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作文

【必備】感受作文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受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受作文 篇1

  喝一杯清茶,坐在院子裡的樹蔭下,開啟自己喜愛的書,散發出迷人的芳香,這種感覺無與倫比。

  我飄飛的身心溶入了那千年的唐風宋雨,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一個個英雄人物看得眼花繚亂,豐功偉績,讓我歎為觀止。

  我的心開始和魯濱孫在一起流浪,在孤魂野島上經歷悽風苦雨,但我的意志被磨練的更加“根深蒂固”。有和祥子進入到了那黑暗殘暴的社會,和他們一起遭受坎坷,一次次重新站起來,被折磨的疲憊不堪,即使這樣,但我的立場都毫不動搖。不知不覺的又和孫悟空騰雲駕霧,一起大鬧起天宮。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惱羞成怒,但也奈何不得,雖然不能和“齊天大聖”齊名,但是我佩服他上天入地的本領。我崇敬、嚮往這種生活,即使只是一場虛幻。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所言,這句名言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愛迪生由“低能兒”變成了“發明大王”,這是勤奮刻苦、勇於創新、反覆實踐的結果,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引以為鑑的。

  我開始嗅聞“書香”,靜靜的品味,它不但使我學識淵博,更使我深深的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也許我並不是一個刻苦的人,往往不抱任何目的去讀書,卻總能和它結下不解之緣。這些親密的朋友們,在我快樂時給我以鼓勵,在我痛苦時給我以安慰,在我高傲時給我以警策,感受“書香”,在凡塵俗世中為生命留下一塊空暇空間,供我畢生享樂無窮。

感受作文 篇2

  在你的懷抱中,我感受不到失敗,感受不到孤獨,也感受不到愛恨情仇,我只會感到快樂、自由,我是被束縛已久的精靈,在你的懷抱中,我可以盡情地嬉戲、玩耍,你是我最忠誠的傾聽者,在你的身邊,我可以把我所有的憂愁告訴你,那樣我的憂愁就帶著你最美好的祝福飛向月宮,你會把它永遠封鎖在那裡。我將永遠沒有憂愁。

  你告訴我,森林是你的秀髮,可它卻已經不復存在,你的髮絲正一根根隨風飄去,永遠消失;你告訴我,河流是你的血液,可它已經不再沸騰,你的血液正一滴一滴的被汙染,最後一滴也沒了;你告訴我,動物是你的孩子,可它們卻已一隻一隻地相繼死亡,人們仍不知覺醒,最終它們都會像恐龍一樣,長眠於沙土之下……然後,你,我的母親,將會在悲痛欲絕中哭泣,直至終老,也許若干年之後,將不會有人知道你的存在!

  母親啊母親,我該怎麼辦,我這個無助的小精靈失去了樂園,我還能在哪裡生活;失去了你的呵護,我只是一個在牆角哭泣的淚人兒,不會有人來注意我!

  母親,如果有一天,你真的不再存在,我無法面對生活。

  人類啊,我的母親並沒有惹到你們,為什麼,為什麼你們要如此殘忍!你們會有報應的,風伯伯、雨姐姐,還有沙塵哥哥都會來的,他們的法力是多麼的厲害,他們會讓世界一片狼籍,讓世界成為一片汪洋,哈哈哈!我看到了那一天,你們該怎麼辦!

  母親啊,為何現在我感受不到當初的溫暖,只有漫無邊際的恐懼!我害怕,我也恨,我恨那些人!

  愚蠢的人類啊,我母親小時的那一天,你們,也會消失!

  呼吸清新的空氣多舒服呀!在森林裡唱歌、歡笑、打鬧......這感覺真的很棒!

  有一回,我和爸爸去了一座山上,至於那是什麼山嘛,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我還很清楚的記得它帶給我的感覺......

  住在大城市裡的孩子是不懂得山裡的孩子的幸福.因為山裡的孩子較自由,負擔很輕;而城裡的孩子缺少自由,負擔很重!所以,我才會選擇去山上,我想感受一下大自然給予我的自由,我想感受一下大自然給我的歡笑!

  我在草地上奔跑;我幫樹上的小鳥拍照;我和蝴蝶玩耍......這時候我才發現它們生活有多麼幸福!那麼自由!那麼輕鬆!一點都不為學習和競爭煩惱!

