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精選】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彙總十篇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精選】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彙總十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600字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1

  夜幕降臨了,一輪皎潔的明月悠然掛在天空。月朗星稀,只能看見幾點星光,稀稀落落地撒向地面。坐在夜空下,望著那皎潔的月光,心中不禁浮想聯翩:八月十五是個萬家團圓的日子,那零落在天宮裡的嫦娥在做什麼呢?是否正和玉兔玩耍,打發著她的寂寞?那月亮上的點點黑色又是什麼呢?是不是那沉默了許久的桂花樹呢?

  皓月當空,萬里無雲,我們一家人團聚一堂,在那間小小的客廳裡端坐著十二個人,圓桌上擺滿了美味佳餚,紅的,黃的,黑的,白的……看得我眼花繚亂。

  開吃了!我們四個小孩狼吞虎嚥,爭先恐後地搶著紅燒肉、排骨、燒雞、燉魚……似乎怎麼也吃不飽。大人們看我們那個吃樣,只好先“撤”了,等我們吃飽喝足後,我們又開始邊打撲克牌,邊賞月。

  夜空中沒有星星,或是點點星光,一時間,似乎身無旁物深思都已陷入明月之中,與它融為一體。升入初中後,我就不再是以前那個每天快快樂樂的我了,我每天面臨的不只是學習了,剎那間,我發現我長大了,也發現空中的月亮突然陰暗了下來,好像嫦娥與玉兔也在為我而悲哀。

  我漫不經心的打著手裡所剩不多的撲克牌,但就在這不經意間,我發現我贏了這局牌,再看看月亮,那黑影彷彿在說:“相信自己,你終會像這局牌一樣,你是贏家!”我看見月亮對我笑了,我又重新振奮起來,為接下來初中三年的生活、學習而努力。

  正入神,一直坐在旁邊沉默不語的爸爸接話了:“你看,月中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呢?”我仔細一看,是啊!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爸爸抿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說:“吳剛砍了一年,才從桂花樹砍下一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金葉子,這一片金葉子會掉在人間最勤勞的人家門口……”爸爸還未說完,我又就進入了想像之中,我彷彿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的腳下……

  “沙沙沙”起風了,旁邊的樹木起伏不停,我彷彿像童話中的小仙子,一直飛向月亮,一直飛,一直飛……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2

  那一年的中秋節,雨水不斷,看著雨水漫天蓋地地籠著了一切,人的心情也隨著原本清晰的風景模糊起來。

  今年的中秋節,又是一場不停的雨,沒有雷聲隆隆的前奏,也沒有劃破長天的閃電為序曲。雨就是這樣下著,似乎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也好象永遠不會結束。

  夜雨,是行旅的大敵。街頭人群中匆匆忙忙的你,是否還記得油紙傘下那條滑滑的石板小街?是否還記得遠行中避雨的那座破舊不堪的小亭?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那遙遠陌生的大山腳下,那戶農家中滾燙的洗腳水,還有那張張淳樸的笑臉?

  每逢中秋,我們曾多少次回望那遙遠故鄉的燈光,還有開始生長白髮的母親。而夜雨,無情的阻擋著我們的視線,和思念,一任我們在一盞昏黃的燈前微微地落淚。

  今年的中秋,我回到了家中,在家中明亮的燈下想著我年輕時的遠行,我的母親,剛才還座在我的床前,此刻恐怕已安睡了吧,可你呢,我的朋友,還有那段年輕的歲月,是否也在夜雨中安睡?

