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精品】粽子作文六篇

粽子作文

【精品】粽子作文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粽子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粽子作文 篇1

  今天是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節了,你看,奶奶捲起袖管坐了下來。只見她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竹葉,左手一扭,右手一轉,竹葉攏成了一個喇叭。

  我在一旁幫著把米和肉放到“喇叭”裡,然後奶奶把留在外面的兩片葉梢往“喇叭”口上一按,左手捏住粽子,右手拉住一個線頭,另一頭用牙齒咬住。粽子在奶奶手裡“翻筋斗”,線一圈圈繞在粽子上。嗨,一隻像樣的粽子包成了。

  一個多小時後,奶奶包了一大筐粽子。

粽子作文 篇2

  就像所有的河流歷經不同的風景之後都要匯入海洋一樣,不同的文化在穿越了歷史的蒼茫之後開始碰撞,開始融合。從某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必然,然而有些中國人,面對“來勢洶湧”的西方文化卻茫然了。

  當孩子們聆聽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哀嘆白雪公主的不幸遭遇時,董永與七仙女的仙凡之隔似乎成為遠處隱約傳來的一聲感慨;當情人節的夜晚,情侶們在濃濃月色之中留下一段段美好的溫馨回憶時,七夕之夜喜鵲們為牛郎織女搭建的鵲橋彷彿已換不來人們的一次抬頭仰望;當學校的早讀課上傳來整齊的英語朗讀時,漢語被迫打起了兵臨城下的保衛戰……

  於是,人們慨嘆道:“中華文化己被入侵了!”但冷靜下來,為什麼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使西方的種種理念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

  讀周國平的《妞妞小詞典》,我能看到一個父親拾著心的碎片一點一滴苦痛地訴說。妞妞只是一個嬰兒,她的生命從開始到結束,僅有十八個月。在周國平的眼裡,這十八個月是何等的珍貴!人生無望,他堅持給妞妞買玩具,教妞妞說話,給妞妞聽音樂,甚至於“恨不得把她吐出的每一個字都揀起來”。我們感動之餘,是不是會想起自己的父親,想起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然而在中國,連“父親節”都還沒有呢。

  讀沈從文,讀這位邊城的守望者,從他質樸而又淡雅的文字背後,我們能看到他心中的故鄉。湘西的古老城牆,繞著城緩緩淌過的久遠的河流,河流上來來往往的船隻,船隻上人們天南海北的談論……或許,這才是區別於高樓大廈的一種近乎於原始而又野蠻的真實感。所以沈從文很眷戀、感謝賜予他生命中所有美好的那片土地。然而在中國,是沒有“感恩節”的。

  其實我們內心深處也有這種無可名狀的情結,只是我們不善於表達罷了。如此看來是我們需要西方的流行,而非流行使我們被動地接受,不是嗎?

  聖誕樹下,人們對未來訴說著自己的希望;手中的粽子,寄託著人們對過去的一份情思;於是我想,聖誕樹下的粽子莫過於文化的最終歸宿了吧?

  尼羅河的金字塔,愛琴海的小城邦,長江黃河的炎黃子孫……所有的文明都像一條河流,歷經不同的風景之後歸於大海的無邊無際。

粽子作文 篇3

  小時候家裡人從外面收粽子幹,我就知道馬上要過端午節了。我會數著日子等著家人用這葉子包好吃的粽子。

  端午節前,我媽媽會上街買最新鮮的粽子材料,比如糯米和紅棗蜜餞。有時候家裡會包一些肉餡的餃子,但是次數很少。好像從記事起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節到了,該做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很忙。他們都是包粽子的專家,所以他們全權負責包粽子。

  如果他們用紅豆餡包粽子,他們會先把糯米和紅豆清洗乾淨,然後把它們混合在一起,用粽子葉把它們包成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餃子,會先把五花肉剁碎,再拌糯米。在媽媽和奶奶熟練的雙手下,散落的粽子和糯米在短時間內變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餃子包好後,我媽會在不同餡的餃子上做不同的記號,然後放進一個大鍋裡煮。因為家裡人多,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包很多餃子。有時候,家裡的鍋需要三個鍋。因為每次做粽子都要花很多時間,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做更多的小粽子,但是每次做的時候,都沒有媽媽奶奶做的好看。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孩子蜂擁而上,搶著吃肉餡粽子。很快,一盆粽子被大大小小的十幾個人“收拾”了一番。然後做了第二鍋,留著吃飯用,最後一鍋留著以後幾天的零食用。

