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華山作文600字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華山作文600字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華山作文600字 篇1
仲夏時節,與友人同遊寬北的天華山。那裡的山石深深吸引了我。
山石,是天華山的魅力之所在,是天華山的靈魂。
也許你遊過許多名山,但你未必見過天華山裡那樣的奇石。溪水畔,山路邊,峰巔上,奇石隨處可見。
山澗裡的溪石最美。這裡的溪石碩大、渾圓,有的相擁相疊,有的相偎相依,也有的獨自靜處。所有的溪石,或立,或側,或臥,都是那麼沉穩、敦厚、淳樸;不嶙峋,無怪狀,沒有裂縫,不露鋒芒,也不顯稜角,給人以柔和、友善的感覺。任你在某個碧綠的深潭中潛游,隨你在任何一處喧鬧的“雪花流”間嬉戲,絕不會碰破額頭割傷腳趾的。這些溪石,臥於水裡的,為水作床,使得溪水不與汙泥為伍,永遠至清至純;半沒於水中的,為水設障,使得水流需曲折繞行,不急不躁,不狂不傲;側於岸邊的,則為水導向,也扼止了夏日汛期的肆虐,給岸邊的生靈和草木以安寧……
登山途中最多見的是石峽。石峽,顧名思義,就是兩面石崖之間的峽谷。天華山裡最大的石峽是通天峽,約有三百多米長,十多米深,特窄,走在裡面抬起頭只能見到上面的一線光亮。這麼大的兩面石壁筆直、平整,簡直像刀劈的一樣,使我想到了“鬼斧神工”。更讓人稱奇的是,就在這樣的石壁之間,竟然有幾塊巨石夾在半空,懸在遊人的頭上,好像稍有震動就會砸將下來。我和同行的朋友無不為這石峽的奇險所驚歎!
天台,是天華山的主峰,想必是因為高峻坦蕩而得名了。在這方圓60多米的石臺上,有一塊巨石——“情人石”翹首靜立,像似在祈盼著遠方的戀人……
這天台,是神仙所造?這“情人石”,從何而來?是青埂峰上女媧補天那塊餘料的化身,還是盤古開天闢地丟下的行囊幻化所成?
天華山石猶如一部不解的天書,令人神馳遐想……
華山作文600字 篇2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和我一起來到歷史悠久的陝西旅遊。這裡不僅有聞名中外的秦始皇陵兵馬俑,還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華山。華山是中華五嶽之一,不但山高路險,而且風景迷人。7月27日上午,我們從西安坐高鐵來到了慕名已久的華山腳下。
我們選擇了從西峰上山、北峰下山的經典遊覽路線。觀光車把我們送到了西峰太華索道的入口處。因為是暑假旅遊旺季,華山遊客雲集,我們排了3個小時的.隊才坐上了曾是亞洲第一的太華索道上山。
從索道吊廂裡向外看西峰,簡直令人歎為觀止。西峰為華山五大主峰之首,是一塊渾然天成的完整巨石,似刀削般陡峭險峻。象牙白的岩石上長著少量的綠樹,在陽光照耀下格外壯麗。由於索道在空中起伏式前行,讓我們既體驗到了坐過山車般的驚險,又感受到了小鳥在空中飛翔的自由。接著,我們體驗了一段雲霧裊繞的奇幻旅程,吊廂鑽進了一大團雲霧中,我們宛如進入了仙境。
下了索道,我們戴上了防滑手套,拉著狹窄道路的鐵索,向西峰峰頂前行。媽媽反覆叮囑我:“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這一段在烈日暴曬下的上山路讓人汗流浹背、口乾舌燥。爸爸媽媽鼓勵我堅持、堅持、再堅持。我們終於登上了西峰的峰頂。興奮、激動的我眺望遠處,起伏的山峰被雲霧環繞著,雲、霧、山呈現出極具層次感的迷人畫卷。
欣賞完西峰的美景,我們向北峰前行。沿途中,我們不僅看到了挺拔的樹木、奇花異草和石橋古塔,還聽到了陣陣蟬鳴。有一段下山路極具挑戰性,幾乎是完全垂直的幾十步狹窄階梯,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拉緊鐵索,面對階梯,一步一步地挪動腳步,從上至下。雖然有難度,但我還是成功了。這讓我明白了“上山容易,下山難”的道理。我們徒步走了3個多小時,終於到了北峰的下山索道入口處。
雖然華山上山和下山的索道排隊花了4個多小時,烈日下山中行讓人筋疲力盡,但是華山的險峻和迷人風景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
華山作文600字 篇3
華山的險峻在於山的走勢,道路的崎嶇。有幸到華山走了一次,體驗了一次華山的險。
白天開始登山,從玉泉寺登山,沿著斜坡而上,剛開始時是長長的斜坡,有石頭砌成,大大的坡度,走的不是很累。大約走到半山腰的時候,斜坡就沒有了,變成了臺階,然後山路就開始變的陡峭起來,臺階的短小,只夠半個腳掌的位置,臺階的陡峭坡度有的有八九十度,但大部分是30-60度吧,索性的是錄得兩旁有鐵鏈子的護欄,我們就帶著在山下買的手套,抓著條鏈子而上。越是接近山頂的位置,山路就越是變得陡峭與狹窄,最後只容下一個半人的寬度,抬眼望去,盡頭在很遠的地方,往下望去,有站不穩的感覺,這時的腿都已經麻木了,疼了,有點軟了,有時候還有一陣的顫抖。望著旁邊的天聯所連線的護欄,上面有鑄造的日期1984、1985、1996……更有甚的是還有民國時候的,還有清朝時候的,久遠的年代,經歷了歷史的洗禮。很多這樣的山路臺階,都是在懸崖峭壁上面,人工打造出來的,可想而知的是它的斜度很大。
旁邊護欄鐵鏈子磨損有的很大,幾乎是兩個環的連線處就要斷開了,而有的已經有一條新的覆蓋在原來的上面,鐵鏈子雖然經歷著風吹雨打,但是不曾見它生鏽,露出來的都是鐵原本的顏色,可見人流量的大,每一個經過這裡的人,都用著雙手來拽著鐵鏈子經過。只是一路上經過的鐵鏈子上面都時不時的有鎖鎖在上面,每經過一個休息的地方都有賣鎖的,人們就把鎖鎖在了鐵鏈子的上面,有時在走很陡
山路臺階,兩旁的鐵鏈子上面鎖滿了鎖都沒有下手的地方,來拽著鐵鏈子,來保持自己身體的平衡。
金鎖關基本上是鎖數量最多的地方,鎖在鐵鏈子的鎖,都有幾噸重了,看著旁邊的小屋裡面有著,換掉的鎖滿鎖的鐵鏈子,放滿了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