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飄香作文(9篇)

端午飄香作文

端午飄香作文(9篇)

端午飄香作文1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跳黃浦江而誕生的一個節日。“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地的端午節都是不一樣的。

  端午三重奏之一——掛艾草

  艾草不由我細說,大家以它的最後一個字就知道了,它是一種植物,有著濃濃、刺鼻的香味,據說是有兩效果:第一種,它的香味可以驅蚊,蚊蠅一看到它,便會聞風喪膽,蚊蠅避之不及,還會來找你的“麻煩”嗎?第二種,有避邪之說,給予人祝福。所以家家掛艾草,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三重奏之二——吃粽子

  說起粽子那說得太多了,說到鼠年馬月也說不完。粽子分為三大類:一大類,甜粽,二大類,鹹粽,三大類,淡粽,我最喜歡的莫過於淡粽了,可以沾糖,也可以沾醬油,還可以一口一道菜當飯吃,吃法成百上千。用粽子做的菜也不計其數,那沁人心脾的粽子香真是“此香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會聞。”光是粽子的外形種類就有一大堆:角粽、筒粽、斧頭粽、赤豆粽、香腸粽…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那清香在人的心頭縈繞。

  走在大街上,艾草與粽子的香味融於一體,使人陶醉並沉醉在其中。各大超市,各類粽子火爆出售,售價高的直達上百、上千。光是裝餡的就有上千種:有糖、豆沙、蛋黃、肉、蓮蓉…等。

  吃粽子也有許多花樣,第一、粽百分之九十是兩層粽葉,去掉粽葉一顆顆糯米挨挨擠擠地抱在一起,如果是肉粽,可能有一兩粽嵌鑲在外層,一咬,那美味、誘人的香味就撲鼻而來,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一口接一口地吃下去。 我吃粽子就好比是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囫圇吞棗,連味道都沒嚐到就下肚了,比胃口我一次可以吃下5個像4個乒乓球大小的粽子。

  端午三重奏之三——雄黃酒

  雄黃酒有避邪之說,與艾草有一樣的效果,記得《白蛇傳》中白娘子喝了雄黃酒後,現出了真身,還有韋小寶被綁到神龍島時,因島上有許多蛇,所以上島前必須喝下雄黃酒。可見雄黃酒可以使蛇人避之不及,聞風喪膽。

  端午是個喜氣洋洋的節目。艾香,粽香融於一體,使人留連忘返,其詞,場景,美不勝收,賣粽子的小攤數不勝多,各色粽子不計其數。屈原,我敬重的榜樣。

端午飄香作文2

  傳統的端午佳節臨近了,我家又張羅著包粽子了,雖然超市買得到各種風味的粽子,但我覺得自已親自包粽子才有過節的味兒。

  週五傍晚寫完家庭會議後,我去“金華聯購物廣場”買了四斤後腿肉。晚上老媽開始拌餡,將整塊肉切成小肉塊,每個肉塊要肥瘦搭配好,再拌上醬油、鹽、料酒、雞精,料酒越多肉越香,將這樣的滷肉放入冰箱明天待用。週六爸媽都上班去了,我清晨我去菜市場買來十斤糯米和三斤新鮮粽葉,回家後就忙碌開了。先洗淨糯米,動作要快不要讓糯米浸水時間太久,將洗淨的糯米倒入籮中瀝乾水分,撒進適量的醬油、鹽,雙手攪拌均勻,直到白色糯米都變成醬色為止。將碧綠的新鮮粽葉放進水池中漂洗,用冷水浸上幾個小時,撈起來放入大鐵鍋中小火煮幾分鐘,煮過的粽葉鬆軟、有韌性,煮好後我將粽葉的根部兩頭尖尖的蒂頭剪去,至此嘉興肉粽的製作準備工作一切就緒,就等著包粽子了。下午我請來奶奶幫著包粽子,她說我買的粽葉太窄,須三片粽葉方可包完一個粽子,她動作很是嫻熟,先把粽子一端圍成一個圓錐體呈碗狀,再盛上糯米和肉塊,再把粽葉纏繞起來決不能讓米露出去,最後用棉線裹住粽子包紮起來就成了。媽媽包粽子不是沿用嘉興人慣用的偌大一個枕頭棕,而是小巧玲瓏的三角錐狀粽子,一直到晚飯後也才包完一半,明天在家繼續包粽子。為圖省事老爸又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於是我們只好用高壓鍋煮粽子,先大火燒開再小火慢慢煲,過了約一個小時粽子就熟了。解開線繩,小心翼翼地剝去清香且油光可鑑的粽葉,醬黃色、晶瑩剔透的粽子就一骨碌滑入碗中,咬上一小口,黏黏爽滑的糯米夾雜著滷肉的香味撲鼻而來,吃上幾口保準讓你唇齒留香.邊吃粽子邊品嚐著新茶,那絕對是一種享受。

