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蝸牛發現作文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蝸牛發現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蝸牛發現作文 篇1
星期天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院子,擺弄著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麼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在哪裡?”一連串的問號浮上我的腦海。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親自去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於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一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先採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烏龜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撿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後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而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我得出初步的結論,蝸牛是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項實驗,分析“蝸牛爬行時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把蝸牛捉到高處,等它頭伸出殼時,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還沒碰著蝸牛,它的頭又縮回去了。我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連續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真有點洩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幹事情剛開始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麼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又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蝸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覺得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麼呢?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洩物,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最後,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裡。我把一片白菜葉放在一隻蝸牛面前,只見那隻蝸牛先伸出一對較長的觸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另一對觸手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想:大概一對是眼睛,另一對是鼻子吧。可是到底哪對是眼睛,哪對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樹葉子,再拿來一片同樣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一隻蝸牛面前,由於差別不很大,這下蝸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場啦!只見它用小觸手碰碰,便知道哪個是白菜葉子,哪個是樹葉子了。這下,我又發現了一個秘密:大觸手具有眼的功能,小觸手具有鼻的功能。
透過這一連串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髮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章主線清楚,整個佈局是依“問題的提出—逐個實驗—明白道理”的.順序記敘的。重點部分的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三個小實驗,寫三個小實驗分別按實驗的方法—經過—結果—推斷的順序記敘,條理性很強,結尾能深入地闡明成功的道理,使文章有較深刻的思想意義。
另外,作者觀察細緻,善於思考,使這篇狀物文章又平添了一種科學性,讓人增長知識,給人啟迪。
蝸牛發現作文 篇2
今天,我心血來潮想去觀察蝸牛是怎麼吃東西,和怎麼行走的,有趣的蝸牛。於是,我便去家門口的草叢中瞧了瞧,由於剛下過雨,我輕而易舉地就捉住了一隻白色的大蝸牛。
這隻蝸牛個頭挺大,在它的背上有一圈圈可愛的花紋,漂亮極了。我便給她取了一個叫“合合”的名字。
早上,我摘了兩片樹葉作為合合的營養早餐,剛開始它小心翼翼地用觸角碰了碰葉子,然後把頭縮進了殼裡,過了一會兒,又偷偷地用觸角碰了碰葉子,又把頭縮進了殼裡,連續這樣做了兩次,最後才放心大膽地吃了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又到了吃午餐的時間,我決定給合合改變一下伙食。於是,我從冰箱裡拿出了一點抹了果醬的麵包和一點巧克力,送到了合合面前。合合好像對面前的美味感到好奇,便爬到了那一小塊麵包上,先小口的品嚐了一下,感覺味道不錯,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下午,我和合合玩了起來。我用一片葉子誘惑合合跑了起來,忽然合合又把頭縮了進去,合合好像害羞了,在地上打了一個小轉轉,然後留下了一團黑色的便便,不好意思地慢慢爬到了一片葉子上。
晚上,合合的晚餐是一塊麵包,合合吃完後,我把它放回了我發現它的那一片草地上。
我發現,蝸牛並不挑食,而且還興趣廣泛哩!
蝸牛發現作文 篇3
只聽一陣雷鳴,雨公公來了。瓢潑大雨就隨後下起。雨點和雨傘就打起架來,經過一陣較量,雨被打跑了,雨傘以優勢勝利。此時雨後美景全展示出來了,蝸牛也不甘落後,慢慢從草叢爬出,看著它那笨樣,真逗!
我看蝸牛挺有意思,就捉了幾隻,讓它們賽跑。嘿!"蝸牛一郎"慢吞吞在後面呢,"蝸牛二郎"遙遙領先,"三郎"緊跟"二郎"不放,好像在說":二哥,你慢點。""二郎"才不塞它,勇往直前……第一回合"二郎"勝利。第二回合剛開始,我奇怪的發現這地上怎麼有白痕呢!一觀察,怎麼還是蝸牛的賽跑路線呢!心想:蝸牛真能,還會自己畫賽跑線啊。可它又沒料,怎麼畫,用什麼畫……我腦袋上全是問號。
我帶著問題跑到媽媽跟前,把問題講給媽媽聽。媽媽告訴了我原因。"哦,原來如此,是蝸牛自己生產的液體在身體內,同時也在排除廢液體,透過爬行摩擦地面留在地上,液體幹後,就成了白線條。"
呦!連小蝸牛就有這麼多學問,我繼續尋找問題,揭開更多秘密。
蝸牛發現作文 篇4
星期天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院子,擺弄著爺爺的寶貝花草——吊蘭。忽然,看見一隻蝸牛緩緩地爬到了一片葉子上。它拖著一個堅硬的殼,爬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長長的線。“蝸牛喜歡吃什麼?”“為什麼它爬過的地方總是留下了一條長長的線?”“它的眼睛在哪裡?”一連串的問題便在我腦中浮現。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親自實驗一下呢?”
我決定去實驗一番。蝸牛喜歡吃什麼?我用各種不同的食物來檢測蝸牛。我找來了菜葉子、饅頭、小蚊子等。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食物的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每隻蝸牛都選上了菜葉子,津津有味地嚼了起來,面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沒過一會兒,菜葉子便給蝸牛們吃光了。這下可斷定,蝸牛喜歡吃菜葉子。接著,我又進行第二個實驗:蝸牛爬行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首先我把它捉到了一片葉子上。等它的頭伸出殼時,我正要去摸它的頭,它又縮了回去,這蝸牛真是“膽小鬼”!我弄了幾次都沒有成功,真是有點洩氣了。
這時,一個辦法從我腦中閃過,我高興得手舞足蹈。用一塊石頭小心地挪開蝸牛,抽出了那片葉子,摸了摸葉子上面,黏糊糊的,又滑又亮。原來這是蝸牛的排洩物,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我的第三個目標是蝸牛的眼睛。一隻蝸牛“醒”了,我可以實驗了,我把蝸牛放到了菜葉上,它便伸出了觸角。我趕緊用放大鏡對著它的觸角看,只見觸角的頂端有兩隻圓圓的眼睛。一連串的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一些看似很奇怪的現象,只要努力尋求答案,就會覺得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