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大海> 以我指著大海的方向為題的作文

以我指著大海的方向為題的作文

以我指著大海的方向為題的作文

  久居山野的人,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收藏在清淨當中。這份清淨來自於身邊的山山水水,從森林裡吹來的風是清新的,從山谷裡流出的水是純淨的,被陶冶的身心便沉湎在無限的依賴感之中。如同孩子依賴母親的懷抱,傳輸到體內的溫暖,無時無刻都在量化著精神乃至思想。

  受恩於一條河,不僅僅感念被定製了出生籍貫,也被定製了氣質顏色。一顆心始終被清冽的水漂洗著,就像淘孩子的一身髒要被母親清洗一樣,永遠都不會擔心自己會被塵埃湮沒。

  朝陽河流過我的家鄉,也是洗亮我生命的那條河。她發源於四方臺的北麓。四方臺是家鄉的最高山峰,海拔一千一百多米,因險峻而著稱。三面峭立的石壁,高達數十米,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年的日寇討伐隊,幾次掃蕩都無功而返,王德泰將軍率領的抗聯隊伍,在這裡拋頭顱灑熱血,譜寫著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這裡山高林密,溝壑縱橫,成就了抗聯根據地的創立。這條河灌溉著這片土地,也滋育著這裡的人脈,並且日益蓬勃。我的家鄉就坐落在這條河邊,三道灣鎮,名字裡有個“灣”,在我看來有些牽強。僅僅靠一條朝陽河,不足以體現那個水字偏旁。大凡帶“灣”的地名,都是水波浩淼,水天一色。如“娜魯灣”,“亞丁灣”,還有那個著名的“臺灣”,兩個“灣”裡的水不可比擬。倒覺得“彎”字還比較貼切,山高路遠,坡多彎急,望山跑死馬的路何其漫長。只是有些乾癟,不適合作為名字出現罷了。朝陽河的水量不是很豐沛,遇到大旱之年,河水急劇萎縮,河道里一片白色,耀得人眼花。那河水像條小青蛇在圓滾滾的石頭間遊動著,有氣無力,奄奄一息。河水也有暴漲的時候,那一年,一連幾天暴雨,把河床漲了個滿滿當當,還上了公路,淹了農田。村子裡也進了水,正當村民們擔心會不會淹了房子時,村裡的大喇叭卻釋出了一條資訊:河面上飛來許多海鷗,提醒廣大村民嚴禁捕殺。

  海鷗?怎麼會有海鷗?是從哪裡飛來的?大家顧不得屋子是不是進水,都跑到河邊觀看。可不是嗎!一隻只白色的鳥兒,一邊叫著,一邊急速地飛翔著。儘管天空裡烏雲翻滾,陰風怒號,它們卻像撕裂黑暗的閃電,潔白而矯健的身軀,把天地輝映得生動無比。天哪!是腦海裡深藏著的形象,在這一刻,在心靈深處放大著,膨脹著,爆發著!河水流去的方向是大海嗎?那裡一定是大海!我指著海鷗飛來的方向,對人們喊:那裡是大海!

  海鷗的到來,讓我對這條河有了新一層的認識。這條河太普通了,起起伏伏,彎彎曲曲,在印象裡是那麼渺小。然而,卻通源著大海。山裡長大的孩子,哪裡見過海的壯闊?想起大海心裡就泛起波濤,似乎那裡的濤聲是一聲聲呼喚,從漠漠的天際傳來。夢裡夢到了大海的.模樣,海水的鹹與河水的甜交匯在一起,讓味蕾昇華,同時,也昇華了生命的全部意義。我不好確定究竟喜歡哪一種,只能在這兩種味道里變換著。我的腳步在不知不覺間追逐著河流的流速,隨著它匯入布林哈通河,然後又匯入圖們江。

  在這十幾年間,我先後對各個河段進行了考察,在其中熟知了許多風土人情,歷史史實。

  在琿春到防川河段,有一段路途狹窄到只有一條八米寬的公路是我國領土。這段路叫洋館坪大堤,全長888米,是連線防川的唯一通路。站在龍虎觀景臺上,看那三國交界處,朝俄大鐵橋像鐵索一樣,鎖住了向前的目光。這條著名的大橋,橫亙在江面上,制約著我們出海的可能。空有出海權卻出不去,望著近在咫尺的大海,滔滔的江水似乎也在發出長長的嘆息。迷霧茫茫,我此時眼裡的三國交界是血淋淋的骨肉分割,歷史的沉重感壓在心頭。站在民族英雄吳大澂的石像前,似乎依稀可見他炯炯目光裡燃燒的怒火,能聽見他內心深處奔騰澎湃的心聲。一寸江山一寸血,這條河流的起源到終點,始終都在流淌著中國人民抵禦外侮的不屈精神。

  蒼茫間,我又聽到了那熟悉的聲音!那是海鷗的叫聲!它那潔白而矯健的身影,衝破遠方的迷霧,穿過鐵橋,從大海那邊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