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發現作文合集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蝸牛的發現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1
“叮噹!叮噹!”下課了。我和我的好朋友以閃電般的速度來到了操場旁邊的草叢裡找蝸牛。我找來一個棍子在土裡翻來翻去。這時,我找到了一隻大蝸牛。我輕輕地把它從土裡拿了出來,就是怕它被窩抓碎了。再叫我的那個朋友把我那個有蓋子的盒子拿過來,裝點沙子,放點嫩葉,最後把蝸牛放進去,就可以了。
蝸牛的殼是黑色的,長著兩對觸角,觸角上長著比筆尖還要小的眼睛,還長著看不清的小嘴巴。它還揹著“房子”爬呀爬呀。我想:要是碰它一下,它會有什麼反應呢?我輕輕地碰了它一下。呀!它全都收回去了!看,它把自己給遮得嚴嚴實實的,真可愛!
呀!調皮的妹妹把我那一隻蝸牛的殼砸開了!我摸摸它的腹部,覺得有些黏糊糊的,而且還有小粒樣的東西。這個是什麼?我只能查詢書籍,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那些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黏糊糊的是蝸牛身體中產生的一種排洩物。這些排洩物可以幫助蝸牛爬行。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2
發現!發現!世界上很多很多讓你去發現的東西,讓我們來探索一下昆蟲世界的秘密。
蝸牛,是一種很常見的爬行的昆蟲,你知道它為什麼叫蝸牛嗎?因為,它的觸角特別像牛角。它身上揹著圓圓的殼,它的殼是用來遮風避雨用的。非常討人喜愛。蝸牛回家靠的是什麼呢?我今天就是為了發現這個秘密的。
“嘩啦啦——嘩啦啦——”天上下起了豆大般的雨點兒,雨像斷掉的珠子嘩啦啦的下了個不停,雨點兒像青蛙在地面上跳動著,雨水滋潤了小草,小草挺直了腰。雨水打溼了土地,土地不像以前那樣的乾燥。雨水打擊著小花,讓小花垂頭喪氣,無法高傲的仰著那樣高傲的頭。
就在這時蝸牛卻探出了頭來與自己的同伴在牆壁上互相於耍,我和我的小夥伴打著雨傘,來到了草地用夾子,夾起了幾隻蝸牛放了盒子裡臉上入出了喜悅的神情,我們一路小跑,穿過草地,穿過石頭地,穿過大樹,終於,回到了家。
我與小夥伴把雨傘放在了地上,一路飛奔來到了我的房間,我們開起了燈,把盒子給打了開,蝸牛靜靜的待在裡面一動也不動,我們用夾子把鍋牛們一個又一個的夾了出來,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聚成了一團我往它們的身上噴灑了一些水,它們小心翼翼的探出了頭來,探出頭來,又懶懶的伸了一個懶腰。我跟小夥伴商量,讓它們自己爬吧!我的小夥伴同意了。蝸牛們爬來爬去,玩累了又回到剛剛開始的地方歡聚一團,休息了。
就在這時我和我的小夥伴拿起了放大鏡望了又望;蝸牛們到底是怎麼樣回到原來的地方的呢?我們望了又望,還是沒有發現什麼東西,30分鐘以後還是沒有什麼新發現。我用手一摸桌子,桌了上粘糊糊的。我再一次利用反光一看,啊!是粘液。哦我知道蝸牛是怎麼回來的了,原來蝸牛是利用粘液爬回來的,那喜悅的心情,使我跳了又跳,是讓我多們的喜悅,雨漸漸的小了,小花抬起了高昂的頭,比之前要神氣的多了。
我堅持不懈。終於,知道蝸牛是怎麼爬回來的了,只要發現探索,就可以發現蝸牛的秘密。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3
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夏天的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院子,擺弄著爺爺的“寶貝花草”。
忽然,看到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它走過的地方總是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它的鼻子、眼睛、腳各在哪裡?”一連串的問號便在我的腦中浮現。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媽媽。媽媽對我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自己去實驗實驗呢?”“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於是,我決定去試驗一番。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採取“各種食品”來測試蝸牛。我捉來5只蝸牛,把它們分別編上號,再拿幾片白菜葉,饅頭和小蚊子放到它們的面前。它們大概都餓了吧,各自爬向自己喜愛的食物。奇怪的是,每隻蝸牛都選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不一會兒,白菜葉便被它們吃完了。這可以證明,蝸牛是大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個實驗:“蝸牛爬行為什麼總會留下長長的一條線?”我首先把它蝸牛抓到高處,等到它的頭伸出殼時,摸它的大盤。可是我的手還沒碰到它,它就縮回去了,心想:你可真是“膽小鬼”!我弄了幾次,都沒成功。這時,我有點洩氣了,但是,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於是,我鼓起勇氣來,忽然一個辦法在我腦海中閃過。“咦,對了!”我高興地手舞足蹈。我用一塊尖石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那塊肉,用手摸了摸它的大盤。只見下面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麼?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時蝸牛的腳,那些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洩物,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然後,我又進行了第三個試驗。我把一片白菜葉子放到一隻蝸牛面前,只見它爬到白菜葉前,伸出較長的觸角碰了碰,這才放心地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想:到底哪一對觸角是眼睛,哪一對觸角是鼻子呢?我又取出了一片葉子和一片跟葉子差不多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一隻蝸牛的面前。這下,蝸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場了,只見它爬到樹葉前,用較短的觸角碰了碰,又爬到白菜葉前用較短的觸角碰了碰,便大口地吃起白菜葉來。這下,我又發現一個秘密:蝸牛較長的觸角有眼的作用,較短的觸角有鼻子的作用。透過這一連串的實驗,我的收穫真不少!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從小必須善於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4
