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對聯>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

小學生春節的作文:貼對聯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1

  臘月二十八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街上買對聯。

  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買對聯的地方。呀,這裡的對聯可真多!地上到處擺著紅豔豔的對聯,像鋪上了一個個紅地毯。有大的、小的、正方形的、長方形的,品種繁多、應有盡有。琳琅滿目的對聯看得我眼花繚亂。媽媽告訴我,一副對聯包括橫批、門心、上聯和下聯,最後我們選了一副小的買了下來。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爸爸說:“今天是除夕,該貼對聯了。”爸爸讓我準備好透明膠、剪刀,開始貼對聯,可是,該怎麼貼呢?爸爸笑咪咪地對我說:“要想貼好對聯,首先要分清楚上下聯,古代有“上仄下平”的說法,“仄”表示漢語拼音裡的三、四聲,“平”表示漢語拼音裡的一、二聲。我一看第一個對聯是:“財進萬家喜盈門”,“門”是二聲,那就應該是下聯,那“春到百花香滿地”就是上聯嘍!爸爸豎起大拇指,誇我真聰明!

  咦,我突然有了新發現:對聯下面怎麼還有一個漂亮的圖案呢?哈哈,原來是兩個胖乎乎的男孩在作揖拜年呢!好像在給對方說:“新年好!祝你在新的一年裡,越長越帥喲!”爸爸說:“你的發現很不錯,根據對聯上的圖案也可以區分上下聯。說著爸爸拿起對聯向我展示:瞧瞧,如果上下聯貼反了,兩個男孩就背靠背在拜年,顯得多不禮貌呀!

  接著,爸爸又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上下聯分清楚了,下面就該貼對聯了,盈盈,你看好了,貼對聯時,應面對著門,先貼橫批,再貼上下聯,最後貼門心。看,橫批是“喜氣盈門”,字是從左到右寫的,上聯就應貼在門的左邊,下聯就貼在了門的右邊。可是,古代人喜歡從右到左寫字,上聯就貼在了門的右邊,下聯就貼在了門的左邊。哈哈,沒想到貼對聯也有這麼多學問呀!最後在我的配合下,終於把對聯貼好了。

  看著門上紅豔豔的對聯,我心裡美滋滋的。心想:今年我已經學會了怎樣貼對聯,明年我一定自己再貼一次。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2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還在迷迷糊糊的睡夢中,就聽到老爸在叫:“起床啦!起床啦!大年三十,趕快起來幫我貼春聯啦!”“為什麼過年就一定要貼春聯呢?”我問。爸爸說:“貼春聯是為了表達人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一到春節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在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呢。”我說:“可隔壁家門上貼的春聯為什麼是白色的呢?”“那是因為隔壁家剛有人去世了,所以就貼白色的春聯。”“可我還看到有人家貼的綠色的呢?”“那是有人去世了第二年就會貼綠色的,到了第三年就會貼黃色的,第四年喪期滿了就恢復用紅色的啦!”“原來是這樣呀!”我說。

  於是我趕緊起床洗漱完,就拿出事先買好的對聯攤開來……啊!好多呀!可,可,這麼多,可怎麼貼呀?我急忙問:“爸爸,爸爸,這麼多對聯,哪貼哪呀?”爸爸拿出最大最長的一幅對我說:“這最大最長的貼大門上。”我大聲讀了出來:“北海財源滾滾來,南山福氣日日新。”“錯了,錯了,應該是南山福氣日日新,北海財源滾滾來”“這有什麼不一樣嗎?”我不服氣的說。“貼春聯可是有講究的呢!”於是爸爸跟我講了春聯如何區分上下聯,哪種春聯應該貼在哪裡,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春聯還有這麼多講究呀!

  我換上衣服就幫爸爸拿著漿糊,扶著梯子,認真貼起了春聯,我們還貼了門神,還給家裡的雞窩上也貼上了“六畜興旺”呢!

