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冬至> 精選冬至的作文600字8篇

冬至的作文600字

精選冬至的作文600字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的作文600字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

  冬至,一年最冷的季節。

  今年冬至,我一人在家。姥姥身體不適,媽媽留在她身邊照顧。爸爸在外地上班,特意叮囑我晚上記得給祖宗燒紙。

  很久沒做過祭掃祖先的事情了,只記得兒時太太拿著一支紅色小花鼓,在我面前搖晃著逗我。晃晃悠悠,如今,我已17歲了。 吃過晚飯我便出了門,天早早的黑了,刺骨的風颳在臉上麻麻的,吹散了道路兩旁粘在枝上掙扎不肯離去的樹葉。頭頂的月亮模糊不清,不似平日裡那般鋥亮,泛著黃,為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又添了一絲深沉。

  聽爸爸說,買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靜的小店。我獨自走在小道上,兩隻放在口袋裡的手緊緊地攥著兜布,滲出了細細的汗。冬至的夜顯得格外的黑,店鋪基本上都早早的關了門。走了很久,一道暖黃色的光映入眼簾,一家破舊的菜市場中門前整齊有序的擺列著各種祭祀品。

  我長吁一口氣,終於到了。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為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並介紹羅列著的金銀財寶。這裡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裡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後就著燃著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燒紙,嘴裡唸唸有詞。三五成群,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著,安靜的看著火苗,嘴裡唸唸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著嫋嫋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裡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並在心裡祈願——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為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努力。

  到家了,身體漸漸暖了起來。我將買好的餃子放進鍋裡,嫩白堅硬的它們撲通撲通的一個個跳進鍋裡,發出清脆的聲音。不一會兒,噴香的餃子就出鍋了。湯水白白的,餃子餡兒的油零星地浮在湯麵上,一大口喝下去,心裡滿滿的。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著,要懂得珍惜。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2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國農曆 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但其實,冬至吃餃子也有一段古老的歷史!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相傳河南人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3

  今天多雲,陽光很吝嗇,東北風冷冷的吹過最短的日子,最後的那些綠草地安靜的像睡熟了的嬰兒,太多單純的慾望佔據了夢中的空間。

  一些餃子的香氣縈繞在空氣裡,溫暖了散散淡淡的夕陽,一片梅花的花瓣頂著嚴寒鮮豔的盛開,記憶中的墨色紋絲不亂。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柔韌的宣紙浸透了幾千年的文化,厚厚的詩書裡氤氳著散不盡的藥香。

  幾樹綠葉還在寒風中搖曳,深切的期盼裡紛飛著潔白的雪花。尚未凍結實的土地裡留存著第一場雪的痕跡,一隻依然豔紅的石榴戀戀不捨赤條條的枝頭。

  葭草的萌生是需要經過雨雪的浸潤的,鹹澀的情感裡旺盛著茂密的嫩芽,只待一聲婉轉的鶯啼,便會無可阻擋的破土而出了。

  流水只在薄薄的冰層下面才看得見了,那些魚兒的心情卻無從知道。有水就會有岸,就是一葉小的不能再小的扁舟,也有踏實的停泊地了。

  讓思想飛翔並穿越寒冷應該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蘆花的飄逸很美,隨遇而安的心境昇華為蒹葭蒼蒼的感嘆時,不知道怎樣的文筆才能夠繪聲繪色,情景交融。

  想念著南飛的雁和一支尋尋覓覓的硃筆,想念著千里冰封的北國風光,想念著貼餅子的香氣和一捧噼噼啪啪的柴火燃燒。

  對面的紅瓦上偶爾響起喜鵲的叫聲,深沉的嘴角牽起一抹淺淺的微笑。麻雀們很懶的躲在暖和的巢窠裡,不再成群結隊的低飛,陽光溫暖的時候,才會下地覓食。

  所有的落葉堆積出重生的希望,覆蓋著綠色的黃色的以及分不出顏色的植物,間或有三兩片蝴蝶的翅膀,一些飽滿的種子。

  冬天的筆觸雖然冷落了季節的熱望,而蕭瑟是掩不住往日的歡笑的,總有一些甜蜜的回憶掛滿水分充足的枝幹,和一朵堅強的月季花為鄰。

  不用說今晚的月亮會姍姍來遲,而我卻是沒有看見她的彎或者圓的。星星也是稀罕極了,不肯在窗外的天幕上耀一點光芒。

  遙遠的一盞燈光,溫馨舒適的亮起來了。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4

  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每年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每年冬至,我們全家人都會坐在桌邊一起吃餃子,可是今年例外了,我是和同學們一起過的冬至節。

  幾天前,老師就向我們宣佈了冬至包餃子活動,老師讓我做這次活動的主負責人。一連幾天我都在想這件事,激動得不得了。活動前一天,我把要參加活動的20幾位同學叫到跟前,給他們分配好任務,就期待著第二天的活動了。

  第二天中午,我激動得基本沒睡著覺,光想著下午的活動,還沒到點,我就起床了,實在是按耐不住那激動的心情了。我到了指定的場地,看見已經有好幾個同學已經到了,看來我來的還不算早呀!

