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700字> 精選我們的小學作文700字3篇

我們的小學作文700字

精選我們的小學作文700字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的小學作文700字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們的小學作文700字 篇1

  現在,我們生存的環境越來越差,汽車排出的尾氣;天空中隨處可見的白色垃圾;臭氣難聞的小河。現在,我們都很關注這件事,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呢?下面我就來總結一下。

  我們以後購物要用布袋。我們去商店或農貿市場購物,幾乎每樣物品都會隨贈一個塑膠袋,回到家後,這些塑膠袋往往立即被扔進垃圾箱。作為垃圾,塑膠袋離開了我們的家,但是它們並沒有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是隨處可見塑膠袋,遇到刮鳳的天氣,它們就會在空中飛舞,降落在樹枝上、河流中,影響衛生和市容。塑膠袋增加了垃圾的數量,佔用耕地,汙染土壤和地下水。更為嚴重的是塑膠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進行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僅圖一時方便,卻把垃圾遺棄給子孫後代。這樣做合適嗎?以北京為例,若人均每天消費一個塑膠袋,一個塑膠袋約0.4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噸塑膠袋,僅原料就價值4萬元。小小塑膠袋的害處真夠大。我們從前也是用可以重複使用的菜籃子和布袋子購物買菜的,普遍使用塑膠袋只是近幾年的事。我們應該恢復既往的優良傳統。德國年輕人正以挎布袋購物為榮,讓我們也來追隨這種“綠色時尚”吧。

  我們西花園那條河,更是令人心痛,那條小河以前清澈見底,魚兒成群結隊地在河中自由自在的遊著,人們在小河旁談笑風生,孩子們都在河邊快樂的嬉戲,拿著釣魚竿在河中釣魚,快樂的玩耍著,這條河簡直就是兒童的樂園,以前那裡還有一個噴水池,一個小孩拿著一條魚,從魚嘴裡噴出清澈的水。而現在,小河中臭氣難聞,令人不敢接近,河面上漂浮著包裝袋和塑膠袋,河中的水由原來清澈見底變為了黑色的油漆,水又沾手又臭,人們已經厭惡了它。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人們把用過的水排放到了河裡,積少成多,小河越來越臭,同時,垃圾和包裝紙也被人們扔進了裡面,天長日久,小河就成了這種令人憐惜的樣子。

  人們啊!醒悟醒悟吧!如果我們還是按平常的習慣去做,那麼我們生存的環境遲早會毀滅的,所以,我們以後一定要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清潔、美麗!

我們的'小學作文700字 篇2

  我國傳統節日有—,春節,中秋,清明,端午。各種節日有各種節日的風俗。

  春節是中華人民,炎黃子孫全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如何慶祝這個節日,在千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例如-掃塵,貼春聯,春花,貼“福”字,年畫,爆竹,等還有包餃子等食俗。從古到今,人們的進步不是固守已有的傳統。儘管21世紀後,人們過春節更多的是自由,快樂,還有吉祥,平安,團圓和喜慶等觀念一直沒有改變過。

  作為中華人民最有代表性,最有魅力的傳統節日,我們保留的是它的概念,繼承的是它的理念。

  春節一般都過4天,分別有-大年三十,大年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4天。

  大年三十那天,吃了團圓飯,我們都出去玩,到了晚上12點的時後,就開始放爆竹。表示去處一年的晦氣。

  第二天,就是初一。今天,早上一般吃湯圓,大家都穿上新衣服,表示新的一年到了,準備又開始過新的一年了。

  第三天,就是初二,大家都上街上去買東西和回老家看望親人等。

  第四天,就是初三,人們大多都到山上去掃墓……

  中國還有清明傳統節日。

  在很多人認為,清明節就是掃墓,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不只是懷念故人,還有親近大自然,珍愛身命的意味。節日精神是“將生死並置”。

  清明作為節氣最早出現於先秦,後來,由於注入了掃墓,踏青等習俗活動才逐漸成為節日。清明作為一個獨立的節日,大約形成於唐朝。正所謂: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人們一直認為清明下雨是好事。

  端午是一個敏感應對氣候時節令的變化而發展起來的節日,千百年來形成了一系列中國人強烈認同的節日文化,並作為習俗傳承了下來。

  端午自古有許多名稱。古人有的端午節用蘭草淋浴的習俗,所以稱為——“浴蘭節”;端午節前後,總是出嫁兒女回孃家的時候,端午節又可以俗稱“兒女節”。

  雖然有些端午節風俗在今天已經沒有了實際成功,但是粽子是中華最有深厚文化的一種不可缺少的一種食俗,強化了端午節的愛國傳統文化。

  中國有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團圓節……中秋節一般都要吃月餅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吃月餅之前一般要先拜過月亮。

  中華人民的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我相信這四個節日一定會越變越聞名。

我們的小學作文700字 篇3

  在我們老家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是呀,年底是大人最忙碌的時候,也是孩子最興奮最高興的時候。

  大年三十,貼對聯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我們這些孩子們的快樂之一。你看,家長們在忙著清理門面,準備糨糊,整理春聯,塗抹糨糊。這些活是輪不到孩子們插手的,做錯了雖不致捱罵,自己也會不舒服。家長準備好之後,我們孩子們的任務來,這個任務雖不要出力,卻要把握方向,總攬全域性,不可輕視的。孩子站在家長的後面,神情嚴肅,言語間頗有氣度,終於可以指揮家長啦。貼好對聯孩子們還要一家一家的讀對聯,比一比誰家的對聯最好。這家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那家是“春色滿園,喜迎新春”,你家是“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我家是“壯麗山河多異彩文明國度遍高風”,孩子們會為此爭得面紅耳赤,不亦樂乎。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更增添了新年的年味,這也是我們這些孩子的快樂之一。你看,家長們正在忙裡忙外準備飯菜,冷的,熱的,炸的,煮的,燒的,炒的一盤盤往桌子上端。桌上一下子變得熱氣騰騰,屋子裡一下子變得芳香四溢,孩子們也早已口水直流。可大人們還是不慌不忙,先對孩子們說一些祝福的話,孩子們也要在大人們的示意下,要祝福父母身體健康。終於可以開動了,孩子們吃得嘴角冒油,歡快無比。大人們此時總算把一年該忙的都忙好了,現在可以安心的坐在桌旁享受一年來的幸福,臉上帶著微笑,自己吃的不多,還不時提醒孩子慢一點,多吃點蔬菜。

  夕陽收起了最後一抹餘暉,夜幕終於降臨了,我們孩子們也等到了一年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可以放煙花炮竹了。孩子們負責幫家長們拿鞭炮煙花,在孩子們看來這是很光榮的事,然後遠遠的走開,捂住耳朵,看家長點燃。“噼裡啪啦”“轟”一陣陣鞭炮聲震耳欲聾。每響一聲孩子們都表現出歡快的熱情,亮光中映著他們童真的笑臉。這時家家戶戶都在燃放炮竹,空氣中瀰漫著炮竹的香味,瀰漫著過年的味道。剩下的事情可以由孩子們自己來做了,家長們為他們準備了那種可以拿在手中燃放的煙花。孩子們壓抑著內心的激動看著父母幫助自己將煙花點燃,哇,孩子們叫著,跳著,煙花閃爍,映著那一張張笑臉。遠處的夜空不斷有“鮮花”盛開,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一朵朵菊花,有的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空中。過年了,夜空也更加燦爛了。

  但願,我們這些孩子們每天都像過年一樣,輕鬆、有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