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兵馬俑> 【推薦】秦始皇兵馬俑作文合集7篇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推薦】秦始皇兵馬俑作文合集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秦始皇兵馬俑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1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參觀了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那雄偉壯觀的氣勢和它眾多惟妙惟肖的兵馬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首先來到了文物陳列館,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令我驚歎不已。在玻璃罩中的大型彩繪銅車吸引了許多遊人駐足觀賞。銅馬高70釐米左右,寬1.2米。主體為青銅鑄造,上面閃閃發光的飾品都為金銀製成。馭手駕馭著戰車目視前方,戰車上的車輪,華蓋,軸輪。車轍,韁繩……每一個部件都儲存得十分完整。據說這在古代,叫高車。我想這就是出征時,將軍做的車吧。

  走進一號展廳,它是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它在三個俑中是最大的一個。站在高處鳥瞰,坑裡的兵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看上去真像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軍隊。站在最前面的是中級軍吏俑,他高約1.8米,身披鎧甲,巍然直立,凝神沉思。後面跟著一排排武士俑,大都發髻向右,有的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有的緊握雙拳,好像隨時準備上戰場。形態各異的兵馬俑看得我眼花繚亂。

  接著我們參觀了二號、三號俑坑,我發現這兒的兵馬俑明顯比一號大廳的少許多,正在我疑惑時,導遊阿姨對我說:“由於現在的文物保護技術還不夠先進,兵馬俑在出土前是彩色的,一出土遇到空氣氧化、剝落,就變成了灰黑色。所以現在為了保護兵馬俑,就不挖掘了。”原來這一片黃土下,還有一個神奇的世界。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2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來到被列入“世界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參觀。

  我們先進了博物館的大門,大門十分氣派,門前列著兩個石獅子,很有氣勢。博物館裡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接著,我們隨著導遊來到一號坑,一號坑長230米,寬62米,14000平方米左右,共有陶俑6000多個,是兩個坑裡面最大的。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我彷彿來到了一個龐大的地下軍團,有跪射俑、武士俑和軍吏湧等。他們個個昂首挺胸、眼睛注視著前方,體現了古人視死如歸的

  精神。看著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我彷彿看見了兵馬俑的威武,秦始皇的偉大。我懷著心湧澎湃的心情繼續走著,看到了地上有工作人員在拼接陶俑,聽導遊說拼一個陶俑要好幾年呢,我一聽,十分吃驚,看著他們在辛苦地拼接陶俑,我瞬間熱淚盈眶。

  不知過了多久,我們來到了二號坑,二號坑佈局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各三米架起一座高高的承重牆,兵馬俑有序的排列在過道中,有些兵馬俑因被盜竊,而殘損不齊。二號坑也擺列著許多秦朝的兵器,有戈、矛、噸、戟和弩等等,各式各樣,看起來閃著寒光,十分鋒利,我好像看見秦國勇士們堅毅的臉龐。

  看完兵馬俑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秦始皇兵馬俑十分震撼,它真不愧是“世界八大奇蹟”啊!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3

  每一個去陝西的遊客都會去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走一遭,我也不例外。

  適逢節假日,這裡人山人海,我被洶湧的人流擁進一號坑展廳。不知不覺,我被推到了護欄邊,向坑裡一望……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一列列雄偉的陶俑軍隊出現在我眼前,它們栩栩如生,氣勢如虹。鑄就一支氣勢如此磅礴的陶俑軍隊,要耗費勞動人民多少心血啊!不過,這也完美地再現了秦朝的輝煌!

  兵馬俑不僅聲勢浩大,所展現的奇蹟也有許多。首先,兵馬俑號稱千人千面,只要你仔細觀察便不難發現,這些陶俑表情各異、神態鮮明:有面帶勝利笑容的將帥,有神情嚴肅的指揮官,有堅強自信的騎兵,還有勇往直前的步兵……每一尊陶俑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面部特徵。其次,從秦朝到現在經過了兩千多年,可秦俑坑出土的青銅劍竟然沒有生鏽。經過檢測,人們發現,這些青銅劍表面有一層鉻鹽氧化層,可以防腐防鏽。這說明秦朝在青銅器防腐這項技術的應用上遙遙領先於國外!