  人齊後,活動開始了。負責和麵的幾位同學捲起袖子,拿出面,有力地和起來。面和得最好、動作最熟練的就是張廷睿了,他是活面的幾位同學中最瘦小的一個,但是他揉的面卻比誰都好,顯然在家裡幹了許多的活。只見他咬著牙,身體一前一後地伏動,麵糰到了他的手裡就像一個小玩具,彈攏幾下就變得光滑又美觀。

  第二步是擀皮。李欣瑤是一位文靜的小女生,她的任務是擀皮,剛開始她的動作很生疏,很長時間才能擀出一個皮,還是奇形怪狀的。後來她掌握了訣竅,一手拿擀麵杖,一手扶著餃子皮,擀幾下去轉一下餃子皮,把餃子皮擀成了一個帽子形,中間厚,兩邊薄,還是圓圓的。最後她能擀得又快又好了,我在心裡為她點贊。

  我也是擀皮的一員,看著負責包餃子的那些同學包得各式各樣,我也想包包試試。我拿起餃子皮,放上了點餡,學著他們的樣子包,結果包得更難看,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

  我們包完了餃子,燒開水,把餃子下進鍋裡,十幾分鍾後,餃子上桌了。餃子雖然不好看,卻記錄著我們開心快樂的時光,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股喜悅之情湧上我們的心頭。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5

  “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趕緊趁熱吃吧!”

  隨著媽媽的一聲喊,我蹭的一下從沙發站起來,一路小跑來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就衝著目標——盤中的餃子而去,也顧不得燙了,慌忙夾起一個餃子就往嘴裡送去,咬下一口,嘴裡還沒品出餃子的香味,一股韭菜的清香味倒是搶先一步進入到了我的鼻子中,真香呀!鼻子聞著餃子的香味,手上和嘴可不能停,要不我的肚子可要跟我發脾氣了,可要狀告我虐dai它了。

  一個,兩個……我才吃了四個,這一大盤餃子可就沒了。這不奇怪,因為我們家人多呀!爺爺、奶奶、大伯、大娘、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和我,叔叔嬸嬸有事今天沒有回來,這一人一個,一大盤餃子很快就被大家消滅了。我是一次往我跟前的小盤裡多夾了幾個,要不我還吃不了這麼多呢。大家可不要說我嘴饞,不懂事呀,這都怨我的肚子,早上老早就餓了,所以就什麼也不顧了。

  “妞妞、源源、奇奇,今天可要多吃點,這可是冬至的餃子,吃了耳朵就不會凍了。”奶奶生怕我和哥哥、弟弟吃得少,一邊吃,一邊還對我們三個人進行勸吃。奶奶的這個行為我們都非常習慣,也都非常樂意接受,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們都是吃的飽飽的。

  又一大盤餃子上來了,三雙筷子同時伸了上去,咦,怎麼回事,怎麼這個餃子夾不動呀?一看,原來是我和弟弟同時去搶同一個餃子了。算了,我大,不和你爭,我再去夾另外一個。不對吧,我瞄準的那個餃子怎麼又沒有了,再一看,原來是被爸爸夾走了,餃子也已經進到他的嘴裡了。不能再看了,得趕緊下手了,要不一會這一盤餃子也沒了。沒過一會兒,這一盤也空了。這一盤我吃了三個。

  “再上十盤餃子來!”我忍不住喊了起來。我的這一聲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冬至餃子終於吃完了。我自己計算了一下,我今天一共吃了二十一個餃子。我的肚子吃的那個飽呀!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6

  “年年冬節邊,家家戶戶在舂米。舂米做乜事?舂米來搓丸”幾個黃毛小孩大搖大擺地走在巷道上,手裡拿著一個布鼓,拍打著,陽光灑滿在屋簷上。人們手提幾個袋子踏著快步回到家中。我想:冬至快到了。

  順著陽光,我回到家中,媽媽正在做特色美食“肉圓仔”。先把一個馬鈴薯洗乾淨,去皮,在高壓鍋裡燉。許久,又拿出來,用勺子將其搓成泥,再撒上澱粉,一搓一揉,使面變得更有口感,撒上蔥花,配料,搓成形在鍋裡惹,準備祭祀。

  當天清晨,我們早早地起了床,圍在一起,搓起了湯圓。媽媽熟練地搓著。嘴裡哼道:“搓湯圓時,要搓成圓形,就像我們一家團團圓圓,”那一刻,我手中那一團糯米丸子,是那樣的耀眼。

