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精選粽子作文7篇

粽子作文

精選粽子作文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粽子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粽子作文 篇1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媽媽準備開始包粽子了。

  只見媽媽拿起粽葉,用她那靈活的雙手抓了一把泡好的糯米,快速地放入她已經鋪好的粽葉裡,又塞進兩顆蜜棗手腳麻利地包好了一個粽子。我在旁邊看著,心裡癢癢了,便洗洗手坐到媽媽的旁邊開始包了。

  看著媽媽嫻熟的動作,我也想趕緊試試看,先拿起一片媽媽已經煮好的粽葉,把折成圓錐形,再用我那胖胖的小手,抓了一把糯米,放了進去,也塞進一顆蜜棗。又按照媽媽教我的方法,把我那小粽子包上了,並且還纏了一根白色的細細的線,媽媽笑眯眯地表揚了我。

  我又開始包第二個了,這次我包了一個黑米的粽子。但這次我包的不一樣,我少裝了些米,然後把包起來,往下按一按,做成一個扁三角形粽子。

  過了好長的時間,粽子終於出鍋了。媽媽把粽子全都放到了盤子裡,我一眼就認出了自己包的兩個粽子——一個線上綁了一個蝴蝶結,一個是扁三角形的。

  我小心翼翼的拿起了扁三角形的粽子,拿到手上後,不停地吹,因為實在太燙了。我把它放到桌上,然後把線剪開,把粽子葉撕開,用嘴吹了吹,輕輕地咬了一小口,一口糯米的香氣再加上蜜棗的甜味,真是美味極了!接著,等稍稍放涼之後,我狼吞虎嚥的把它吃完了。

  雖然我包的不是那麼好看,但是吃起來卻是非常美味。所以,外表並不是評判事物的唯一標準,做人一定要做到內外兼修才行呀!

粽子作文 篇2

  一股濃濃的粽香,飄入我的鼻子。一聲聲強而有力的擊鼓聲,伴隨著堅定的吶喊聲傳進我的耳朵。不錯,今天就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它的活動專案有很多。吃粽子、吃鹹鴨蛋、賽龍舟、撞蛋……在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有趣的“賽龍舟”。

  據說,賽龍舟是因為愛國詩人屈原投江,人們不想讓魚群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開船驅散魚群而由來的.。還有的說是漁夫捉到了一條小水蛇,剝掉了它的一片鱗,解除了它的封印,結果小蛇變成了一條龍。為了紀念這件事,人們就舉行了賽龍舟。

  龍舟比賽快要開始了。選手們個個都摩拳擦掌,信心十足。徐徐吹過的微風,彷彿在為選手們加油助威。河面上,水流靜靜地流淌著,也靜靜地期盼著比賽的開始。天空中,雲朵悠閒地飄著,好似也想看看這場激烈的比賽。快看!運動員那健壯的體魄,有力的雙手,正蓄勢待發,準備書寫一篇新的龍舟篇章。

  比賽開始了,一隊又一隊的隊伍出發了,我數了數,一共有六隊。每一隊都穿著統一的服裝,戴著統一的帽子,齊頭並進。看,他們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好似只有一個人在操作。他們的手不停地揮舞著,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後,吶喊聲一陣高過一陣。他們的眼神是那麼堅定,動作是那麼賣力,在擊鼓手一聲聲響亮的擊鼓聲中,奮起直追前面的隊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轉眼已經到了後半段了。人群的歡呼聲越來越響了,選手們又進入了他們的“戰鬥”。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彷彿龍群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50米,20米,1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最後6號隊伍把後面的五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後面,衝線了!

  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粽子作文 篇3

  粽子,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食,家家戶戶,男女老少,無不愛它,我卻是最愛的那一個。

  母親將新鮮的艾草高高的掛在了門前,就拉著我的小手,來到河邊摘箬葉。箬葉包的粽子總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所以,它們包粽子最好不過的材料。

  沒待粽子送上桌前,我和哥哥早早的將口水嚥了一遍一遍,直勾勾地盯著鍋中騰起的白霧,像兩匹餓狼,隨時待發。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秦國攻陷都城後,屈原意識到了漸漸自己國家的危亡了,卻空有一身滿腔報復而又無能為力,不願成為異國的奴兒,痛苦充斥著他,驅逐著他去投江自盡。人們深深的被屈原的愛國情懷所打動,用葉子包裹了食物投入江中,以包屈原不會在水底捱餓。就這樣,粽子被人們發明了,並且流傳了下來,也就有了我們的端午節。

  近年祭祀也漸漸銷聲匿跡。粽子呢?集市上的五花八門,也不在有了童年的味道。

  粽子啊,真甜!

