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十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有關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1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民間都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許多材料:棕葉、糯米、肥肉或瘦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粽葉儘量要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顯一些的,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粽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來,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粽子的香味會大大減少。線得用棉線,棉線更粗,裹得更緊,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時候才不會乾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準備好後,就可以做了。先把粽葉的二分之一卷成一個無底的圓錐,然後兜兩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裡,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為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麼裝都裝不滿。可是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把粽子翻了個身一檢查,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勁按一按,下面這個洞就會像沒捏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為了防止它再漏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粽子到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粽葉包上去,蓋住再折下去,它的兩邊就有兩個大口子開開來,會使糯米漏出來的。我重複了好幾遍,還是會有兩上大口子裂開來。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粽葉往口子上一蓋,就拿棉線捆住得了。我怕它在蒸得時候漏出來,所以橫著豎著斜著捆了有二十來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說我捆粽子像捆賊一樣,來了個五花大綁。而她們包的只有橫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還比我的結實呢!初學者嘛,沒事兒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粽葉包完,我們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個。我包的那幾個雖然一個比一個好,但是還是奇形怪狀的。在一大堆粽子裡,我包的粽子顯得特別與從不同。沒關係,我這叫有創意嘛!進鍋蒸粽子嘍!等一會兒吧,粽子很快就出鍋了。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主要最不可少的習俗。當然,還有其它很多習俗,例如: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包……這些傳統文化寄託著我們對先輩們的思念,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顆閃耀的明珠!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在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吞噬屈原,就紛紛包粽子投入汨羅江餵魚蝦。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包粽子來紀念屈原。今天就是端午節,我也來跟姥姥學包粽子。

  一進姥姥家的大門,粽子的清香撲鼻而來,姥姥正在門口包粽子。我用手捧起一把糯米,啊,糯米的米香是多麼沁人心脾;我撿起一片粽葉,呀,粽葉的粽香令人神清氣爽!我迫不及待地請求姥姥:“姥姥,快教我包粽子吧!”姥姥笑呵呵地說:“好,不過包粽子很難,你能學會嗎?”“沒問題,我一定能學好的!”我信心十足地說。

  姥姥順手拿了四片粽葉,對我說:“看好啦!”只見姥姥先將四片粽葉依次排列又稍有重疊地平鋪在一起,雙手放在粽葉下面,捲成一個漏斗狀,讓粽葉的“尾巴”在後,“頭”在前,再用手撩起一小把糯米,裝到“漏斗”裡去,拿一個蜜棗放在中間,然後撩起一把米蓋住棗,最後將粽葉的“尾”從上面封住粽子的餡,並把剩下的粽葉繞著粽子纏完。姥姥嫻熟地用線包紮好粽子,一個可愛小巧的粽子就誕生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姥姥輕輕鬆鬆就包好了一個粽子,覺得姥姥包粽子就像變戲法一樣神奇,手指頭三繞兩繞都合著一種節奏,看久了就會入迷。姥姥包粽子的功夫真是了得!我暗下決心,一定要達到姥姥這個水平,吃到自己包的粽子。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學著姥姥的樣子,找來四片大小相等的粽葉,整整齊齊地排列好,然後雙手一合,做成了一個很小的漏斗,我用糯米把這個漏斗填充得滿滿的,可是我剛一用粽葉封住口,米就全從兩邊露出來了。哎,趕緊請教姥姥吧!“封口的時候要用大拇指捏好下面的口,食指和中指要封好兩邊的口,整隻手都要捏緊了,千萬不要鬆開,否則米就露出來了。”姥姥一邊說一邊又包好了一個粽子。

  我不服氣,就重新拿起粽葉包了起來。“哈,總算沒漏出來!”這回可不會再錯了,我高興得想,可是,粽葉那麼長,怎麼捆紮呀?我剛一拿起剩餘的粽葉,粽子又散了,原來一疏忽,手又鬆了。“沒關係,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一次!”姥姥微笑著鼓勵我。