  準備就緒,巷道熱鬧極了,我們走到老祖屋。和煦的陽光撒在屋簷上,我環顧四周;輕風拂過屋簷,牆上,爬山虎從屋子上垂了下來,幾陣清風拂過,發出“沙沙沙”的聲音。還能聞到從屋裡傳出的香菸味。我們把準備好的貢品放在八仙桌上,一時桌上已擺滿各家各戶精心準備的美食,春菜,豬肉,龍舌魚……真可謂是一場“饕餮盛宴”人都已到齊,祭祀也隨著人們的歡笑聲開始了。

  只見一位老人揹著腰,他們虔誠地拿著幾根細煙棒,對準香燈,點燃,一股濃厚的煙香味刺激著我的鼻子。幾位老人走了上去,扶著桌子,跪在地上,嘴裡說著帶著鄉音的言語,緊接著,我們一齊跪在地上,能聽出,我身後的小毛孩嘴裡唸叨著:“保佑我新的一年吃到更多的糖。”好吧,我的忍住,也許我小時候也有這麼“沒志氣”的期盼吧。祭祀結束,此刻是我們小孩最喜歡看的場面,大人們拿出紙錢桶,對準紙錢,點燃,輕輕放入桶中,慢慢燒了起來,一縷青煙升騰到瓦房頂上,火勢越來越大,升騰的火焰,帶著人們的期盼反饋給故去的先人。

  夜晚降臨,吃過團圓飯的我,看著月光撒在窗簾上,漸漸地進入夢鄉,在夢中……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7

  今天是冬至節,我特別開心,爸爸、媽媽也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做湯圓,享受冬至節的快樂。

  首先我們把該用到的材料都放到桌子上,大家都把雙手洗得乾乾淨淨,然後開始興致勃勃地做湯圓了。媽媽嫻熟地和米粉了,只見媽媽把湯圓粉倒進盆子裡,放少許的水用筷子攪拌了幾下,又加了點水,再進行攪拌。媽媽告訴我要注意每次放的水不要太多,如果水少了可以再加,多了就不好辦了。等水夠了,媽媽用手來回的揉,直到把米粉揉成一個大團,不粘手了才可以包了。

  我摘了一小團糯米粉放在手心,雙掌合攏,然後夾著糯米糰輕輕地揉啊揉,不一會兒一顆像鵪鶉蛋大小的潔白無瑕的粉團就揉好了。接著,我用左手托住粉團,再把右手拇指插進粉團,使粉團在手指間不停地旋轉。不久粉團就變成了一個像小酒杯似的小窩窩,然後將麻沙餡兒放進窩裡,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邊輕輕地將窩邊往裡夾,一邊用左手指慢慢地轉動粉團,直到把窩口封死,這樣湯圓就做好了。

  開始時,我放的麻沙餡比較少,湯圓做得比較容易。爸爸給我出了個難題,他說:“麻沙餡兒越多越好吃,你能多包點嗎?”我想,這有什麼難的,我努力想表現一下自己。可是,餡兒放多了,湯圓粉就不那麼聽話了,搓著、搓著,湯糰出現一條條小裂縫,黑黑的麻沙餡就暴漏出來。為了讓麻沙餡藏在中間,我又追加了米粉團,使勁地搓啊搓,最後做出的湯圓可以和雞蛋比大小了,大家看看我做的湯圓,都開心地笑了。

  這時,鍋裡的水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入鍋裡,等湯圓都浮起來了,媽媽說:“快來吃吧,湯圓熟了。”我第一個衝上去撈了一碗,急急忙忙將一顆湯圓往嘴裡送……。哎呀!不好,湯圓的味道還沒嚐出來,卻把舌頭給燙著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淚都冒出來了。可爸爸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說:“這就叫心急吃不得熱湯圓。”哎,真倒黴,直到現在我的舌頭還有點疼呢!

  這次做湯圓既讓我鍛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又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湯圓。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8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說道:“要過冬至節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冬至節?我心裡一陣納悶,有這個節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真是稀奇!這是怎麼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說:“心宜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哦。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說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中午,爸爸問我:“你知不知道世上為什麼有個冬至節?”我搖了搖頭,接著,爸爸給我講了個關於冬至節的傳說: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老爸講完後,停了一會,又接著說道:“可是,這畢竟還是一個傳說,真正的冬至節由來是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哦,現在我總算明白了,原來在冬至吃糯米飯不是為了躲避災禍,而是在這天裡休息,祭拜祖宗。”又學到了一個知識,心裡可真高興。

  晚上,媽媽如約早回家。奶奶在廚房中不停地忙碌著,燒了香噴噴、紅白相間的糯米飯,便招呼我們來吃飯,雖然我還是對早上那件事耿耿於懷,但我還是在糯米飯中放了點糖,足足吃了兩碗,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因為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了哦!

  不管這是個節氣還是個節日,都屬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的冬至節過得很快樂,也增長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