  是去年的中秋吧,我們倚在宿舍前的廊子上,面對著昏昏黃黃的落日,以及遙遠海上吹來的風,一遍又一遍地唱著: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黑。。。。。。

  遠方,一個多麼幸福的詞彙,這種幸福讓年輕的我們感動和思念。那時的我們喜歡告別一個個熟悉的地方;喜歡走過一道道邊界;喜歡一個人默默地留意著車窗外的風景;喜歡看著一張張陌生的臉在眼前生動著,消失著。

  我們走進深山,山中的風裡有樹的香,山裡的蟲鳴獸嘶中有無邊的寧靜;我們來到海邊,海邊的浪花裡有無數魚兒的呢喃。我們走過一個又一個地方,我們在每個喜歡的地方停留,用喜歡的目光在一草一木間徜徉。清晨醒來,我們用小河裡清清的水洗臉,然後站起來,看著他不停地流向海洋。。。。。。

  中秋的月亮升起來了,溫柔的月光照在我的窗前,伴我重溫著我走過的每一條河流,記憶中的河流在我的回憶而微微泛起波瀾,溫柔的伴我入睡。。。。。。。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3

  是啊,在此喜慶的日子裡誰不想家?誰不想念自己的親人?家鄉,一個讓人聽了就感覺溫馨的詞彙。家鄉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鄉的水也格外的甜,家鄉的人也格外的親。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顆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個流浪的遊子。我的故鄉在那?我的親人又在那?我這樣問星星,我這樣問月亮,可他們都沒回答我??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遊子之心看圓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陷入了沉思??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是啊,在此喜慶的日子裡誰不想家?誰不想念自己的親人?家鄉,一個讓人聽了就感覺溫馨的詞彙。家鄉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鄉的水也格外的甜,家鄉的人也格外的親。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顆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個流浪的遊子。我的故鄉在那?我的親人又在那?我這樣問星星,我這樣問月亮,可他們都沒回答我??

  今夜,我很孤獨,這美麗的中秋月色,觸動了我思鄉、思親、思情、思友??思思思思??

  “雲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燈。”

  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先人總結出來的氣象經驗,從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約145天左右的時間,中秋這天的天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今後145天的天氣變化和規律,中秋若不能見到月亮,元宵節下雨的機率就很大,影響著春節後第一個重大節日的歡慶氣氛。至少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是這樣的氣象規律,因此,人人都盼望著中秋圓月。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今天的月亮的,當然就不知道今天的人的所作所為。可我們卻知道今天的月亮曾經照過古人,並從今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給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偉大成就。四大發明、唐詩宋詞??

  中華五千年的燦爛都是今天的月亮照過的,我們看著這個曾經照過古人的月亮,看著我們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我們沾沾自喜,引以為民族的驕傲??

  多少年以後;當我們也成為古人的時候,多少年以後;當我們的後人也在那時的月亮上看到我們時,我們也能讓我們的後人為我們去驕傲嗎?我們又為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4

  古詞中說:“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秋色連波。”我未曾特意欣賞中秋的月亮,聽了此句,心中有些感觸,於是就決定早早地去湘江邊,靜默等候夜幕降臨。

  黃昏時分的清晨也令我陶醉。暮靄沉沉,江天寥廓。遠山暮雲分飛,江邊紅葉黃花飄零。極目望去,山映斜陽天接水,雲隨歸雁一字長。晚霞雖不絢爛,卻引得一片遐思。此時的塞外,或許真如古詞中所寫的那樣:“碧雲天,黃葉地。”但這總也比不上“千里清秋萬里霜”的中原秋景。然而我更欣賞“紛紛墜葉飄香砌”的江南。思緒所到之處,秋天並不總是那般肅殺悲涼,只是看秋的人心境不同罷了。

  此刻,晚雲漸收,淡天一片琉璃。雲霧漸濃,籠著夜空,只幾顆疏星漏出。

  似水的風吹著似水的天,雲微微散去,像是揭去了一層層面紗,月光淡淡地照著,真可謂是“雲破月來花弄影”啊!

