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5篇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5篇

  輝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濤翻滾,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1

  《平凡的世界》描寫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化過程,刻畫了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意志深深感染了我,對於生活在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夢想和挫折同在的21世紀的我來說,是一次靈魂的洗禮,讓我少了許多迷茫,多了幾分面對人生苦難的勇氣。

  自幼懂事的孫少安,他13歲時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但是他回到雙水村後沒有消沉墮落,而是用勤勞的雙手支撐起久經風雨的家。他18歲的時候,憑藉著“精明強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選為生產隊長,成為雙水村的“能人”。也正是在他的庇護下,弟弟妹妹才能得以完成學業,姐姐一家才能勉強度日。他為了這個爛包的家,放棄了心愛的潤葉,他成為了孫家的頂樑柱,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頂樑柱,孫家才有了後來的好光景。

  每次看到別人的人生時,就會反思自己的人生。自己亦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從小家境並不富裕。可是我卻未能像少安那樣體諒家人的艱辛,也未能像少安那樣成為父母的驕傲,更未能像少安那樣能為父母抗起一片天。我反思自己以前的種種任性,不僅不曾好好體諒家庭為父母著想,反而稍有不如意不順心就跟父母頂嘴,跟姐姐們吵鬧。唯一讓自己欣慰的是珍惜了讀書的機會,沒有因為貪玩厭學而早早步入社會。

  在這個競爭激烈、百舸爭流的紛繁複雜的時代,我們也有屬於我們自己的苦難要面對,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路要走,都有所要面臨的壓力。好好讀書,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是這個時代要立足所必不可少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更加體諒和愛護自己的父母,正是因為父輩的勤勞才有瞭如今的好生活,我們要懷感恩之心,為從小長大的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溫暖父母,讓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能有個幸福的晚年。

  自立自強的孫少平,他的吃苦耐勞給我留下了很大的感觸。從求學時吃最差的黑麵饃饃與丙菜到為去外面闖蕩忍受身體上的勞累艱辛。他身上湧現出的不懼坎坷的毅力和韌勁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我覺得當代的年輕人也應當如此,儘管我們的生活條件優越了,但我們同樣需要這樣的精神品質。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繼承發揚,具備這樣的品質,才能直麵人生路上的荊棘,才能面對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才能見到彩虹。

  我佩服少平堅韌的意志,但我更敬佩他酷愛讀書的精神。陪他一起度過的艱苦歲月裡,是書本給予他的精神食糧。不管是在讀高中的環境裡,還是去黃原攬工幹活的時候,亦或是到大牙灣煤礦當工人的時候,他依然堅持讀書,書籍成為了他最好的伴侶。讀書讓他打開了全新的世界,更讓他擁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他生活在那個溫飽都成問題的`年代,都想盡辦法讀書。而生活於現代的我們,讀書的途徑多又方便,我們應該感到特別幸運,更應該多讀書,讀好書來充實自己,開闊視野,驅走浮躁,還內心一片寧靜。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透過這兩兄弟的生活經歷,我明白了一個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縛,克服人類最懦弱的本性,那麼自卑也能變成堅強。逆境曾讓許多人意志消沉,喪失自己的理想,可是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應該學會用另一種眼光去理解。苦難的哲學就是如果生活需要我忍受痛苦,我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我就一定能戰勝苦難。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心靈史,給予我溫暖和力量。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長,都在進步。世界是由我們這些平凡的人撐起來的,只要我們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執著的追求與渴望,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在自卑中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個奮進的理由讓自己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平凡的我們依然可以創造一個不平凡的世界。世界也會因你而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2

  第一次接觸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是在上初中時,從家裡唯一的半導體收音機每天中午的小說聯播中聽到的。那時,年少的我對書中的內涵體會的並不深刻。最近在家休息,我重讀了這部文學鉅著。方覺這是一部值得我們現代人細心揣摩的好書。

  作者以史詩般的筆觸描述了中國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陝西農村生活的全景畫卷。真情的貫穿,是小說的魅力所在,小說中描述農民生存環境和心理活動的筆墨較濃,字裡行間滲透著對黃土地、對父老鄉親的深情厚意。小說從孫少平,到孫少安;以及田曉霞,田潤葉;少平的師傅以及師孃,少安的山西老婆。還有那個山村裡面所有的人際關係,世故的,淳樸的,農村特有的風情和地域色彩,刻畫的淋漓盡致,無不給人以靈魂深處的震撼。

