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三作文>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

初三分享的作文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

  生命因分享而充實,因分享而充滿激情,因分享而多姿多彩。下面整理了一些關於分享的初三關於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1

  懂得分享的人才會收穫更多的快樂。我不知道自己是在什麼時候學會分享的,但是現在的我懂得了分享的快樂。

  我從小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鄉下的生活簡單而樸素,但是簡樸的生活中也有愛和快樂。記憶中外婆總是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和外公,而她自己總捨不得吃的。記得有一次,祖孫三人一起吃著晚飯,氣氛和諧而寧靜。晚飯很簡單,一人一碗麵條,我和外公的碗裡各有一個荷包蛋,而外婆的碗裡卻沒有。外公發現後,像往常一樣,用筷子把他碗裡的荷包蛋夾成兩半,將另一半夾到外婆的碗裡。“你要多吃一點。還是你吃吧。”外婆邊說邊把那一半蛋又夾回到外公的碗裡。外公怎麼會肯讓呢!於是,夾起來又放到外婆的碗裡。就這樣,謙讓了半天,最後外婆又像往常一樣把那半塊荷包蛋夾到我碗裡:“你正在長身體,你吃了它。”

  看著慈祥而清瘦的外婆,我覺得自己不應該接受這半塊荷包蛋,腦袋裡在迅速地盤算著怎麼才能把它輕鬆地送出去,突然一個激靈,想起了從書上看到的一招,於是計上心來。

  “蛋好鹹啦!”我夾一小塊嚐了嚐,然後對外婆叫喊道。“好鹹?”外婆驚奇地看著我。“不信?你嘗!”我邊說著,邊迅速地把那半個荷包蛋轉移到外婆的碗裡。外婆嚐了一小口,正要說什麼,突然看見我在偷笑,立即就明白了我的計謀,“你這個小精怪!”說著,就要把蛋弄回我碗裡。“我頂多只要一半,不然我一點都不要。”我撒嬌道。最後,外婆沒法,只得和我分享了那半塊荷包蛋。

  和別人分享東西的感覺其實很不錯,至少那段飯,我們吃得格外開心,格外幸福。

  懂得分享你就能擁有更多的快樂,懂得分享的人才最幸福。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2

  分享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功幸福,怎樣才能真正體驗到它的樂趣?帶著這問題,今天我讀了葉明珠的作品《分享的樂趣》,讀完了這篇文章,我受益匪淺。

  文章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父子二人在湖邊比賽打水漂,父親技高一籌,兒子不服氣,不停地練習著,終於有一次超過了父親,而父親卻沒有看見,更沒有讚賞他的孩子。一向頑皮堅強的小男孩竟然委屈的流下眼淚。這個故事告訴我:當一個人獲得成功的時候,他需要的是有人和他一起來分享這份喜悅。文章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兒子為了超過技高一籌的父親,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著,終於打出了11漂的好成績,而父親卻露出懷疑的神情,這使一向堅強的小男孩流下了眼淚。

  最終,父親弄清了兒子傷心的原因:他的勝利果實沒有人與之共同分享。文中兒子說了這樣一段話:“我打出了11漂,多麼不容易,你卻沒有看到……”讀到這裡,讓我想到自己也曾有過同樣的經歷。學校舉行默寫比賽,我認真複習後,獲得了滿分,心裡十分高興,想早一點回家,把這個好訊息告訴老爸。一進家門,我就向老爸報喜,可老爸一邊看報紙,一邊頭也不抬地說了一句:“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是應該的。”

  我聽了心裡冷了大半截,再也高興不起來了。老爸呀,你可知道?我多麼想聽一聽你對我讚賞啊,哪怕是一句也好呀!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我寫得思想品德社會調查作業,得了區優秀獎,當我把這一喜訊告訴媽媽時,媽媽先親了親我,然後又說:“我的女兒真棒!”知道嗎?我覺得比獲獎還高興,因為媽媽與我一起分享了快樂!培根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將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會得到兩個快樂……”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3

  翻開記憶的畫冊,盡情地搜尋著六年之間的往事,突然,我的思緒停留在這件令我難以忘懷的事上……

  那條長長的小巷,是我上學必經的地方。

  陽光,就像漏氣的可樂,懶洋洋地傾瀉在微微發黃的地磚上。

  不遠處,有一扇小門。裡面是一隻名叫“寶寶”的小狗。他不算好看:毛茸茸的耳朵垂在兩邊,全身都是棕黑色。但是,他卻有一雙酷似人類的眼睛,可以聆聽我的心聲。

  有一次,我的數學試卷第一次被打上了七十九分。悲傷,憤怒,委屈,交織在一起,化作淚水湧進我的眼眶。這促使我不由得來到了小門前。寶寶用它棕紅色的眼睛不解的望著我,我也望著他,終於,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向寶寶訴說了我的成績,我的努力經過,還有我如今拿到的七十九分。