  貼春聯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我們用了一上午才將家裡的春聯都貼完,春聯貼完,我的手已經凍得紅通通了,但是看到家門口都已經煥然一新,心裡還真是感受到了喜慶的節日氣氛呢!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今年貼對聯,我家的總指揮仍然是爺爺。自始至終,他都親自指揮,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今年我家的對聯是爺爺的心頭肉——我寫的。

  把這幅“吉星永照平安福,福運長臨積善家”貼在大門口。把這幅“山經春雨清如洗,柳坐東風翠欲流”在迎賓牆上,把這幾個大福字貼到東屋裡去……爺爺站在院子中央,忙碌地指揮著,頗有一副司令的派頭。"爺爺,隨便貼貼算了!這些都是篆書,反正也沒幾個人認識,也就是你孫子認識,又教會了你,你才會念!"姐姐在挑釁爺爺,爺爺就更樂呵了。"不能隨便,得好好貼,等那些找我玩的老頭過來,我還得好好顯擺顯擺。"爺爺說得非常認真,真像一個老頑童。

  沒多久,無論大門小門,能貼上對聯的都統統貼上了,而且每副對聯還都配上了爺爺精心準備的落門錢,頓時安家大院裡變得喜氣洋洋,一派節日氣象。

  最後還剩下了一副,姐姐剛要收起來,這時瞅著北屋門和窗之間那塊承重牆瞅了半天的爺爺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他突然說:"先別收!我看著這塊牆上貼上這幅正好!讓你爸爸試試!"姐姐看了看我,我看了看爸爸,最後我們都看著爺爺哈哈哈大笑,至於笑什麼,大家不說心裡也都明白!爸爸二話沒說,就在那面牆上刷上了漿糊,把最後一副對聯貼上。可別說,爺爺的眼那叫有數啊!貼上正好!

  哈哈哈…………我們一家都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這可真是“歡聲笑語賀新春,歡聚一堂迎新年!”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4

  一年一度的春節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貼對聯,說起貼對聯,可有意思了。

  大年三十早上,家家戶戶都在忙,我家自然也不例外了。媽媽在緊緊張張的忙活,而我和爸爸一起去貼對聯,我發現對聯和春聯中有大學問呢,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意思弄反了呀,我又不懂,拿了一些就貼,把“牲畜滿圈”貼到了床頭,把“身體健康”貼到了門外;把“出門見喜”貼到了豬圈上……我貼完了。爸爸一看笑了:“啊呀!不對吧!”。然後爸爸和我一起又把它們都貼對了。

  一會跑出來玩的時候,看見門上貼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的春聯。我看著對聯,望著紅紅的燈籠,感覺到周圍有許多年的味道呢,出來玩的每個小朋友都喜氣洋洋的!

  哇!春節真快樂!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5

  快瞧啊!家家戶戶都有兩團“火焰”在燃燒呢!仔細一看,原來是燈籠呀!只見大紅燈籠的下邊,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又貼著什麼呢?許多人都知道,那是紅彤彤的對聯呢!

  看到燈籠和對聯,你想到了什麼呢?對,就是要過年了!為了讓家人過個好年,我家也忙忙碌碌的,連我也去幫忙了呢!

  我們先準備好一副對聯和一瓶漿糊、刷子便開始勞動起來。我搬來一條凳子,將對聯和漿糊、刷子放在上面,然後爬上梯子。我先把對聯拿到手上,再用工具——刷子放進漿糊罐子裡蘸了蘸,然後把刷子在罐口左右碰一下,這時我發現刷子頂部的漿糊形成了一個橢圓形。於是,我將上聯翻到背面,用蘸好的刷子塗在上面。塗在左右、上下來回刷動,就塗好了。漿糊塗好了,就開始貼了。我把上連舉起來,想:是貼左邊呢,還是貼右邊呢?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我決定將它貼在右邊。於是,我麻利地爬上梯子,將上聯的上半部分貼牢門框。用手一拍,再將手慢慢地往下移,就大功告成了!

  我拍了拍手,從梯子上跳下來,正想欣賞自己的傑作,卻沒想我看了完全傻眼了。只見上聯貼得歪歪扭扭,完全偏離了預定好的位置;則下聯的下半部分沒貼緊,隨風飄蕩,我真是又可氣又可笑哇!沒辦法,找好重新貼嘍!

