸成為一名充滿自信的成功者。

  人生有時就是這樣的,許多的事都是在瞬間就註定的。有些本來看上去很偶然的一件小事,就可能使一個人的人生態度發生改變。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具有非凡的潛在能力,但這種潛能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一種酣睡的狀態,它一旦被喚醒,就會做出許多令人驚奇的事情。

  然而要想引爆內心潛藏的巨大威力,要靠自尊和自信。因為釋放內心能量的關鍵要靠自尊,有了自尊才能找回自信,才能在逆境中不斷調整自己,從而使心中的巨人不被逆境所擊垮,使自身的潛能和力量得到充分發揮。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失去自尊和自信時,一切事情都將不再有成功的希望。

  書中的作者說:“誰想到數年前所作的決定——今後要全力以赴以不負此生——竟然會帶給我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這個世界上之所以只有極少數的人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乃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不願意用心,不知道把所擁有的能力好好地運用,以至於一生就此無聲無息地結束。”“用心”是對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好詮釋。就像我們大多數人在工作的時候一樣,完成一個工作,用心去做和不用心去做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結果。不用心去做,做事情就效率低下,甚至會出現很多錯誤,沒有樂趣,工作枯燥乏味;用心去做,我們就會有高昂的鬥志,能感受到工作的樂趣。

  教師這個職業亦是如此。如果我們每天看到的都是辦公桌上堆積如山的作業、還有手頭上忙不完的資料填補;而沒有看到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容,沒有看到他們成長的足跡,我們就會覺得生活很枯燥,工作也沒有樂趣。而這些消極情緒的產生都可能是由於我們沒有用心去感受生活、努力工作而造成的。我們只是機械地在完成任務,在敷衍生活,我們矇蔽了自己的雙眼,致使自己看不到沿途那些美麗的風景。

  安東尼·羅賓斯的《喚醒心中的巨人》一書,它激勵著我們發掘自身的潛能,為我們帶來力量,為我們更快地走向成功或者更高的領域指明瞭方向。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6

  閒暇之餘,在圖書館邂逅了這本書《喚醒心中的巨人》,坐在桌前,靜靜地讀,靜靜地想。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一開頭,就說了書中的內容需要讀者多次反覆的讀,反覆的做。當我看到“死腦筋的人相信命運,活腦筋的人相信機會”,我被深深地觸動,沒錯,許多人在無法得到他想要的或是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總是將一切都推給了命運,覺得是上天對他的不公平,他也就認命了,不再做什麼補救,這種死腦筋的人是註定不會成功的。但是有些人,能夠抓住一切機會,達到自己的目的,就算有失誤也不怨天怨地,而是抓緊補救,於是成為了自己人生的贏家。

  書中講了許多關於做人的大道理,雖然是理論的,但是卻很實用。

  有一個成語“痴人說夢”,但是書中說到做夢的人才是容易成功的。如果一個人連夢都沒有,那如何有動力去實現?我們心中要有夢,如果沒有做夢的念頭,人生是註定不會成功的。這個夢是夢想,對未來的幻想。許多科學家都是因為自己的夢而發明了許多對社會有意義的發明。夢並不是空想,而是付出行動的能力。所以,現在就做一個關於自己的夢,自己在未來十年或是更久以後會成為什麼,要成為哪個團體的一員,最重要的一點是,為自己做一個嶄新的認真且不移的決定。千萬不要小看決定的力量,一個人上班,別人問你為什麼要上班,他說我一定要上班啊。其實不用,現在就可以下一個決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不用一成不變的上班。在《喚醒心中的巨人》中強調了決定的重大作用,一個人做出重大的決定,很有可能會改變他的一生。

  夢想和決定是成功的前提條件,而成功要付出努力也要付出一定的技巧。《喚醒心中的巨人》用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子,講述了技巧的重要性。印象深刻的是能力集中之道,人在生活中有著各個層面,我們不能僅僅讓自己表現在某些方面優秀,我們要對各個層面都嚴加要求,好好的運用各個方面的能力。還有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期許,做大大的夢,驅除消極的情緒。第三是要學會改變自己的策略,當自己遇到瓶頸時,要學會改變自己的方法,也可以向成功的例子取經,學樣。而且情緒也是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控制情緒是成功的必經之路。情緒控制好了,許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透過閱讀這本書,雖然只有一次,但也學到了好多。我想以後要再多讀幾次,同時也對人生有了新的理解,我下定決心,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行動也很重要,我不會空想,做白日夢,而是付出行動,付出努力,付出汗水,變得勇敢堅強,為自己的夢想一個定位。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我的人生也會更加燦爛美好。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7