  直到我把一切不開心的事全不到了出來,才露出了一絲笑容。因為我早就習慣了天天的訴說,習慣了寶寶用那種不解的眼光看著我,習慣了把不開心的事通通倒給寶寶,然後把我所有的秘密封鎖在這扇門裡,和寶寶一起分享,一起珍藏它們。

  分享,就是相信,就是使人快樂,和睦,使人與人,甚至人與動物,有一個更好的能夠來溝通的空間,讓我們的世界充滿陽光,充滿自信,充滿喜悅,充分擺脫那些悲傷,憤怒。我認為,寶寶就是為我擺脫憂愁,擺脫憤怒,使我的生活充滿陽光,充滿自信與喜悅的使者!

  只有與別人一起分享你的愛,你的愛才能歷久彌新!學會與動物分享,更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4

  8號上午,我們抵達了最後一站-萬寶山觀光果園,準備進行垂釣和燒烤的活動。垂釣結束後,天下起了濛濛細雨。雨打在水面上,水面泛起微微的漣漪;雨打在花草上,花草瞬間變得經營剔透;雨打在屋頂上,屋頂垂下淅瀝瀝的水簾;雨打在山清水秀的畫中,使人更有一種迴歸自然的感覺。

  經過“漫長”的等待,帳篷終於搭好了,我們排著隊來到燒烤區。活動了一上午的我們早就飢腸轆轆了,開啟老師分發的食品盒,個個垂涎三尺:有丸子,有雞翅,有魷魚,還有…燒烤開始了,第一道程式就是生火,因為是雨天,生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陳老師最有,我們一切只能聽從她的吩咐。我們要來幾張報紙,陳老師隨手抓來一張點燃,迅速塞到炭裡,又熟練地在燒烤架上刷點油,跳動的火化,不一會兒就從炭中鑽了出來。

  陳老師先開口了:“食物要多翻動,才能烤熟。”我照著老師的話,把一些食物放了上去,不停地翻動。沒過多久,一股濃濃的香味已經撲鼻而來了。

  這時,一位同學誤以為那串丸子是她烤的,正準備食用時,我衝著她大喊:“這是我烤的!”她顯得很尷尬。陳老師聽見了,很是生氣。她的眼光中投出了憤怒而又有一些失望。她說:“這麼多食物,就應該大家一起分享,讓她品嚐你的手藝有什麼關係,你同樣可以品嚐他人的手藝呀!之所謂‘有福同享’嗎,是朋友,又何必區分你我他呢?”大家都很同意她的說法,我也意識到自己錯了,慷慨地把食物讓給別人。

  大夥忙得熱火朝天,濃煙燻紅了我們的眼睛,但一陣陣暖流在我們心中激盪,幸福的笑容不時浮現在我們紅彤彤的臉蛋上。我烤了一隻雞翅,雖然有些苦,但苦澀之中,我還品嚐到了一絲絲的甜蜜。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5

  聽說,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在安靜的圖書館裡,我時不時的微笑一下。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了一本很棒的“輕小說”,裡面優美的語言,宛如芭蕾舞演員那輕快的步伐;裡面動人的情節,猶如沙漠中的一絲泉湧,讓人欣喜萬分……

  “小雪你在看什麼?”小雨不知什麼時候走了過來。

  “沒,沒什麼,就是一本文言文書籍而已。”我迅速把書合上,藏到身後。

  “那你至於把書背到身後嗎?不就是一本文言文書籍嘛!我又不喜歡看。對了!小雪上次給你推薦的幾本名著小說趕快看呦!最近很搶手呢!”

  “嗯!知道了!我這就去換。”我一臉虛假的笑容。

  走到書架旁,我小心翼翼的把書藏好。左瞧瞧,右看看,生怕被什麼人發現了我在藏書。我拿了一本《老人與海》坐回去看。本想著小雨怎麼會給我推薦這麼一本外國書籍,一點都不好看,一定是沒把好書推薦給我,真小氣!可誰知我越看越入迷,最終我竟被老人的毅力所征服了!這真是一本好書!不過,我迷惑了……

  “小雨,你推薦給我的書太棒了!不過,你為什麼把這麼好看的書推薦給我呢?”我的內心經過再三決定,把我的疑問告訴了小雨。

  “小雪,你Out了!”小雨笑的特別燦爛。

  “誒?”我更迷惑了,為什麼我Out了?

  “小雪,你沒聽說過分享嗎?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看到你因為看完我推薦的書,露出燦爛的笑容,我也會感到很快樂呢!”