  我拆下對聯,因為有了第一次的教訓,我不敢粗心大意,我仔細的觀察了整個門框,把要貼對聯的地方仔細琢磨了一下,到自己認為兩邊完全對稱的時候,再貼上去。貼對聯的時候,我在對聯容易掉的角落多塗了一些,這樣就不容易掉了。看著自己辛辛苦苦貼的對聯,心裡簡直比吃了蜜還要甜!

  是啊,我們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何嘗不是這樣。但是一次的'失敗並不代表全部的失敗,一次的成功也不代表所有的成功,只要你第二次努力了,就會做得更好。人生的路途總會有失敗,失敗回事你懂得、學會更多!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6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為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成為一種士族習俗。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可說明這一點,在宋人筆記中,也記載了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如張邦基《墨莊漫錄》述蘇東坡在黃州,於近歲除時,訪王文甫,見其方治桃符,遂戲書一聯於其上雲:“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元代初年,著名書畫家趙松雪一次過揚州迎月樓,主人求趙松雪為其春聯,趙松雪題曰:“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春聯的內容與酒樓非發,主人大喜,以紫金壺奉酬。像趙松雪寫的這種春聯已被當作交際的禮品來看待了。

  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而成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在《簪雲樓雜記》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門上一定要貼出春聯,表示一番新氣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以為娛樂。在巡遊了一段路後,他忽然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便遺侍從去查問究竟。原來那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年前事忙,尚未請人代筆。太祖聽後,叫人取來文房四寶,欣然揮毫道:“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信手拈來,語氣不凡。侍從捧著對聯,交給了閹豬人家。後來閹豬主人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便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為家寶,每日燒香敬奉。據說,春聯兩字的正式命名,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從那時起,春聯在廣大農村鄉鎮廣泛流行,並在後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聯有“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等,家家戶戶年前貼春聯,把春節點綴得春意盎然,喜氣洋洋。

  哈哈,春聯的來歷原來是這樣的,以後每年過春節我都要和爸爸貼春聯,讓那濃濃的節日喜慶味洋溢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7

  春節是我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掃塵、貼倒福字、貼對聯等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年除夕那天我家都要貼對聯。

  今年除夕的早上,我和爸爸、姐姐都一大早就按時起床,吃了早飯後,按照慣例要貼對聯。爸爸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對聯,我和姐姐見爸爸拿了對聯,我們倆分頭去找工具,我拿的是剪刀、姐姐你拿的是膠帶,我和姐姐來到了大門口,一切都準備好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貼對聯了,我們拿出對聯,姐姐拿一聯,我拿一聯,並且左、右站著,不斷交換位置,這樣很快就確定好上、下聯,這樣就按照上聯貼右邊,下聯貼左邊的順序來貼。

  現在我們開始分配工作,我來剪膠帶、姐姐來黏膠,在爸爸將對聯摁在牆上時,首先讓我們觀察對聯有沒有放正,這個我可沒有經驗,幸好姐姐教我用一種方法來確定,就是看對聯的上下兩端到門縫的長度是否一樣的方法。確定好高度和位置後,姐姐把膠帶開啟,然後我用剪刀把它剪斷,姐姐負責貼到對聯的上端和中間去,最底下的就交給我這個身高最矮的來貼上,這樣上聯就貼好了。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把下聯也迅速的貼上了。現在留下的就是橫幅了,貼的位置這麼高,肯定是交給我的高個子老爸了,這回是他比劃著位置,我們來判斷位置是否合適,確定好以後,就讓了老爸貼上上我們準備好的膠帶。這樣我們就把整幅對聯貼好了。

  在我們為貼好對聯而暗暗得意時,我又發現還有一個“福”字。我們就把這個“福”字帖在門的中間。然後我發現這個“福”是倒著貼的,問了姐姐才知道,這是預示著福要到我們家來的願望。