粽子作文 篇4

  今天是傳統節日端午節,傳統節日端午節有很多傳統活動,有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葉等,我和媽媽今天包粽子。

  傳說包粽子是為紀念屈原的,我們今天就要包粽子紀念屈原的去世。早晨,媽媽買來一包清香的粽葉,之後把包裝紙撕開,媽媽拿起兩片粽葉,給我演示,媽媽把粽葉捲成一個三角形,之後往裡面裝一些糯米,之後又加了幾顆小紅棗,把這些弄好後,又往裡面加了一層糯米,之後,把葉子再卷好,捲成一個三角形,再用繩子綁好,一個清香的粽子完成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個幾個粗糙的粽子,最後包了一盤子清香嫋嫋的粽子。媽媽把粽子放進鍋裡,粽子的香味滿家四溢,讓我有點迫不及待得感覺,三十分鐘後,一盤粽子才算真正的完成了。

  今天我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雖然不算太好,但我特別有一種成就感,我也可以做美食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沒有花一分錢去買粽子,還吃到了好吃的粽子,還體驗到包粽子的快樂。

粽子作文 篇5

  每當我剝開一個香氣四溢的粽子,聞著一陣陣糯米香,總會想到她——鄰居王奶奶,想起那個風雨交加而又溫暖人心的夜晚。

  那天,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我正坐在家裡看電視,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開門一看是隔壁的王奶奶。只見她繫著碎花圍裙,圍裙和手上都沾滿了麵粉,零亂的頭髮在風雨中飄著,手中端著一個盛滿粽子的盤子。那一個個粽子散發著熱氣。王奶奶說:“剛包了粽子,想你們還沒有吃,就給你們端過來了。”王奶奶那顫顫悠悠的雙手爬滿了皺紋。

  王奶奶剛準備進來,卻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九個香甜的粽子與地板來了個“親密接觸”,盤子早已四分五裂。王奶奶撿起九個粽子,一臉惋惜地說:“我回去換一盤來。”我急忙說:“不用了,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嘛!”王奶奶便望著我笑了。

  屋外狂風暴雨,屋內卻十分舒適,地板在燈光的照耀下格外美麗。王奶奶端坐在沙發上,我掃著地上的碎片。掃完後,我也坐在沙發上,這時只聽見屋外雨水滴落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王奶奶說:“吃吧!冷了就不好吃了!”我這才拿起桌上的一個粽子,滿心暖暖地剝開,一股糯米的噴香。我一邊吃著一邊流下淚來。王奶奶見我的樣子,急忙說:“怎麼了?難道粽子不好吃嗎?”又用那雙粗糙的手為我拭去淚水。我沒有再說什麼,只是一邊哭一邊吃著粽子。我在心裡想:王奶奶太好了,我們雖然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這就是“遠親不如近鄰”吧。王奶奶又坐了會兒就回家了。我仍舊坐在柔軟的沙發上,一口一口地吃著那熱氣騰騰的粽子,這小小的粽子裡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以及人性之間的美好。事情雖然過去了許久,但我不會忘記,那一位慈祥的鄰居。

  此時,我合上本子,又坐在沙發上,再一次剝開一個香氣四溢的粽子,香甜入心……

粽子作文 篇6

  有一天,外婆來到我家包粽子。我看著新奇,便照著外婆的樣子學起包粽子來。

  我先從準備好的材料裡拿出葉子,把它裹成圓錐形,然後再把糯米裝到裹好的葉子裡。接著我用手指在裡面戳一個小洞,把一塊肉像埋種子似的埋在糯米里。最後,再把頂部用葉子包上,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我正開心,想著包粽子也不難嘛,沒想到剛一放下粽子,它就不堪重負散開了,一瞬間把我剛才的驕傲沖刷得一乾二淨。

  我不甘心這小粽子的犧牲,又包了一個粽子,可它還是像它的先輩一樣不可避免地散架了。氣餒之餘,我開始包第三個粽子。這一次,我改進了方法,用了好幾片葉子,嚴嚴實實地把它裹了起來。等我小心翼翼地放下它時,它終於沒有再散架,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開心極了!

  別看這一個小小的粽子,包起來可沒那麼容易呢!包粽子這件小事也讓我明白了無論幹什麼事,只要能仔細觀察、掌握要領、認真練習、開動腦筋,就一定能做好!