  去年端午節前夕我將這種自家的特產作為禮品饋贈給了一些親朋好友,他們反饋說味道很好,不到嘉興就可以吃到正宗的嘉興肉粽。今年我打算再贈一些給親朋好友,以粽會友,不亦樂乎!

端午飄香作文3

  端午節到了。爸爸出差還沒有回來。媽媽說:“咱去姥姥家吧,姥姥家人多而且很熱鬧。”我聽了以後就別提多開心了,太好了!去姥姥家嘍!

  到了姥姥家門口,抬頭就看見門上插了一株草,葉子的形狀有點像菊花葉,顏色發白。我很好奇,湊上去聞一聞,嗯!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我說:“姥姥,你們家門上插的是什麼草呀?”姥姥說:“這個呀,是艾草,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上插上艾葉還有大蒜什麼的,象徵著驅蚊驅蟲的。”

  一進門滿屋瀰漫著清香的粽子味道。我跑到廚房一看,啊!一大鍋煮好的粽子,靜靜的躺在那裡,好像就等我品嚐呢!

  我看這一鍋粽子有點與眾不同,便問:“姥姥,你家的粽子怎麼和其他的不一樣啊?”

  姥姥說:“當然了,這是你舅媽自己包的,超市裡買的可無法相比!你舅媽昨天包的一下午,我又煮了半晚上,熟了以後就悶在鍋裡,現在溫溫得吃正好呢!就等妮妮寶貝兒來吃呢!”說著,姥姥從鍋裡拿了一個剝開遞給我,粽子很軟,糯米、蜜棗、花生融為一體,白白的糯米已被蜜棗染成了糖色。我迫不及待的就是一大口。蜜棗的甜,花生的香,糯米的粘軟,在我的嘴裡直打架,彷彿是在說:“是我的味道好,是我的味道好。”

  我滿嘴粽子含混不清的問:“姥姥,為什麼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呀?”

  姥爺趕緊說:“過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愛國詩人,因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而感到絕望,最終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了汨羅江。人們熱愛這位詩人,怕河裡的魚蝦吃屈原的遺體,就煮米飯撒在江水裡,趕快划著舟打撈屈原的遺體。因此,後人為了紀念屈原,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吃粽子,划龍舟。所以就有了 端午節。”原來如此。

  我在姥姥家玩得好開心呀!和侯騰哥哥打羽毛球,和舅媽鬥嘴,在姥姥床上撒嬌,聽姥爺講故事。不知不覺已經晚上9點半了,我和媽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姥姥的家。臨上車的時候,姥姥還從窗戶裡探出身子說:“到家給我來個電話啊!”

  回家的路上,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在面前閃耀。透過車窗我看到街道兩旁,到處是人流湧動,賣小吃的,賣瓜果的,真熱鬧!我在想,今天過得真開心,同時也讓我懂得了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插艾葉,賽龍舟,包粽子,真有趣!

端午飄香作文4

  又是一年五月五,又是一個端午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前插一束艾葉,他淡淡的清香瀰漫在空氣中,使人聞著,感覺神清氣爽,淡淡的清香把我的思緒回到了從前。

  1 0年前,我才4歲,外婆在五月五這一天在房門上插上那麼一束葉子很長的葉子。我問外婆:“外婆,這是什麼?”“這是艾葉。”外婆一邊說一邊插艾葉。“為什麼要插艾葉?”我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為了避邪。”外婆邊說邊從凳子上下來,走進廚房去了。我也跟在外婆的後面,走了進去。

  只見桌子上有幾片比剛才插的艾葉還大很多的葉子。只見外婆從眾多葉子中抽出三片,迅速折成了一個三角體,把像米的東西倒進去一些,但這種米比較小,然後外婆抓幾個板栗和拿一些切好的肉放進去,然後再把剩下的葉子繞著這個三角體轉。從旁邊的繩子抽出一根,把三角體綁起來。按照這個步驟做了十幾個,放到蒸籠裡,開始蒸這個東西。“外婆,這是什麼?”“這是粽子,很好吃的。”“為什麼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這個愛國詩人是什麼?”“孩子,你還小,等長大了,你就知道了。”