  微風輕輕吹這你的翠發;小鳥在樹上歌唱;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玩耍......淡淡的花香飄進你的心裡;自由緩緩地滋潤在你的生活中......忘掉一切,擁抱自然!它能使你昏迷在著美麗的世界裡......感受自然的力量吧!它會讓你越來越喜歡這個可愛又可悲的世界......

感受作文 篇3

  在一片浩瀚黑暗的宇宙裡,有一顆蔚藍的星球,那就是地球。是一顆有藍色海洋;綠色陸地;潔白雲層的星球。

  她多麼慈祥;多麼和藹可親,她養育了藍天;白雲,陸地上的樹木、動物、花、草、人類,她身上曾經是一片吃與被吃者的戰爭,它們以弱肉強食為生存之道,與依賴地球為生活所需,在地球年老之季,她的兒女——春、夏、秋、冬來陪伴她了。

  春之溫

  春姑娘就像風鈴一樣,愛笑的她向田裡的麥苗送去涼爽的風,她總是那麼隨和,從不發脾氣,總是吹走寒冬,把河水上的冰溶掉,讓小魚小蝦又充滿朝氣,讓枯黃的草木又現翠綠。春姑娘吹著樂曲走遍了大江南北,三個月過去了,夏來了。

  夏之熱

  夏哥哥永遠是火熱的,有一顆火辣辣的心,他也使出了法寶,嚴熱之風,也招來了蟬的議論聲。夏天,是汽車、蟬的天地,但是人們如果傷害了地球母親一丁點,她馬上與海洋合體——出現颱風,人類的生態一下子被打亂了,給人類一個教訓,讓他們別再殘害生態。在嚴熱中,在蟬的轟鳴中,夏的三個月結束了。迎來了秋之爽。

  秋之涼

  秋天來了,這是一個紅紅火火的季節,秋風涼爽,吹得楓葉紅了臉,吹得果實紅澄澄,秋婆婆給孩子們帶來香甜的水果,火紅的楓葉……淘氣的小孩就像猴子般上樹摘果子,秋婆婆又讓楓葉做成墊子,生怕娃兒摔下來。香甜的蘋果、橙子、梨子……一口咬下去,汁水流得滿臉,就像瀑布一樣溢位,農民的豐收年來了。

  冬之冷

  冬爺爺帶著冷氣,你瞧,他所經過之地,大雪紛飛,河水結冰,人們高高興興過新年,堆雪人,打雪仗,家家戶戶吃餃子,兒童放鞭炮,各家煙囪冒白煙,過新年。

  冬爺爺在稻田上撒下一層“保護層”——雪,凍死裡頭的蟲子,讓稻子喝足水,來年好豐收。頑皮的小娃玩雪球,不小心打到了樹上,成了發抖的小雪人,在白雪中迎來了新的一年,辭舊迎新。

  大自然真奇秒!

感受作文 篇4

  夏天,是孩子們最喜愛的季節。當太陽像爐子一樣炙烤大地時,他們拿著游泳圈,來到河邊脫下衣服,箭一般跳進水中,像魚兒似得游來游去。

  夏天是一個說翻臉就翻臉的季節。當你玩得正開心時,剛剛還是晴空萬里,一會兒就烏雲密佈,孩子們只好紛紛上來,忙著穿上衣服就往家裡跑。夏天的天氣很奇怪,所以大家多注意哦!

  夏天它會給人們帶來歡喜和憂愁,在我眼裡,夏天是美麗的,夏天是迷人的。

  夏天的日落也很美麗,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是多麼壯觀啊!我最愛看那一幕,所以我每天都站在矮牆上觀看日落。

  太陽快要落入西山時,大地換上了另一種服裝,但我有些捨不得太陽公公離去,所以會低聲說:“太陽公公,再見。”這時,院子裡的雞鴨尋找食物,只有一隻公雞昂首挺胸地唱著歌“喔喔喔”站在牆頭,好像誇太陽公公日落真好看,好像使人進入仙境一般。

  秋天到了,一陣風吹過,樹葉一片又一片地落地,彷彿是秋的信使,它是想告訴人們:秋天到了。

  它踏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了。

  它飛過田野,飛過高山,秋天的果實是五彩斑斕的,秋天的顏色是金黃的,秋天的聲音是悅耳的',秋天的味道是香噴噴的……

  夏秋是多麼的美好啊!

感受作文 篇5

  在人生的長河中,挫折是在所難免的,學會對待挫折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有的人把挫折看作敵人,去戰勝它,成為生活的強者;也有的人畏首畏尾、自暴自棄,最終一蹶不振,失去自我,令人嘆息。

  那麼在初中這個階段,遇到挫折該怎麼辦呢?