  孫少安參加了全縣升初中的統一考試。在全縣幾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錄取了。但他的學生生涯卻因為家境的貧寒而不得不隨著這張錄取通知書的到來,結束了!他父親在他面前抱住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見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地告別了。他多麼不情願啊!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也不願意斷送他的前程……少安為了弟弟妹妹、為了那個家只有犧牲了自己的前途。讀到這裡,我不禁潸然淚下。

  最欣賞的是主人公孫少平的刻畫,他是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物質生活的貧困和精神生活的豐富交織碰撞,他不甘於現狀,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悄悄地改變著自己的命運。從黃土地出發,建築工人到煤礦工人。孫少平的愛情是貫穿他“平凡的世界”的一根主線,那些真心的愛沒有成為他的幸福,或遺憾,或退避。從郝紅梅、田曉霞到惠英嫂,其中還獲得了侯家姑娘和同村金秀的好感,以及贏得僱主夫婦的青睞欲招其為女婿。田曉霞的出現給少平帶來了生活的希望,但是現實的殘酷在無情的奪走田曉霞生命的同時也奪走了少平的夢。在這平凡的世界裡,平凡的人,享受愛情,親情,友情的同時,在痛苦中感受世事無常,感受天災人禍。

  縱觀全書,作者用筆基本是坦平直敘的,沒有什麼華麗的字眼,但把蘊含著人類的豐富情感寫到了人靈魂的深處,感謝路遙為我們留下了一部澎湃的生命之鉅著。

  從這本書裡,讓人獲益的東西我很難一一概括,但我從書中得到了啟發:苦難的遭遇能磨礪堅強的意志,人只有經過苦難的煉獄,方能讀懂人生,走向成熟;人生的價值,在於對自身苦難的嚴峻正視、深刻思考和不懈抗爭。人,只要不倒下,就昂首堅持前行。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3

  孫少安,孫玉厚家的長子,為了減輕清貧家庭的擔負,初中畢業就停學在家協助父親務農,供還年幼的弟弟妹妹上學。由於他才能突出,不只是家裡的主心骨還當上了消費一隊的隊長,在雙水村頗有名望。但也由於一無所有的家庭,他忍痛放下了田潤葉的感情,而跑到山西娶了個姑娘。

  生活的艱苦讓他逐漸沉穩,他開端湊錢創辦磚窯,但由於僱傭的燒磚教師是個水貨,讓他的多年心血全都付諸流水,為此他的家更是寒上加霜,但生活不會孤負有心的心,他得到朋友親人的協助和支援,終於完成了鹹魚大翻身,成了當時最先富有起來的農民,讓鎮長和百姓都刮目相看。

  他的弟弟孫少平是個有志青年,從小就熱愛讀書,特別是世界名著,他都一五一十,在學校裡,由於家裡的清貧他只能穿那件最薄弱的外套,和吃最不堪入口的黑米膜,同窗們看不起他,不搭理他,卻又羨慕他的學識和才能,他代表學校去黃原縣扮演講故事,他打乒乓球的技術能取得縣裡第一名。

  高中畢業的少平也由於家庭貧窮而選擇了放棄上大學的時機,他置信生活的貧窮壓不倒剛強的他,像是《鋼鐵是怎樣煉成》裡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孤身一人到城裡打短工,卻不測博得了田曉霞的愛。由於機緣巧合,和他的人品學識俱佳之顧,進了煤礦區當上了一名榮耀的礦工,屬於國度工人。後來由於表現好,肯吃苦,有氣魄,當上了段長,成了勞動模範。生活並沒有壓垮他的意志,反而在錘鍊他的力氣,讓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4

  路遙先生筆下的蘭香著墨不多,是孫家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三四歲就挎著小籃子進來挖野菜了。與少安的創業致富和少平的肉體追求相比,蘭香是最不受人關注的,以至不如滿銀蘭花貓蛋狗蛋一家四口故事多。默默的蘭香只是有幾個場景讓人唏噓不已。