  經過這樣一張貼,我們家就更有過節的氣氛了。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8

  春聯,原名叫桃符,是為了驅兇避邪才貼在門上的。到了明代桃符才改叫春聯,明太祖宣佈每家每戶都要貼上一幅“春聯”,朱元璋親自出門去檢視老百姓有沒有貼“春聯”,他路過一戶人家,看見沒有“春聯”,一問才得知這是一戶閻豬的的人家,不識字,沒法貼“春聯”,朱元璋想了想,為那戶人家提了一副“春聯”,叫“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這樣的“春聯”,經明太祖提倡此後貼春聯就成為了我們過年的習俗。

  我和爸爸開始貼春聯了,我幫爸爸拿著下聯,他貼著上聯,這副聯叫“出入平安行好運”,“吉祥如意福滿堂”。然後我又撕掉了家裡其他門上的對聯,貼上了嶄新嶄新的,看起來我們家現在真的是煥然一新啊!

  大年農曆28日是民間貼對聯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忙著貼對聯。爸爸讓我幫他貼對聯,我爽快地答應了,因為我有一篇貼對聯的作文,正好蒐集這樣的素材。

  爸爸讓我先把對聯拿到客廳裡,他端來了自己熬的漿糊。媽媽把漿糊抹到了對聯的背面,然後爸爸把它拿起來貼到牆上。我一看這麼好玩,就說:“媽媽,我來抹漿糊吧”媽媽說:“好啊!”我擔心粘不牢,往對聯的背面抹了很多漿糊,結果對聯都溼透了。爸爸拿起對聯,漿糊不停地往下掉,對聯也變得不聽爸爸的話了,亂粘,有的地方還被扯爛了。貼出來的對聯,皺巴巴的,一點也不平整,很難看。媽媽說:“漿糊抹得太多了,只在邊上點幾下就行了。”在媽媽指點下,我沒有塗太多的漿糊。爸爸先把對聯上面粘好,然後用笤帚把對聯從上往下輕輕掃開,對聯就平整地粘在牆上了。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很快貼好了對聯。

  看著那張不平整的對聯,我想:貼對聯看起來這麼簡單的事,裡面也有這麼多的學問呀!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9

  春節來了,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貼上了鮮紅的對聯,表示吉祥、鎮妖除魔,我們家也不例外。

  爺爺告訴我:“對聯的用意是,早先過年貼對聯是鎮邪驅鬼,祈福納祥。對聯是由“桃符”演化來的,桃符產生於秦代前後,當時的桃符,是在深紅色的桃木板上書寫“神茶”、“鬱壘”二神的名字。“聽了爺爺的介紹之後,我更明白了對聯對我們過春節的重要性了。

  開始貼對聯了,我的任務是扶梯子與指揮。叔叔上梯子貼對聯,我把對聯給叔叔送上去,再給他拿上透明膠布。“不行,往左點,再往右點,好了!“我像一位有經驗的指揮家自豪地指揮著叔叔。

  忽然,一股凜冽的寒風颳了過來,叔叔手中的對聯忽地一下被丟擲很遠。說時遲,那時快,我就像一支出弦的利箭一樣衝了出去。說實話,我那速度可不亞於世界短跑冠軍劉翔,“嗖”的一下,我又回來把對聯交給叔叔,叔叔的眼都笑成一條縫了,他還誇我真棒呢!在我和叔叔的努力下,大門兩旁的對聯終於貼好了,開始貼橫批了。

  橫批一般要貼在很高的地方,難度也很大,我這個小指揮身上的擔子彷彿像巨石一般壓了下來。但是我心想:有我這個小指揮在,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我能行!我用雙手用力扶著梯子,也同時指揮著叔叔,我們倆配合得很默契。只見叔叔小心翼翼地站在梯子的頂端,我更是小心翼翼地離開梯子站在不遠處,指揮著……

  哇!終於貼好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整個貼對聯的過程用了大約二十多分鐘,可我的內心裡禁不住發出嘖嘖的感嘆聲。“創大業千秋昌盛 展宏圖再就輝煌 橫批是大展宏圖 ”讀著爸爸精心挑選的對聯,我的內心又湧起無比的快樂!