  原來,是這樣。

  “小雨,走,我帶你去拿一本特別好看的輕小說,書裡的內容……”

  兩個女生有說有笑的一起看那本“輕小說”的時刻,是最快樂的時刻,因為……

  原來,分享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6

  要懂得分享其實很簡單。

  初一的時候,有過建立“流動書櫃”的活動。說直了就是將自己的書籍捐出分享給大家看,以書會友。

  那天,有些人很早到了,熱情高漲,紛紛在討論各自捐的書,七嘴八舌,就像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的。很快人到齊了,都將自己的書捐出。都因為有好東西可以分享,大家很高興,害的老師都管不好秩序了。捐出來的書堆積如山,登記的同學都快忙不過來了。我也精心挑選了幾本書捐了。這下,課餘時間大家就可以讀讀書,陶冶情操,放鬆放鬆,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吵鬧了。老師也可以少操心了。

  下午,老師又為此開了個好書推薦會。用抽學號的方法,來決定演講者,公平公正。大家的激動點又被激起,各自摩拳擦掌,拿著自己的好書,紛紛在練習演講。對了,演講的內容就是把這本書的內容,有趣的部分和感動人心的情結,簡單的介紹一下,讓大家對這本書更加的理解,如果喜歡看還可以去書櫃找這位同學的借來看看。而且,同學向我借書,我也很樂意與他們分享我的好書。這個好書推薦會不僅鍛鍊了我們的口才能力,還間接地讓我們懂得分享。

  其實分享就在你平常那些不注意的細節上。你看到一則笑話,感到很好笑,又給其他人看,讓他們也樂一樂,這也是分享;你因考砸了,向好朋友傾訴,這也是分享;你得到了他人的表揚,告訴家人,這也是分享;學校裡發生有趣的事,你告訴家人,這也是分享……看吧,分享就是與朋友、家人一起共享快樂,分擔痛苦和悲傷。

  說真的,懂得分享很簡單。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7

  分享是一種快樂,是一種精神上的解脫,每當你有什麼高興或不高興的事情,告訴朋友聽後,就會覺得整個人都爽快了。其實與人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是在用心傳遞著彼此之間的感情。

  學校舉辦了一個捐書活動,每個同學都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書,捐獻出來,給更多的同學看到。就拿我們班來說吧,我們班的同學才一天時間,捐出的書就已經“堆積如山”了,把那個抄書名的男同學忙得團團轉。當然我也不例外,我也把自己喜歡的四本書捐給了學校,可見我們班的同學多有愛心呀!後來,我們還在中隊活動時開了好書推薦會,每個被抽到的同學,都拿著自己喜歡的書,到講臺上,把這本書的內容,有趣的部分和感動人心的情結,簡單的介紹一下,讓大家對這本書更加的理解,如果喜歡看還可以找這位同學接來看看。而且,同學向我借書,我也很樂意與她分享我的好書。這就是分享樂趣。

  有一個關於特雷莎修女的故事:有一次,他聽到一個訊息,有一個信奉印度教的家庭已數天沒有東西吃,所以她修女了一些米,跑到他們家中。在修女還沒有弄清楚究竟時,那家庭中的母親已把米分成兩份,將其中一份送給那信奉回教的鄰居。修女問她:“你們一家每人可以吃到多少呢?我給你們的米糧只有那麼一點,並且你們共有十個成員,你們如何夠吃呢?”那母親只回答了一句話:“他們也沒有東西吃。”

  這個故事中的母親,給了我們“分享”的最高度的詮釋,因為她的回答還原了生命原本的亮麗底色,並且讓我們懂得了:分享是生命的一種快樂與幸福。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8

  學會奉獻,讓別人更快樂;懂得分享,使自己更快樂。——題記

  從前,有一個神甫,在該做禮拜的時候偷偷地跑出去打高爾夫球了。結果打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球。天上的眾神就問上帝:“他去做違法的事,你怎麼還讓他打出這麼好的球呢?”上帝回答說:“這麼好的球,看他去跟誰分享!”果然這個神甫不敢和別人說,這件事成了他的一個心病。由此看來,分享是多麼重要。

  讀小學的時候,我到同學小明家裡去玩,看到他有一個xbox.那是一種電視體感遊戲,人們站在螢幕前面做動作,遊戲裡的人也會作出相應的動作,非常有趣。當時我們玩的是籃球遊戲,玩得很盡興。小明說,還有一張正版的運動遊戲碟,更好玩,可是太貴了。

  回家後,我一直念念不忘這件事。經過千辛萬苦的積攢,我終於有了一個自己的xbox,還有那張昂貴的運動遊戲碟。我興奮極了,天天一個人在家裡玩。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也慢慢地覺得無聊了,每次都和一成不變的電腦玩,太沒意思了。