  我又恢復了剛開始的鬥志,毫不氣餒,再一次包了起來。可惜第三次也沒成功,米還是漏了出來。“封好口後,粽葉先往左擰一圈,再從上面轉過來,最後從底下掏過來。”姥姥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包了拆,拆了包,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儘管不是很漂亮,但畢竟是我親手包好的第一個粽子。我又包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看,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半個小時後,粽子熟了,我終於吃到了我自己包的粽子。

  解開粽葉,幽香的味道迎面撲來。我用筷子夾了一點兒,放在嘴裡,啊,又黏又香又甜,真好吃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透過學習包粽子,我明白了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再苦再難也會成功。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3

  春天,踏著她那輕盈的慢慢的離去,轉眼間,世界被一股股的棕香所籠罩。看著一隻只碧綠的小粽子,我不禁讚道:“真是,端午粽香飄萬里!”

  說起端午節,大家都會想到屈原吧!而粽子就是人們對屈原的緬懷。

  這裡有一段懷念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蛟龍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而蛟龍呢,卻最害怕艾葉與五彩繩,所以人們就用這兩件寶物做成了它的外衣。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看來,這粽子雖小但意卻不小。這端午記憶將永遠銘記人心。粽子記憶 說完了端午的粽子,再說說我心目中的粽子吧!

  其實,粽子這個名字我並不陌生。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時節,我耳中或多或少都會有粽子這個詞。拉著哈哈哈手,漫步於大街。端午節的氣息中,無處都充滿著誘人的粽子香。看著超市裡碧綠的粽子皮和花花綠綠的粽子的商標,無意間瞥見市場口賣粽子的老奶奶鍋中熱乎乎的香棕,觀察著家裡姥姥慢悠悠地將米放入葉中,在將粽子葉捲起……可以說,我的童年記憶無不存在著“粽子”。而我每每望見那香噴噴的粽子,就會我的粽子我做主,

  端午終於來了。現在輪到我大展身手了!嘻嘻,我的粽子我做主。看著家裡的一鍋江米,我心裡可真開心,要知道,我終於可以自己包粽子了。緊接著,我的工作滿條有序的開始了。拿著那長長地箬葉,將它折起來。這時,我覺得自己就像個神奇的魔法師,像變魔術似的將葉子攏來攏去,做成了個窩。“人們真是手巧,竟然能讓僅僅一張葉子圍攏成一個窩!”我不禁嘆道。呵呵,我對包粽子彷彿更加有興趣了。“要想讓粽子好吃,就一定要把它的肚皮填飽。”回味著很久以前姥姥對我說的話,我的手放到了裝滿糯米的鍋裡。看來,這個鍋的的確確是個聚寶盆,裡面什麼都有。糯米、大棗、花生、豇豆,我毫不猶豫的將手伸進了“聚寶盆”,捏出了兩顆最紅最大的大棗。“今天,我自己包粽子,想吃什麼都行。”我自豪的撇了撇嘴,心中是那樣的開心。這時,姥姥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包粽子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最後一步,看你怎麼能包好。”或許,姥姥看見了我的滿臉愁雲,悉心教起了我。我認真的聽著,不由發自內心的嘆道:“唉,原來粽子也有這麼大的奧秘!”拿著葉子,我扭來扭去,可這粽子卻怎樣都不聽我的話。“唉!”我輕輕地嘆。眼前,本該是完美的四角粽子,我被整的歪三扭四。望著我皺皺巴巴,歪歪扭扭的粽子,我無奈地搖搖頭:“我的粽子我做主!”終於,我的“傑作”出爐了,清清的棕香不禁令我留下口水。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4

  很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節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著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係上了。不用說,是奶奶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貼符。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奶奶也曾經教我折過,到現在已經淡忘得一乾二淨了。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地裡也埋百索子。那時,奶奶說,埋在地裡的百索子會變成花蛇,保一年豐收。雖然我很頑皮,卻從來沒有挖過那些“蛇”,害怕它們出來咬人。後來才知道,那是老人們瞎編的故事,用來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粽子卻不能忘記。

  粽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粽葉摺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說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粽子,小米包的蜜棗粽子,還有江米包的什麼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

  馬上,這些噴香的粽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裡降溫,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後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粽子的。

