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材料> 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材料範文

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材料

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材料範文

  民族團結才能和諧相處,才能繁榮富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材料範文,快來圍觀吧。

  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材料範文一:

  烏魯木齊市確定每週五下午為各學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日”。

  10月31日,烏魯木齊市教育局局長劉劍在烏魯木齊市教育系統“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動員大會上要求,每週五下午各學校要結合實際,在全體師生員工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寓教於樂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增進友誼、融洽感情。

  同時,各學校要在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前,利用三分鐘時間,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班委帶頭,學生依次圍繞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風俗介紹、民族團結故事講述、民族宗教政策感悟等內容,開展“課前三分鐘”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另外,各學校每月圍繞“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至少開展一次主題班(隊)會,要做到精心組織安排,做到主題凸顯,確保教育效果。各學校要積極透過舉辦文化藝術周(節)等多種活動,以民族團結友好班級、民漢結對認親學生為單位,透過音樂、舞蹈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成果和各民族文化傳統,營造濃郁氛圍。

  在特色課間操上,烏魯木齊市教育局要求各學校要大力開展特色課間操活動,編排具有新疆地域特色、學校特點的課間操,融入各民族的文化元素,讓學生在每天的課間操活動中,就能感受到大美新疆、多元文化。

  在民族團結校本課程方面,各中小學要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圍繞民族文化特點、風俗習慣、建築特色等內容積極開展校本課程研發,透過校本課程建設,增強各族師生對各民族文化的瞭解,切實增強“五個認同”。

  烏魯木齊市教育局要求各學校、班級要積極收集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典型事例,透過校內、班內宣講等形式,大力進行弘揚。市、區(縣)教育局及時收集整理典型材料,組建宣講團,在市、區(縣)教育系統範圍內大力開展宣講活動。

  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材料範文二:

  河南鎮平縣石佛寺鎮中心小學教師婁曉婧給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事蹟採訪團介紹學校的情況。

  6月17日,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事蹟採訪團在河南鎮平縣石佛寺鎮中心小學採訪時,負責引導和雙語解說的女老師婁曉婧引起了記者的注意。24歲的婁曉婧是漢族,來自新疆霍城縣蘆草溝鎮。受堂哥學維吾爾語的影響,婁曉婧上大學時選擇了學習維吾爾語專業。在她看來,在新疆,學習…

  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材料範文三:

  素有“中國玉雕之鄉”美譽的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石佛寺鎮,22個行政村中14個村有玉雕產業,有9大玉石專業市場,5萬餘從業人員,“戶戶可聞琢玉聲”,也吸引了各地的玉商紛至沓來,當然也不乏來自“和田玉故鄉”的新疆維吾爾族玉商。

  走在石佛寺鎮的大街上,會讓你有種錯覺是在新疆。因為這裡到處都有新疆元素,幾乎所有的廣告牌、標語都是兩種文字,而且這裡有打饢的、賣烤包子的、烤羊肉串的,當然,最多的是賣玉的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

  從十幾年前少數新疆籍維吾爾族玉商到這裡“投石問路”,到如今有了專供新疆籍維吾爾族玉商經商的“天下玉源”玉石交易市場,石佛寺鎮已成為內地新疆維吾爾族主要聚集地之一。

  1500名維吾爾族商人常住石佛寺鎮

  “我來石佛寺已經13年了,從擺地攤賣玉料起步,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石佛寺鎮天下玉源市場南大廳2號門店的老闆,來自新疆于田縣的阿布都拉買提卡司木說,最讓他值得驕傲的是,曾有國家領導人光臨過的他的玉石店,他把照片放大掛在了牆上。

  1994年,新疆新源縣的安努爾達吾列提哈爾來到鎮平縣開飯館,成為這裡的第一個新疆籍維吾爾族商人。2004年,第一批新疆籍維吾爾族玉石商人來石佛寺鎮經商。2009年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形成規模,最多時達到近3000人。

  官方統計,目前有1500名新疆維吾爾族同胞常住石佛寺鎮經商、務工,石佛寺鎮與新疆之前每週有4趟往返班車。

  59歲的巴吐爾吐爾遜4年前為了照顧在河南上大學的小女兒,來到這裡做玉石生意。這些年掙了錢,過上了好日子,為了表達對當地政府的感激之情,去年底他遞交了入黨,如今已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2015年4月27日,石佛寺鎮規劃建設的“天下玉源”市場啟用,這個專供維吾爾族同胞經營玉料的大型商場可容納上千人。

  如今,數以千計的新疆籍維吾爾族玉商告別了風吹日曬,基本實現了石佛寺鎮黨委、政府“進得來、穩得住、發展好、能致富”的預期目標。

  新疆維吾爾族群眾已從單一的賣玉,拓展到餐飲、住宿、物流、商貿等多個行業,逐漸在石佛寺鎮紮下了根。

  6月18日,在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石佛寺鎮天下玉源市場黨群服務中心門前的黑板上,用維吾爾文、漢文寫著常用語,方便幹部群眾學習。

