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精品】粽子的作文4篇

粽子的作文

【精品】粽子的作文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粽子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粽子的作文 篇1

  你瞧:啪!粽葉“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它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個立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一旁的外婆瞥了瞥那極不像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說拿過粽葉。就耐心地教導起來:“包粽子時,要專心致志,不能分心。包粽子還要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裡想:怎麼有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方法,看來有名堂,還是乖乖學吧,免得粽子又不成樣。照外婆說的,我仔細地選了兩片大小不一的粽葉。粽葉綠油油的,就像剛從地裡鑽出來的禾苗一樣,綠得發亮。我把它從中間捲曲,做成漏斗形狀,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細小的糯米。沒過一會兒,一位大肚的“紳士”出現在我面前,再給它繫上“皮帶”,它就是個神氣的傢伙了。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含義。

  我們這裡過年有一個習俗:吃粽子。一般在過年前大人們就要將粽子包好,這時是外婆最忙的時候,因為媽媽和小姨都不會包,所以外婆一個人就要包三家的粽子。

  我喜歡吃粽子,外婆包的粽子種類很多:有肉粽、豆沙粽、白米粽……。每年我都看外婆包粽子,而我總是手裡拿著一個剛燒好的粽子吃。今天,外婆又在包粽子了,我看外婆包粽子的時候動作是那麼的熟練,就覺得包粽子很簡單,說:“外婆,包粽子不就是弄個‘漏斗’裝些米、肉嗎,這麼簡單,讓我來試一試!”我讓外婆慢慢做,自己在旁依樣畫葫蘆,可誰知這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第一次我好不容易摺好“漏斗” 裝上米,米卻漏出來了;第二次“漏斗”做好了,也不漏米了,可是到了把粽葉蓋過去的時候,手一鬆,整個“漏斗”散了架。我如此這般地弄了幾次,臉憋得通紅可粽子也沒包成,白花花的米倒撒了一地。外婆說:“多多,你可不要小看了“包粽子”,這還真是個技術活,等你長大些再學吧!”就這樣,我的第一次包粽子嘗試以失敗告終了。

  雖然我心裡有點不甘心,但是懂得了一個道理:有些事情看著容易,說著簡單,但做起來卻不容易,要想做好更不容易。

  端午節就快要到了,它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節日。

  按規矩,在端午節那天,要包粽子。我以往不喜歡吃粽子,現在長大後,我倒心血來潮的喜歡上吃粽子,不僅想吃,更想親手包一包。於是,我便想學包粽子。

  奶奶倒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包出來的粽子能和商店裡賣的媲美。

  於是,我便想向奶奶討教如何包粽子。首先,我站在一旁看奶奶如何包粽子。只見,她將三片粽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一隻手拿著粽葉,另一隻手則下餡料,第一層是大米,第二層是剝了皮的綠豆,第三層便是肥豬肉和鹹蛋黃,最後一層又是大米,這樣一層層地疊上去,香味就完全保留在粽子裡面了,味道自然特別好。看著奶奶如此麻利地幹活,我手也癢癢的,很想試一試。

  於是,我也拿起三片粽葉,十分生疏地折成三角形的'樣子,裝模作樣地學著奶奶。

  這時,問題出現了,我下的料總是從底部漏下去,試了好多次都是這樣,最後,我很不耐煩地將粽子一丟,說:“我不學了,在21世紀,什麼東西都可以在商店買到,還用得著學這些東西嗎?”奶奶說:“學東西,就要學徹底,不要一遇到挫折就撒手不幹,這樣半途而廢是學不到任何知識的。”聽了奶奶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就請教奶奶。

  奶奶說:“疊粽葉時,折成三角形的形狀後,還要按同樣的方向,往裡面折,雖然剩下的口更小,卻不用擔心餡料會從下面漏出來。”我試了試,果然如此。最後,綁粽子時,我卻不小心將粽子打散了,我還是沒有成功,心中有小小的失落,但我覺得其樂無窮。

  做事不但要注意結果,更要注意過程,因為只有過程,才能帶給人們一種快樂,一種啟示。

粽子的作文 篇2

  端午節就快要到了,今天,我們小記者在食堂裡和奶奶們學包粽子。

  中午,小記者們陸陸續續來到食堂,大家圍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談論著怎樣包粽子,那一個個激動的小樣子,讓老師們哭笑不得。老師把我們分成好幾桌,每一桌都會有一個奶奶教我們怎樣包。

  我們都盯著奶奶手上的動作,迫不及待地學習起來。

  奶奶先把四五片粽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然後再把它拿在手裡,捲成圓錐狀,再向裡邊放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再用餘下的粽葉把口封住,最後用細線裹起來,打個結,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出來了。整個動作熟練有序,一氣呵成,小夥伴們都驚呆啦!

  我看著看著,情不自禁地拿起葉子嘗試起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先把三片粽葉疊在一起,做成圓錐狀。可是困難來了,無論我怎麼卷,底面總會有個小洞,把糯米放進去之後,這些淘氣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來了。我也就只好把葉子拆開來重新弄。但令我鬱悶的是,不關我怎麼努力,就是捲不起來,反覆地拆卷,到最後,粽葉都有些破損了……我急得滿頭大汗,恨不得乾脆走人。

  奶奶看到了,喊了喊我,說:“你別急,我示範給你看,慢慢來。”說著,就重新拿起粽葉慢慢地包起來。一邊包一邊講解道:“你瞧這邊應該這樣……再這樣……”沒三下兩下,一個小粽子就包好了。在奶奶的指導下,我靜下心來開始包粽子,情況比第一次好了很多,至少不會再漏了。

  只要再把繩兒繫上就包好了呢。這樣想著,我加快了手上的速度。繩子繫了後,看著自己的作品,突然有些無語,天吶!這怎麼是個平面圖形呢,粽子不應該都是立體的嗎?周圍的同學同情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舉起那個粽子,衝他們說:“笑什麼笑,看見沒,我這個粽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創造了奇蹟啊有木有。”然而,他們笑得更厲害了,最後連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雖然粽子包得不好看,但它包含了我的心血。看著它,我還是十分自豪。

  這次勞動體驗,讓我感受到了包粽子的快樂,第一次自己包了個粽子,真心值!

粽子的作文 篇3

  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來了,我帶著喜悅之情回姥姥家包粽子。

  姥姥上街去買粽子葉,我只好呆呆地望著大門口等姥姥回來。等啊盼啊!終於,十幾分鍾後把姥姥盼回來了。

  我們開始包粽子,粽子可以包三個角也可以弄四個角。頭回包粽子,我還不會,於是我讓媽媽詳細說了一下方法。包粽子需要材料有粽子葉、江米、紅棗、葡萄乾,還有繩子。其中,江米要提前準備,把它泡在水裡時間越長,粽子就越好吃。

  我先把粽子葉擺成三角形,再把泡好江米放兩勺進去,接著在江米里面插上三個紅棗和葡萄乾,用粽子葉把它們全包住,最後再纏上繩子,一個粽子就算成功包好了。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帶著疑問,我查閱了資料,上面這樣記載:屈原是楚國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但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了都城。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後,屈原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含恨抱石跳入汩羅江身亡。

  原來,端午節吃粽子有這樣特殊意義啊,後人們敬佩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節操,為了紀念他,才會在每年這一天包粽子。

粽子的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糯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麼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繫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真是又香又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