  總而言之,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留下了許多震驚世界的奇蹟。我們不光要努力學習瞭解中華文化,更要讓整個世界都瞭解它,把它發揚光大!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4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初一年級的學生,去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天空中,小雨飄飄灑灑,車廂內,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不一會兒,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秦始皇陵兵馬俑。

  下了汽車,我們首先走進了一號坑。這一刻,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威嚴征服了我的內心世界,使我震驚,我呆呆地望著坑內,只見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齊地排列著上千個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因為它們在土裡埋藏了兩千多年,出土後被氧化,所以原來身上的彩釉都脫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渾厚的古銅色。它們高1.8至1.97米,一個個威武雄壯。兵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東的橫隊,每列有武士俑70個,共210個,似為軍陣的前鋒。後面緊接著是步兵與戰車是的38路縱隊,每路長約180米,似為軍陣主體。左右兩側各有一列分雖為面南和麵北的橫隊,每隊約有武士俑180個,似是軍陣的兩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為軍陣的後衛。真是氣象森嚴,令人望而生畏。

  離開一號坑,我們來到了二號坑。這裡有如真馬大小的陶馬32匹。陶馬4匹一組,拖著木質戰車。兵俑們有的身穿戰袍,有的身披鎧甲,手裡拿的青銅兵器,都是實物。組織嚴密,隊伍整肅。幾十匹戰馬昂首嘶鳴,攢蹄欲行。整個軍隊處於整裝待發之勢。

  不知不覺地,我們又進入了三號坑。這裡儲存著出土最完整的兵俑以及青銅兵器。兵俑有長了鬍子的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上戰場的青年。身高達1.96米的將軍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那個武士俑,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顯得意氣昂揚。坑內出土的青銅兵器有劍、矛、彎刀以及大量的弩機,箭頭等。它們雖然埋在埋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刃鋒銳利,閃閃發光。

  這批兵馬俑是雕塑藝術的寶庫,不但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為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而展現出的軍功和軍威,而且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5

  今天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也是我們古都西安遊中的第二天。今天的目的地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文明的秦兵馬俑。想到要去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我真是萬分激動,難得的起了一個大早,吃完早飯就催著媽媽快點走,媽媽聯絡的旅遊包車在酒店門口接了我們,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兵馬俑博物館,買好票,踏進博物館大門,咦,怎麼是個很大的園林呢?裡面綠樹成蔭,花草叢生,一看地圖,恍然大悟,原來這裡是綠化帶,博物館就在綠化帶的正中心位置,可以步行,也可以坐電瓶車,我們選擇了坐電瓶車,5分鐘就到了三所巨型房子的跟前,神秘而壯觀的兵馬俑就在裡面,我的心按捺不住的咚咚跳著。

  媽媽為了讓我們能更好的參觀瞭解兵馬俑,專門給我們請了一個導遊,跟著她我知道了兵馬俑是由3個坑組成的,一號坑最大,裡面的兵馬俑最多,有六千多個,也最為壯觀,來參觀的遊客也最多。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您可別小看這軍陣,這軍陣的次序是很“科學‘的!第一排到第三排是弓弩兵,它們的任務是用弓箭掃除敵人的先鋒部隊,掩護騎兵步兵衝鋒。第三排到第五排是騎兵,第五排到第十排是步兵,這倆兵種聯合起來,應是秦軍的主力部隊,最後幾排,全是戰車,想一想,秦軍的`次序這麼分明,怎麼不可能百戰百勝呢?所有的兵馬俑都如同真人一般高大,每個兵馬俑的表情都千奇百態,栩栩如生。難怪好多老外看了都連連驚歎!

  接著我們來到了二號坑展區,二號坑的陶俑全是彩繪的,因為在地底下埋藏了兩千多年,早已經氧化了,所以現在只能看見彩陶上的一點兒點兒顏色。其實,二號坑是戰鬥總指揮部,坐在寶座上的人,他就是統帥,再看看兩旁的護衛,個個神氣的樣子,想想秦軍是多麼威武。

  看完二號坑我們就來到了三號坑,三號坑的作用是用來祭祀的,這是古代秦人為了請求上天保佑而做的,我覺得這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參觀結束後,我依依不捨的告別了那些生動偉大的兵馬俑們,也感嘆著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6

