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冬至> 冬至的作文600字5篇

冬至的作文600字

冬至的作文600字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的作文600字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

  像綻放的禮花,在天地間肆意揮撒,宣誓著空氣中燦爛的面頰。

  ——題記

  寒風吹了,帶著對雪花的思念;雪花兒飄了,攜著對冬的讚美;冬來了,書寫著純淨之詩。冬,一個多麼聖潔的稱號。令萬物陶醉其中,任憑白雪的親暱。雙眼只是不經意間的往窗外一看,什麼時候落了些雪?那紛紛揚揚的雪啊,你們是從雲兒那兒落下來的嗎?似乎也能聽見回應聲:“是啊,我們剛從雲兒姐姐那兒下來呢!”原來如此,不然,它們怎會如白雲一般純潔美麗呢?

  偌大的欣喜油然而生,這一派寒冬雪景之象真令人有種莫名的美感。我迫不及待了,戴上手套,出發了!

  在雪花作舞的雪地上,一個個腳印清晰可見。我不自覺地舞了起來,一朵不知名的雪花竟歇在我的額頭上,默默欣賞我這雪中之舞。我想:若是寒冬沒有了雪的陪襯,那不就如同人沒有了靈魂,唯獨只有了軀殼了麼?手指不禁有些僵硬,儘管它在厚厚的手套的包裹裡。

  於是,我輕輕捏起一小團雪,那白的如此純淨,就如嫦娥的玉兔一般,且每一粒雪珠在上面都能清晰地看見。寒風與飄揚的雪花組成一幅冬日美景圖,它是屬於我們的,但更是屬於大自然的!

  拋了出去,它立即在地面炸開了花,裂成一顆顆小雪珠,它的生命力是如此脆弱。為何不能讓她的生命得到延續呢?

  我心裡有了一個辦法。先捏了一個小雪球,在地上不停的反覆的滾著,不一會兒便大了起來。現在如同籃球一樣大了,再大些,就能做它的下半身了。聰明的你,知道我在做什麼嗎?對了,就是堆雪人兒!隨後,來了幾個夥伴了,她們有的拿胡蘿蔔,有的拿鐵桶,還有的撿石頭,我想你應該知道各是做什麼用的吧!當然,剩下的人來“輔佐"我的工作。一切都是那麼的井然有序。不一會兒,雪人兒的雛形就成了,再經過我的精心修改,終於成了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我們不禁為此感到自豪。我也終於讓一些雪的生命得到了暫時的延續,我的心裡也是美滋滋的。

  寒風即將停了,它會帶著對雪花兒的留戀;雪花兒要走了,它會記住冬的美好;冬亦要離去,它會帶走人們曾經的歡笑。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2

  到了冬至,絕大多數人都是自己一家過一過就完事兒了。可是,在我們學習很緊張的畢業班裡,卻不一樣,我們要開一場“嘗餃子大會”。每位同學都要拿著自己親手做的餃子來和班裡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一大早,雖然天很冷,但是每個同學都拿著自己親手做的餃子陸陸續續來到了班裡,雖然我們是第一節課開始,但是有些學生禁不住餃子的“誘惑”,就忍不住吃了幾個,他這一吃,讓全班人都饞了起來,我們都開始吃,不一會兒,全班都是餃子的香氣。到了嘗餃子大會的時間了,每個人把餃子都拿了出來,擺在桌子上。不一會兒,便有了一道美食風景線。有的同學沒有帶餃子。但是,每個人給了他五六個,那個不是吃得飽飽的。老師還為打扮美麗的姑娘拍了照,那些姑娘有些穿著紅裙子,有的穿著綠棉襖……。可美麗了。不光為美麗的姑娘拍了照,還為那些那些“威風凜凜”的“將軍”也拍了,他們穿著“金鎧甲”,可威風了。

  我們這裡不光有餃子,還有他的一些個“親戚”。比如他三叔大包子,二妹混沌……

  還有他們最喜歡的醋伯伯。他們都很喜歡醋伯伯,左擁右抱的,尤其是他二妹最喜歡讓她醋伯伯教她游泳了。

  我們吃著“餃子一家”別提有多香了!這個屋子都瀰漫著餃子的香氣,每個人都吃著,還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聲,還有人在討論著自己做餃子的過程,可熱鬧了,真有一種過節的感覺。