  “一站式”精準服務

  維吾爾族同胞的到來,為鎮平縣,尤其是石佛寺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活力,但也給加強社會管理、促進民族團結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河南省民委涉疆辦調研員金豔華看來:“目前,民族工作的環境發生了重要變化,服務和管理必須跟上時代步伐。只有這樣,才能為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有利條件。”

  有過在新疆掛職鍛鍊經歷的石佛寺鎮黨委副書記閆峰坦言,抓好流入地和流出地兩頭對接,才能逾越民俗、文化、行為習慣差異和語言障礙,實現資源共享和管理工作的直接、高效。

  語言不通,是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融入石佛寺鎮經濟社會生活的最大障礙,也是當地有關部門為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提供服務管理工作無法忽視的問題。

  為此,新疆與河南建立了協作機制,並於2014年在鎮平縣設立了“石佛寺鎮新疆工作站”,由新疆選派懂雙語的維吾爾族幹部來到石佛寺鎮,協助有關部門處理涉及新疆維吾爾族同胞的有關事宜。買買提明就是其中一名選派幹部,負責調解矛盾糾紛。

  來自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的艾海提江斯迪克獨自一人帶著一雙兒女在石佛寺鎮賣玉謀生。當得知石佛寺鎮投資4100萬,為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建設的408套公租房年底就要建成時,他提出要一套有兩間臥室的房子。

  “我一個人能拉扯兩個孩子,這都多虧了石佛寺鎮政府讓我有生意可做,還給我們提供了太多幫助。”艾海提江斯迪克說,等住進公租房後,他就再也不用到處搬家了。

  記者瞭解到,為了解決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在石佛寺鎮務工經商期間面臨的實際問題,石佛寺鎮成立了天下玉源黨群服務中心,整合了新疆工作站、出租屋辦公室等9個部門的服務職能,實行“一站式”精準服務,以求做到“三不愁、四保障”(即子女入學不愁、就醫看病不愁、語言溝通不愁;就業有保障、居住有保障、出行有保障、合法宗教活動有保障),實現“同市經營、同區居住、同院就診、同娛同樂、同享成果”。

  “嵌入式”發展的鮮活樣本

  對來石佛寺鎮謀生的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來說,孩子上學是頭等大事兒。為此石佛寺鎮規定,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的孩子只要達到上學年齡,便可無條件就近免費入學,實行維漢學生混合編班。

  6月17日,記者採訪石佛寺中心小學,該校副校長侯雲奇說,該校隨父母來石佛寺的維吾爾族學生有125名,這些孩子剛來時大多說漢語都不是很流利,為更好地和這些孩子溝通,提高教學效果,2014年鎮平縣設立入學綠色通道,從新疆招考雙語教師。

  24歲的婁曉婧就是首位到石佛寺鎮任教的雙語老師。原本打算畢業後在新疆和田當雙語老師的她,意識到這份工作的重要性,2014年大學畢業後來到石佛寺鎮當了一名雙語教師。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輔導這些孩子,讓他們儘快融入班級。

  此外,石佛寺鎮衛生院還建立維吾爾族同胞醫療救助“綠色通道”,對前來就診的維吾爾族同胞實行一對一的.VIP服務模式,實現了無障礙就醫。

  記者看到,在天下玉源黨群服務中心門口的黑板上用維漢雙語寫著“每天學幾句雙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該中心開展的“每週三句話”維漢雙語培訓活動,以解決溝通交流的問題。2015年8月,河南省民委在石佛寺鎮還舉辦了一期在豫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班。

  “內地很多涉及到新疆維吾爾族群眾的矛盾糾紛,大多是由於語言不通導致的誤會。”閆峰說,“透過接觸和交往,增加理解和信任,才能真正體現交往、交流、交融”。

  天下玉源黨群服務中心黨支部副書記艾買爾江吾拉音說,石佛寺鎮還投資1.53億元於去年11月建成了全河南省唯一的鄉鎮一級客運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出行和跨區經營,推動了當地玉雕產業與外界的交流合作。

  此外,鎮平縣還投資350萬元在當地開通了新疆電視臺維吾爾語頻道。

  石佛寺鎮玉石產業的協同發展帶動了經濟和社會的融合互進,也培養了民間大氣包容的文化。“感動鎮平”2015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在石佛寺經商5年的努爾買買提因拾金不昧,獲得提名獎。

  阿卜杜合力力說:“人心換人心,石頭變成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的漢族朋友們都會馬上伸手幫我。”

  這些年來,這裡維漢群眾因玉結緣,形成了一個相互“嵌入式”發展的鮮活樣本。

  鎮平縣政法委副書記陳丙嶽說,鎮平縣摒棄過去把外來人口作為被管理者的做法,由不善作為向有所作為轉變,由管理為主向服務管理並重轉變,由被動滯後向主動融入轉變,為前來務工經商的新疆籍維吾爾族同胞營造良好環境的同時,創造了社會治理新模式,譜寫了民族團結的和諧篇章。

  正如在石佛寺鎮生活了13年的阿提克汗阿不都卡地爾所說,這裡給了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讓她和家人過上了幸福的日子,是她溫暖的家,她會和家人在這裡長久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