  貼完對聯,該到貼門畫的時候了。只見叔叔先關上大門,又拿起一張手持大刀武士的門畫在門的中央來回地比計劃著。叔叔真有耐心,邊幹活邊給我講解貼門畫的方法:“人物的臉一定要相對,而不能相反,好嘍,遞膠帶!”在叔叔的喲喝聲中,我忙碌著,不一會兒,門畫也貼好了。

  真可謂:過春節,貼對聯,家家開心過大年!……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10

  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

  新年即將到來,換對聯的時刻又來臨了,我們一家開心地出發去買對聯。

  我們來到花市,對聯真是多不勝數啊,看得我眼花繚亂,不知哪個好。媽媽指著一幅對聯說:”這種好,字金燦燦的,來年才有金啊!“我表哥搖了搖頭,說:”迷信,聯對的齊才是好對聯!“爸爸笑著說:”齊聯能生財嗎?“我反駁道:”對的齊,貼在門口才好看。“我們一人一句,最後,我們決定買一幅聯對得好,字又金的對聯。

  當我們回到家,將精心挑選的對聯從塑膠袋中拿出,上面寫著”一帆風順全家福;萬事如意滿堂春;橫聯是出入平安“。”怎麼貼好呢?“媽媽皺著眉頭地望著對聯。”‘一萬’和‘萬一’,哪個好呢?“我揚著眉頭問道。”那當然是‘一萬’好,那還用說的嗎?“爸爸睜著眼睛答道。媽媽又疑惑的問道:”從哪邊開始呢?“我和表哥同時看著橫聯,異口同聲的說:”應該是從左邊吧!“”好,就這麼辦!“爸爸一說完,就把梯子抬了出來,而我們則把膠紙貼在對聯背面,不一會兒,就開始貼了。

  爸爸把梯子搬到門外,利索地爬了上去。媽媽把左聯遞給爸爸,爸爸將左聯放在他認為好的地方,而媽媽卻大喊,說:”右邊點,要不就放得太開了。“爸爸將左聯向右移,媽媽說了一聲”好“,爸爸就貼上左聯。媽媽把右聯遞給爸爸,爸爸用眼睛瞟了一下左聯,然後將右聯對齊左聯並貼下。不一會兒,爸爸將橫聯也貼上了,終於大功告成了。

  我們一家人站在門口,看著忙了一天的成果――帖好的對聯,高興地笑了。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11

  春節來臨之際,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大掃除,買年桔,貼對聯,買年貨等等。

  大掃除是春節的習俗之一。為什麼要大掃除呢?民間說法之一:一到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就忙著打掃室裡室外衛生,清洗蚊帳被褥,連籮筐傢俱也洗刷一遍,把內內外外都收拾得乾乾淨淨。然後把幾件破舊的東西拿到村口放火燒掉,稱為“送窮”,意思是把那些晦氣全部送葬掉,以換來新一年的好運氣。

  為了“辭舊迎新”,在1月31號我開始了我的大掃除工作。首先我拿起抹布沾了一點水,把抹布扭幹,開始擦書桌。因為我常常把書桌弄髒,所以我擦得很費力,不時還念出“洗刷刷、洗刷刷”經過我九牛二虎之力的打掃書桌終於乾淨了。然後我就開始整理我亂糟糟的書櫃。我把書從大到小排放起來又把同一個型別的書擺放在一起,把不需要的整理拿去賣。我以為收拾書籍很容易,但由於平時沒有好好的整理,還真有些不好收拾。最後我克服了困難,打掃完了自己的房間,哇,好舒服,可以迎接新的一年到來了。

  貼對聯也是春節習俗之一。為什麼要貼對聯呢?古代傳說有一個怪物叫年獸。它喜歡吃人,不喜歡紅色。為了防禦它,人們做出紅色的豎條,在上面寫上字,年獸就不會攻擊那戶人家。所以為了安寧,這個習俗就被傳了下來。

