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與讀書初一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齊家與讀書初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齊家先修身,讀書在明理。”最直接的字面意思就是:要想治理好一個家庭,一言一行都要謹慎,讀書在於明辨事理。那麼問題來了,該如何齊家?如何讀書呢?
齊家,多數人都會認為應由最有家庭地位的人來擔當這個角色,那擁有這個想法的人就太自負或太自卑。我認為,齊家首先要看個人的修養。
一個言行謹慎的人,在說話前必經過大腦的思考,讓說出的`話既不傷害別人的利益,也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的人,無非是自我修養極好的。
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有朋友來拜訪時,魯迅先生必然人情招待。在學生來請教時,總會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明知胃不好的情況下,卻還想吃涼的東西時,魯迅先生不會按自己的想法做,而是會先向自己的夫人詢問,在海嬰受到“冤枉”時,不會去責備,而是確認事情是否屬實。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魯迅先生良好的個人修養也影響到了他的家人。蕭紅作為魯迅先生的學生之一,曾這麼評價:“先生一家都很有素養,讓人感覺和他們一起,整個人更有修養。”
相比“齊家”,更多人對“讀書”更為好奇。讀書不就是拿著書去讀上面的文字嗎?可我對讀書還有另外一種理解。讀書,閱讀書找到書所寫的內容,只是最基本的。有人會說:“你看,我透過這本書明白了一個道理。”
當然,凡是讀書都會明白道理,可反反覆覆不就都是那幾個凡是正常人都懂得的道理。還有些是抱著“讀書能使我更聰明”而去讀書,這隻會使我們目光更短淺,按我說還不如不讀。讀書的目的在於明辨事理,改變自身氣質。
曾有一個朋友,每天都是上課時間就聽課,下課時間就去瘋玩。雖說學習過得去,但卻沒有一點進步。一段時間迷上了讀書,回去揣摩作者寫這本書的意義何在。
漸漸地從一個愛瘋愛玩、學習將就的人便為溫文爾雅、情感豐富的人。可見,正確理解讀書的含義對自己有多大的影響。
“齊家先修身,讀書在明理”這雖是一句格言,可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是有巨大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