  過了一段時間,外婆叫我去吃粽子,外婆為我掰開葉子,裡面是個三角體,還有板栗、肉……我咬了一口,好香啊。

  吃完了粽子,該去看龍舟了。外婆把我帶到了河邊,只見河邊站了很多人,大家都在大聲助威,只見河裡有幾條龍船,幾個人在使勁地划著。

  又是一年艾葉飄香。

端午飄香作文5

  清晨,一陣濃郁的糯米夾雜著粽葉的香味兒把我從夢中喚醒,啊,今天是端午節!

  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就往飯廳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興奮不已,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鮮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棗粽、白粽……數都數不過來,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饞得我直咽口水。

  我趕忙坐下來,顧不得擔心冒著熱氣的粽子燙到手,匆匆地剝開一個粽子碧綠的“外衣”,香味兒撲鼻而來,只見一個黃燦燦的飯糰就像一個吃飽了的小貓肚子一樣滾圓,把粽子掰成兩半,露出了裡面鮮美誘人的肉餡,我再也受不了種誘惑,大喊一聲“吃粽子嘍!”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吃完鮮肉粽,我感覺還沒解到饞,又剝開了一個我最愛吃的白粽,輕輕沾上一點糖,然後大口咬進嘴裡,哇!那甜蜜的感覺直浸肺腑,真是絕世精品呀!

  真難忘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啊!

端午飄香作文6

  記憶中,採摘粽葉是端午節的前奏。那時,親戚、鄰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來了,燒草灰制鹼水,採洗粽葉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說有笑,那是我記憶中難忘的鄉村生活情景。節日前幾天,我們小夥伴們便相約到山澗採粽葉。村莊附近的山上是沒有那種植物的,我們要步行很遠一段距離,到深山的清泉邊採摘。

  採粽葉是不易的事,不僅要爬山越嶺,還要經受蚊叮蟲咬,相當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噴噴的金黃色的粽子,我們就興奮無比,唱著歌撒著歡,如小兔般跳躍在林間,尋找著粽葉。找到之後,小心翼翼地將這種紡錘形的粽葉摘下,一枚一枚疊放好。採完粽葉回來,我們往往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但扛著一編織袋粽葉,小夥伴們都有一種收穫的喜悅,雖然腰痠背痛,卻依然嘰嘰喳喳個沒完。

  採完粽葉回來,奶奶就把又寬又長的青翠粽葉,一紮一紮捆好,泡在水裡,用大鍋煮透,此時,濃郁清香便瀰漫滿屋,把過節的意味燻濃。端午節頭天下午,奶奶從米缸裡舀出白白的、珠圓玉潤的糯米,裝在水桶裡,清涼明澈的水細細地清洗糯米中的雜質,再摻上幾把紅棗,紅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時,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滿了糯米和粽葉的鍋盆前,等著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說是“一起”,其實,用奶奶的話說,是“瞎摻和”。但奶奶卻從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還未及開煮就脫線散架,或者樣子奇形怪狀四不像,都不會被指責半句。不一會兒,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個個精神飽滿,可愛極了,還沒煮就有一股隱隱的清香。

  吃完晚飯後,在灶里加些木棍雜柴,把粽子倒進鍋裡,翻騰幾遍後,大人們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則聞著粽香,心裡如翻滾的粽子,興奮,難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輕解開來,那嫩黃色彩的粽肉,升騰著蒸氣,散發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輕咬一口,過節的滋味就從舌尖瀰漫到全身。

  冰心說:“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在我真中的夢裡,飄著粽葉的清香,飄著粽子的甜香;在我夢中的真裡,有一片令我永遠回味的粽葉,那粽葉裡包裹著美好的節日,包裹著節日裡奶奶的笑臉,還包裹著童年的無憂與歡樂。

  又到粽葉飄香時,城裡的繁華,擋不住我思鄉的情緒,我決定利用假期,馬上回到家鄉尋找粽葉。是的,我尋找的不僅僅是粽葉,我尋的是那段有著粽葉香的歲月與情懷:質樸而沉靜,悠遠而綿長……

