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的敘事初中作文五篇

端午節的敘事初中作文

端午節的敘事初中作文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敘事初中作文五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敘事初中作文五篇1

  “五月五,是端五。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首輕快的兒歌,迎來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據歷史書記載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精神而稱呼的。相傳屈原曾是楚國朝廷裡的忠臣,後來卻遭到其他大臣的陷害,被楚王流放。他為了表明自己對國家是多麼的忠心懇懇,跳進了汨羅江中,以死示忠!為了不讓愛國詩人的屍體被江中的重吃掉,百姓們紛紛往江中扔食,撈屍……後來逐漸形成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的前一天,奶奶去市場買回了粽葉、蜜棗、糯米……並提議明早全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端午已到,我們迫不及待的從床上爬起來,刷牙洗臉什麼都不做,直接跑去廚房學粽子。

  我學著從網路上別人包清水中的小方法:先把一個塑膠瓶剪成一個小漏斗,粽葉緊貼小漏斗,並且疊放平整。放入少量糯米,再加上兩顆大棗子,蓋上粽葉翻轉過來,拿開漏斗,用細繩將粽葉纏繫緊實。瞧瞧!我包的清水粽是多麼的漂亮!

  各式各樣的粽子熱氣騰騰的出鍋了,我們小孩的口水不禁垂涎三尺高,乾乾淨淨的地板,瞬間鋪上了一層透明的地毯。哎!還真是“粽香艾香滿堂飄,人人口水成地毯”啊!

  粽子吃關光了,下一步……“哈哈哈!讓我們向海邊進發吧!”“喂喂!你幹嗎打破我的神秘感啊!”我氣憤地朝弟弟瞪了一眼,弟弟摸摸頭,雄糾糾,氣昂昂地蔑視我,我氣了,直接抓起個龍船玩具朝他砸去……

  海邊人山人山,把沙地擠得水洩不通,我們不得不踮起腳尖,朝前觀望。一排排龍舟坐落在比賽的位置上,船上的人個個身強力壯,用力划動龍船,努力爭取冠軍!鼓聲和撥水聲交匯起來,形成了一首宏偉的進行曲……

  夜色已暗,弟弟牽著父親的手,道出一句:我是第一名!他怎麼還沉浸在剛剛的歡樂氣氛之中……

  我突然想起網路上那一段詩,不經吟誦起來:

  楚國大詩人屈原,忠誠獻計反被流。

  秦滅楚後投汩羅,後人紛紛把他贊。

  五月初五端午到,酒掃庭院掛香艾。

  吃過粽子龍舟賽,雄黃酒飲除病害!

端午節的敘事初中作文五篇2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人都很重視這個節日,我對端午節更是記憶猶新,因為我舅舅生日就在端午節那一天。

  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呢。當時秦王邀請楚懷王到秦國商討國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趕快告訴楚懷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勸,還把屈原趕出自己的地盤郢城。結果楚懷王因為不聽屈原的話,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立,後來客死秦國。沒過多久秦軍攻佔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聽到這個噩耗,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跳入滾滾激流的泊羅江。讓我想起:“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中的悲憤。

  屈原投江自盡後,岸上的漁民和百姓們無比惋惜,立刻劃著小船去打撈屈原,可是沒有找到。百姓們紛紛拿來飯糰,雞蛋等食物扔到河裡,希望魚蝦水怪們不要吃屈原的身體,更有人往水裡倒雄黃酒驅趕河獸。眾人划船救屈原演變成現在的賽龍船。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葉賽龍舟這些習俗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這些習俗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包粽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讓我回味無比。首先,奶奶已經準備好粽葉和圓溜溜的糯米,奶奶說:“先挑兩片粽葉,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離葉柄三分之一處用手將葉子凹成漏斗狀,漏斗下面一定要緊密,不然會漏米。”聽完奶奶的`話我躍躍欲試想做自己第一個粽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粽葉做成漏斗的形狀,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學著奶奶的動作捏來捏去,可是,糯米像調皮的小孩一樣和我玩遊戲,我捏左邊它往右邊,我捏右邊它又往左邊跑,真淘氣!最後綁繩子的時候,糯米居然從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掃興。我決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裝上糯米,這次我把小米粒們看得死死的,捏得緊緊的,再用繩子五花大綁的纏起來。哈哈~~~終於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粽子的清香緩緩的從鍋裡飄出來,聞到香味,饞的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撥開粽葉,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粽子,我沾了一點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極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膩。