粽子作文 篇7

  滾滾汨羅東流水,江濤蕩盡屈平。得寵失意轉頭空,青山依舊在,萬載存英名。

  激情人生跑道上,笑對和平人生。端午佳節來記誦,大夫多少事,長刻心頭中。

  ——《臨江仙》

  鎮上的小橋在流水聲中醒來,就擁有鄉村才能凸現的畫面。橋面上,梔子花伴著輕風歡快地吐放著清香,潔白而淡雅。香脆可口的五月桃,帶著露水一框一框擺放著,季節漸漸與成熟靠近。一年無二季,賣桃的農婦站在橋頭告訴我,端陽桃好吃呢。一捆一捆新鮮的艾蒿、菖蒲也被鎮上的人們分解著抱回家懸掛在門前驅邪防病。那一張張嫩綠的粽葉,漫不經心地舒展出粽子飄香的日子,用它包出來的粽子稜角分明,飽滿地充溢著一種懷舊的情緒。

  小鎮瀰漫在粽子和艾蒿的香味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說到就到。從今年開始國家為傳統節日規定了休假,我們和家團聚,吃上香甜的棕子。我清晨即起,口袋裡插了根艾蒿,跨過小橋,山野踏青,河邊散步,用清澈的河水洗著臉兒,思緒無端。

  一

  又是一度端午時,記憶深處的不僅僅是粽子、鹹蛋、掛在門上的菖蒲,還有那白娘子喝雄黃酒、尊敬的屈原投江的故事。望著天上還沒隱去的一弘彎月,我想,月兒年復一年守望著汩羅江,屈原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英魂在滾滾激流的汩羅江裡能得到安息嗎?可以想像,痛心疾首、憂鬱難抑的愛國詩人,昂首抱著石頭縱身一跳的悲壯。世人懷離騷、惜屈原,2千餘年了,汩羅江流淌而去的只是時光,而覆滅不掉人們的記憶。

  開合的史書裡,還有蓋世英雄伍子胥,據說端午與他也有關連。他面臨國破家亡,憤而身死,姑蘇城上空飄蕩著他的聲聲嘆息!夫差為何不聽忠告反信讒言,陷害鐵骨錚錚的治國軍人伍子胥呢?殘害則罷,夫差為何還要將其拋屍江中,難道他真的懼怕子胥那雙明亮的眼睛能穿透未來看清史實?伍子胥眼看夫差必敗,卻死守其主,乃忠烈之士。遙想綿綿,江水不斷。如此治國良相、兩朝元勳,時思春秋霸業,豈奈輔佐非人,招致死無埋地、志無長抒。

  屈原也好,子胥也罷,一年年輪迴裡,善良的人們懷念和崇尚的是胸中壯懷激烈、忠正無二的愛國主義精神。是這種信念和精神支撐著這個特殊的日子——農曆五月初五——走向今天,我們沒有理由不停止忙碌,懷想一段時光的悲壯與閃亮。

  二

  端午節裡藥香飄飛,人們在平和的時光裡,遵從了二千多年的舊習俗。端午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祈求平安。

  是的,平安就好。太平世界裡不要再出現屈原和伍子胥的悲劇。屈原就慢慢寫他的長詩《離騷》,伍子胥繼續著他的兵書《伍子胥》吧。

  如今,這各具千秋的風俗習慣,也讓商家有了大可開發的市場。今日大街小巷的商場店鋪裡到處是粽子、菜角、艾葉等各式各樣的身影。然而,每一個民族節日的背後,或者是隱藏著一份美好的情結,或者是一種支撐民族的精神,被一代代人溶進歷史文化的脈搏中。

  如果我們把端午節僅僅簡單定義為包粽子、掛艾葉、喝雄黃,而忘卻了端陽風雨夜裡“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的悲憤,忘卻了“競渡深悲千載冤”的沉重,忘卻了“忠魂一去詎能還”的這段歷史;那麼,無論端午節如何歡慶,都是對端午節的一種褻瀆。失去了歷史內涵的傳統節日,充其量只不過是商場模特身上的流行衣裳,看起來美觀,卻沒有了內在生機,更不能成為經典。

  在濃郁卻陰沉的端午之晨,在穿越千年瓷都的昌江河畔,我思緒無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信手寫下上面的文字,並以這樣的詩句結束全文:

  粽香年年飄,今又逢端陽

  我虔誠地用心熨平每一片粽葉

  包裹起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意念

  用彩色的絲線扎妥

  蓋上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郵戳

  寄往汨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