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話說端午作文合集15篇

話說端午作文

話說端午作文合集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話說端午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話說端午作文1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所以又稱“重五”。節日中許多風俗都與“五”字聯絡在一起。

  在農村,你會發現各家各戶門窗上都插著“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龍船花。傳說這樣可以避鬼神。節日中孩子格外歡快、活潑,大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他們脖頸、手腕或足踝上,這“五線”稱為長命縷。過節自然少不了吃!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粽子和雄黃酒。

  這個節日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因為什麼興起來,說法很不一致。有人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他們父兄均被楚王所殺,後來逃到吳國,助吳國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牆。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尺三百,以殺父兄之仇。後來遭到讒言陷害,吳王賜劍而亡。伍子胥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讓他看越國攻入城中滅掉吳國。”說完便自刎而死,吳王夫差聞言大怒將伍子胥屍體裝入皮革,在五月初五這天投入了大江。所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也因地而異,各不相同。我們這裡習俗主要是吃粽子和賽龍舟。

話說端午作文2

  每逢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都去老家。

  晚上,我喜歡跟爺爺睡覺,因為爺爺會講很多故事給我聽,聽著聽著,我就會慢慢入睡。每當那個時候,我總喜歡纏著爺爺問這問那,爺爺總會不厭其煩地解答我問題。我曾問過爺爺什麼是端午節,爺爺告訴我說,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是我們中國人十分盛行隆重節日。端午節是古老傳統節日,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健身、防疫;祛病魚避瘟驅毒、祈求健康民俗佳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爸爸告訴我,他小時候,每逢端午節,奶奶就會給他們炒蠶豆吃,因為爸爸兄弟姐妹多,因此奶奶把炒好黃豆分成一堆一堆,免得兄弟幾個鬧彆扭。奶奶還會把黃豆碾成粉,再往黃豆粉里加點水,用手蘸一蘸,並在每個孩子額頭上寫個王,再在耳朵邊上塗點黃,說是為了辟邪。

  現在端午節,奶奶雖然不再炒蠶豆給我們吃了,也不往我們額頭寫王字了,但她總會做一些帶有“黃”字小菜如;黃瓜、黃魚、黃鱔等,並一個勁地往我們碗中夾,在門窗上也會早早地懸掛起菖蒲、艾葉等待我們到來。

話說端午作文3

  一年一度端午節已經到來了,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過了一個端午節。

  我非常期盼端午節到來,因為我想學著包粽子。我拿來了糯米,砌成了三角形。又拿來剛剛煮好大紅棗插到了糯米上。然後再用竹葉把餡兒包好,還用線來回纏繞,覺得做得很結實。接下來我把包好粽子放到鍋裡煮了十分鐘,拿出來一嘗,糯米硬硬,我趕緊吐了出來。媽媽說糯米不泡是煮不熟。哎呀,我怎麼忘了這一環節了呢。看來粽子我自己是包不成了,只有等著吃現成了。

  一會兒,媽媽叫著我一起去趕集,我第一次趕集覺得很新鮮。來到集上賣菜、賣水果應有盡有。我看到了一個大西瓜,看樣子已經熟透了,媽媽買下了這個大西瓜,我開開心心把它抱回了家。媽媽還買了許多東西,我最喜歡還是那些大粽子。

  回到家,我拿起粽子就吃,吃滿嘴都是米香,特別是那大紅棗,吃到嘴裡又香又甜。

  我們過了一個歡快端午節。

話說端午作文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今天又迎來了端午節。一大早,我和弟弟都起床了,戴上了“五色絲線”,紮成了各種花結,既漂亮又獨特,與眾不同。

  吃著美味可口的粽子,當然也少不了綠豆糕呀!我一邊吃,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由來: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個真正的愛國者,當時楚國危機重重,他每天晚上都為楚王出謀劃策。可是有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狀,楚王信以為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訊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人們怕魚兒傷害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裡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我和弟弟掛著香袋,聞著那嫋嫋的香味,迎著同伴們羨慕的目光,和大人們一起用自己的方式紀念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我最愛吃的要屬紅棗餡的,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幾片薄薄的棗子,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我愛端午節,愛它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愛它給我們帶來的趣味。

話說端午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哼著兒歌,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是個“多名節”,它有許多別稱:浴蘭節、詩人節、重五節、龍日......哎呀,說得氣都喘不過來了。

  端午別稱多,習俗也很多,有吃粽子、賽龍舟、吃五黃、插五端、畫五毒、吃五毒餅......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據說,端午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當年,屈原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於是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她的真身,有人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紛紛模仿她的做法。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中,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它們傷害屈原。對了,聽爺爺說,有關端午的傳說,各地有各地的說法。有的地方說是為了紀念赤膽忠心的伍子胥,也有的地方說是為了紀念孝順懂事的曹娥。

  今天就聊到這兒,我所說的這些關於端午的小知識只是一小部分,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你可以去問問電腦小博士哦,拜拜!

