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陶淵明作文600字九篇

陶淵明作文600字

陶淵明作文600字九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陶淵明作文600字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1

  尊敬的陶淵明先生:

  您好!

  當我今天沉靜下心來,又一次品讀《桃花源記》後,忽然眼前浮現出一幅圖畫,片片桃花林一眼望去無邊無際,層層疊疊的粉紅,給人以夢幻的遐想,下面是象徵生命的嫩綠,是田地。一陣風吹過,落下片片桃花瓣,淡淡的芳香迎面襲來,沁人心脾…

  初次認識您,是在《愛蓮說》中的“晉陶淵明獨愛菊,自裡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從那時起,您就走入我心裡,一位隱士,不求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安分守己,渴望和平與安寧,不愧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我也同樣喜歡菊,卻沒您那樣的覺悟和平靜的心。您若一汪深潭,望不到底,擲去一枚石子也無波無浪。

  生活在現在的中學生的我們壓力都好大,要拼成績,寫作業,放假了突然鬆懈下來,潰不成軍,而上學時什麼也聽不進去,老師的話行雲流水左耳進右耳冒。如此惡性迴圈,相信後果只會是學習不好,作業不好,身體不好。生活沒有任何質量而言。最初我的想法也很簡單夢幻:心中有同樣美好的“聖地”:大海多藍多隨意,浪花不知疲倦的拍打沙灘,似乎是在揭示著事情都會隨波而去。藍天多愜意,一碧如洗,洗滌著我的靈魂。山巒多神秘,高高低低,鬱鬱蔥蔥。這些幻想多美好,可幻想畢竟是幻想,可望而不可即。畢竟生活在這樣一個努力的年代,我還必須學會接受,學會隨遇而安,但這並不代表安於現狀,還是要掙扎,證明自己。忽然感覺品到了您創作《桃花源記》的無奈,有些釋懷。

  如若我們生活在一個年代就好了,或許我們會成為不加任何利益的,純粹的“靈魂老友”。我們心中都有“仙境”和“聖地”,我們也都在不停步的追尋,我相信,這樣的地方一定有的,只是暫時未找到罷了。

  待一日我如你般隨遇而安,保持平常心態,平淡自然,超凡脫俗,純真美好,如你般強大,我想大概可以讀懂你的靈魂,便可以徹底領略您心中那片淨土,那份久違的美好。

  此致,

敬禮!

  20xx年2月15日

  您的學生王竹寧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2

  你生於繁華盡落,死於落虹歸隱;你生於亂世之中,死於躬耕之裡。你的一生如巍峨群山,時起時伏;如滔滔黃河,九曲連環;又如絲絲霧靄,縹緲淡泊。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是你少年時的志向,你胸懷大志,混跡宦海,卻屢受輕視,不得重用,於是你發出了“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的感慨,後幾進官場,幾度失望。在沐浴過春雨,迎接過秋風的十三年官場打拼中,為了“大濟蒼生”的崇高理想,你奮鬥過,拼搏過,但換來的只是不斷的失望。在彭澤任縣令,當遇到傲慢的督郵時,你怒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而折腰向鄉里小兒!”後毅然辭官歸隱,這就是你仕途的終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是你心中的樂趣,你掙脫出世俗的漩渦,歸隱入僻靜的田園,你曾幻想過寧靜和諧的桃花源,那裡人民安樂,自給自足,那是你心中憧憬的地方;你曾居住在“環堵蕭然,不避風日”的陋屋中,卻依舊忘我地讀書,忘懷得失,安然自若;你曾“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清新、恬淡的意境籠罩在你的周圍。是否也有那麼一株菊花,像你一樣,不奢求陽光,不奢求雨露,兀自傲立,遠望南山。固守寒廬,看時空輪轉,風捲雲舒,享素月清輝播灑,驕陽金光籠罩,與雅菊青山相伴,這就是你——陶淵明!

