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中的孩子作文700字(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廢墟中的孩子作文700字(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廢墟中的孩子作文1
1937年8月28日,日本派出了三架轟炸機來轟炸上海的火車南站。
此時此刻,一對夫婦帶著他們的孩子,在火車站裡候車。孩子奶聲奶氣地:“媽媽,媽媽,我要糖葫蘆!”媽媽說:“好吧,我給你買一串。”孩子高興得跳了起來。媽媽買了糖葫蘆,孩子津津有味地吃著,邊吃邊向媽媽咧著嘴笑。這是,爸爸說到:“喂喂喂!你們兩個倒是給我快快快呀!”男孩還在吃著糖葫蘆,根本不理會爸爸。“媽媽,真好吃!您也嘗一個吧?”男孩笑著把糖葫蘆串遞給媽媽。
突然,不知從何處傳來一陣凌厲的防空警告,把小男孩手上沒吃幾個的糖葫蘆串掉到了地上,“咔吧”一聲,碎了,男孩愣住了。不知是誰在混亂之中喊了一句:“啊!日本鬼子開著轟炸機來了!大家快逃啊!”人們開始瘋了一般奪路狂奔、四處逃竄。爸爸拉著媽媽在前面開路,媽媽抱著小男孩快步跟著,孩子不停地大聲喊著:“媽媽!媽媽!停下,糖葫蘆掉了!我要去撿!我要吃!”媽媽卻好像聾了一樣繼續往前跑,這時幾枚炸彈落在火車上,火車立即斷成數截,爆炸產生的巨大沖擊波把車裡的乘客往上拋,有的飛起了十多米;有的飛出了幾丈開外;有的在空中翻了幾個跟斗再重重地摔在地上…………又一個炸彈投了下來,眼看就要落在爸爸身旁,爸爸用力一推媽媽,“轟隆!”震耳欲聾的一聲巨響,爸爸躺在了血泊之中,一動不動!同時,炸彈爆炸的巨大沖擊波把媽媽和小男孩一起‘拋’上了半空中,孩子驚奇地說:“咦,媽媽,我們飛起來了!飛得可真高啊!”媽媽把男孩牢牢抱在懷裡,奮力扭轉身,使自己身體朝下,墜地而亡。
旁邊燃燒著大堆火車的殘骸,熊熊烈火噴發著滾滾熱浪,朝小男孩撲面而來。男孩大哭著,“哇哇哇”的哭聲夾雜著周圍“噼裡啪啦”的聲音,聽著真讓人覺得可怕。
轟炸機似乎滿意了,慢慢地從天際消失了。
廢墟中,一個滿身塵土混著斑斑血跡的男孩無助又無辜地哭喊著。
戰爭給我們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害,讓我們努力阻止戰爭的發生,讓和平永駐人間吧!
廢墟中的孩子作文2
1937年8月28日,人們得知日本侵略者轟炸過來了,趕緊跑到上海火車站坐車。這時裡面已經人山人海了,大家都想坐車去遙遠的地方,逃離危險。
“轟——隆隆”,突然,一聲巨響打破了剛才熱鬧的場面。原來是日本侵略者炸破了整個火車南站,地上全是碎片碎紙,鐵路都被炸得彎彎曲曲、破破爛爛,橋都已經很破爛。許多人都死在了廢墟中,還有很多人都在雜亂的人群中逃命。緊接著,叭叭的槍聲,轟隆隆的炮聲,爆炸聲,嗚嗚的子彈呼嘯聲……連綿不斷。
這時,一上子彈不幸打到了一個小男孩媽媽和爸爸的身上,他們就一瞬間倒在了廢墟中,孩子也從他們手中了飛了出去,從半空中重重地摔了下來。孩子痛得號啕大哭:難道他們不要我了嗎?他們為什麼把我重重地摔在地下……一連串的問題,使孩子迷惑不解,於是,他便決定要去找爸爸和媽媽。在雜亂的廢墟中,他邊找邊喊:“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可是,就是沒人回應。孩子又著急又害怕,哭得更厲害了。但他還是一直在找,他相信,總有一天能夠找到,他的內心給了他勇敢和自信。這時,一個記者把照片拍了下來,馬上把小孩抱走了,把他帶到了安全的地方。
漸漸地,孩子長大了,他跟記者說,還要去找爸爸媽媽,記者卻說,這麼長時間都沒找到,他們一定找不到了。可小男孩對記者說:“我相信,我總有一天會找到他們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記者只好再次和他一起去找爸爸媽媽。每當小孩和記者要放棄時,他們都會用那句話互相鼓勵。慢慢地,小孩也想放棄了,突然眼前“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男孩終於找到了爸爸媽媽,可他們已經死了。小男孩趴到他們墳前,號啕大哭起來,可他們再也聽不到了。
千千萬萬的人都是因為戰爭而無辜死去的,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和平!