  街上賣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來沒味。這叫什麼粽子,簡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端午節的活動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5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裡,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 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著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透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6

  今天是端午節,我特別高興。因為媽媽說今天會有許多好吃的。

  中午,我興沖沖地跑進屋裡,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還來不及洗手,就直往廚房裡跑,哇!桌子上果然擺了一桌的菜,有又嫩又香的紅燒肉,有金黃金黃的炒雞蛋,有大大的螃蟹,還有我最喜歡的土豆絲、炒洋蔥.......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拿起筷子夾起來,吃得津津有味。媽媽見了,笑著說:“孩子,慢點慢點。”

  5月28日是傳統的端午節。聽爸爸說東錢湖有划龍舟的比賽,於是我就讓爸爸媽媽帶我去看賽龍舟。我們來到了湖邊,只見一艘艘龍舟像箭一樣在湖面上飛快地向前衝著,耳邊不斷地傳來加油聲和打鼓聲。下午,我們又坐了大白鵝的腳踏船,船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悠閒的飄著,天空中一群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傳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的,離現在已經有七八千年的歷史了。

  我們寧波人過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黃酒、掛香袋、插艾草的習俗。每年一到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擺上了花色多樣的粽子,有肉粽、蛋黃粽、豆沙粽……東錢湖也會舉行熱鬧非凡的“賽龍舟”比賽。昨天放學回家,我發現左鄰右舍的門上都插上了艾草。一到家,媽媽就送給我一個香噴噴的小香袋,我非常喜歡,就趕緊把它掛在了書包上。

  昨天我們一家和昕仔一家去珠海旅行,我好興奮!但是,一坐車我就暈得不得了。終於到了,但是那個酒店又住滿了,我不得不坐車換一個酒店。我們在海邊,但是有欄杆不能下海,下面全是長滿青苔的礁石,我看到了很多跳跳魚和螃蟹,螃蟹還不小。跳跳魚也叫彈塗魚。但是除了我和媽媽,其他人覺得這一點也不好玩。然後我們去騎車,一開始我比他快,但後來他又比我快,我真搞不清誰快誰慢。晚上爸爸媽媽們在打牌,我和昕仔玩得歡。今天天氣很好,我們去了海邊沙灘。

  今天是端午節,我可開心啦!想知道我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嗎?想知道就跟我來。

  早上,我們早早地起了床。我一從房間裡出來就聞到一股很香的味道!我來到廚房一看,明白了,原來是外婆在煮我最喜歡吃的肉粽子。外婆煮好了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兩個肉粽子。

  吃好了肉粽子,媽媽又帶我去逛街,我買到了兩個很漂亮的銀手鐲和一個漂亮的項鍊和一個好看的小小的香囊。

  買好了東西,我們又來到奶奶家吃食餅筒。我教你們做食餅筒吧!先拿出食餅筒的皮,再把主原料米麵放在上面,然後把一些菜再放上去,就可以捲起來了。最後一步,把肉湯澆到食餅筒的口部進去。

  端午節可真有意思!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7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8

  每年端午節來臨之前,父親都會忙裡忙外地為全家人包粽子吃。這不,五月初五還沒到呢,他老人家就已經包好了一大盆粽子,說要給我們送一些過來。我和老公哪能再讓父親奔波勞累,於是決定自己回去拿。

  在父母家吃完豐盛的晚餐,我倆帶著裹滿親情的飄香粽子滿載而歸。

  吃著這甜而不膩,軟而不粘的蜜棗粽子,我不禁回憶起小時候與妹妹一起跟父親學習包粽子的情景……那會兒父親還沒有退休,只能利用週末時間,騎著腳踏車到水渠邊上採摘一大捆蘆葦葉(也就是粽子葉)回來。然後一片一片洗乾淨,放進鍋裡煮約20分鐘,再撈出來擱在涼開水裡冷卻,這時你會發現葉子已由青綠色變成了黃綠色。

