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5篇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5篇1

  我愛吃端午節的粽子,特別是剛出鍋熱乎乎的,每到端午節,只要有人煮了粽子,那味道準會香飄十里,老遠就能聞到。

  說道粽子,就不得不提起屈原,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那一年,屈原的國家打了敗仗,他向皇帝提了一個建議,皇帝不僅沒有聽他的建議,還撤了他的官職,無奈之下,屈原只好跳江自殺,人們打撈屈原的屍體,卻怎麼也找不著,人們不想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米扔到水裡餵魚蝦,後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慣。

  每年農曆五月,奶奶都會包粽子,她先給綠油油的粽葉洗個澡,然後拿幾片葉子,捲成了個角錐形的桶,再在裡面放上糯米,添一點肉或紅豆、糖之類的,然後用粽葉把糯米裹的緊緊的,不讓它們漏出來,最後用一根細細的線把粽子紮緊,就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動作很快,不一會就做好了很多個。

  奶奶把它們放進鍋裡煮,進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粽子終於出鍋了。

  我跑到鍋前,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遞給我一個粽子,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它,啊,好香啊!

  我把線剪斷,剝開粽葉,便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啊,糯米的甜和肉的香以及粽葉的清香留在我的唇齒之間,久久不能消除。

  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我吃不下,這粽子的香味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

  我愛吃粽子。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5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處處飄揚著美食香氣,瀰漫著火熱氣氛的日子。每家每戶都不約而同地在門上掛上了碧綠的艾草、菖蒲,灑黃酒,驅蚊蟲,以求端午平安。

  天色明朗,大地升騰著燥熱之氣。興奮的人們聚到江邊,手持用艾草葉包成的香氣撲鼻的粽子。有的是芝麻餡,而叉燒餡也是有的,都津津有味地吃著。有淺嘗輒止,而後慢慢品味的,也有大口狼吞虎嚥的。總之,每個人臉上都全不無滿足之意。

  鼓吹擂響,江上早已千帆競發。人們個個聚精會神,生怕是有錯過了什麼精彩的一幕。用楠木板精製而成的龍舟上,早已有十幾個壯漢在上亟待著。只聽得發令槍一聲巨響,龍舟應聲而出。也顧不得欣賞兩岸屏風,人們全都將目光聚集在了那形如巨龍的龍舟上。水花四濺,巨龍騰飛,場面甚是壯觀,令人嘖嘖稱奇。衝線之時,全場高呼,場面之壯闊,氣勢之磅礴,是你說不出也想像不到的,已禁不住歎服了。

  端午時節,還為的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楚國被攻破後,他可是帶著滿腔的熱血和濃濃的亡國之恨,毅然投入了滔滔不絕的汨羅江中。“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這句千古絕唱,屈原所作《離騷》之意,又怎能不讓我們悲之泣之呢?

  端午,現早已不是一個節日,一種習俗,祭拜屈原之際,或是藉由這來讓文人墨客們揮毫的日子。其實啊,端午節的這種精神早已深入我們心中。就像那熱熱騰騰剛出來的粽子一樣,那種撲鼻的香氣,早早便沁入心田,縈繞在口耳之間,代代相承了。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5篇3

  又是一年端午時。艾草的幽香在小城裡繚繞著,沁人心脾。家家戶戶忙著洗粽葉,淘米包粽子,然後把端午的味道放在鍋裡蒸得透熟,米粒牢牢地粘在一起,像是一個個可愛的娃娃在抱團取暖。或是棗子或是肉粒,點綴般地鑲嵌在潔白如玉的米團裡。綠,白,紅三色互相映襯,顯得十分美麗動人。

  和往年一樣,奶奶又煮了粽葉蛋,從一開始它就是端午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粽子瀝出的汁水裡煮出來,讓原本無味的蛋白部分被染上了濃濃的棕色,味道也變香了。這時,宴席裡壓軸出場的主角——香噴噴的粽子被端上了桌,一家人都摩拳擦掌,準備開始美味的端午宴。

  端午節吃粽子,是個傳統的習俗,之所以這個習俗可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深受大家的喜愛。因為吃粽子時,總是一大家子坐在一個大大的庭院裡一邊聊天一邊吃粽子。吃粽子時大家並不是自己吃自己的,而是先幫別人剝了讓別人先吃,自己再吃。父母給孩子剝,妻子給丈夫剝……這就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謙讓精神。你幫我剝,我幫你剝,我推給你,你推給我,就這樣整個餐廳就被你一言,我一語,給鬧熱鬧了。吃粽子時大家都笑著。笑聲洋溢著整個餐廳。

  隨後端上來的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小菜。辣炒蛤蜊、麻辣小龍蝦、醉蟹……一道比一道豐盛,一道比一道美味。酸,甜,苦,辣,鹹,樣樣齊全,面面俱到。待全家人酒飽飯足了,大家一起看龍舟比賽,加油助威,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好不激烈。

  端午節從汨羅江的波浪裡悄然走來,又悄然離去。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汁,把中華大地染成棕葉的青綠。端午節裡,那種氛圍,那種樂趣,都讓我們回味無窮。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5篇4

  今天是端午節,一早起來,爸爸就忙著往房簷和大門還有屋裡等地方都掛上葫蘆,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粽子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食物,下午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媽媽從鍋裡拿出了粽子,我順著香味“飄”了過去。哇!深綠的葦葉包著白白的粽子,散發出濃濃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真香,又吃到了一顆大棗,真甜!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聽著爺爺講著端午節由來。

  屈原是個大臣,由於奸臣當道,他不但不能為朝廷效力,反而被逐出城外到處流浪,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後來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而自己滿腹經綸卻無用武之地,痛恨那些反對他的奸臣,最終寫下了絕筆《懷沙》後投江而死。當時的時代毀了他的一生,後人為了懷念他就把他含恨而死的那天定為端午節。所以,在這天人們都往江裡扔粽子和一些好吃的`東西以祭祀屈原,此傳統一直流傳至今。

  聽完之後,我既對屈原的身世經歷感到同情,也對那些奸臣當道感到痛恨。以前,我只知道粽子的味道是香甜的,可是現在細細品味起來卻有些莫名其妙的酸楚......而我們現在趕上了新時代,生活如此甜蜜,但也不能忘卻那些前車之鑑。

  原來端午的味道不只是甜的,還有對昨天深深地思索......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500字5篇5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當陰曆5月處五,家家都會掛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邊,還能看到難得一見的賽龍舟,過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飯時,我們個個都面帶笑容,互相祝賀節日快樂,我們先舉起酒杯,然後才吃菜。大娘問我:“謝哲,你知道原來的粽子叫什麼?”我沉思片刻,然後回答:“是叫角黎吧!”

  旁邊的大人悶都大笑起來:“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撓撓頭說:“原來如此!”大娘又問了:“那為什麼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當然是紀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著,一邊撫摸著我的頭,一邊說:“回答對了,我獎勵你一個粽子!”我捧著這用綠中透著清香的粽葉包裹著的粽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粽葉,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鮮味,立即在我的嘴裡蔓延開來。

  真香啊,接著我又奪過媽媽手中的粽子,吃起來。大人們又看見我吃粽子那狼狽的樣兒,指著我大笑起來,連旁邊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厲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麼啊,不就吃得快些麼,小時候你們肯定也有!” 端午節,有肉粽子的鮮味,有蜜棗粽的甜味,還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