  剛剛步入初中這個階段,可以說是非常痛苦的,總科目是小學的兩倍還多一科,如果不能安排好時間,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剛進入初中,我就感到無所適從,每天晚修安排的作業幾乎寫不完,小測驗也很不理想,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我感到無能為力。有一天中午,我留在教室補作業,唉聲嘆氣。有一位同學問我:“為什麼嘆氣”,我一五一十地向他訴說了我上初中後的感受,告訴他我的痛苦。他卻不經意地對我說:“換一個角度去想就可以了。”便埋下頭去寫作業了。當時,我對他的這句話半知半解,思索半天后,我才恍然大悟,想到:若司馬遷不受到巨大的磨難,又怎能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再看看我們以前學的《楓橋夜泊》,若不是張繼一千多年前的落榜,又怎能寫出人們今天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生活和學習也是這樣,這一次的失敗不正是下一次成功的墊腳石嗎?如果在生活中老是往壞處想,那我們還能有無憂無慮、開開心心的生活嗎?

  一片落葉,你也許會看到“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悲慘命運,但是隻要換個角度想,你便會發現它“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高尚節操;一根蠟燭,不久便會“蠟炬成灰”,但它卻為人照亮了前方的路;一支粉筆,只需三筆二畫,生命便會結束,但它卻在同學們心中撒下了知識的種子。

  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隻顧嘆息自己。

  感受初一的挫折,讓我知道前行的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戰勝一個挫折就是累計一個經驗,人生的步伐又一次踏實了。

感受作文 篇6

  我最喜歡用感受的方式來讀書。

  閱讀是美妙的精神之旅,讓我沉迷其中。假期時間為我盡享閱讀之樂提供了保障。

  循著文中人物的腳步,我彷彿來到事發“現場”,看到他們見到的景像,親歷他們的遭遇,體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從而更好的理解了文中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歷程。每當我靜下心來“潛”入其中時,就覺得小作者來到我的面前,娓娓地講述著他們的見聞,訴說著他們的情懷,理解了作者透過文章真正想表達的東西。文字中蘊含的生命熱量,我都去體悟、注意。文字中有氣韻,有才情,有思想,有抱負……這些東西都蘊藏在文字裡,不會自動顯現出來,在經過反覆品讀後化作了自己的美妙的精神之旅。

  用感受的方式讀書,我發現,好的語言都是作者用生命、用想像力、用知識等調動文字得來的,這樣的語言富有彈性,充滿了跳躍和流動的色彩,這樣的閱讀是一項充滿體驗和情趣的活動。

  我希望我的作文中也能融入更多的感情色彩。

感受作文 篇7

  在我小學五年的生活中,有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升旗、第一次演講、第一次騎腳踏車……可最令我難忘的是第一次做西紅柿炒雞蛋。

  我在家裡是個“小公主”,爸爸媽媽就象我的僕人一樣整天侍奉著我。媽媽也常常說我什麼家務活也不幹,像溫室裡的小苗經不起風吹雨打。我聽了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於是我想讓媽媽對我刮目相看。

  我想做一盤大菜_西紅柿炒雞蛋。我先從冰箱裡拿出幾個西紅柿和三個雞蛋。我先在碗邊小心翼翼地將三個雞蛋打入碗中,再反反覆覆攪拌成糊狀。

  我點上火,倒上油,等油熱了後,我將雞蛋糊倒入鍋裡,只聽“滋啦”一聲,好象在奏樂。這時我看到雞蛋糊上面變得鼓鼓的,還冒著小泡泡,我又把西紅柿倒入鍋中,反覆地翻炒,過了一會,我又往鍋裡倒了半碗水,大約又過了三、五分鐘,我往鍋裡放了一小把鹽,一點味精和少量的香油,不一會兒,就熟了,我把他剷出了鍋。我看著盤子裡那金燦燦、油光光的西紅柿炒雞蛋,可真想吃呀!

