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兵馬俑> 【精選】參觀兵馬俑作文彙總八篇

參觀兵馬俑作文

【精選】參觀兵馬俑作文彙總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參觀兵馬俑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1

  今年春節,媽媽帶我去西安,在西安我們去了驪山,秦始皇兵馬俑,法門寺和大雁塔等景點,但最令我震撼的還是秦始皇兵馬俑。

  它是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軍陣,它是我們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二,三號坑組成,博物館展出的陶製陪葬武士俑和兵馬俑共計8000多個,排列成陣,氣勢雄偉。俑分將軍俑,鎧甲俑,跪射俑等。坑內還出土有數萬件實戰兵器,館內還展出了秦始皇大型彩繪銅車馬。秦“兵馬俑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它展示了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和輝煌。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2

  今年暑假,我來到了古城西安。

  西安是一個有著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歷史上有十三個王朝在這裡建都,因此這裡有很多名勝古蹟,秦兵馬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我們來到了兵馬俑。兵馬俑在西安臨潼出土的。當年有一個叫楊新滿的農民,他和村裡幾個人打機井時發現有非常多的陶片,他把陶片放在車裡拉到當地的文化館,經文化館修復考證發現是秦朝的陶俑。不久這個發現震驚了全世界。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現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藍球場那麼大。裡面有許多陶俑被破壞了,當年秦朝的軍隊被西楚霸王項羽打敗了,項羽帶了8000人進了地城,破壞了陶俑。現有的三個俑坑中,一號俑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俑坑上面,有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走入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裡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長方形軍陣,大約有六千多個俑士。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秦朝的軍事強大,是因為有一支勇猛的軍隊。一號俑坑裡,最外圍有著三排沒有穿戰甲計程車兵。他們手持弓弩,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們就是敢死隊。後面就是一些身穿戰甲的俑士們,他們手拿長槍,面容嚴肅,每個人的面部表情、髮飾都不一樣,有“千人千面”之稱。

  三號坑一看就是一個司令部。這些高階長官們,手持寶劍,威風凜凜的面對面站著,像在商量著軍事要事。在坑口有坐著戰車計程車兵,他們手拿馬鞭,駕著戰馬,精神飽滿,只等長官一聲令下,衝向部隊的最前面……秦朝不但軍事強大,武器也很先進,當時使用武器有許多種,如:劍、槍、弓、弩、鈹、吳鉤、青銅戟、銅矛等等。秦朝的科技更是先進,在挖掘過程中,發現了一把寶劍,它被壓在一個陶俑頭下,當時這把劍被壓著很彎曲的樣子。可是剛剛把俑頭移開,這把寶劍神奇地直了。當專家們把寶劍擦了擦,竟然沒有一點鏽的痕跡,太神奇了!後來經研究才知道是因為劍的表面被塗上了10——15微米的防鏽氧化層,有效地防止了青銅劍的鏽蝕。這樣的技術美國到了20世紀30年代才有了這項專利。

  這次看完了秦兵馬俑,心中不由的感嘆:古代的科技是那麼的先進,軍事是那麼的強大,古人又是這麼的聰明,使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3

  今天我遊玩了西安的兵馬俑和華清池,不過今天我先介紹兵馬俑,因為我深深被它們迷住了。

  導遊說,兵馬俑的前面三排,都是從土挖出來的以前被埋在地裡的罪犯,鞋子尖越高,官位就越大。一眼掃去覺得兵馬俑都是一樣的,像個威武的戰士,可當你仔細看時,他們的表情都不一樣,有傷心的、開心的、痛苦的、難過的、哈哈大笑的……我們表面上看兵馬俑是沒有顏色的,但在幾萬年前,他們都像真人一樣,有著黑黑的頭髮,粉紅的臉蛋……

  兵馬俑可真有氣勢呀,我們的老祖先可真了不起呀!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4

  在西安,最著名的景點就是兵馬俑了。兵馬俑坑的規模非常宏大,共有三個俑坑,一號坑最大,裡面的兵馬俑最多,二號坑和三號坑在一號坑的兩邊,都比較小。

  走進兵馬俑博物館,就如同走進歷史。在最大的1號坑中,一行行、一列列,都站著高大的兵馬俑,他們的表情是各式各樣的:有的兵馬俑面帶微笑,像是打了勝仗;有的兵馬俑神情非常嚴肅,彷彿正在激烈的鬥爭中;有的兵馬俑神情沮喪,就像他們打了敗仗……有的手持弓箭,有的拿著大刀,還有的揮舞著寶劍……每一個兵馬俑都像真人一樣栩栩如生。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跪射俑了。跪射俑是這麼多兵馬俑中儲存最完好的一個了,因為是跪著的,所以他的身體要比普通站著的陶俑矮一截,所以,他就沒被泥土壓壞。參觀完兵馬俑後,我也買了一個跪射俑留作紀念。