  我和爸爸媽媽去市場共同挑選了一副有意義的對聯。我和爸爸分工,爸爸負責貼對聯,我負責幫著“打下手”,看對聯貼得正不正、好不好。我和爸爸開始貼對聯了,爸爸拿出梯子,然後爬上梯子,我把對聯的橫批“富貴平安”遞給爸爸,準備貼上的時候,爸爸叫我幫他看一下正不正。我回答道:“很正。”然後我們開始貼上聯,上聯的內容是:財來福來平安來。貼的時候還要量一量它離牆頂上有多少釐米,保證上下聯高度相同,還要也橫批對稱。最後我們就貼下聯,下聯的內容是:人順家順萬事順。經過一番調整,張貼,終於完工了。看著我們完成的對聯,心裡感到美滋滋的,要迎新紅紅火火的一年了哦。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12

  過大年囉!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全家和親戚們一同會老家,除了和奶奶嘮嘮家常,最主要是幫奶奶貼春聯。

  奶奶家共有11個門,由於門太多,奶奶老了,經不住貼春聯上上下下爬高,所以我們都來幫奶奶貼春聯。我們決定採用效率高,又簡單的“分工合作法”來貼;我們分為:爸爸負責把需要貼春聯的牆壁打掃乾淨;媽媽和二孃 把寫好的春聯剪裁一下;我和璐璐負責把裁好的春聯送給貼春聯的大伯和二伯,再把地上被爸爸撕下來的舊春聯掃乾淨;由大哥和二哥往牆上刷漿糊;二奶奶呢!她老人家也就樂呵呵的給我們大家煮羊肉湯了。

  分工完畢,大家立刻忙碌起來,刷漿糊的刷漿糊,貼春聯的貼春聯,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熱鬧非凡。只見刷漿糊的二哥個子高,是一位一米八的帥小夥,一抬手就 可以刷了,輕鬆的很,而大哥就不一樣了,有的時候還得踩板凳,但也忙得不亦樂乎,高興著呢;我和璐璐更是連蹦帶跳的,送春聯比媽媽和二孃裁得還快,像兩頭活潑的小鹿被放回森林,異常興奮,雖然兩手都被春聯染成了紅色,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情緒;老爸的活可是個苦差使,由於爺爺去世得早,家中只有奶奶一個人住,所以樓上樓下都落滿了灰塵,爸爸一掃,灰塵就紛揚起來,害得爸爸又是打噴嚏又是咳嗽,唉!是個好漢就得挑重活呀!

  終於,經過我們得不懈努力,春聯全都貼好了,被貼上春聯得奶奶家如同穿上了新衣服,立刻多了一份過年的氣氛,再加上奶奶家院子裡的菜地上還有一層薄薄 的積雪,過年的氣氛就更濃了。全家人喝著暖暖的羊肉湯,看著自己貼的春聯,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

  是什麼力量讓我們只用了不到20分鐘就貼完了這麼多個門的春聯呢?答案就是團結的力量。如果其中兩三個人不幹,也許不會影響大局 ;如果一半以上的人不配合,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生活中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大家團結協作,才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13

  每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回海南瓊海鄉下和爺爺奶奶過年。過年期間好玩的事很多,我最喜歡的是貼對聯。

  我還記得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寫的就是過年時人們貼對聯的情景。

  據歷史記載,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就有過年懸掛桃符在左右門、驅鬼避邪的習俗。到了五代,人們開始將對聯寫在桃木上。宋代以後,過年掛對聯的做法相當普遍。到了明代,人們開始用紅紙代替桃符。而後,文人學士把題對聯當成雅事。清代以後,貼對聯的做法十分盛行,也出現了許多名聯佳對。

  古老的貼對聯習俗,在瓊海鄉下依然盛行。過年時,瓊海家家戶戶都貼對聯。今年春節,我自告奮勇,幫爺爺挑選了三副對聯。在大門口,我選的對聯是:迎新春萬事如意 賀佳節百福臨門。橫批是:春滿人間。在爺爺奶奶的屋門口,我選的對聯是: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橫批是:吉星高照。在叔叔門口,我選的對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茂達三江。橫批是:年年有餘。

  貼對聯時,我把對聯分出上下聯(按照上下聯最後一個字的平仄區分——仄聲為上聯,平聲為下聯),塗上漿糊。爺爺搬來一把梯子,我把對聯遞給他。他爬上梯子,把對聯貼到門框上。我站在一邊,為爺爺扶梯,還幫他看貼得正不正。等我們把對聯全部貼好,已經花了半個多小時了。

  但我們的勞動沒有白費。貼了對聯後,整個院子變得喜氣洋洋、春意盎然,洋溢著新年的歡樂氣氛。

  怪不得春節貼對聯的習俗從古代流傳到現在呢!