  你為我們留下的不僅是詩文,更是一種思想,一種意境,一種如同清風拂面、清新而自然的意境,讀了你的詩文總是會不自覺地感到心靈的放鬆,好似身處深谷幽澗,聆聽著泉水叮咚……

  你是歷史上那一絲淡泊的霧靄,那一行巍峨的群山,是那一株菊花,在凡塵俗世間綻放著自己超脫的光輝!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3

  陶淵明,一位安貧樂道的文學家;一位擅長借景抒情的田園詩人;一位影響深遠的辭賦家;一位品質高尚的散文家……

  “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和菊花可謂是有著不解之緣,陶淵明把菊花視為自己人格的化身。菊花素雅美麗,清新淡泊的特點與陶淵明高潔的品質,不同於世人,不隨俗流的志趣巧妙地聯絡在了一起,所以後人就把菊花作為君子,淡泊俗塵,隱逸者的象徵。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的田園詩為中國古典詩歌文學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在藝術上取得了重大成就。陶淵明將情、景、理三者巧妙地結合起來描述清新自然的田園風光,有“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的個人情趣。

  他以怡然自樂的心情,把大量農村農民的生活如實寫入詩中,如:“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優美的農村生活圖景。不過在陶淵明的灑脫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出他內心的苦悶,如“流淚抱中嘆,傾耳聽司晨”,“理也可奈何,且為淘一觴”這表明他對世事還是沒有忘卻,儘管隱居山林,陶淵明還是無法消除心中的矛盾。

  陶淵明的詩文,看似質樸、實則華麗。在其平淡醇美的言語中,充分表現了陶淵明淡泊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他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的讚美;充分表現了詩人對世俗黑暗的厭惡和憎恨;充分表現詩人對美好和平的理想生活的憧憬……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或許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陶淵明的影子,有的淡泊名利;有的嚮往田園;有的純樸清新……我們也應該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像陶淵明一樣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4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他的一生,忙忙碌碌,反覆輾轉於官場與田園,他心所向田園,以一種隱逸者,高潔者的身份度過自已的餘生,但他滿心充懷對國家前途命運的牽掛擔憂之情,他一度充滿憧憬,多次任官,但年近老燭之年的他真正意識到,田園是他的歸宿,鄉村車馬野夫的生活才是他真正向往的,也是他原本該過的。

  一生的孤潔,是門口雜草叢菊中的‘松菊猶存’,是久轉徘徊的那顆孤松,堅韌挺拔,卻只是孤且一顆,孤身一人而己,所以他盼歸田園,以質樸的生活換得最純的快樂,以腳踏實地來放心靈。

  陶淵明的田國生話是一幅美好的圖景,鋤地撥草,時而彎腰勞作,時而矯首遠觀,汗水流過臉頰,帶來了疲意,得到的卻是心中無限的滿足,陶淵明的生活是白樸平凡的生話,一個一普通農家生活——常常策扶老以流憩,活得自在悠然,亦是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的去苦勞作那般,生活雖苦,卻無比愜意滿足。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是安然於現在,不求富貴,不盼長生,不慮生命之短暫,雖已花甲之年,感嘆過光陰易逝,時無短暫,但其正的現實讓他樂天安命,不顧慮將來,只享受現在。田國是他精神寄託,在田園中,他樂天安命,在田園中,他雖苦猶甜。他愛田園,愛他的美,一種超然世外的美麗,不夾雜社會,官場的黑暗,他愛田園,愛他的一切之物皆為、自然之生,沒有別外的糅造,正如人的本性,質樸自然。

  在田園中,他放飛心靈,安心享受自然帶來的美好,在田園中,他忘卻憂慮,雖是年老的體軀,卻杯有一顆對田園少年般熾熱的心。

  他以顆美好的心靈面對著田園,田園則以其方式加以反饋。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5

  縱觀歷史長河,人的一生只不過是轉瞬而逝的浪花。自己的一生應由自己掌握,無需受世俗左右。像陶淵明一樣生活,讓自己的靈魂做主。

  像陶淵明一樣生活。去體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然自若。他去尋自己的桃花源,那遠離外界紛紛戰亂的地方,享受自然帶來的靜謐與美好,讓心沉澱下來,讓精神自由地馳聘於無際的天空,讓寧靜過濾煩憂,讓寂靜篩去慾望,在田園中,讓心靈得到洗禮和滌盪,讓麻木的靈魂變的輕靈。如果像陶淵明一樣生活,那自然便可以做到心無外物,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雲捲雲舒。過著淡淡的閒情逸致生活。