  葡萄乾、蜜棗餡兒是早就準備好的,包粽子用的糯米也事先用水泡了兩、三個鐘頭。當父親將捆綁粽子的麻繩拴在廚房的金屬水管上的時候,我和妹妹就知道包粽子的工作要正式開始了,於是每人搬個小板凳坐在旁邊認真看起來。

  只見父親把兩片粽葉疊放在一起,捲成錐形,用調羹把摻和葡萄乾的糯米舀進錐形的粽子葉裡,再用筷子築緊,塞一顆蜜棗後再放一些糯米,右手的前三指捏著粽葉順勢摺疊做角,左手配合緊固,再從拴好的麻繩裡抽出一根,雙手配合打扣紮緊,一個四角模稜的錐形粽子就包好了。從父親熟稔的手法中,我和妹妹簡單地認為包粽子很容易,於是嚷嚷著也要動手包一包。

  我選了一片寬大的粽葉,兩手相對輕輕一卷,呵,行了,有了一個尖尖的錐形,心想:也不是太難嘛!於是舀了些米進去。可不知為什麼,放多一點糯米它就散了,弄了兩三次也沒弄成,偷偷看一眼老妹的,她竟和我一樣。父親笑著說,粽葉卷一圈當然不行,卷兩圈就不會散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總算卷好了又尖又細的錐形。吃一塹長一智,這回我不再悶頭傻幹,而是邊看著父親操作邊跟著照貓畫虎,不一會兒,我就把放滿了米和餡兒的錐形粽葉捆綁成一個尖尖的四角小粽子。妹妹因為手勁兒小,繫好的粽子還沒下鍋就咧開了大嘴。看來,包粽子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父親包得又快又好,那是因為他年年都包,動作已經很熟練了。

  如今,市場上常年都可以看到買到種類繁多的粽子,味道雖然過得去,但始終沒有父親包的粽子可口,因為父親裹的粽子裡多了份愛心與親情的味道。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9

  今年的端午節又過去了,心裡不禁有些惋惜,但更多的是懷念,懷念端午節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的情形。

  端午節那天,我看見媽媽買了一些粽子回來,也買了一些粽葉和糯米來包粽子。看著媽媽包粽子的樣子,我頓時起了“惻隱之心”,如果跟媽媽學包粽子,肯定很好玩。

  於是,我洗了洗手準備蓄勢待發開始包粽子,誰知我拿起一個粽葉,卻不知道該怎麼樣包了,便不自覺的向老媽請教,媽媽看我一副謙虛的樣子,就把手中的粽子放下,開始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包,而我呢,則是笨手笨腳的,包了半天也沒有包好一個粽子,實在是慚愧。

  包不好粽子的我,漸漸的變的氣餒,媽媽便對我說:“看花容易繡花難”。

  我就接了一句:“吃粽子香,包粽子可真難啊!”說完之後,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征服我手中的這個粽子。

  說罷,便又開始動工了。於是我又拿起兩片粽葉,把它們倆兄弟疊交在一起,然後用手抓起糯米,往裡面隨便一“扔”,然後在裡面再加一些蜜棗,用細線一綁,就感覺大功告成了。誰知,當我把這個粽子給媽媽的時候,媽媽卻捧懷大笑起來,我疑惑的問媽媽笑什麼。媽媽給我來了一句:“你是在裹粽子、還是在包粽子呢?”聽了這話,心想:這次臉可丟大了,沒想到誕生在我手中的第一個粽子,竟然包的這麼糟,還被媽媽說成是在裹粽子。

  隨後,媽媽看我笨手笨腳的,就讓我到一邊歇著去,我偏要堅持的要包一個好看的粽子。媽媽看我如此的倔強,就讓我繼續在那搞破壞了(在媽媽眼中我學包粽子的行為就像在搞破壞)。就在那持續了一會,我也能包好一個粽子了,雖然說那粽子是奇形怪狀的,但也是我的勞動品。

  後來我是越包越成功,於是我就高興的索性把手插到糯米里頭練起了“鐵砂掌”。這下我雖然興奮了起來,但把媽媽給惹惱了,把她的米弄的桌子上都是,於是再也不容許我在這兒“胡鬧”了。但是在心裡我還在偷笑呢!