  那麼多兵馬俑,粗看像是一個樣,仔細一看就能發現每個俑的服飾都不一樣,看了介紹,我才知道他們的服飾是根據官職來分的,其中官職最高的是中級軍吏俑,這類俑共同的特徵是:頭戴雙板長冠,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腳穿方口齊頭履。其鎧甲有兩種形制:一是帶彩色圖案花紋邊飾的護胸甲,背部沒有護甲;二是鎧甲的前後擺平齊的帶彩色圖案的邊飾的魚鱗甲。

  聽導遊介紹,兵馬俑都很高大,最矮的有1.72米,最高的有1.96米。有一些兵馬俑在出土前是色彩鮮豔的陶俑,一出土,顏色就立刻氧化了,便沒有了。

  以前,我只知道兵馬俑在西安,我只知道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我只知道兵馬俑是秦始皇用陶土製作的。兵馬俑,我只在書上和課文中見過,我不知道兵馬俑有多大多壯觀。然而現在我竟然來到了西安,我竟然看到了真正的兵馬俑!我感覺到了中國的強大,我感覺到了古代中國人的智慧與能幹。我感到無比震撼!

  各種各樣的兵馬俑,使我看到了中國的輝煌歷史,我感到無比自豪!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5

  聽說星期天臨沂體育館將舉辦西安兵馬俑展,我以前在書上讀過關於兵馬俑的介紹,早就想親眼看看兵馬俑了,爸爸說:“明天帶你去看兵馬俑,讓你開開眼界!”我高興地說:“正合我意!”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車來到臨沂體育館。就看見館門前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來到售票口,我看見有老師帶著學生來的;有父母領著自己的孩子來的;還有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是自己來的。他們都是慕名來觀看兵馬俑的風采的。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前面,交上了票,進了展廳。

  我和爸爸先參觀了展廳中間的一張展臺。臺上有幾個秦朝的立射俑,高約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颯爽。左邊和中間的幾個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著,瞄準敵人,時刻準備放箭。可右邊的就不一樣了,這些立射俑全部向後面看著,似乎後面有敵人進攻,他們神情嚴肅,嚴陣以待,好像要把後面進攻的敵人一網打盡。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一件青銅樂器,用小棒一碰,就發出悅耳的響聲,真好玩。聽爸爸介紹說,這叫編鐘,全部用青銅鑄造而成,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我不禁讚歎道:“古代勞動人民真是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呀!”

  我和爸爸又參觀了另一張展臺。展臺旁有介紹說,這是兵馬俑中數量最多計程車兵俑。只見一個士兵扶戟而立,一個士兵右手舉著一面盾牌,其他幾個手裡拿著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他們好像在保衛自己的國家。

  參觀完了兵馬俑,我想:西安兵馬俑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要是能看到西安真正的兵馬俑,那該多好呀!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6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展出秦兵馬俑的湖南省博物館,我剛踏入博物館的門就被裡面的情況驚呆了,那兒是人山人海的',沒一個人都在不時的讚歎,我心想:“怎麼回有這麼多的人呢?他們有在讚歎什麼呢?………”

  一個個問題湧上了我的心頭,參觀秦兵馬俑作文。為另外弄明白這些問題我經過爸爸、媽媽的允許鑽進了人山人海之中。我剛進入人山人海看見許許多多的陶俑和陶馬。駕車和坐騎的挺立陶馬,臂肥腰圓,肌肉豐滿,筋腱隆實,鬃毛飛揚,馬頭方正,鼻大口闊,耳如削竹前縱,睛如系鈴圓睜,四蹄佇立,神駿機警,露出不待揚鞭即欲奮蹄神態,一看就知是可千里追風趕月的駿馬良驥。而敷千名恍若真人的陶俑,神態各異互不相同,喜怒哀樂,各有其情,表現出肖像性和寫生性特徵。