  像陶淵明一樣生活。去體會“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心如止水。他保持自己的本性,控制自己的慾望,不追逐紙醉金迷的成功,不沉醉於功利紛爭的世俗,安於貧賤,與世無爭。說到底,他獲得那獨屬自己的快樂和幸福,不是金錢與權力,而是內心深處的一種安適與寧靜。“富貴如指間的薄暖,浮名若雲影的輕涼。”形容的便是陶淵明的生活罷。如果像陶淵明一樣生活,遠離一些名利、一些物質的追求,無意中就能發現真的自我。

  像陶淵明一樣生活。去體會“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鐵骨錚錚。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榮華富貴唾手可得,但他熱愛遠離城囂的田園,厭惡黑暗腐敗的官場。這種精神讓他最終選擇了艱苦但寧靜而自由的田園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他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獲得了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東西啊!陶淵明的言行舉止就像一滴水,折射出一個人應有的品質。如果像陶淵明一樣生活,把生命灌注到自己所抱有熱情的事物中,堅守信念,日後必將事半功倍,碩果累累。

  所以啊,去過像陶淵明一樣的生活吧——任它紅塵滾滾,自有清風明月。不就是那句:“在喧囂中,獨守一片寧靜,在濃郁中,默唸一份平淡,正如花開花落的悠閒,正如春去冬來的自然。”簡簡單單,最幸福的價值觀。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6

  要論中國古代的名家大家,陶淵明一定有一席之地。陶淵明以他獨特鮮明的個性開創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時代。

  我認為陶淵明的灑脫大方不拘謹是他人格的一個亮點。他的這種真性情是許多人學也學不來的。他的作品以及後世對他的評說也都有表現這一點。

  陶淵明從小接受儒家思想,在他年輕時他也有“猛志溢四海”的積極入仕態度。他在《擬古》中也提到“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但他最終為什麼會辭官歸隱呢?我認為這就與他的真性情有關了。他一生都在追求身心的質樸,在他做官時,他不願虛偽隨俗,可官場又始終這麼黑暗。在這種時候,他更願意迴歸自然,正如他在《歸園田居》中寫的那樣:“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他說自己是“誤”入官場,所以終有一天他會回去。那種自由,和諧才是他最想要的東西。

  最後一次辭官,最能見其本性。他做彭澤縣令才三個多月,縣吏讓他“束帶”見督郵,他卻說“吾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隨即辭官離去。是陶淵明太傻,行事輕率嗎?不,這恰是他追求本心的表現。官場的種種他早已厭倦,而這次事件只是導火索,他可以就這樣迴歸自然,去追尋他所向往的東西。看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看輕外在功利。陶淵明一直將它奉作信條,而且他一直在踐行。試問現在,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淵明的真性情是他身上的閃光點,更是對後世的一種啟迪。在如今這樣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被前途功名壓得麻木了,甚至早已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沒有夢想,又何必遠方?或許我們應該學學陶淵明,學著在迷茫的時候問一問自己的本心。世俗本就這樣,為何不去追尋自己真正想要的呢?這才是真性情。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

  陶淵明的真性情正是他純真,高遠人格美的最好體現!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7

  棄彭澤微官,松翠菊黃,琴書而外醉三鬥;開田園詩派,韻真辭樸,千百年來第一人。

  ——題記

  家,是安樂窩,是避風港,那裡有天倫之樂,有濃濃親情。你浪跡天涯海角,不管是得志還是失意,家都使你魂牽夢繞。

  陶淵明,我國田園詩派的開創者,在經歷了八十一天的官場生活後,亦然決定擺脫官場的束縛,回到自己那魂牽夢繞的家,享受天倫之樂。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是快樂的,他歸心似箭,“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興奮異常,“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是悠閒的。他悠然自得,自娛自樂,“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他成日“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不是還觀賞“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風而知還”的景象。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是自由的。他“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昇華,筆下所寫的都為真性情。試問,有誰能發出“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樣的感慨。

  回到桃花源的陶淵明,是我所羨慕的。他有膽識,也有勇氣辭去官職,歸隱田園。即使他家境貧寒,也決意不再答應做官。這份堅持,讓我感動。

  陶淵明的一聲,平淡無奇,色彩繽紛。他雖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但卻留下了無數傳頌千古的詩句。陶淵明筆下所出,都包含了他對大自然的喜愛。讓人讀著親切,回味無窮。