  我愛貼對聯!我喜歡過春節!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14

  春節是我們最期盼的節日,春節習俗有很多,如:放鞭炮、看花燈、貼春聯、家人團聚、發紅包等等。由於近幾年大氣汙染嚴重,市城區內禁止燃放煙花炮竹,春節少了鞭炮聲的喧鬧,但貼春聯是家家戶戶都要貼的,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就被爸爸叫醒了,爸爸對我說:“小懶蟲,快起床!幫我去貼春聯了!”“好的,馬上起!”我興奮得一個激靈從床上蹦起來。吃完早飯就隨爸爸去貼春聯了。

  爸爸問我:“知道怎麼貼嗎?”“當然知道啊!不就是門框左、右各貼一個長的,門框上面貼這個短的,最後把這個“福”字貼的大門上。難道不對嗎?”我十分自信的說。爸爸卻皺了皺眉頭,說:“沒錯,春聯貼的位置你全說對了,但這兩個長的,哪一個貼在左邊,哪個貼右邊,你知道嗎?”“呃……不知道。”我支支吾吾說不出來,爸爸嘆了口氣對我說:“我就知道你不懂,一副春聯是分上、下聯的,區分他們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字尾聲調區分,上聯字尾聲調是仄聲,也就是普通話中的三四聲,而下聯字尾聲調就是平聲了,也就是普通話中的一二聲;第二種方法,根據邏輯關係區分。比如說:先是“天”,再是“地”,先是“國”,再是“家”。分辨好上、下聯後,再面對大門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帖在左邊就OK了!還有這個“福”字也是有講究的,一般大門貼“福”字是正著貼,家裡面貼“福”字可以倒著貼,代表福到家裡的意思。”我感嘆道:“哦,還真不知道春聯有那麼多講究呢!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吶!”

  明白了上下聯的區分,我和爸爸分工合作不一會兒就貼好了春聯!看著那一片紅豔豔的春聯,頓時感受到了春節的味道!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作文:貼對聯15

  今天是除夕,吃過早飯,我自告奮勇地幫爸爸、媽媽貼對聯。

  媽媽弄好了漿糊,我們先貼大門上的對聯。來到門口,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張對聯就往門上按,爸爸說:“別急,別急,這對聯可是有貼法的。”我放下對聯,很是納悶:“對聯貼在門上不就行了,還能有什麼貼法啊?”爸爸說:“對聯分上聯和下聯,也就是當你面對大門的時候,上聯應該在我們右手邊,而下聯在左手邊,橫批也是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貼。”

  “噢,原來是這樣。”我拿起對聯看了看,又犯了難,“那怎麼知道哪是上聯,哪是下聯啊?”“上下聯的區別一般是根據對聯的最後一個字來判斷的,最後一個字是仄聲的為上聯,仄聲一般指三四聲,而最後一個字為平聲的是下聯。像我們貼的這副對聯,‘福來平安地’就是上聯,‘財進幸福家’就是下聯。”媽媽一邊幫忙一邊跟我解釋著。“貼個對聯還有這麼多講究啊!媽媽,你怎麼知道這麼多?”我好奇地問。“從網上查的唄,你有不懂的問題也可以上網找答案。”媽媽笑著回答我。

  貼完大門的對聯後,屋門的對聯都是我安排的位置,還另0說,這現學現賣也管用,一個也沒弄錯。屋門也貼完了,爸爸開始貼“福”字。咦,爸爸怎麼這麼粗心,把“福”字都貼倒了?我大叫:“爸爸,爸爸,你弄錯了,你把‘福’字貼倒了!”爸爸笑著說:“沒錯,福‘倒’福‘到’,這不過年了,福就到了嘛,哈哈哈!”原來是這樣啊,我又長了一點學問。

  今天我還真學了不少知識,我和爸爸媽媽約好了,明年我們還一起貼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