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發現> 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作文8篇

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作文

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作文8篇

  【篇一:我發現蝸牛的秘密】

  又下雨了,我走在那條每天上學必經的小路上,找尋著那些小東西,它們就喜歡雨天出來活動,背上揹著個重重的殼,慢吞吞的移動著,那就是小蝸牛。

  我開始發現,平時太陽高照時是見不到它們的,每當一下雨,小蝸牛就會從那些隱避的地方爬出來,把它那粘粘的白白的身子整個從殼裡鑽出來,高昂著頭在那裡,好像很熱的樣子,暢快的淋著雨。

  我蹲下來,仔細看著它們的樣子,身上粘粘的,肥肥的。背上有一個螺旋形的外殼。它的眼睛很特別。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它的眼睛就長在那對長的觸角上,我拿來一個樹枝,輕輕碰了它一下,蝸牛就馬上縮排殼裡,好像沒有了安全感。我用手捏起它的殼,卻很難把它拿起來,因為它的身體有黏液,吸附在地上,象膠水粘著似的。蝸牛爬得可真慢,好半天才爬出一丁點距離,身後還拖出一條溼溼的痕跡。

  透過觀察小蝸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細心觀察,生活中也有很多學問。

  【篇二: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雨後,幾隻蝸牛在花園的花草上爬著。我看到了這幾隻蝸牛,腦袋裡頓時竄出一個大問號。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粘乎乎的線。

  於是,我決定自己來研究這兩個問題。我順手抓了幾隻蝸牛放在地上,並且還放了幾張白菜葉,和一些小昆蟲在地上。它們聞到了白菜葉的味道,從它那殼裡探出頭來,向白菜葉爬去,不一會兒,幾片白菜葉被它們啃光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鍋牛是害蟲。

  然後我又開始研究蝸牛爬過的地方為什麼會留下一條粘乎乎的線了。我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得用“殘忍”的辦法,於是我一腳踩碎了蝸牛的外殼,蝸牛的肉露了出來。我拴了一根小木棍,將蝸牛的肉給挑開。只見在那肉上面有許多吸盤大小的孔,在那些孔裡,還有像鼻涕一樣噁心的粘液。這下子我可全明白了,原來蝸牛是透過身上的吸盤發出的粘夜。

  我透過自己的實驗發現了蝸牛的秘密,我知道了,大千世界的奇妙萬萬千千,我們要學好科學知識,要更加了解大千世界。

  【篇三: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我發現蝸牛有兩對觸角,它的眼睛長在較長的觸角上。蝸牛爬起來非常慢,爬過的地方有一條粘液,這條粘液是透明的。原來,蝸牛沿著這條粘液回家才不會迷路呀!

  蝸牛是在夜間活動的,它平時吃蘋果、樹葉、葡萄。它最愛吃的東西就是青菜葉。它吃青菜葉的時候,不是從邊緣開始吃的,而是從中間啃一個洞,那個洞被蝸牛吃得越來越大,“噗通”一聲,蝸牛就掉下去了。

  我又發現蝸牛膽子很小,我用木棒戳蝸牛的觸角,戳到哪隻觸角,哪隻觸角就縮排。我一放開,蝸牛的觸角又伸出來了。

  有一次,我在觀察蝸牛的時候,看見蝸牛的尾部拉出一點綠綠的東西,我用手指沾了一點問媽媽:“這是什麼呀?”媽媽說:“這是蝸牛的糞便。”我趕緊把它扔掉了,洗了20分鐘都沒有把手洗乾淨。

  小小蝸牛有這麼多秘密,我要繼續去發現。

  【篇四: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有一天,我在一個潮溼的角落裡,捉到了一隻蝸牛,我把它捉回家,給它做了一個小屋子。