  陶淵明,一個敢於追求自我的人。喜歡他,不僅喜歡他的詩,他的詞,更他那句句中透露出的自然清新的味道。這種味道令我著迷,也令我向往。

  陶淵明所做的一切雖已成歷史,依舊受人們喜愛。這就是自然的影響力。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不向往大自然,沒有人不熱愛樸素的生活。

  這些,只有陶淵明做到了。他真是“韻真辭樸,千百年來第一人。”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8

陶兄:

  久仰你大名了,今日我有幸給你寫信,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啊!也勞您在百忙之中指教一二。

  近日,我拜讀了您的大作,深深地被您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所震撼;也深深地羨慕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閒;更深深地被您的“衣沾不足惜,但使願不諱”所折服。

  您的大作無不表現出您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田園生活和隱居生活的嚮往。酒,是你的鐘愛;詩,是您精神的寄託;菊,是您品格的化身。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為那裡沒有現實生活中的汙濁;您常常食不果腹而不躁;因為你有精神食糧。

  我對陶兄您十分敬佩,您是我心中的偶像。因為你如菊一般,是位隱士。但我不明白,一味的隱居會解決問題嗎?隱居,在我看來就是逃避。為什麼不學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什麼不學梅“孤芳自傲”!與其逃避,不如面對,與那汙濁的社會一搏,留下千古美名。

  我還有一事向請教陶兄。酒,乃文人墨客皆愛之物。蘇軾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曹操“釃酒臨江”,賦詩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邊塞詩人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但到最後,哪個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呢?既然如此,為何要靠酩酊大醉來增加自己的痛苦呢?陶兄,您也是詩壇之中愛酒之人。您能告訴我原因嗎?您是否亦是為了逃避而用酒來麻醉自己呢?用酒來控訴自己處境的不平嗎?還是用酒來尋求那短暫的快感呢?

  若我所問有不當之處,還望陶兄您能勇敢地面對現實,成為汙濁社會中的一枝菊花,一枝獨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認為自己所為沒有違背自己的原則,也就此生無憾了。

  陶兄,打擾了,就此擱筆。

  此致

敬禮

  您的仰慕者:朱江鵬

陶淵明作文600字 篇9

  陶淵明的飄淡,即使到了今天,也仍能從幾頁文字中讀出,一種隱逸之美。他就是隱士,在殘破簡陋的草廬裡也能飲酒賦詩自得其樂的人。

  很難想象,在一個無米無炊的境地怎麼才能活得如此自在。沒有大悲大怨,反而還透出幾分樂的味道。也許這正是陶淵明之所以為陶淵明的原因吧!東晉,一個遙遠且陌生的年代,從容不迫地走出了中國文化屈指可數的幾個人物,陶淵明首當其衝。《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無不是膾炙人口的佳文,而每一篇的內容雖不一樣,但作者對美好的嚮往卻始終如一。正因為這種追求,他才毫不猶豫地辭官隱居。

  後來的中國文人仕途失意時首先想到的便是陶淵明,蘇東坡也曾說過“淵明吾師也”是否也是因此?恐怕更多程度上還是他的文章吧!陶淵明從來就是為自己而寫,這在中國是為數不多的。因為隱居才可能這樣,以此來舒展自己。讀別人文章的時候,總覺得有一道門檻客客氣氣地把人擋在外面,而讀陶淵明的,卻就像在叩問自己的心靈,使得心靈深處無法表達的部分得以舒緩。正是這種心靈的共鳴,才讓這千百年來無數計程車大夫這麼推崇陶淵明。陶淵明的文章就像是冷雨的街頭永遠溫馨的客棧,暴雨狂風大海上的安寧港灣。

  可以這樣說,整部中國歷史上像陶淵明這樣的,僅此一人。上古隱士的殘文斷章古怪而深奧,竹林七賢又有一股反叛的情緒。論隱士之文,陶淵明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當然,在西方還是找得出相似的,在千年後的美國,梭羅獨自來到了瓦爾登湖旁住下,像極了當年的陶淵明。而他的《瓦爾登湖》也與陶淵明的意向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陶淵明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以及那早已消散的品格。可是這樣的人現在卻越來越少,這不可謂不是一個悲哀。

  當看著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時,是否聽到了一個高亢嘹亮的聲音在舒嘯?“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