  秦始皇13歲起便在驪山為自己修建陵墓,統一六國後,他又徵召了七十萬人繼續修建。

  古代,有僕人為主人做陪葬品的陋習,直到秦朝才廢除這一陋習。秦始皇燒製了無數陶俑,替代活人為自己陪葬。

  1974年,陝西省臨潼縣村民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蹟。

  我來到秦始皇陵。甬道是土黃色,一旁的土丘是土黃色,“品”字形排列的兵馬俑也是土黃色。四周的土黃色彷彿在與我們述說著當年的故事,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八面威風的秦國,硝煙四起的戰場……人們靜靜地欣賞著,默默地讚歎著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我仔細端詳這些陶俑。陶俑甚是威武,卻表情各異:有的武士丹鳳眼、臥蠶眉;有的武士一字眉、高鼻樑;騎在駿馬上的將軍,瞪著雙眼,目視前方……匹匹膘肥體壯的“駿馬”規矩地站著,彷彿將要聽令,奔向戰場……“唧唧”一聲鳥叫,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抬頭望去,一隻麻雀站在窗臺卻又不時跳動,彷彿在說:“秦始皇陵兵馬俑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氣勢恢宏、壯觀瑰麗!”

  一旁的跪射俑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單膝跪地,手呈射箭姿勢,眼神不猙獰卻犀利,身上的戰甲輕卻硬,弓已拉開,時刻準備射殺敵軍。突然,我發現跪射俑的戰甲上有點點斑駁的色彩,在展示燈下,微微閃耀,它所蘊藏的歷史燦燦生輝……跪射俑不僅完美保留了最初的形體,還保留了它最初的色彩。

  據統計,秦始皇陵已發掘出武士俑800件、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按兵馬俑現有排列形式推算,一二三坑的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0匹呢。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7

  秦始皇,姓嬴名政,十三歲繼位,二十二歲親理朝政,在三十八歲時統一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始在他的手中,所以他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偉大人物。陝西遊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臨潼,參觀這個偉大帝王的陵墓。

  其實,秦始皇早在繼位之初,就派出數萬大軍來修建自己的墓,修了有三十六年。下面,就讓我變成一位大秦的使者,帶你領略世界第八奇蹟吧。

  一號坑裡主要有士兵組成,前半部分的兵馬俑一個個高2米左右,高大魁梧,身穿鎧甲,製作精美。別看兵馬俑這麼多,考古學家把兵馬俑全部輸入電腦,進行比對,發現喜怒哀樂,臉型和表情沒有一個重複的,可見秦朝的工匠手藝多麼巧。在一號坑的後半部分,出土的兵馬俑都是東倒西歪的,地上灑滿了碎片,專家推測這是西楚霸王項羽搞的破壞。原來前面那些精美的兵馬俑,出土時都是破碎的,我們的考古專家們精心修復了他們,導遊介紹說修復一個兵馬俑需要一個專家整整一年的工作,花費材料三十萬,如果是星期一到星期五來參觀,還能看到他們在俑坑裡辛勤工作呢。這裡,為這些考古學家們點贊,不然,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片狼籍,就感受不到大秦帝國的雄壯和偉大了。

  在銅馬車陪葬坑裡出土了兩輛彩繪銅馬車,是現代馬車的二分之一比例。一號車又名高車,因為車伕是站立著駕馭馬匹的,又叫立車。一號車由四匹馬來拉,中間兩匹馬負責跑,旁邊兩匹馬負責掌控方向,上面還設有一個遮陽篷,製作精美,做工優良。所以說陝西省最貴的車,不是凱迪拉克,不是蘭博基尼,是這輛獨一無二的一號車,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二號車才是皇帝乘坐的車,馭手是坐著駕車的,所以又叫安車。車子有門有窗,車廂內還有為主人配備的折巾和方型酒壺,可以想象秦始皇的生活多麼奢華。

  還有一把青銅寶劍,出土時被壓在兵馬俑下有些彎曲,取出來後竟發出錚錚的聲音,一夜之間變直了,專家們震驚了,兩千年前的秦朝可以製作柔韌性這麼好的合金,而且抗氧化技術這麼先進,而國外的抗氧化技術是1938年才申請專利的。

  秦始皇帝陵,從多個角度告訴了我大秦帝國的強大軍事力量和科技水平,向我們訴說了大秦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