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兵馬俑作文合集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兵馬俑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兵馬俑作文 篇1
在20xx多年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安息在了陝西臨潼,隨著秦始皇一起入土的還有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
暑假裡,我來到古城西安,參觀了秦兵馬俑。
當我隨著人流走進兵馬俑博物院一號坑的時候,十分震驚。一號坑是秦俑三坑中最大的一個。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約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目前已發掘4000平方米,出土陶俑、陶馬近20xx件,木質戰車20輛。據說他們是秦始皇最喜歡守衛京城的宿衛軍,是車兵和步兵的聯合方陣,按照真人1:1複製而成,他們個個神態不一,目視前方好像馬上要上場殺敵似的。看看將軍俑,神情凝重,彷彿在思考著如何殺敵,用什麼兵陣。將軍俑身後便是士兵俑,有的微微抬頭,彷彿在思念遠方的親人,有的緊抓拳頭,好像想立即衝出去殺敵一樣。幾排兵俑後便是馬車與車伕俑,馬匹四肢健壯,彷彿一日可行千里,十日可行萬里。馬車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敞篷車,一種是長方形封閉馬車。
兵馬俑是我們的珍貴文物,可是兵馬俑是怎麼發現的呢?據講解員介紹,1974年,西楊村幾個農民來打井,他們挖了三、四米也沒有挖出水來,一直挖了五米,居然挖出了一個俑頭,他們嚇壞了,有人要把俑頭扔掉,但有個老人把俑頭和一些碎片上交到當地的文物管理部門,鑑定結果是幾千年前的東西。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就這樣被發現了。
兵馬俑的發現,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的偉大和高超的智慧。
兵馬俑作文 篇2
西安市區到臨潼只有一百多公里,媽媽開了她同學的車走高速,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兵馬俑博物館,我的心中無比激動。買好票,踏進博物館大門,咦,裡面竟只有花花草草,再看地圖,恍然大悟——原來這裡是綠化帶,博物館在綠化帶正中心哩,看來,我先要踏入這綠色宜人的美麗畫卷了。走在花叢中的石子路上,我更期待一睹兵馬俑的風采啦……
畫卷軸心有一座拱形的巨大的建築物,上書“兵馬俑第一號展廳”的篆體,“媽媽,媽媽,到了,到了!”我歡呼雀躍。我飛奔躍進大廳,腳步嘎然而止,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那一列列、一行行的兵馬俑,正用他們一雙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我;他們軍容嚴肅、或跪或立、各個手執劍矛弓弩,好像一聲令下,他們就張弓搭箭、衝鋒陷陣;馬俑匹匹毛色光亮、肌肉豐滿、身強力壯,似乎想掙脫韁繩揚起四蹄馳騁疆場。
我的心在顫動,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而顫動;我的心在吶喊,為眼前那震撼人心的壯觀而吶喊;我的心在自豪,為祖國擁有這偉大的奇蹟而自豪,我被眼前這栩栩如生威武雄壯的兵馬迷住了。
兵馬俑真不愧是世界奇蹟,它展現了我們中華5000年的輝煌也表現了我中華民族的龍馬精神。
兵馬俑作文 篇3
今天我們坐飛機去西安,下了飛機我們吃了點飯,就馬上去看兵馬俑。我們找了一個講解員,講解員告訴我們: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我們參觀了一號坑、二號坑和三號坑。兵馬俑很壯觀,有的是站著的,有的是蹲著的,還有一些是碎的。講解員說,這是兩千年前古人做的,是讓他們守護他們的主人秦始皇,死後領土也不會被侵佔。這些站著的兵馬俑是被專家修復過的,後面躺著的是未修復的。太震撼了,我覺得兵馬俑跟真的一樣。講解員還說,兵馬俑旁邊的新土過幾天就會長草,每個星期就要噴一次除草劑,要不然兵馬俑就壞了,但是兵馬俑的土是熟土,永遠不會長草和蟲子。
在二號坑博物館裡有一個玻璃箱,裡面有一個蹲著的兵馬俑,這是最完整的一個,身後還有紅色的花紋。旁邊還有一個玻璃箱,裡面有一輛馬車被四匹馬拉著,馬車和馬都是用銅做的,很多外國人在拍照。
這次參觀,我太佩服古人的智慧了,他們真的很聰明,很偉大。
兵馬俑作文 篇4
大家好!我是夢幻旅行社的一名優秀導遊.很榮幸,今天能帶領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遊玩.那麼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組成.今已建成博物館.兵馬俑排列成陣,氣勢壯觀.兵馬俑分將軍俑騎兵俑武士俑陶馬等.館內還展出了大型彩繪銅車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目的地----一號坑.一號坑在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東西有230米長,南北有62米寬,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呢!坑裡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呢!
那麼現在我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型別眾多的兵馬俑吧!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共文物等
看!這就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著鎧甲,手裡還握著寶劍,看它那若有所思樣子,好像在考慮如何打退匈奴大軍呢!
那個兵馬俑名叫武士俑.它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上還穿著前端向上翹的戰靴,手裡還拿著兵器,瞧他那神氣的`樣子,準能把敵人嚇的屁滾尿流!