  最近我讀了安東尼,羅賓的《喚醒心中的巨人》受益很大。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作者對話。我發現這本書給我心靈帶來無比的震撼,彷彿心中的小巨人慢慢甦醒。在這本書,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循序漸進去喚醒心中動力的過程,讓我們在做很多事情中找到靈感,讓我們去漸漸挖掘自己內在的潛力,激發我們去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他從夢想開始,逐步寫到影響的能力,情緒的作用,時間的利用,健康與生命,最終向我們提出“一個人究竟能做什麼?”。

  作者安東尼·羅賓斯,他就是喚醒了他心中的巨人而獲得了他的成功,他本身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本來是一名貧窮潦倒的小夥子,26歲時仍然住在僅有10平方米的單身公寓裡,洗碗盆也只能在浴缸裡洗,生活一團糟,人際關係惡劣,前途十分暗淡。然而自從他發現內心蘊藏著無限的潛能之後,生活便開始大為改觀,成為一名充滿自信的成功者。如今,他是一位白手起家、事業成功的億萬富翁,是當今最成功的世界級潛能開發專家。我感覺作者的每一句話都十分坦誠、真切、富有哲理。這是一次心靈的對話,作者用豐富的人生經驗、遠見卓識循循善誘地去教導我,是我從書中發自內心的要去改變我的人生軌跡。

  在閱讀這書時,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堅持夢想與用心。書的第一章寫的是《人生之夢》,我也認為夢想很重要,有了夢想,我們才有了堅持奮鬥的目標。但是,在現在忙碌的社會里,我們都逐漸將小時的夢想淡忘,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麻木地學習、工作,角落裡的夢想慢慢被厚厚的灰塵遮掩。當我們的夢想被封塵,我們註定成不了命運的贏家。當然,沒有夢想的人哪會有目標,沒有目標的人哪又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人又如何去談論輸贏。

  所以當我們要取得成功時,就先要確定自己的夢想、目標是什麼,什麼是我們心中的成功。成功從來不是遙不可及,只要我們用心去為之奮鬥就一定可以獲得。用心?是的,就是用心!“用心”二字,一直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自己想要成功,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應該用心真正地去發現與修正自己現基礎上的不足。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願意承認自己有缺點,但是沒有真正地發現自己的不足,更沒有用心地去修補自己的不足。導致當我們做錯事時,我們都會找到一個相同的答案,“自己沒有足夠用心地去做”。認真做事把事情做對,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要獲得成功,實現夢想,就要用心,用心去把成功道路上的每一件事做好。

  書中深入淺出,剖析人的心理,得出了很多有益的結論,總結了許多經驗教訓。並且教會了我許多做事、做人的方法。書中提到信念可以是創造力,也可以是破壞力,取決你的認知角度。生活中就是要不斷調整,接受有益的、與時俱進的信念,摒棄阻礙自己上進的信念。

  我要“用心”做人。我要做一個快樂、陽光的人。“人是為內心所形成的各種感受而活。”——托馬斯,布朗爵士。這就需要調正心情,從不為悲觀情緒所籠罩,儘量使自己處於極佳的狀態;另一方面,就是做一個有德行、修養、就被時代精神的人。我覺得我們不僅為自己而活也為他人而活,為什麼不活得更好一些呢?

  我要“用心”做事。“‘用心’如一束鐳射,能夠排除一切橫亙在面前的障礙。如果你能保不斷改進的心,對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嚴加要求,就必能開創出不尋常的人生。”上學期沒能取得優異成績與自我放鬆、自我要求不嚴格有關。沒有長期計劃,短期目標不能有所成就。許多人上大學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不同的付出得到不同的回報,不同的行動產生不同的結果。現在就是要認真做每件事,沒做過的是要嘗試。想認識一個人不能害怕被拒絕;想增長經驗,鍛鍊能力不能害怕失敗。如果做好了以前沒接觸過的事並且做得很成功,那會提高自信,漲士氣,激勵人生不斷進取。書中介紹了許多方法例如:

  一、提高期許:改變自我要求,在紙上寫下一切不願接受的事情、一切不願再忍受的事情,以及一切希望改變的事情。

  二、祛除消極信念:人是為了內心感受而活,不是為了尋找快樂就是逃避痛苦,很多時候,我們消極是感覺現在做某件需要付出的辛苦的事情覺得很痛苦,卻不想想做成之後那件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三、改變自己的策略:找一位曾經在自己所希望的方面成功的人士去模仿。這個方法要去嘗試做一下,就必然能帶來一些改變,不斷對自我信心進行調正,不斷增強自己的能力。長久地嘗試,使之變成一種習慣,成為自己的良好品質。以後,做每件事我會“用心”去做。