今天上科學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每個人捉一隻蝸牛,然後養蝸牛。我就和同學去學校的花壇裡捉蝸牛。開始,我只捉到了幾隻很小的蝸牛。後來,我捉到了很多隻又大又肥的蝸牛。回到家,我就找來了一個大盒子。先往裡面放了點潮溼的土,因為蝸牛喜歡潮溼的地方。然後我在裡面放了一點樹葉、菜葉和樹枝。這樣,我就做好了一個蝸牛生活的家了。
記得有一次,我把蝸牛放在了我的手上。它爬來爬去,一下子就從我手上爬到了桌子上。下課時,我也經常跟蝸牛玩。還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玩蝸牛比賽。我們都拿出一隻蝸牛,然後鬆開。蝸牛就開始爬了,開始是對方的蝸牛爬得快一些,然後我的蝸牛越爬越快,一會兒就追上了它。最後比賽結束,我的蝸牛贏了。我們都開心極了。
你們知道蝸牛爬過的地方為什麼會有黏液嗎?我告訴你們吧。如果蝸牛從家裡出去了,它回家的時候就可以沿著黏液找到自己的家了。
我喜歡小小的'蝸牛。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5
我清清楚楚的記得在夏天的一個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於是我走出家門,來到家門前好溪邊的那棵桂花樹下。剎那間,我看見了一隻蝸牛正在桂花樹的一片葉子上緩緩向上爬行。“蝸牛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呢?為什麼爬行過後還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白線呢?一連串的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屋中,問正在看電視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這麼想知道,為什麼不自己去探索一下呢。”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先採取了用不同食物實驗烏龜的辦法來檢測蝸牛。我先從白菜的葉子裡選了一片又綠又嫩的白菜葉子,又拿了一個饅頭和一塊中午燒的肉,又去抓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上號,把它們輕輕放在這些食物中間。它們也許都餓了吧,爬向了自己喜歡的食物,所有蝸牛都不約而同地爬向了白菜葉子,不大一會,白菜葉子就被吃的乾乾淨淨了。這下,我得出了一個結論,蝸牛是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個實驗:為什麼蝸牛在爬行過後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白線。於是我把蝸牛放在了高處,它一把身子伸出來,我就迫不及待的用手去抓它的身子,可是這隻蝸牛太膽小了,等我還沒碰到它,它就把身子縮回自己的殼裡了。真是一個膽小鬼,於是我只能出此下冊,我用鐵釘把它的殼給弄破了,然後用手指摸了摸它身體的下半部分,只覺得黏黏的,隱約還有小小的顆粒,這是什麼呢?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黏黏的東西是它的排洩物,有利於蝸牛的爬行。
透過一連串的實驗,真是受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髮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這樣就能走向成功。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6
又下雨了,我走在那條每天上學必經的小路上,找尋著那些小東西,它們就喜歡雨天出來活動,背上揹著個重重的殼,慢吞吞的移動著,那就是小蝸牛。
我開始發現,平時太陽高照時是見不到它們的,每當一下雨,小蝸牛就會從那些隱避的地方爬出來,把它那粘粘的白白的身子整個從殼裡鑽出來,高昂著頭在那裡,好像很熱的樣子,暢快的淋著雨。
我蹲下來,仔細看著它們的樣子,身上粘粘的,肥肥的。背上有一個螺旋形的外殼。它的眼睛很特別。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它的眼睛就長在那對長的觸角上,我拿來一個樹枝,輕輕碰了它一下,蝸牛就馬上縮排殼裡,好像沒有了安全感。我用手捏起它的殼,卻很難把它拿起來,因為它的身體有黏液,吸附在地上,象膠水粘著似的。蝸牛爬得可真慢,好半天才爬出一丁點距離,身後還拖出一條溼溼的痕跡。
透過觀察小蝸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細心觀察,生活中也有很多學問。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7
星期天的下午,天氣十分暖和,我走進院子,擺弄著爺爺的花草。忽然,看到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麼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呢?”“它的鼻子、眼睛在哪裡?”一連串的問號便在我的腦中浮現。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採取“用各種食物品實驗蛐蛐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找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後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面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便給吃玩了,這下可斷定,蝸牛是大害蟲。
透過這一連串的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