  但是我忍住了。我把那盤西紅柿炒雞蛋端上飯桌。萬事具備,只等爸爸媽媽回來大吃一驚了!果然,爸爸媽媽看到桌上的西紅柿炒雞蛋,說:“女兒長大了,不再是以前那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了。”我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覺得格外香甜。

感受作文 篇8

  如果有來世,我願化作一塊冰,將自己短暫的一生化為細密淺流的清澈,一點一滴切入自然的血脈,感受那美的精髓,智的禪意。

  感受自然,我虔誠地膜拜著海。我是龍的傳人,我生命的圖騰是大海。讀大海,我親近敬畏它,卻融摸不到它。海是剔透的,但不會是透明的,它是一種豐富的單純,亦或是一種單純的豐富。海是立體的,它在平日裡永遠是一個儒雅平和的紳士,可當我見到海潮的洶湧,海浪的凌厲,你會發現,海其實是一個勇敢豪放的鬥士。它那滄海桑田背後的凝重像一位有風範的長者,雖已閱盡歷史,卻仍有生命的風度。

  做人當如海,以流動的謙虛接納萬物,就像林則徐筆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自然的魂是藍色的海。

  感受自然,我仰望頭頂的月。“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詩人筆下的月總能勾起遊子心底的愁。月的明暗,更多的是因為愁吧。無論滄海桑田,斗轉星移,月總是沉默地見證著這個人間的世態炎涼。月似乎有一種潘多拉的魅力,浸潤在月光中,心似乎飄在天上,心底的情愁在月下毫無保留地渲洩。月光是最好的醫師。

  抬頭看月,城裡的月亮,像一個塗了濃厚粉底的少婦,嫵媚迷人。鄉下的月亮卻雲淡風輕,像一位銀絲縷縷的老奶奶,慈祥柔和。其實月亮並無城鄉差別,只是有些東西是在天上,而有些東西卻在心裡。

  感受自然,我領略山的俏麗,“山路原無雨,空翠溼人衣”,山的韻給我立體的感染。在山的面前,無論地位多高,名望多大,山絕不會俯仰於你的地位和名望。山總是以它高挺嶙峋的風骨,撐起雲捲雲舒的天空,千百年來屹立不倒。我是山的子民,是山的風骨撐起我的生命,是山的性格教會我成長,我用生命的圖騰描繪山的形象。天地為自然,山為魂。

  “大自然是最偉大的一部書”,誠如是,做人當如自然,有時一點從容便隱匿大千世界,而洞明世事之人,在於頓悟那一片從容,開啟自然這本無字書,我願傾我一生感受自然。

感受作文 篇9

  今天的天真好,太陽公公早早地露出了笑臉,曬在身上暖和極了。已經連續有好幾天沒有過這樣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了,所以家家戶戶的陽臺外都曬滿了衣服,就連住在地下車庫的清潔工們也把衣服拿出來曬了,但他們只能把衣服掛在有陽光的樹叉上。

  吃過早飯,做完了作業,我也蹦蹦跳跳地來到小區的花園裡,跳起了繩。忽然,一陣風吹過,把樹叉上的一件衣服吹到了草地上,我連忙放下繩,不假思索地跑上前去,撿起衣服,想把它掛上樹叉,可是,樹叉太高了,我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很想放棄,可我想了想,如果這件衣服一直躺在草地上的話,清潔工們好不容易快要曬乾的衣服又要重洗了……想到這兒,我又用盡全力猛地向上一跳,哈,我成功了!看著穩穩當當掛在樹叉上的衣服,我心裡暖洋洋的,覺得幾天的陽光更加燦爛了!

感受作文 篇10

  感受人間詩意,讓我們的內心水草豐美,我們就能在人間詩意的棲息。

  感受生活:詩人海子在自己最後的日子裡感悟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身邊的一切。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與他一起品讀生活就會明白,生活就是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個能打動自己的地方棲息。就是這樣簡單。我想,我會和他一樣隱居在一片翠綠的竹林中安度晚年的日子。

  感受人間詩意,讓我們的心靈不再孤獨,比再寂寞,不用再獨上高樓。

  感受李白:詩人餘光雨在《尋李白》中評價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而凡人則酒入愁腸,化做思鄉淚。可李白何曾

  不是在消愁呢?“但願長醉不願醒”也只為“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是註定要獨上高樓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他卻在明亮的月光下,獨乘小舟,在那醉夢中,去尋那容得了他的世界。他離開了人世,失蹤是天才唯一的下場嗎?讓高力士脫靴,讓揚貴妃磨墨,的確不過是小意思,因為當我回望唐朝時,皇帝又算得了什麼

  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李白啊!

  感受詩意讓我們的精神不甘匍匐,而精神灼照痛苦總是甜蜜的。沒有過感受詩意心靈是粗糙的。人是需要文字來安撫和慰藉的。因為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感受詩意後才會知道,有一種美麗的生活,叫做詩意的生活,有一種美麗的心靈,就是為天地立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