  到了晚上,這隻蝸牛好像要出去散散步,揹著一個大殼就出去了。早上,我起床後發現這隻蝸牛竟然在我製作的小屋子裡,於是,我心裡便產生了兩個疑問:蝸牛是怎樣回來的?它是怎麼知道家的方向?我又仔細觀察了地板,發現了地板上有一種透明的液體。我心裡又產生了兩個疑問:這些液體是從哪裡來的?他跟蝸牛有聯絡嗎?這四個問題一直浮在我腦海中。最後,我決定做實驗來解決問題。

  第二天一早,我把一隻蝸牛放在一個地方,蝸牛開始爬了,爬了一段距離,我發現地板上又出現了類似上次看過的液體,我又趕緊盯著蝸牛,發現蝸牛爬到哪裡,地上都留有透明液體,這時,我已經解開了一個問題:那些透明液體是從蝸牛身上分泌出來的。到了中午,這隻蝸牛就把頭調回來了順著透明的液體回到了原來出發的地方。我經過反覆思考,解開了剩下的所有問題:蝸牛外出時,邊爬邊從身上分泌出一種液體,當蝸牛要回來時,就順著分泌出的液體回家。我解開了蝸牛所給我帶來的'問題,我高興極了!

  這件事讓我知道:只要你敢於試驗,敢於猜想,敢於鑽研,再難的問題也有可能被你解決。

  【篇五: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暑假的第二天的下午,天氣十分炎熱。我出去買冰淇淋,我擺弄著錢。忽然看見一隻蝸牛漸漸的爬上了一棵樹上。我悄悄的跟了上去。“這時,我想了想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麼蝸牛走過的路都會有一條條線?”“它的眼睛、鼻子各在哪裡呢?”一連串問號在我眼前浮現。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紙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親自體驗一下呢?”“對呀。”

  我打算用食物來引誘蝸牛。我捉了幾隻蝸牛,給它們編了序號。分別拿了饅頭、青菜、蚊子。三隻蝸牛分別爬向自己喜歡的食物,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好像已經餓了好幾天了,吃的這麼快。

  第二次試驗開始了:“蝸牛爬行為什麼會留下一調長長的線。”

  【篇六: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一天早上,我到井邊打水。突然,在潮溼的地方發現了一隻小小的蝸牛在爬。我連忙打完水,走到蝸牛前,蝸牛嚇壞了,把頭縮排它的“小房子”。我覺得有趣極了,把蝸牛抓回家。

  回到家,我把水放好,就在院子裡觀察小蝸牛。過了好久好久,蝸牛出來了,它慢慢地蠕動。我想知道這隻小東西是益蟲還是害蟲,就拿起打死的蚊子和白菜放在它面前。蝸牛發現了目標——白菜,連看都不看蚊子,迫不及待地吃自己的美味佳餚。我馬上可以斷定蝸牛是隻大害蟲。

  這時,我發現蝸牛的尾部有一條長長的痕跡。我摸摸頭,就在這個時候,我想起了《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寫著:如果蝸牛找不到好的地方睡覺或是好吃的,就可以沿著這條蛛絲馬跡回到剛剛開始走的地方睡大覺。原來是這樣。蝸牛的腳在哪裡呢?又一個問題在我的腦袋裡產生了。我看來看去也不見蝸牛的腳,便大聲喊:“爸爸,蝸牛的腳的哪裡呀?”“自己找一找吧!遇到小小的問題又來問我。如果這樣以後怎樣當科學家呀?不要遇到困難就低頭。你弱困難就強,你強困難就弱。”我只能自己解決問題了。對呀!我一拍腦袋,想到觀察東西除了看,還要親自摸一摸。可我一碰蝸牛,蝸牛就縮到“小房子”裡。為了不讓蝸牛縮排自己的殼裡,我用尖石頭輕輕把殼弄爛。我一手把蝸牛肉抓起用手摸一摸肚子下,發現有許多顆小粒像小句號那麼大。這就是蝸牛的腳吧!怪不得蝸牛在地上可以平穩地行駛啦!不像蟲子一樣一伸一縮地爬。我還以為蝸牛沒有腳呢!