  還有一句十分經典的話:“人生到底是喜劇收場還是悲劇落幕,是豐豐富富的還是無聲無息的,就在於這個人到底持的是什麼信念。”讀完《喚醒心中的巨人》這本書,我覺得我們都應該有一個人生的夢想,有了夢想才有期待與目標,而我們的生活也不是渾渾噩噩,我們會為之用心地努力,去喚醒心中的巨人,用心地實現夢想。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8

  其實沒有任何一句話,能夠讓我們大徹大悟,醍醐灌頂,真正讓我們如夢初醒,看透自己的,只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題記

  當我翻開《喚醒心中的巨人》時,看著它的目錄我遲疑了一會兒,“我的力量來自於哪裡”“為什麼要學會控制”“如何塑造自己想要的人生”等諸多問題浮現在了我的眼前。當我合上書本最後一頁時,我恍然大悟,現在的我已步入工作崗位兩年有餘,早已褪去畢業時白衣少年的青澀,但工作、生活仍存瑕疵,閱讀此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深刻的人生信條,甚至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也有了新的思考。

  人生中分為幾個階段,每當踏入新的階段時,我們都會感到迷茫,這種迷茫會讓我們無法認清自己,找不到方向。而我突然意識到,這種迷茫來自於對自己認識的不夠清晰。關於未來也好,自我也罷,有時我們就像“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竹子一般,不斷奮發進取,頑強拼搏,積極探索直至清晰地為自己規劃出一張美好的藍圖。

  我也感到慶幸,在還算得上年輕的階段,能夠認清這樣的一個問題。也許過去有些遺憾不可挽回,但未來又多了許多可能值得我去創造。對於自己的能力、想法我們都應該去正視,在正視自己長處的同時,也警惕地注意到自己的缺點,這樣才可以在未來的道路中,幫助自己走的更遠。古人都知道吾日三省吾身,更何況21世紀的我們呢!而讀完這本書,更加讓我明白,也許透過系統的訓練,堅定內心的信仰,強大的自我認識與自我相信,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刻,激發出我們更大的可能,從而讓我們成為全新的自己。

  雖然這本書被稱為“潛能學”,但我更加相信,潛能的發生也需要良好的通道吸引,而這個通道的名字叫做夢想。

  我已經很久沒有談及自己的夢想了,也很久不曾聽到他人談夢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開始羞於提及自己的夢想,彷彿你有一件令自己喜愛併為之振奮的事是十分羞恥的。而我們卻忘記了,正是這不同於他人的夢想,才是我們閃閃發光的因由。也正是這美好而縹緲的夢想,才會讓我們在追逐的道路中,想要不斷地提升自己、激發自己,讓自己的靈魂配得上夢想,直到真的有一天,我們可以實現它。

  我相信,激發潛能的最大動力,是夢想的發生。還記得剛得知海威公司去大學招聘時,我就堅定的要去面試並提出要從事行政管理類工作的訴求。由於大學所學專業為建築電氣工程技術與行政管理工作可謂是“八竿子打不著”,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便有了老師和同學苦口婆心勸說我找個跟專業相關工作的小插曲,大家勸我時都會問我“為什麼要選擇做行政管理類的工作”不論何人問我,答覆的都是因為喜歡和熱愛。只有我們發自內心的熱愛,才會逼著自己從平凡的日子裡,茫茫的人海中,做出相應的改變,讓生活與之不同,讓信念更加堅定。

  不開始永遠沒有機會,但是當你開始了,你就有可能贏。任何的失敗在當下看是失敗,但長遠的去看,則會成為我們寶貴的實踐經驗。雖然在當時我們會因為失敗苦惱而難過,但這樣的失敗卻為未來我們更多的嘗試奠定了學習的基礎。我想,當我們真的決定去做些什麼的時候,果斷的決策與執行,不害怕挑戰與失敗的勇氣才是最後決定我們是否能成功的關鍵因素,不管怎麼說,要敢於踏出第一步。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會遲,從失敗中走過來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外表的華麗並不能證明一個人的實力,能夠理性地對待自己,對待金錢,才是能夠控制住內心慾望的高人。而在這個浮華的世界裡,我們想保持初心實屬不易,只希望永遠都記得來時的路。而夢想成就了內心的富足與安定,我相信它的存在比起華麗的外表,能更加幫助我們認清自己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