  一轉眼到了殘燈末廟,(因為我們是畢業班,所以學習很緊。品餃子大會只開了一節課就結束了。)我們還要繼續上課,一切又恢復到了原來的樣子,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我們開始了緊張的學習之路了。雖然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冬至節,但是他給我留下的意義不同。在我眼裡,這一次和同學們一起度過的冬至節是我在小學生涯中度過的,最開心、最熱鬧,最有意義的一次冬至節!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3

  今天就是冬至了,人們常說:“冬至天裡吃餃子不會凍耳朵。”放學回到家,我把小手洗乾淨,立刻就鑽進廚房和媽媽做起了包餃子前的準備工作。

  我首先準備好了餃子餡,下面就開始和麵了,我挖了幾碗面,一邊倒水一邊攪面,面從我的手指縫裡擠了出來。我兩隻手全被面粘住了,我對媽媽說:“媽媽還是你揉吧!”媽媽接過去幾下就揉好了。

  現在我們開始包餃子,媽媽拿出一塊麵團讓我試著揉,我怎麼揉麵團就是不聽話,還是一大塊。媽媽說:“你看,把手放中間然後往兩邊輕輕地揉幾下子媽媽就把它變成了一個長條。”媽媽讓我切面團,媽媽多我說:“來回轉著切”一個個切好了,我開始學著擀皮,我把切好的麵皮壓扁,我拿著擀麵杖在麵皮上滾來滾去,圓圓的麵糰在我的手中變成了長長的。這時媽媽多我說:“你的小手捏著麵糰的邊,一邊轉一邊擀,你試一下。”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擀好了第一個皮,媽媽看著我擀出的麵皮笑了。我站過去包餃子,我把餃子皮放在手心,加了好多的餡心想:多點才好吃!”可我偏偏做得不對。因為菜放多了,餃子合不上了,媽媽把它包好了放在桌子上像個懷孕的婦女。媽媽對我說:“少放得,才能包好。”這次,我把餡放少了輕而易舉地包好了,可它有站不住我有的失去信心了。媽媽鼓勵我說:“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包出漂亮的餃子來。”接著我包了一個又一個,媽媽說:“你包的越來越漂亮了!”

  餃子包完了,我和媽媽去廚房煮餃子,水開了了我小心翼翼地一個個放進鍋了,媽媽對我說:“煮三四個開鍋餃子的肚子全都朝上就熟了”這時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餃子煮好時,媽媽特意把我包的餃子撈到了我的盤子裡,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好香啊!

  我忘不了20xx年冬至的這一天,我學會了包餃子。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4

  “冬至”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年”,是我國廿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在這一天,因為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根據以前的傳統,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塗染一朵花瓣,花瓣塗盡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來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稱為“九九消寒圖”;也有的是橫十畫、豎十畫,製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塗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聯”,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絕妙佳聯!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湯圓,根據民間的說法,我又長了一歲。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張“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時候就會是百花盛開,百鳥爭鳴,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現在眼前了。

  冬至到,吃餃子,剛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餃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沒有吃上餃子吧,我趕快洗洗手來幫忙。

  姥姥把麵糰揉一揉,然後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又切成大小一樣的小麵糰,撒上些麵粉,因為害怕我擀的麵皮不夠圓,姥姥又幫我把這些小麵糰壓成圓圓的面片。擀餃子皮可是個技術活,用力太大,面片就會粘在擀麵杖上,還會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橢圓形,再把它轉個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覺得有地方厚了些,我還會再補一下,這樣圓圓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來該包餃子了,這我還不太熟練,姥姥給我做了示範,我照著姥姥的樣子,把面片平攤在手上,挖了點餃子餡放上去,對摺餃子皮,輕輕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餃子真難看,肚子癟癟的趴在桌上。姥姥說這是因為我包的餡太少了,再包一個,多放些餡,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說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我猜,一定是因為餃子的形狀像耳朵,又熱乎乎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凍掉,所以我要多吃點,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呀!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5

  還在兒時就知道冬至這天必吃餃子,當時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只記得媽媽的那句話: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那個年月餃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況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來可以有餃子吃了,這是我家的傳統習慣一直沿續到現在。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和程序,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不斷的被國民所認同和傳承。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民間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辭官回家鄉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棚;支起的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分給來求藥的每個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人們學著“妖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醫聖張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現今人們講究進補養生保健,在嚴冬季節裡進補是多數人的選擇。從中醫養生方面講,冬令進補也是在冬至前後;三九天開始。民間早就有“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後進補為最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

  《九九歌》就是從冬至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