  今天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懂得一個道理:不要遇到困難就低頭。你弱困難就強,你強困難就弱。作文

  【篇七: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星期天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院子,擺弄著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對植物有害還是有益呢?為什麼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在哪裡?”一連串的問號讓我想了好一會兒也沒弄清楚。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親自觀察一下呢?”“對呀!我怎麼沒想到!”於是,我決定自己去考察一番。

  我先採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的方法來測試蝸牛。我找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後捉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了白菜葉子嚼起來,而對別的食物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可以斷定,蝸牛對植物是有害的。

  蝸牛爬過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接著,我又進行第二項實驗。我首先把它抓上高處,等它的頭伸出殼來時,去摸它的大盤。可是我的手還沒摸著它,它又縮回去了。這蝸牛真是“膽小鬼”,我弄了幾次,都沒有成功,真有點洩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事情還沒有做完,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麼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那塊肉,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黏糊糊的,那都是蝸牛分泌的黏液,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最後,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裡。我把一片白菜葉放在一隻蝸牛前,只見那隻蝸牛先伸出一對較長的觸角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另一對觸角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想大概一對是眼睛,另一對是鼻子吧!可是,到底哪對是眼睛,哪對是鼻子呢?我又取了片樹葉子,把它和那片差不多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一隻蝸牛面前,由於差別不很大,這下蝸牛的眼睛可派上用場啦!只見它用大觸角碰碰,便知道哪個是白菜葉子,哪個是樹葉子了。於是,我又發現了一個秘密:大觸角有眼睛的作用。

  透過這一連串實驗!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想要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

  【篇八: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和植物,它們或許(有的)像蚊子、螞蟻那麼不起眼,有的像熊貓、老虎那麼珍貴,但它們都有很多奧秘。

  今天,剛下過小雨,空氣很潮溼。我在院子裡的牆角上發現幾隻蝸牛。一個念頭閃過我的腦海:何不捉幾隻蝸牛研究研究呢?

  說做就做,我立刻抓了兩隻蝸牛。哇,好可愛!圓圓的殼上有幾個圈,越往外越大,越往外越寬。平時,蝸牛都是躲在殼裡,並用粘液封住洞口,這樣,它就可以安心地在殼裡睡大覺了。只有在雨天這樣潮溼的天氣,它才從殼裡鑽出來,揹著大大的殼慢慢地爬了。

  蝸牛為什麼會分泌粘液呢?好奇心促使我打破沙鍋問(紋)到底。我便上網查,網上說蝸牛的足裡面有個叫“足腺”的小東西。那粘粘的像膠水一樣的東西就是足腺分泌出來的,爬行時,這種粘液不斷流出來,是為了減少摩擦,有利於蝸牛爬行,邊爬邊粘在了爬過的地方。噢,原來是這麼回事呀。

  還有一個問題一直迷惑著我:蝸牛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我決定不再請求電腦老師,自己動手做一做。我找來一個死蚊子和一片菜葉,放在蝸牛跟前。過了一會兒,蝸牛探出頭來,在菜葉上聞了聞,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而那隻死蚊子呢?蝸牛看也沒看。所以,事實證明,蝸牛是害蟲。

  我又繼續觀察起來。我又看見,蝸牛的頭上有兩對觸角,一對長的,一對短的。我心裡想這肯定是蝸牛的眼睛和鼻子了。那到底哪一對是眼睛,哪一對是鼻子呢?我心裡猜想:估計是跟人的一樣,上面的長觸角是眼睛,下面的短觸角是鼻子了。我不敢肯定,又上網查了查,果然是這樣。我肯定了我的想法。

  這一次試驗很成功,我很高興,同時又明白:做事要大膽猜測,自然界中還有很多秘密沒有解開,讓我們一起發現、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