  將軍俑身材高大魁梧,頭戴冠,足登方口翹尖履,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長鬚飄漓,額頭皺紋深刻,昂首挺胸,拄劍而立,氣宇軒昂,雍容大度,煥發出陽剛之氣。軍吏俑身穿襦,外披鎧甲,頭戴長冠,一手執兵器,目光炯炯,神情冷峻,表現出剛毅勇猛的性格。眾多的武士俑也塑造得十分生動傳神:有的年輕幼稚,眉宇舒展,洋溢天真活潑的神氣;有的老練深沉,額頭上皺紋橫布,記錄下生活對他的磨練;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唇,憨厚質樸;有的側耳凝神,聰明機敏;有的笑口微啟,開朗灑脫;也有個別的武士俑滿面愁雲,悠心忡忡。滄海桑田,雄壯的兵馬俑軍陣曾沉寂千年。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馬俑煥發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輝煌。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7

  一個個土黃色計程車兵筆直地挺立在下沉的大坑中,一雙雙犀利的眼神注視著遠方,他們的手中握著一把把你隱形的兵器,正準備隨時殺敵

  導遊講解道這些兵馬俑,每個部隊的動作雖一樣,但臉上的表情都不相同。每一個兵馬俑都有一個特定的頭,在文物修復時這就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而且兵馬俑在剛出土的時候,身上還塗了一層顏料,只是他們身上的顏料及其容易會發,與空氣接觸就會氧化,失水後顏料更會大片大片的脫落。現在的人們探究四十幾年仍然找不出這種顏料的配置元素,並想出方法使他們不褪色。我不禁為古人的智慧所感慨沒有什麼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在兵馬俑中還蘊藏著許多古代戰術,前三排都是射擊部隊,他們會輪流交替著射箭。第四排則是一批敢死隊,當部隊遭遇難以突破關卡時,他們會衝到最前排,為後面的戰士做掩護,這種大無畏的奉獻精神,不僅增長了我方的氣勢,還給敵方來了一個下馬威。聽說,古代的秦軍並不是十分好戰,他們在戰爭中取勝一大部分因素是因為他們的氣勢戰爭中的陸軍每殺一個人,就會將那個人的頭割下來,系在腰間,敵人看見心都開始顫抖了,那還有必勝的信心。

  兵馬俑向我們傳達的不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精神。我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效忠國家,為國奉獻。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8

  在西安的第二天,我參觀了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

  早上8點,我們準時到達了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兵馬俑景區。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經過兩次檢票,來到了兵馬俑地宮。

  導遊首先帶我們參觀一號坑。走進地宮,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導遊解釋說:“這裡畢竟是地下宮殿,氣溫相對較低。如果遊客少一點,感覺會更舒服。一號坑是目前出土的最大坑,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為14260平方米,坑內有兵馬俑近6000個。”

  是啊,不用導遊介紹,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震撼”,從坑的一邊看另一邊的俑是絕對看不清的。只見一排排兵馬俑英俊神武,惟妙惟肖,有兩臂前伸,技術熟練的御守;有穿長袍,著長甲的下級指揮官;有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仔細觀察兵馬俑,發現俑的頭髮都是一根根刻起來的,鼻眼眉口塑造得極其逼真。它們神態各異,每個俑都有自己的特點。唯一相同的是它們都擁有著堅毅、果敢的眼神,彷彿在告訴人們,它們對秦皇朝的忠誠。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二號坑和三號坑。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把陳列在文物陳列室的青銅寶劍。據介紹此劍為銅錫合金製成,並含有其他各種微量元素達十多種,已達到調質後的中碳鋼的硬度。最令人驚奇的是,這把劍埋在地下二千多年,去土鏽後,表面居然光亮如新,劍刃非常鋒利,據導遊說,可以一次性劃破12層報紙。現代技術分析,這把劍之所以儲存得如此完好,是因為當年劍的表面採取了鉻鹽氧化處理技術。但讓世人無法理解的是鉻化技術是美國在1937年首先獲得發明專利的,而且防鏽一般最多隻能保持60年左右,而2200年前的秦代人是怎麼掌握如此先進的技術迄今為止仍是一個謎。看來,有些發明創造的時間,人類可能要重新追溯了。

  在20xx多年前的冷兵器時代,人們全靠手工製作陶俑。兵馬俑數量之多,規模之龐大,雕工之精湛,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也不得不讓世人驚歎。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當年,秦始皇治軍之嚴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他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已不能用數字來表達了。

  “滴滴”,汽車的喇叭聲打斷了我的思緒,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們已離開了地宮,隨著人流登上了返程的大巴車。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一定要來兵馬俑玩一玩哦,這裡保證會讓你大飽眼福,流連忘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