端午飄香作文7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節目,列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吃雞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裡,我學會了一樣東西——包粽子。

  “包錯了,哎呀,又包錯了。”“你包了多少?讓我來數數。”“哈哈”一陣陣歡笑聲。埋怨聲。高興聲……不時從這兒那兒飛揚開來。“咿,是哪兒傳來的聲音?”哈哈!結果是五年級五班在包粽子呀。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親手動手過,知道今天,我才算大看眼界。

  我乖乖的坐在老師旁邊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在老師示範的過程中,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臉老師都包了“好幾百個”才包好一個。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以前包粽子的樣兒這出一個圓柱形來,再在摺好的角里放上一點已侵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塊臘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的完成一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老周替我解了圍——割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追簡單的步驟——扎粽子。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我拿出一個繩子,將繩子圍繞了幾圈,好了,開始扎,我用嘴咬住繩子的另一半,用手拿住一半,紮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

  只聽“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一粒的掉在地上。看來包粽子真不是這麼好包。

  最後,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透過這一次包粽子活動,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

端午飄香作文8

  每到端午節,我總要起個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氣四溢的一個早晨。清晨的空氣格外的清新,滿街都是賣香草的農人,推車的、挑擔的……他們帶來了許多還沾著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蘇、薄荷、燈心草、車輪葉……他們還帶來了一些香花:梔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處瀰漫著這些花草的香味,流連於其間,不光是嗅覺,幾乎所有的感官都興奮起來,讓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來。

  花上不足一元錢,買上幾把香草回來,插在門上,擱在窗臺上;再買幾枝香花,養在花瓶裡,一下子滿室清香,神清氣爽。家家都是這樣,你走在院子裡、樓道里,滿是濃濃的艾草味、菖蒲味,讓人聞不夠……

  大街小巷賣香囊的小攤也常引人駐足。一個個香囊縫製精巧,造型奇特。你買一個小老鼠的,他買一個小兔子的,掛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給孩子了許多美好的念想。

  家家粽子飄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種口味的粽子一籠一籠出鍋,那種香味真是誘人。剝一個沾滿蜂蜜,滿口滿心都流動著甜蜜。

  鼻子、耳朵、額頭抹上雄黃酒。因為有著特別的意義,那雄黃、獨頭蒜泡成的酒在這個節日裡也不再令人討厭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

  一切一切,都因為這個節日而美好起來。這是個飄香的節日,不僅僅空氣中流動著香氣,似乎連帶著人和各種事物都“香”了起來。

  這是大詩人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那個朝飲晨露、讚美香草、行潔志廉的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一個拒絕邪毒,崇尚高潔的節日;這是一個飄香的節日。

端午飄香作文9

  風中瀰漫著粽子的香氣,這沁人心脾的氣味勾著我的心神。一年年過去了,時光匆匆卻磨不盡人們對端午的嚮往。

  端午習俗是非常令人著迷的。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煙沒幾垂名。人們往往會包上許多粽子來紀念愛國偉人屈原。

  在端午節這天,大街小巷裡,男女老少中,無不散發出一種清雅和諧的淡香。從清晨起,家家戶戶就陸陸續續地進入端午節的狀態了。我在睡夢中隱約聞到一股幽香,我朦朧地眨了眨眼睛,視線漸漸清晰了。回想起那股幽香,應該是他指引我與太陽再見吧。我緩緩起身,忽然,我瞧見了正在我胸前滑落的香囊,原來,香味得飄來只因此啊。隨之,我又瞧見手腕上簡約精緻的五彩繩。原來媽媽早就為我係上了端午的一系列標誌啊!穿好衣服,推開家門,呼吸著新鮮空氣,一抬頭便看見一紮艾草我家外門的上端。正當我感嘆著一天之計在於晨的美好時,媽媽已經端著香噴噴的粽子來到餐桌前喊我:寶貝啊,吃粽子了。只見,餐桌上擺了滿滿三盤的粽子。被五彩繩禁錮住自由的的粽葉此時早已張開臂膀,露珠晶瑩飽滿的糯米了。我迫不及待地含住一小塊糯米嘗在嘴裡,黏黏軟軟的,香香糯糯的,吃在嘴裡,甜在心裡。家人的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全家都流露出一股祥和的氣氛。

  美好的時光總是匆匆逝去,可那些幸福的記憶是永遠褪不去、磨不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