話說端午作文6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裡,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著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本文來自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透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話說端午作文7

  從今年開始,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為法定節假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我國著名的歷史人物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端午節雖然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但是在長期的文化交流中已經逐漸地融入鄰近國家的文化中,已經具有了獨特的生命力和特點———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早就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還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

  韓國、日本、越南等許多國家都有過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而我們卻正在漸漸淡忘,陶醉在“聖誕節”“情人節”等一個又一個“洋節”中;或者被形形色色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所異化,節日的意義日漸淪為經濟學上的統計數字;漸漸丟失了我國傳統的節日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親情、團聚,以及文化的傳承與智慧。

  突然聽到我們的鄰國要將端午節向聯合國申報為文化遺產時,我們會是什麼表情呢?表情之餘,就是反思。

  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是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糰子,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而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得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傳統文化怎麼會一天天地遠離我們?是誰拋棄了中國傳統節日呢?

  是否可以這樣說,今天我們確實有了吃了,但吃得實在是沒文化。

  文化是不可以量化的,是一種精神的外顯形式;更不可以用金錢的多少來衡量的。就象我們的愛心是不可以用捐錢的多少來衡量的,一億大洋是愛心,一分小錢也是愛心;他們的愛心是等價的,因為愛心無價。文化不僅是形式,重要的是內涵。

  今年開始,端午節終於有了法定假日的外衣,開始了我們傳統節日保衛戰。

  今年我們只問:你放假過端午節了嗎?

  明年我們會問:你的端午有文化嗎?

話說端午作文8

  “五月裡,端陽到,汩羅江上好熱鬧……”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有的地方還舉行賽龍舟,熱鬧極了。

  據說,這一天是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國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了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汩羅江。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和奶奶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第二天的上午,就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我把粽子捲成圓筒形,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一些大棗和花生。然後,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用繩子紮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包了一大鍋。奶奶煮了3個小時,終於可以吃了,真是又香又甜,我吃了一個又一個。

  我喜歡過端午節。

話說端午作文9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端午節的傳說有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源於紀念伍子胥;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一說到端午節,有許許多多小朋友都會想到一首關於端午節的一首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

  插艾葉,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包粽子,賽龍舟。

  粽子美味可口,味道好極了!奶奶曾經教過我包粽子,可我包的粽子的樣子與奶奶的相差十萬倍!我生氣了,說:“不幹了,怎麼包也不好,還不如出去玩呢!”“像你這樣心不在焉的,當然包的不好了!“奶奶笑著說。我撓撓頭說:“哦。”說完,我又開始認真的學起來。我包的粽子有肉餡,紅豆餡,蛋黃餡的。包完了,在鍋裡煮了三四個小時。鍋一開,哇!好香啊!我都饞了。一下連續吃了好幾個,才不想吃了。

  我喜歡端午節,喜歡吃粽子,更喜歡端午節時家裡充滿快樂的氣氛!

話說端午作文10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過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就想起了它的來歷。原來它是紀念古代的屈原。屈原是個大夫,也是一位愛國詩人,因楚王不接受屈原的改革,便把屈原流放到了汨羅,最後屈原抱著滿腔憤怒跳進了汨羅江。後人為了不讓他的身體被小魚吃掉,就在汨羅江裡投一種用糯米做成的東西,它就是粽子。

  說到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粽子的品種可多了,什麼花生粽、肉粽、紅棗粽......真是百吃不厭。

  端午節還會舉行熱鬧的划龍舟大賽,聽媽媽說,是為了給屈原驅趕鬼神,讓屈原睡得更加安寧。每個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掛上艾葉子,艾葉子可以驅趕鬼神,聞起來非常的香,在它十米之外也能聞到它的芳香。

  點長香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如果長香從早上一直燒到晚上沒有滅,那就表示你們一家會幸福、平安。

  端午節這麼有趣,一定會一代代流傳下去,我相信大家都會愛上這個日子。

話說端午作文11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從節氣上說這天陽氣上升,達到充沛,陰氣消彌,所以稱之為端陽節。