粽子作文 篇4

  我吃過不少粽子,也常看大人們包粽子,可就是沒有親手包過一次。今天我終於可以大展伸手、如願以償了。

  姥姥從冰箱裡拿出幾匝粽葉、蘆葦葉、糯米、一盆用醬油浸著的鮮肉和一盆梅乾菜,餡料一切都擺好了。

  我先把蘆葦一折,做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小圓錐裡放一點糯米,再挑一點鮮肉,接著再蓋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蘆葦葉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把蘆葦葉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蘆葦葉卻不聽我使喚:葉子碎了,米也倒了出來。姥姥過來幫我的忙,她一繞一紮就把我的第一個迷你粽紮好了,樣子看上去真是“醜陋”呀,我想第二個包得好看些。我第二個準備包一個似大人包的那樣的大粽子,可是兩三張棕葉疊在一起後,棕葉會動來動去,米會漏出來,我只能改包一張棕葉的小粽子,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麼“醜陋”了。我把長長的棕葉繞在粽子外,棕葉不但沒碎掉,輪廓還挺好看的,連線都是我獨自紮成的,似是那個不大美觀的粽子的“後代”做了“整容手術”,姥姥見了我的第二個粽子都讚不絕口,我心裡樂開了花。

  包完粽子後,姥姥把粽子燒了進去,不一會兒,就盛了出來。我挑出了我包的粽子,解開線,嘗上一口。啊,粽子格外鮮美。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

粽子作文 篇5

  再過幾天端午節就要到了,而端午節包粽子吃可成了必不可免的習俗,這不,一向只是吃粽子的.我,今天也學了一下包粽子。

  奶奶一大清早就去菜場買回了肉和粽葉,再把早已浸泡好的糯米拿出來,奶奶便開始包粽子了。

  看著奶奶包粽子,我覺得非常簡單,也忍不住想去露上一手。奶奶先包了一個示範給我看,還沒等奶奶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張粽葉,但卻不知道該從何下手,無奈地把粽葉遞給了奶奶,奶奶一看我也就明白了,她又教我粽葉怎麼拿我是聽一半忘一半,不管了,我先拿著奶奶給我弄好的粽葉,在裡面放了適當的醬過的糯米,從盆子裡拿了一塊肉塞在中間,再在上面放一層糯米,“奶奶,怎麼包起來呀?”我疑惑地看著奶奶。奶奶似乎有點不耐煩了,不過我確實有點笨,到現在還沒學會。“看著我包一遍!”於是我又試著包了一下,但是對於我來說,這的確太難了,簡直比學習還難。我屈服了,看來包粽子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呀!

粽子作文 篇6

  在這個令人興奮的週末,我們迎來了端午節,也迎來了魯北晚報組織的包粽子活動。我們一家按時來到了影劇院廣場,做好了參加活動的準備。不一會兒,活動便開始了。

  教我們包粽子的老師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奶奶,她說我們有什麼不懂的都可以問她。她先給我們發放了製作粽子的原材料——用水浸泡好了的鬆軟、雪白的糯米;紅通通的,讓人垂涎三尺的大棗;翠綠翠綠的粽葉。領完材料後,我們便正式開始學習包粽子。步驟非常簡單,先用兩隻手抓住粽葉向中間交叉,形成一個錐形,然後取一顆大棗放在錐底兒,填上糯米,接著再放兩顆大棗,摁實,並把粽葉折下來,將米包住,最後纏上麻線固定住,這樣一個誘人的粽子就完成了。看著奶奶包得這麼輕鬆,我也迫不及待地動手製作起來。按照奶奶操作的步驟我包了好多,有的是長方形的,有的是扁扁的,還有的直接不成樣子,就是沒有一個像奶奶包的那樣的三角形。哎,包粽子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包完粽子,我們又去參觀瞭解了範公酒的製作過程。一進去就聞到了那濃烈的酒香。範公酒業的王經理親自為我們做解說。從他的介紹中我們知道了原來釀酒也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啊!參觀完,我們還得到了一瓶“範公酒簍”作為獎勵。我要把它作為父親節的禮物送給陪我包粽子的爸比。

  這個週末,我學會了包粽子,瞭解了釀酒的過程,還透過自己的努力為爸爸贏得了禮物,真是開心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