  但是現在高興的太早了,等我看到粽子出鍋的樣子,真想說一句:我的眼睛呢?,實在不想看到這麼悲慘的一面,看到媽媽的粽子整齊的躺在裡面,而我的粽子呢?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慘不忍睹。裡面的糯米好像很渴望自由,竟然跑出來和粽葉黏在一起做起了兄弟,這下可把我給整的頭頂都在冒氣呢!

  這個端午節給了我很多的快樂,你們也是一樣吧。把你們的端午趣事也SHOW一SHOW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00字 篇10

  端午節對我而言,最大項的“家庭工程”就是包粽子。說起包粽子,我快樂地手就癢癢……

  去年端午節前夕,意外地收到了一份從泰州快遞來的粽子和鹹鴨蛋。開啟一看,是我的戰友——軍中十朵姐妹花中的一朵——小蔡發來的。老公看到這樣一大盒粽子,馬上問我:“今年你不用自己包粽子了吧?”

  “不,自己還是要包的。”我很堅決地回答道。

  “啊?這些都吃不完,怎麼還包呢,送老人也夠了。”老公反對的聲調高了一度。反對無效!我交給他一張長長的採購清單。他一看,立馬叫起來:

  “咋地,要開粽子店哪?紅棗五斤、赤豆十斤、精瘦肉十斤、大黃米十斤、粽葉、棕繩等等”

  等唸完了,他也明白了:“噢,你又想創新啊,包黃米粽子?”

  “對頭,判斷正確”

  “給你點建議,最好再摻點糯米,二米粽子,黃白相間,好看更好吃。”他得意地說。

  “好主意,咦?你可以呀。”我對這位會吃不會做的先生,真有點刮目相看了。

  “不過,你這清單開的數量是不是忒大了點,減半。”沒等我反駁,人早沒影了。

  待老公採購回來,所有的物品數量統統減半。算了,我樂得也顧不上與他理論,趕緊淘米、泡棗、揀豆、切肉、醃肉`、外加泡花生、煮粽葉;老公在旁邊一臉狐疑看著我, “你就瞧好吧!忙你的去吧”。晚上八點,我一邊看電視,一邊包粽子;取兩張粽葉、一把黃米、半把糯米、放兩顆紅棗、或瘦肉塊、或半把紅豆、或幾粒花生…….,一裹一紮,一個個鼓鼓溜溜的四角紅棗粽、三角肉粽、小四角紅豆粽、小三角花生粽,栩栩如生,“賊招人愛”,數一數,哇,足足有五十多個。ok,用高壓鍋開煮,一連煮了三鍋。

  家裡瀰漫著濃濃的粽香,當所有程式統統結束時,我一看掛鐘,天哪!凌晨1點。好在老公也正忙著改材料,否則,一準兒“挨尅”。我立馬挑了一個紅豆粽子,讓他“首嘗”。一層層開啟粽葉,伴著粽香,黃白紅三色的粽子,煞是養眼,我腦海裡忽然想起兩個字:金玉,黃米是金、糯米是玉…..,頓時有點沾沾自喜喲!

  嘿!金玉紅豆粽成功!那麼,金玉鮮肉粽、金玉花生粽、金玉紅棗粽肯定不會差。老公三口兩口就吃完了,“再來一個!”還沒吃夠!我說:“評價一下,味道咋樣?”

  “好吃,豆子比米多。”啥呀,評價也忒不專業了,要是婆婆在,一準兒給“超讚”。

  早晨,我把粽子分裝在食品袋裡,帶到單位。就在弟兄們分搶粽子時,我得意地“忽悠”道:“俺的粗糧粽子,吃了不怕長體重哦。”因為我知道,他們的太太們個個都怕“增肥”。

  晚上,我又給鄰居們分別送了一點,畢竟我的粽子與眾不同嗎!老公看我為了幾個粽子興奮地“瞎忙活”,信誓旦旦地“警告”我:“明年,絕不准你再折騰包什麼粽子了”嘿嘿,明年再說明年的!……

  “我包粽子,我快樂!”今年,如果我不出差,一準兒將快樂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