  既然是傳統節日,那就有許多風俗。比如端午節家家要包粽子,吃米糕,基本以涼食為主。據說包粽子,吃米糕不動煙火,吃涼食主要是為了紀念中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愛國,他一生只想讓中原強盛富饒,但當時的社會卻潦倒頹廢。屈原為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憤恨的投入了“羅淚江”,投江的那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屍體,紛紛包棕子,壓米糕,然後把粽子米糕和各種涼食投入“羅淚江”,以供魚蝦吃,以此來紀念屈原。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米糕和各種涼食。其實這也正是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就是這天人們都要縫香包,給孩子們掛在脖子上,大人佩在腰間,以避邪氣入侵。

  現在,人們到這一天,都會休息一天,舉家外出遊玩,踏青。大吃大喝,來過這個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人們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話說端午作文12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活動也是各式各樣的,比較普遍的活動有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卻不見屈原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都划龍舟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裡的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簡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特多。

  端午節時小孩們戴香囊,傳說有避邪之用。實際是用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

  歷史悠久的中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植樹節、國慶節等等,每一個節日都有不一樣的故事和特殊的意義。

話說端午作文13

  端一盤粽子,呈一枝艾葉,與你一起過——端午。

  自多了端午節假日,端午的“節”氣立時濃了起來。這也讓現時代的人們,體味到了舊時中國的傳統意味。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在中國,流傳至今的節日“四大名旦”,當屬春節、中秋、清明和端午。而這四者中,端午名氣相對最小,但它又是內容最為豐富的一個。自然,它的“中國味”也是最濃的。端午的習俗來源,最廣的說法當屬屈原投江忌日。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這一日,划龍舟,包粽子……而從歷史淵源上講,正是紀念屈原這一點,讓端午變得豐富和更有價值。

  農曆五月五,本不是一個“好日子”。在國人的傳統上,5月及5日,屬“惡”月與“惡”日。因此,5月5日之端午,辟邪驅惡,成為端午的重要內容。

  為什麼選擇5月5日作為“端午”?在時間上,5月初,正是“五毒”從冬日復甦,開始活躍,容易對人造成傷害的時節;而5月,則是氣候多變,各種瘟疫最為流行的季節。這也是認為5月是“惡”月的一個原因吧。

  是日,家家門前掛上菖蒲、艾草;孩子的額上,用雄黃畫一個“王”字或一個點;或在孩子的手上,圈一個五色線。這都是在辟邪驅惡呢。

  大約在50年前,如此習俗,無論是窮人還是富家,都會這樣做。後來,明顯少了許多。近些年,雖然傳統越來越有迴歸的意思。但人們,大概很少想起要靠這些方式驅毒。它只是一個象徵,是人們寄託美好的願望的方式。

  端午,最是憶江南。採一把蘆葉,以長江的江草作線,嚴嚴地裹實粽米;深夜了,母親升一臺灶,火融融的;第二天清晨,孩兒醒來,整個屋充盈著蘆葉的清香;鏡前的自己已是一隻虎——額上有一隻大“王”;門前掛著長長的菖蒲、艾草,手腕繞一串五色彩線。而這個時節,正是啖黃魚的好時機,再窮的人家,也會買一條兩斤左右的大黃魚。可惜,這樣的大黃魚,在市面上,已經有20年不可見了……

  畢竟,那一代人還有端午之“憶”。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的許多傳統,包括傳統節日與習俗,不能丟。那是滲入中國人骨髓的根。

  就讓我們以這樣的心境,度我們的端午。而這枝艾葉,算是百度人寄予各位的小小心願:甲型H1N1流感來了,艾葉會給所有華人辟邪消災。祝大家安康……

話說端午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端午到來,大家都會唱起這首兒歌吧!

  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因反 抗 封建社會的專制,慘遭迫害,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無能為力。於是在五月五日這一填,抱石投江自盡。世人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就把這天稱為“端午節”。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還要包上一個又一個粽子,划起龍舟,來到江中,把粽子投入水中,因為傳說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讓大詩人得到安息。現在,吃粽子,賽龍舟已經成了端午節的主要活動。

  在我們常熟,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端午這一天早上,早飯吃的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白粽是由白花花的糯米與紅棗做成的,糯米與五花肉作成的粽子我們稱之為肉粽。我最愛吃白粽了,剝開粽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雪白的糯米,紅豔豔的棗子,咬上一口,軟綿綿的,再蘸上一口甜甜的白糖,真是香甜可口啊。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雖然經歷歲月變遷,但是至今仍是我們國家極為重要的一個節日。

話說端午作文15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等。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粽子是用粽葉和糯米、蜜棗、花生一起包成的,香香甜甜的,可好吃了。說起粽子,還有段來歷呢,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人們害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蛟龍最怕葦葉和五彩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跑了,這樣小魚和小蝦就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就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無比,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作紀念。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