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關於孔子府的作文600字

孔子府的作文600字

關於孔子府的作文600字

  孔子是中國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歷史的塵埃中是座了不起的文學高峰。接下來小編蒐集了關於孔子府的600字,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關於孔子府的作文600字

  今天第一站要參觀曲阜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孔子,大家一定都不感到陌生吧!他是中國最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透過導遊的解說,我知道孔子的父親比他的母親大四十多歲,雖然孔子有一個哥哥,但他的哥哥天生殘疾,需要一個男孩來繼承家業。但是在那一個年代男子和女子訂婚三年之後才能結婚生子,但孔子父親年事已高,他的母親在訂婚後不滿三年就懷上孔子,根據族規不能在家生產,孔子出生在尼山的一座山洞中。孔子字“仲尼”中的“仲”表明孔子排行老二,“尼”的含義是孔子出生於尼山。

  好了,介紹完孔子,我就給大家說說孔廟吧!

  孔廟又稱聖廟,是後世帝王將相及孔子的學生等祭祀孔子的地方。進入孔廟立即感受到它的濃郁的文化氣息,上千年的古柏遒勁的枝幹彷彿讓我們看到孔廟所走過的滄桑歷史,一座座歷史悠久的碑亭,讓我感受到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在後人心中的地位。

  沿著磚塊鋪設的小路,我來到大成殿,門前兩棵形態奇異的古柏,一棵好似一條蜿蜒的巨龍,

  在它的旁邊還有一棵已經傾斜,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這兩棵古柏的造型一如中國古代的龍鳳呈祥,寓意著吉祥如意。

  遊人絡繹不絕,大成殿香火繚繞,大部分是家長給孩子祈福的。媽媽也為我買了三柱香,90元,祭拜、跪謝之後,我問媽媽這真的管用嗎?媽媽笑笑,我想可能這只是心裡作用而已,但這也讓我再次感受到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愛。

  漫步在孔廟之中,我撫摸著形態各異、經歷了滄桑的古柏和石碑,我彷彿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參觀完孔廟,我們又參觀了孔府和孔林,孔府是孔子的後人居住的地方,而孔林則是孔子及後人的墳墓所在地。

  篇二:關於孔子府的作文600字

  7月24日,我和媽媽慕名來到了山東省曲阜市的孔府孔廟。剛走進市區,就讓我感到驚訝,這裡的房子很奇特,不像我們城市裡高樓林立,都是具有古代建築的風格。

  我一進大門,就看見一座大鐘,聽導遊解說:“自古以來,人們就用鍾來確定時間。”往裡走,發現許多石碑上都刻著許多大字,據說是大書法家寫的.,這些字蒼勁有力,字字滲透著對孔子學說的讚賞。不過書法家也會有寫錯的時候,而且每一個錯字都有理由,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走著走著,一條筆直的青石直路通到了孔廟的正門——“大中門”。筆直筆直的青石路兩旁是石磚鋪地,左中右分界清晰,導遊讓我們走在中間,說是“中庸之道”,只有走“中庸之道”才能永遠利於不敗之地。匾額上的“大中門”三個字是乾隆皇帝寫的,字型蒼勁有力,提出對走中庸之道的讚賞。

  我印象裡最深的是一棵樹,上面雕刻著兩條龍,栩栩如生,好像呼之欲出,據說皇上曾在這棵樹旁休息過,所以會有兩條龍。有意思的是我還學到了“勾心鬥角”這個詞呢!勾心鬥角現在用於比喻各用心機互相排擠,但它的原意是指一種建築結構精巧工緻。

  穿過孔廟,我們又來到了孔府,這是孔子嫡長孫居住的府第。孔府是典型的封建貴族地主莊園,佔地面積約4。9萬平方米,有各類樓房廳堂共480餘間。看著孔府裡的各種擺設,我發現孔府家法非常嚴明,孩子犯了錯誤,會受到甘蔗杖的懲罰,如果執迷不悟,還要在搓衣板上跪一個時辰。

  孔府後院有一座花園,幽雅清新,佈局別具匠心,可稱園林佳作。更稀奇的是牆壁上的一幅畫,畫上有一條陽光大道,無論你站在哪一個角度上看,這條陽光大道總是擺在你的面前。至今我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遊孔廟孔府,就像在欣賞一件件精美的古董,又像欣賞一幅幅絕美的古畫,那每一扇門,每一堵牆和每一棵千年古樹,既向人們講述著那久遠的文明,又在訴說著遠去的歷史。

  篇三:關於孔子府的作文600字

  去完孔子故里園,我們又去了孔廟、孔府和孔林。當地有個風俗:“先看家,再看廟,神仙都知道。”我們先看了孔子故里這個“家”。現在該看孔廟了。

  進了孔廟的大門,我們看到四個巨大的石碑,每個都由一個怪獸馱著,這個怪獸叫:“bixi “是龍的第六個兒子,他有龜身、蛇尾、鷹爪組成,力大無窮,他一般是以馱著石碑的樣子出現。

  我們又往裡面走了走,見到兩顆樹;一顆柏樹,上面有象龍一樣盤旋而上的條紋,導遊說這叫龍柏,自從乾隆皇帝靠過這顆樹之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另一顆是鳳柏,它的樹冠很象鳳凰的尾巴。我聽完這個解釋,孔廟這麼多年還這麼興盛,原來是由一龍一鳳守護著。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大殿,殿前豎立著九根粗壯的龍柱,裡面是一尊高大的孔子塑像,我們拜過孔子後,順原路返回,在出門的路上,我們見到一堵牆,上面畫著一隻“四不像”,我問導遊為什麼又畫“四不像”,導遊說這面牆是一堵藏經牆,當時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了保護經書,孔子的後人把經書砌到了這面牆裡,我們現在能見到儒家經典全是這面牆的功勞。

  走過這堵牆,我看到大大小小的石碑,我問導遊,孔廟裡最大的石碑是那座。導遊帶我們到一個亭子門前,裡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碑,導遊說這面石碑是孔廟裡唯一一座石頭不產自曲阜的石碑,它是用北京西山的石頭雕刻成到,高十幾米,重三十多噸,是利用京杭大運河運到濟寧,又用“潑水成冰“的方法運到孔廟的,為了豎立這個石碑又採用了“堆土成山”的方法。由此可見孔子的影響力是如此巨大,使帝王都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為他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