  我很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和家人們一起包粽子。

端午節的敘事初中作文五篇3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裡,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迴天乏力。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著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著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著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著中華大地,成為後世典範。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著品嚐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麼溫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節的敘事初中作文五篇4

  早上,我起床來到堂屋那裡,看到門的兩側掛著兩串艾葉,便問媽媽:“這是幹嘛呀?媽。”

  “今天這不端午節嗎?自古以來,端午節就有在門上掛艾葉的習俗啊。”我聽了媽媽的話,恍然想起了老師教過的那一句:端午到,艾葉香。

  過了一會兒,媽媽抬了一盆水讓我洗臉,她說道:“這是井水,用它洗臉可以治百病。”我聽了,連忙用這井水抹了幾下臉。心想:我要百病不生。

  早飯時間,媽媽喚我去幫她包粽子,我哼著歌來到廚房,看了看灶臺上的一盆糯米和各式各樣的粽子餡,又看向媽媽手裡的動作:她在捲成一個圓錐形粽葉裡面滿滿地填上糯米及餡料。然後按照螺旋的手法,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捲起來,捲到最後的時候留了一點尾巴。最後將粽葉尾巴折上,用拇指按住,再用棉線將粽子包了起來。

  “學會了沒?”媽媽拍了拍巴掌,示意大功告成,我搖搖頭說道:“我試試吧。”我坐在板凳上,照著媽媽指示的步驟包,沒想到我一會兒就能包出了好幾個粽子呢。

  等待粽子熟的時候,我開啟手機,想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又名端五、重五、端陽等。這個節日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在過了。

  據說,大臣屈原力主聯齊抗秦,遭到了反對,隨後被貶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來到汨羅江抱石投江。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把它們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一位老醫師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慢慢的,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及喝雄黃酒的習俗。

  看了端午節的來歷,我沉重地感慨屈原的愛國之心。不看不知道,一看才明瞭,原來除了紀念屈原,端午節還有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之說呢。

  “粽子熟了,快來吃。”我聽到母親的喊聲,來到廚房從高壓鍋裡拿出一個粽子。剝了艾葉,我咬上一口,好香。

  真的是“五月五,過端陽。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的敘事初中作文五篇5

  端午節來自於屈原的故事:屈原,一個愛國詩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來豐富國家和加強人民,但沒有被國王採納,他被逐出了皇宮。他非常生氣,跳下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船,把竹筒裡的米順著汨羅江撒向屈原。後來,為了紀念屈原,每個人都把裝滿竹筒的米飯變成粽子,把划艇變成了龍舟。每個人每年都慶祝端午節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崇拜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慶祝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真正的粽子製造者,我的母親。所以每年端午節,我們家都會吃很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葉包粽子是最美味的。因此,她用蘆葦葉做粽子。她在做粽子前做了準備:將蘆葦葉放入水中煮沸,將準備好的糯米和紅棗分別洗淨,準備就緒。

  蘆葦葉涼了之後,她開始包粽子。首先,她拿了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放在桌子上,一片放在另一邊,夾在中間,把三片葉子捲成一隻圓雉形狀,然後把糯米放在裡面,中間夾幾個棗子,最後用線把葉子綁起來,包一個粽子。她又胖又大,看起來像一個正在睡覺的老佛爺。當她包好粽子後,在高壓鍋裡蒸40分鐘,然後放上3到4個小時,讓粽子美味可口,可以隨時食用!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原料非常簡單,但是包的粽子很好吃。它是如此的芳香,你一聞到它就會激起你的食慾。只要你桌子前面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下去。因此,每當我吃粽子的時候,我總是吃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不合我的口味了!說到我的口味,我不知道我媽媽做粽子有什麼秘訣。她每次做粽子,總是很美味,能激起人們的食慾,讓他們變得貪婪,並準備吃很多。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對於端午節的慶祝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我最喜歡的是龍舟比賽。幾十名水手手裡拿著槳,用手在全身划動。擊鼓的水姿勢很高,而且他們有規律地敲打。快點,快點!體育場邊上的啦啦隊充滿激情,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大喊大叫,歡呼雀躍,迫使水手們更加努力地划船。整個龍舟競賽如此壯觀和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吃粽子和賽龍舟,這兩個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鬧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