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2020年《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2020年《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生活或許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我們要記住千萬不要被這些風浪給打倒,我們要在著平凡的世界中創造不平凡的人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年《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2020年《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一)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後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

  讀過不少的小說,也有一些情節特別引人入勝的,讀之不願放下的,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那麼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個個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生活在我的身邊。

  讀《平凡的世界》後,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麼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麼渺小,從小學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麼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麼呢?相信自己能飛!

  這是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後,我的第一個感覺。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的鉅著中,作者圍繞著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侷限。

  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並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於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

  少平與少安兩兄弟同為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著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作家傾注了畢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寫作的焦點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達了強烈的平民意識與抗爭意識。

  少平與少安都不是輕易向命運妥協的人,他們相信自己的雙手可能改變命運,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鍊與昇華,表現出當代農民的頑強與堅韌。小說廣泛涉及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它表達了昂首向上的奮發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

  沒有一條小船不是經過風暴而順利抵達港灣的,孫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實現“飛”的壯舉與體現自身價值的過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斷的挫折和打擊。

  如為了擴大社員自留地,他曾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黑典型來批判;曾為嘗試著進行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而遭到縣委的嚴厲批評;最為殘酷的是在第一次擴大磚場時,因高薪聘來的燒磚師原來是騙子的緣故,他的磚全部?燒砸了。無力歸還貸款,也付不出村中幫忙勞力的.工資,那時,他就像一隻被風暴打斷翅膀的小鳥在冷風中簌簌地顫抖著。

  真、善、美,永遠是人們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書中的一個個主要人物,那麼的真實,那麼的善良,這該是作家心靈的折射:路遙定也是那麼的一個人。

  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個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幹出了點名堂,他賢惠妻卻勞累至噴血;田潤葉終於明白了李向前對她的一往情深,毅然與之結合,可向前卻已是殘廢。

  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郝紅梅畢竟還帶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要追尋那夢中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令讀者有些惋惜。特別是少平與曉霞,地位相差那麼多,卻能夠心心相印,都願他們會有個完滿的結局,可作家偏偏那麼殘忍!我有些明白了:“我們心理上總不願去接受悲劇,所以,中國戲曲倒多以大團圓結局。然而,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這應該就是作家昭示給大家的。他是那麼地真誠,那麼地善良。

  然而,他也必承受著太多太多的苦,他對生活的體驗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的一種美。大家都明白維納斯正因為斷臂才顯得更美,把這種美稱為殘缺的美。

  那麼,路遙既從生活中,也從美學上理解了這一點。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結局的安排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統一,使讀者唏噓不已。

  我們應該相信“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

  2020年《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二)

  已經是來到了開學的第四周。總算,利用平常的一些空餘時間讀完了一本書的一個部分,而這本書的名字——《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由上個世紀我國的著名作家路遙所寫的。於1988年完成的,是一篇百萬字的長篇鉅著,書總共被分為三部。小說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以前中國城鄉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在。而我所看的,則是其中的第一部,雖然只是快速地看了一遍,但我還是有了許多的感悟。

  書中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十年左右的平凡故事以及他的成長經歷。而整個故事都是由雙水村這樣一個村莊展開來寫的。可總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寫他求學時代的初期。

  記得那是主人公剛剛入學時的一個場景,當時他們家的經濟十分的困難。他連學校最便宜的飯菜都買不起,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吃學校資助貧困生所吃的黑饃,這是一種跟饅頭長的差不多卻異常難吃的東西。出於面子,孫少平只好等每天食堂中其它同學都吃完飯走了,自己才會愉愉摸摸的跑到食堂的角落吃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儘管生活條件看起來是那麼的糟糕,可孫少平從來都沒有過半句怨言,而是努力的去克服它,不向挫折去屈服,甚至打敗它。我認為這種面對挫折,勇於對抗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讀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了今年剛放暑假時參加的夏令營。在去內蒙7天返家的途中已是凌晨兩點,因為自己的疏忽,下車後才發現自己拿了別的同學的箱子,而自己的旅行箱不見了。當確定這個訊息時,發現大巴車已走遠,同學們也都陸續回家,而兩手空空的我站在大馬路上,心情十分著急也無比的沮喪,帶隊的老師說要我不急,先回家,說也許另一個同學拿了我的,但透過電話聯絡,事實是沒有任何同學拿我的。回到家,想著自己新買的旅行箱再也回不來,想著千里迢迢精心挑選的紀念品就這麼付諸東流,真沒勁,就這麼無精打采過了一天。還是家裡人一句話鼓勵了我:在家坐著旅行箱也不會回,不如再試著找一下嘛。我想是呀,不甘心的我抱著一線希望,仔細回憶,經過自己冷靜分析,後來鎖定箱子應該還是在回家大巴車上。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天後,透過我的努力終於找回了自己的旅行箱,我開心極啦,這也讓我更加明白了面對挫折,不要灰心,要勇於面對的道理。

  以上,也是我讀《平凡的世界》的一點感悟。

  2020年《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三)

  讀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湧起一股熱辣辣的感覺,有時竟禁不住熱淚盈眶。我沒有資格對它評述,只有被它感動。

  縱觀全書,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友情、愛情。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農民的生命同偉人的生命具有同樣的價值,普通人的勞動同偉人的業績一樣偉大,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全書字裡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親情、友情、愛情。特別是孫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又或者說,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於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於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田曉霞是少平的一個夢,她的犧牲,讓人認識到這就是生活……總之,世間所有的真情都在這裡得到了體現。我想起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淒涼。”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

  因為有愛,有了溫情,有了力量,世界變得如此美麗!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應該感到生活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