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賽龍舟的作文範文三篇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

有關端午節賽龍舟的作文範文三篇

  導語:賽龍舟,是端午節里民間習俗,人們都在期待著。下面小編整理了有關端午節賽龍舟的作文範文三篇,歡迎參考借鑑!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

  盼呀!盼呀!終於盼到了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了。

  農曆五月初六是家鄉的龍舟節。我剛吃過粽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湧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著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綵船、劃過的龍船……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軍隊一樣威風。比賽到了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後了,在觀眾的的支援下,撓手們更沉著了,拼命地划著,下二村龍船,迎著洶湧澎湃的浪花,“踏著”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湧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衝上了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後,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群眾。

  據說,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守一方,分別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為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併其它六國,想成為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併攻擊秦國,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後,楚國被秦國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曆五月初五胸中抱著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舊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到這個訊息後難以置信,紛紛划著小船去救他,又害怕舊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屍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同心協力、奮力拼搏才能劃得快,它宏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精神。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

  賽龍舟,是家鄉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這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的第二天,天氣很悶熱。爸爸帶著我和妹妹來到我外公的田野,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河邊,擠進人群,坐在外公旁邊。只見四周人山人海,彩旗飄揚,熱鬧極了。比賽就要開始了。參賽的有白隊、黑隊、黃隊、紅隊。四隻船各自的起點上準備比賽。

  過了一會兒,比賽正式開始了,看!隨著槍一響,龍舟猶如離弦的箭一樣的飛向遠方。“加油,加油!”兩岸的吶喊聲此伏彼起,連綿不斷。龍舟上的鼓手坐在龍頭有節奏的鼓打著,運動員使盡全力,拼命的划著。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道道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跳起了芭蕾舞。最後,黑隊第一名,白隊第二名,紅隊第三名,黃隊最後。我想;黃隊輸是因為他們不團結,有的剛抬漿,有的人的漿已下水,這是他們輸的原因。

  透過這次激烈的.賽龍舟,是我懂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要學習賽龍舟的精神;奮勇拼搏,積極向上,齊心協力。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喜歡包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我最喜歡的就是去漠陽江邊看龍舟比賽。據說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舉行的。而我們江城的賽龍舟從清朝開始已經盛行了。農曆五月初一、初三、初五三天,漠陽江上龍舟競渡,鑼鼓喧天,觀眾人山人海。江城區有十二支傳統龍舟,端午節的時候,這十二支龍舟隊就在漠陽江上進行激烈的競爭。據瞭解,目前,江城區的龍舟賽是每兩年舉辦一次。

  有一年端午節,爸爸媽媽特意帶我去漠陽江邊看龍舟比賽。現場人山人海,鑼鼓喧天。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擠進橋邊看比賽,激烈的比賽正在進行當中。只見江面上有好多隻窄窄長長的龍船,船頭做成龍頭的樣子,一個鑼手站在船頭上,一個鼓手站在船中間,船兩邊分別坐著兩排橈手。鑼鼓手有規律地敲響鑼鼓,兩旁的橈手跟著節奏喊著口號,為自己打氣並整齊劃一地划動木漿。河裡濺出水花,不停地拍打著赤著上身的橈手。龍船飛快地向前衝,有一艘船離終點還不到一米,很快就要到達終點了,橈手們加快了速度飛快地划動雙槳,船像箭一樣衝過了終點線。觀眾們歡呼了起來。這時,漠陽江頓時成為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媽媽告訴我,我們江城龍舟賽是逆水而行的,這體現了我們江城人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精神。我也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不怕困難,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