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初中作文
那年,外婆帶我去小溪裡摘水芹,那醉人的清香撲進了我的心裡;
那年,媽媽帶我下河抓小魚,小魚遊啊遊,影子映在了我的眼裡;
那年,竹林蔥蔥,溪水潺一潺,板栗花香沁人心脾。
那年我8歲。
可是,曾幾何時?
我再也看不到蔥綠的水芹,只見那發黑發泡的臭水溝。媽媽再也沒有帶我下過河,因為那小河早已告別了小魚的身影……
去哪兒了呢?那清香的水芹;去哪兒了呢?那活潑的小魚;去哪兒了呢?我美好的家園!
我急著跑去問外婆,外婆嘆了口氣:“自從村裡的人開始養殖生豬,村裡就再也找不出一條幹淨的小河了。”
“為什麼呀?”我不解。
“你看,為圖方便,哪家不是直接把豬糞排在小溝裡?村裡四個住人的山塢,沒有一條不是堆滿了豬糞。冬天還 好,夏天剛到村口,人就被那股豬糞臭燻跑了。現在我們村可是有名的臭村了。哎!”外婆又深深地嘆了口氣。
那年我12歲。
記得媽媽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懷念兒時的板栗花香》。我們村盛產板栗,一到夏天,滿村的板栗花香,遠遠在村口就能聞到。那醉人的香味,是媽媽一輩子都抹不去的記憶。可如今,這個村竟成了遠近聞名的臭村,我真是無比憎恨那些奪走了我的`小魚和水芹,奪走了媽媽的板栗花香的人。
後來我讀初中了,很少回老家。可是,記憶裡那條長滿水芹的小溪總是讓我牽掛。
聽外婆說,這幾年村裡發生了大變化,我們村被列為杭州市的生豬定點養殖基地了。大多數養殖戶都集中搬遷到無人居住的山塢裡去了,大規模的豬場就有三個,豬糞集中管理再利用,或轉化為生態肥料,或轉化為沼氣。
“媽媽,我們國慶節要回老家的吧?”我急切地問。
“那當然!”
於是,我開始期盼,我希望看到什麼呢?我想起了兒時記憶中的一切……
漸漸的,家一點點映入我的眼裡:小河裡的水明顯乾淨了,水流也大了,不再有堆滿的糞便。小河邊一排水杉樹已經老高老高。
“水芹!媽媽你看,是水芹!”我的眼睛一亮,驚叫著,幾乎哭出來。
是的,是水芹,我兒時最美的記憶,又回來了。
到了外婆家,蒼蠅也明顯比以前少了。想當年,這裡可是蒼蠅的王國。外婆說,村裡現在只剩一兩戶人家還 養著幾頭母豬,但吃的是生態飼料,糞便養不了蒼蠅的。
真好!
幾個舅舅都搬到養豬場去了,於是我去看他們時正好參觀了宏偉的養豬場:一排排房屋整齊劃一。進養豬場時,我們要經過一個關卡消毒,以防止生人帶入豬的傳染病毒。那麼多大豬小豬我生平第一次看見。
我不再那麼討厭豬和養豬人了。我感覺兒時的家園在我心裡漸漸又清晰起來。
回到臨安,走在大街上,看見電子螢幕上滾一動著“五水共治”的宣傳標語,我心裡莫名的感動。是的,我們真的去做了,去改變了。謝謝那些還 我長滿水芹河流的人。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能重見小魚的歡唱,重聞板栗花的清香。
沒有誰能真正懂得,曾經養育過她的美好家園,在一個孩子的心裡有多麼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