  一次是家裡出了“大事”,十七歲的少平暫時撐起總指揮的角色,十三歲的蘭香幫不上忙,本人默默地去餵豬撿柴火。等大家都忙成一團,忽然想起豬還沒喂,灶火圪嶗裡才傳出蘭香的怯弱的聲音:“媽,豬我曾經餵過了……”,還撿了夠燒好幾天的柴火。

  還有一次印象比擬深入的是少安分家單過以後,每天忙著創業賺錢,進城時忽然想起讀高中的妹妹,要給蘭香留下50塊錢,蘭香的眼淚奪眶而出:“二哥每月給我10塊錢,你那邊還有嫂子呢……”這裡的淚水是複雜的,冤枉,諒解,欣喜,打動……不一而足。

  蘭香的懂事不是什麼唉聲嘆氣,也沒什麼動人事蹟,而是默默地諒解家中的一切,做為最小的孩子,從不流顯露女孩子對物質應有的哪怕一點點的等待;家裡一旦有點好吃食,總是默默地不被察覺地有各種藉口分開家,把那一點好吃食留給奶奶和侄子外甥……

  蘭香的結局比擬理想(應該是作者的理想吧),考上了名牌大學,還是高大上的理工科專業,找到了耿直的高幹家庭的男友,真正徹底分開了雙水村那個山溝溝,在一個更大更寬廣的世界去領會人生的精彩。

  我很喜歡蘭香這個人物,不矯情,不做作,一切的親情,感情,義務,道義,乃至追求,都默默地表現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如此,內心一定是安寧的,過程一定是激盪的,呈現了另一種的高尚之美與貴族之氣。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5

  幾年前,無意間在一個友人的書架上看見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平凡的世界》,好特殊的名字呀,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聽友人講這本書就說了四個字——值得一看。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一隻沒有機會翻開這本書,雖然幾個月前,花了自己的零花錢買下了這本書,也因為一些考試什麼的,一隻沒有機會翻開。

  一個多月前,終於順利從學校畢業了,因為一些事情就沒有急著找工作,才終於翻開了這本書。近800頁的書,花了我近一個月的時間,才看完它。不愧是矛盾文學獎的獲得者!

  路遙《平凡的世界》10年的內容,讓我一個月看完了,在這一個月裡,我隨著主人公的生活變化,我的心情也在變化。曾多時,看過了不知道多少本書,也沒有讓我流下這同情的淚水。進一個月,看了這《平凡的世界》,讓我哭過多少次,我已記不清楚了,只記得:為了生活,為了將來,人真的身不由己!

  “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歷史程序的主流,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路遙的這句話說的非常的經典,沒有真實的經歷,怎麼可能創造如此感人的作品。對了,應該說是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

  “在我們都是小孩子的時候,一個人和一個人可能有家庭條件的區別,但孩子們本身的差別並不明顯。可一旦長大了,每個人的生活道路會有多大的差別呀,有點甚至是天壤之別!”這句話說的多麼的有道理啊!放眼今天的社會,什麼官二代,什麼富二代等等,我們和他們,在人生起跑線上已經不同了,他們的道路是平坦的,而我們則是彎曲的,就如那拋物線一樣,轉了一個好大的彎,才有可能走向正軌。就拿今天的建築市場來講,一切的實習、工作前提,是錢與關係。會不會不要緊,只要有錢有關係,什麼都好說!

  悲夫!無數千裡馬埋沒在這可憐的世界中,空有日行千里,縱然伯樂不存!

  當我看到孫少安和孫少平兄弟倆,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在最底層的拼搏時,讓我同情,讓我感嘆!對於自己喜歡的人而沒有勇氣去追求那份幸福,讓我傷心,家庭的差距也破壞了那本是幸福的戀人。最後選擇有不同的生活。後來孫少安變成了老闆,手裡有了錢,他並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貪用,而是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財產,把村裡的破學校修好了,失去了一部分小財,留下了一世的美名。這讓想起了我在學校時的一位老師,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資資助貧困的學生上學,這是何等的美德啊!可當今的富豪如此之多,又有幾人如此?不過是享受那奢華的生活罷了!

  不管怎麼說,《平凡的世界》真的是——值得一看!雖然寫的是1985年之前的事情,但對於今天的社會,仍然是那麼的相似。以後若有機會,可再而觀之!

  那是心靈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