  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又到了小明家去玩,我還帶上了那張運動碟。當大家興致勃勃地開啟遊戲時,我看到了熟悉的介面,真是提不起勁來。可是沒想到,當一群同學在一起比賽,討論著怎樣才能贏時,遊戲立刻變得很有趣了。平時跑步慢的人,在遊戲裡掌握了技巧,次次都能贏。而平時跑步飛快的人,卻常常在遊戲中輸掉。勝利的人手舞足蹈,失敗的人氣憤跳腳,這場面,比一個人在家裡玩更刺激更快樂。這使我懂得了,當快樂分享時,就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臨走時,我看到小明那樣地喜歡這張遊戲碟,就送給了他,說下次一起玩。他高興得跳了起來,幾個同學也興奮地約好了下次玩的時間。看到大家這麼開心,我到了奉獻,也是一種分享,會帶給人更多的快樂。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9

  分享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幸福與快樂;分享能夠提升人生的情趣與境界,贏得人們的.尊敬;曾有人說過,不會分享的人註定是一個孤獨者,一個失敗者。

  分享是一種才智,懂得分享的人能收穫別人的快樂,同時也給予了自己快樂。比爾·蓋茨曾說:“每天清晨當我醒來,我便思索著如何與他人分享我的快樂,因為那會使我更快樂。”蓋茨的話確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與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發成果;他與社會分享自己的財富。

  人人都有自己的樂趣。有的人把讀書當作樂趣,再繁忙的工作之餘,還要從時間的縫隙中學習;有的人把運動當作樂趣,到了幾乎不能勞動的時候,還要撐著起來趕點活;自然也有把吃喝玩樂、閒遊浪蕩當作最大的樂趣。至於那些等而下之的”樂趣“,舊不必說它了。其實分享卻很簡單,它只是一種思想上的放鬆。每個人都把自己所擁有的給予別人,從而獲取快樂,丟掉憂愁,這就是分享!

  樂趣,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的道德品質,當然也反映每個人的世界觀。而我則把和別人一起分享實驗得到的快樂當作樂趣,有一位偉大的化學家說:“我最喜歡跟我的好朋友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因為我能夠跟我的朋友一起渡過難關”這位化學家的想法幾乎與每個人的想法相同。

  分享給別人,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但是也是很難做到的,真正做起來,跟你口頭上說說就過去的話語是不一樣的。做起來你會感到很快樂,然而別人也會送你一個默默的祝福和甜甜的笑容。

  這個世界就是有了分享才變得如此的美麗,無論你與人分享的是快樂或是痛苦,是歡笑或是眼淚。

  初三關於分享的作文10

  帶著蔚藍色的心情,在蔚藍色的海中感受無限的快樂。無論曾經在陸地上多麼澎湃的江河,納百川的海都以平和的心接受它,然後以無限廣闊的胸襟將快樂分給每一朵浪花、每一位在海中盡情嬉戲的遊人。海接受江河的激情,分給它洶湧的浪花;海容納遊人的快樂,同時帶給他們更多的快樂。海就是這樣,人們給予它的不全要,它留下該留的,將自己的快樂無私地與別人分享,造就了最美麗的人生。我彷彿聽到海與魚兒的對話:

  “沒人知道我流淚,因為我活在水中!”

  “我知道你在流淚,因為你活在我的心中,你的痛苦和憂愁由我來與你一同分享!”

  就連珍珠閃爍的海灘上偶爾閃動的幾塊黑礁石,也是海微笑時跳動的眉毛。

  海螺的殼總是盤旋著尖尖地指向天空,既不圓潤也不柔和。

  在佈滿沙粒和礁石的海底,海螺緩緩地移動著。每當有海浪衝過來,邀請它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樂的時候,海螺總是把自己藏在厚實又沉重的殼裡,它不願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它總是害怕受到別人的傷害。它不知道,分享快樂,就會得到雙倍的快樂;分享痛苦,就會減少一半的痛苦。海浪失望地離開了,奔向了海的懷抱。

  盲目的自閉使海螺在海里顯得卑微,它一生都只能躺在自己的世界裡唱著獨角戲,所以它註定不會像海那樣永生。它終究會死去。海螺死後,它的殼還在,只是留不住海浪,留住的只有海浪聲。

  與人分享的海、盲目自閉的海螺無法同時贏得上帝的青睞,於是上帝不假思索地將最美麗的人生賜予了海,而孤獨的海螺,只能永遠生活在人們的腳下。

  於是海輕輕地告訴我:

  “最美麗的人生是將自己的歡樂與悲傷與別人分享,把別人的快樂、痛苦和自己一起分享!”望著海我使勁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