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獨立> 獨立思考高二作文

獨立思考高二作文

獨立思考高二作文

  只有獨立思考,拒絕盲從,才可使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獲得更多的收穫,擁有更完美的人生。小編收集了獨立思考的,歡迎閱讀。
 

  第一篇:獨立思考

  在生活中,我們或許早已習慣於以“專家”、“大師”、“學術權威”們的意見為自己的意見。誠然,專家大師之言在很多情況下是正確高明的。但是他們畢竟是凡人不是神明,他們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是正確無錯的。甚至可以說,專家大師們犯錯,比普通人所犯的錯誤更難以糾正。因為在光環的籠罩下,少有人有質疑他們意見的勇氣。

  那麼,我們怎麼辦?方法很簡單:學會獨立思考。早在幾百年前,思想家康德就曾說過:“要敢於運用自己的理智。”只有我們擁有了自主甄別是非的意識,我們才不會被大師專家們頭頂的光環矇蔽了雙眼,而陷入盲從之中。

  一個人倘若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陷入盲從;一個社會倘若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陷入黑暗與停滯之中。明清時期的中國就是如此,明清時代,“天不生仲尼,萬古將如永夜。”一類的荒唐謊言盛行於世,人們將傳統儒學信條奉若天道神律,即便是對其加以思考討論,在當時人的眼中都是褻瀆神明、大逆不道的,更遑論質疑、否定進而創新了。於是乎在這種頂禮膜拜中,中國在停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直到鴉片烽火如同閃電般劃破中華大地上方死寂的天空。中國才逐步走出迷信盲從,重新踏上前進之路。由此可見,獨立思考是走向進步和成功不可缺少的因子。一味迷信盲從難免失敗。

  相反,倘若一個人將獨立思考融入了自己的血液,那麼他就會獲得強大的生命力和前行的動力,不斷糾正錯誤,修正方向,最終勝利的抵達目的地。正是因為沒有盲從權威,袁隆平才得以擺脫籠罩了世界植物界半個世紀的“水稻謬論”的影響,從而開創出水稻雜交育種的嶄新時代,讓人類看到了徹底擺脫飢餓、實現豐衣足食的希望。由此可見,獨立思考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獨立思考需要勇氣,一個人倘若沒有足夠的勇氣,他就無法在權威的壓力下抬起頭,用自己的眼睛直視真理的天空。獨立思考需要智慧,一個人倘若沒有足夠的智慧,他就無法透過表象看到實質,因此他看到的就不會是真正的真理,而是光怪陸離的扭曲圖景。這兩類人,前者是懦夫、是羔羊,只會助長錯誤的傾向。後者是瘋子,是闖進珠寶店的`野蠻人,只知否定與破壞,而不知如何提出正確的主張。這兩類人,都不懂得真正的獨立思考。所謂真正的獨立思考,是指在尊重權威正確意見的同時,透過自己的思考而提出新意見。它在本質上是辯證否定的,因而,獨立的思考,是發展的道路,是通向真理的道路,更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聲音。讓我們學會獨立思考,為了時代的進步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新的時代需要有新思想的新人,讓我們學會獨立思考,為自己搭建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吧!

  第二篇:獨立思考

  古人云:“開卷有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每日都要“讀書”,但這“書”也是不可隨意去讀的。我們生活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許多掌上閱讀器橫空出世。我們的閱讀量越來越大。但是,“書”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影響巨大,我們要選擇對我們身心有益的書去加以閱讀和“思考”。因為“開卷未必有益,只有會開卷、開好卷,才能真正受益”。可我們也不能不去對自己所讀到知識進行“思考”,將那些知識理解並融會貫通。這才是“讀書與思考”最重要的聯絡!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的這句話點明瞭“讀書”的必要。可如何去對待“讀書”這件事呢?首先我們要樂讀書。《論語》中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知道這種道理的人比不上喜愛它的人。首先就突出一個“樂”。正類似與《敬業與樂業》中的,許多人總在嘴邊掛一句“讀書真累!”但是我們都明白這件事是我們所必做的,你做起來累,不做,難道就不累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愚蠢。所以我們要將學習態度端正,全身心地投入,用心去感受讀書時書中的快樂,沒有了心中的拖累,學習的快樂必然加倍,效率則會事半功倍。

  其次是要勤讀書。只會學而不會去“鑽研”書中的知識,這樣也是不行的。我們應該帶著一種“鑽”的精神去勤讀書,將書中或自己所不懂的知識去刻苦鑽研,解題後的那種成就感會使讀書的樂趣翻上幾倍。

  讀完“書”後,我們再來談談“思考”與學習的關係。

  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要學會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難就向別人伸手。”這兩句話對於我們學習來講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孔子的話說明了實際學習和獨立思考的關係,強調在學習中兩者不可偏廢。而愛因斯坦的話則強調思考之必要。我們只有積極思考並加以刻苦鑽研,才能對書中難題有自己更深入的瞭解。多思考也能使我們對於書中的知識理解得更牢。

  我認為“思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感覺。我覺得一個會思考、樂於學習並樂於鑽研學習的人。他的學習方法才是最有成效並且最成功的。

  我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有效率的學習,不浪費寶貴的時間。將學習的這個過程作為一種享受!

  第三篇:獨立思考

  《人性的弱點》一書曾提到過“要想成為真正的人,必須先是個不盲從的人。”是的,盲從的人必是個沒有智慧的人,真正的智者不會是一株牆頭草,而會是一個意志堅定的釘子,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堅持生活科學的真理。而盲從必會像錯誤的指向標,引導我們墜下錯誤的深淵。

  丁肇中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測電子的半徑得到的實驗結果與理論和物理學家所推匯出的結論並不符合,因為其他物理學家所推出的結論是電子沒有體積,他得出不同結果後反覆思考,重做實驗後證明之前的科學家實驗結果都錯了,後來丁肇中得出了一個啟示:做物理實驗,不要盲從專家的結論。

  丁肇中敢於堅持己見,反對專家的結論的行為是大膽的,又是可令人欽佩的,而盲目隨從的人與之相比較,便可看出盲從隨大流的人是如何的愚昧不堪了。

  春秋時期的東施,是個醜女,她看到美女西施因心口痛捂著胸口,皺著眉頭的樣子很美,便也與西施學習,本來容貌就醜,又皺起了眉頭,本來形體就含胸駝背,又捂住了胸口,弄得更加醜陋不堪,令人恥笑。

  東施效顰的故事足以證明盲目順從的可笑。這不覺地引起了我們的深思。為什麼丁肇中就會令人欽佩,而東施會令人恥笑呢?原因很簡單,丁肇中他敢於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與想法,堅持真理,求真務實;而東施卻不研究實質內容,只單純效仿表現形式。所以說,我們應當堅持做自己心靈的主人。

  關於獨立思考與盲從,很多事例都啟迪人心。因為獨立思考,哥白尼發現了日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改革,韓愈發起古文運動,給文學注入新的血液。而因為盲從,東施效顰終成笑話,燕國壽陵人邯鄲爬行鑄成錯誤人生。因而,只有獨立思考,拒絕盲從,才可使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獲得更多的收穫,擁有更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