廢墟中的孩子作文3
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我國上海火車南站時的情景。啼哭的嬰兒,倒塌的房屋,使我們不由得彷彿又回到了我們中華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這時本應當是學生上學,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後小憩和玩耍的時候。可是由於日軍的狂轟亂炸,上海城內的學校和工廠很多已被炸燬,人們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學。
這時的上海火車站,由於北站已成為戰區,交通被切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車南站,人流擁擠不堪。忽然空中傳來飛機的轟鳴聲,日本敵機飛來投下大量炸彈。上海火車站頃刻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車站,天橋月臺以及鐵軌被炸得稀爛。站內的人們死傷無數,地上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喚著孩子,孩子哭喊著尋找著親人,炸傷的人們痛苦的呻吟著,廢墟中幼兒悲慘的啼哭聲更是讓人心痛。幾分鐘前,這個嬰兒可能還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撒嬌,手裡還玩著爸爸親手為他做的玩具。幾分鐘後,侵略者的炸彈頃刻間將這美好的一切都毀滅了。敵機投下炸彈的瞬間,孩子的母親努力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遮擋住紛飛的瓦礫和彈片,孩子的母親被炸彈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僥倖活下來的孩子已認不出血肉模糊的母親,他大聲的哭喊著。可是眼前沒有出現媽媽慈祥的笑臉,更沒有爸爸平時那有力的雙手來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聲似乎在質問侵略者:你們為什麼要這樣的殘忍,奪走我父母的生命,奪走我幸福的童年,我這麼小,我以後將怎樣生活啊!
是呀,是戰爭使原本繁華的街市變成了廢墟,是戰爭摧毀了人們原本幸福的家園,是戰爭打碎了孩子們童年的夢想。願這樣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讓世界永遠充滿幸福和歡笑。
廢墟中的孩子作文4
這是一張歷史陳舊的照片,照片上記錄的是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的真實情景。孩子的啼哭,房屋、天橋的倒塌,使我不由得彷彿回到那個年代。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人群擁擠著,站臺吵吵嚷嚷的,有小孩、老人、男的、女的,有的買票,有的'拿著行李急急忙忙地跑著,有的焦急地等待著火車……突然,“轟轟”的聲音從遠處的天空傳來,人們好奇地看著,一架戰機從遠處飛來。人們高喊:“鬼子的飛機來了,快點跑啊!快點跑啊!”“爸爸、媽媽……”哭聲、喊聲,頓時連成一片,人們不知所措,亂成一片,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亂跑。戰機飛來了,扔下一個炸彈。不久,上海火車南站成了一片廢墟:房子被炸彈炸得只剩下一半了,天橋也破破爛爛的。飛機扔下炸彈後,像一個做錯了的孩子一樣落荒而逃。這時一片片屍體倒在血泊中,剛才喧譁的南站現已死一片的寂靜,只是偶爾聽見幾聲低微的呻吟。忽然,從廢墟中傳來一陣哭聲:“爸爸、媽媽,你們在哪?”這是一個約三四歲的小男孩,邊哭邊喊著。他的衣服破爛不堪,身上有著好幾處傷口。頭上有血跡。他旁邊有許多屍體,其中也有可能是他的父母。你聽,他的哭聲那麼淒涼,那麼無助,讓人聽了感到傷心欲絕。我想,幾分鐘前,這個孩子可能還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撒嬌,爸爸拿著行李朝他笑。幾分鐘後,鬼子的炸彈將美好的一切毀滅了。而僥倖活下來的孩子,沒有了父母,他只能哭,彷彿在質問敵人:你們都是一些衣冠禽獸。我們都是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的亞洲人,你們為什麼要侵略我們呢?
後來,照片上的孩子被記者收養了。長大後,他成了一名紅軍。他英勇殺敵,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他現在還在人世,如果你想聽歷史故事,就來聽他訴說吧。
廢墟中的孩子作文5
這張照片是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照片中: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孤獨無助地,坐在廢墟上號啕大哭,他的名字叫思思,那年他只有3歲。
1937年8月28日,天陰沉沉的,日本鬼子經過周密部署,準備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百萬上海市民,紛紛湧向火車南站,準備去外地避難。售票口人山人海,人們擁擠著、推搡著,叫喊聲,爭吵聲,打罵聲充斥著南站的每一個角落。思思的爸爸好不容易買到了2張去鄉下姥姥家的火車票。“嗚—————“進站的火車才停穩,人群就一窩蜂似的朝火車門擠去。爸爸抱著思思被人流衝上了火車。“轟隆隆,”“轟隆隆”,天空出現了三個小黑點,越來越近。
車窗外,人們忘記了擠車,呆呆地抬頭看著天空,湊近了才知道,是日本轟炸機。“飛~飛機,飛機來炸我們了。”人群中的一個人驚慌地喊了一嗓子,大家這才反應過來,有人湧向站臺,有人湧向火車。日本轟炸機投下一個又一個炸彈,人群中一堆又一堆的市民倒下了。僅僅幾分鐘的時間,熱鬧、繁華的上海火車南站變成一片死氣沉沉的廢墟,空氣中飄著黑煙,到處瀰漫著濃濃的血腥味。天橋斷了,站臺塌了,鐵軌毀了,遍地都是屍體,血流成河……思思一家也遇難了。思思的爸爸媽媽為了不讓孩子受傷,努力用自己的身軀壓在孩子的身上,爸爸媽媽被炸得血肉模糊。感到疼痛的思思,艱難地從父母的屍體下爬了出來,他坐在鐵軌中間,渾身是血,看著眼前的景象,他害怕地大哭起,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張著大嘴不停地喊:“爸爸,媽媽。”他並不知道眼前發生了什麼,更不明白自己的父母為什麼不理自己了。
可憐的孩子,他再也不能看見媽媽那張慈愛的對著自己笑的臉,再也不能享受爸爸溫暖而有力的大手的擁抱。也許思思在那場戰爭中,因受炸彈武器產生的輻射而夭折了;也許被好心的記者收留,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失去父母的痛,思思的童年再也不可能有歡笑了。我很難過,更加氣憤。戰爭讓母親失去了孩子,讓妻子失去了丈夫,讓孩子失去了父母,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悲劇絕不能重演,讓我們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