看這個身披鎧甲騎在馬上的青年,就是騎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將軍一聲令下,就去與匈奴大軍作殊死拼博!
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跟真馬差不多,個個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看它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援與信任.拜拜!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遊,我姓黃,請叫我黃導。今天,我帶大家去看一個神奇的東西,請大家在參觀中“當文明遊客”。
這個神奇的東西就是陪葬人的俑。你們可能會說:“俑有什麼好看?”錯啦,這個俑是陪葬秦始皇的,秦始皇大家都知道吧!他是當年統一六國的人。所以陪葬的俑也很有名。這個秦兵馬俑已載入《世界遺產名錄》,所以大家請認真觀看。
大家看一號坑裡的兵馬俑,最左邊的一排兵馬俑向左邊,最右邊的一排兵馬俑向著右邊,他們就像秦始皇那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久經沙場的大軍。一號坑的俑最多,有六千多個,面積也最大。
現在我給大家講兩個故事,一個是兵馬俑的被發現,兵馬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當地農民楊志發挖井時偶然發現的。當時,他們在挖井,挖著挖著,挖到了一個兵馬俑的頭,這個兵馬俑的頭一接觸到空氣,彩色的臉立刻變銅了,楊志發以為挖到土地爺的頭,土地爺生氣得臉都變成銅色了。後來,他們交給縣文化館館長,他為了答謝這兩位農民,把三十多元人民幣,交給楊家兄弟。第二個故事是美國總統拍馬屁,美國總統聽說馬俑是用青銅做的,拍一下,會發出清脆的聲音,於是,他用手拍了一匹馬的屁股,當時,被一位記者拍到了這個畫面,在報紙上說:“連美國總統也拍中國人的馬屁。”這兩個故事好聽嗎?謝謝大家!
各位遊客請注意!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秦兵馬俑坑,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中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於今西安市東約1.5公里處,整座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地勢險峻,環境優美,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坑裡的兵馬俑也是最多的,有六千多個。坑裡的兵馬俑排列也非常整齊。
現在,我們來到了一號俑坑,看,將軍俑身材強壯高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
那身高約1.8米的就是武士俑,它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穿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看,上身穿著短甲,下身穿著緊口褲,腳蹬長靴的就是騎士俑,它左手持弓箭,右手持韁繩,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銅車和真的一樣,你們相信嗎?一輛輛銅車居然還是完好無損,車門、車窗和車鏈還可以輕鬆自如地活動,它還可以載運東西。
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急於奔跑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雲駕霧,踏上征途。
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精品,請你們仔細觀看,它們是千姿百態的:看,有的神態莊重,好像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有的面帶掛意,好像在想什麼;有的向遠處遙望,好像在想勝利後的情景;有的昂首挺胸,神態自若,好像已經知道誰勝誰負了。
現在,我的解說完畢,祝大家遊玩愉快。
兵馬俑作文 篇5
暑假裡,我和爸爸、媽媽到西安旅遊,參觀了被世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博物館。
那天上午,我和爸爸、媽媽坐上了開往西安的火車,到了西安站,我們坐車去了秦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的臨潼區,距西安市大約20多公里。一路上,沿途秀麗的城市風光,郊外大片大片的石榴園,掛滿青黃柿子的柿子園,從車窗前一掠而過,漂亮極了。美麗的風光引起了車上游客們的“嘖嘖”讚歎。
汽車開到了博物館門前,來這裡旅遊人可真多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國人。外國人,一群群。一隊隊,絡繹不絕。
一進大門,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築物首先映入我的眼簾。我們先進了第一個俑坑,我問爸爸:“怎麼這麼多陶俑?”爸爸說:“這只是第一個俑坑,三個俑坑有近8000個傭人,現在出土的只有幾百個。這些傭人中包括有將軍俑、武士俑、文官俑、車馬俑、軍吏俑等等。他們身份不同,裝束不同,神態也不同。我仔細觀察,那些方陣隊伍最前面的一定是將軍俑,他們一個個頭戴金盔,身披鎧甲,手握寶劍,威風凜凜。後面那些沒有盔甲的,一個個挺胸而前,目視前方,精神抖擻,一定是武士俑。作文
跟隨導遊阿姨小紅旗,我們又來到了戰車俑坑,我彷佛一下子走進了20xx多年前的古戰場,戰車滾滾、萬馬嘶鳴。健壯的馬匹,拉著戰車上秦國的勇士馳騁疆場的壯觀場面。戰馬造型逼真;勇士們神態各異,或站、或蹲,摩權擦掌,強弩待發,壯觀極了。
最讓我驚歎的是秦國軍隊的軍事指揮部和後勤保障系統。各級指揮分列,佈局合理,等級分明;後勤物資儲存豐富,堆放整齊。無不顯示出秦國軍隊的強大,國家的富裕。導遊阿姨說:“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裕的國家”。我想:這麼宏偉壯觀的巨型工程,在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全靠民工勤勞的雙手建造。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同時也反映了封建帝王的奢侈與浪費。作文
下午,我懷著戀戀不捨的心情離開了。我想:中華民族不愧是一個有著燦爛文化的偉大民族,中華民族一定會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