  抬頭注視,明月如霜,月華如練。瑩無塵,素蛾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皓色千里澄輝。

  環視四周,夜寒江靜默,山銜北斗星。一江明月流瀉,江心蕩冷。

  一輪明月,數點殘星,看著看著,心境就跟著盪漾起來了。我不是本地人,雖說月無情思,但人有愁怨。記得有副對聯這樣寫道: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想到這,心中不免泛起幾分酸楚。遠在海邊的爺爺奶奶,年年盼今夜,月月盼今圓。可真到了月圓的時候,也只能像鮫人那樣,對月流珠。

  而此刻,我也只能對著這微風淡月,許下祝福的心願。願這祝福化作一股香甜,藏在月餅中,咀嚼之間,送給他們一個香甜的夢。我知道,中秋月園,哪怕天各一方,只要心意相通,也可以在月亮的光華里看見彼此。我想,這也是一種團圓吧!

  現在夜已深了,月亮依舊圓著,依舊為異地的人們傳情達意。月下,江水茫茫,秋風颯颯,玉露初臨,清景無垠。賞月之人卻抱影難眠。

  中秋月兒圓,年年腸斷處,歲歲情思中。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5

  據說,今年的中秋,月亮最大最圓最亮。

  我好生期待。我期待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期待著“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我期待著“圓圓的月亮爬上來……

  然而,很遺憾,八月十五的夜,我找不到月亮。

  自我安慰吧,或許,吳剛的桂花酒還沒有釀好吧!或許,嫦娥的女兒裝還沒有扮妥吧!或許,調皮的玉兔在月亮山跑丟了,月宮的大門不敢開啟。

  總之,八月十五的夜,無風無雨,我卻找不到月亮。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十六的夜,我總能找到圓月亮吧?

  晚飯一過,我拖了席子,仰面躺在屋頂陽臺上,靜靜等待著和月亮約會。我聽見,遠處山村的犬吠;我聽見,耳邊蟋蟀的吟唱;我聽見,樹葉和微風的親吻;我聽見,鄰家的幾個老太太不知疲倦地閒聊……

  夜空沒有飄動的烏雲,也沒有閃爍的星星,只有單調的朦朧,於是,漸漸地,夜來香的濃香,桂花的殘香,還有遠遠飄來的燒秸稈的味道,伴著我漸漸粗重的呼吸,都漸次朦朧了。

  我飄忽的意識在飛,飛過城市的林立高樓,飛過城市的萬家燈火,不知不覺中,回到了兒時的故鄉。

  那時候,月亮總是很皎潔;那地方,月亮總是清亮;那歲月,月亮下的故事總是很多很多。

  我常常有一種遺憾,鄉村的晚飯總是很晚,以至於總是看不到月亮是怎麼升起來的。常常是一抬頭,她就笑眯眯在天上了。

  鄉村的歡樂立刻開演。男孩子玩耍的地方常常選在村西頭的沙崗上,有時也選在村北的沙河灘上。“甩龍”“摔跤”、“鬥雞”、“摸樹猴”、“攻山頭”……男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常常體現在遊戲中。摸樹猴掉下樹,從十多米的沙崗被打下懸崖,頭上被土塊打腫了包,鼻子被拳頭打噴了血,門牙不知怎麼被碰掉了,手指頭被木棍誤傷了,“傷兵”時有發生,“陣亡”也屢有出現,但大人似乎並不多過問,我們也嚴守“組織秘密”。以至於若干年後見面,還在對方身體上尋找自己留下的“戰果”。

  汽車的喇叭帶來一道白光,我睜眼看時,鄰家屋頂多了一輪嬌羞的滿月。

  我和月亮約會,到得很早卻遲到了。我還是沒有發現月亮是如何升起來的。

  這城市屋頂的月亮對我很是陌生。說滿月,其實並不大,還有些朦朧和倦怠,紅紅的臉,喝醉了一樣,少了幾分靈氣,多了幾分滄桑。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6

  8月15,中秋又要到來了。中秋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但有的家庭卻不能。

  曉是一個農村的姑娘,那黝黑的皮膚和臉上永遠有洗不乾淨的灰塵很好的詮釋了這點。她老實,聽話。四個孩子的貧困讓父母不得不離開她和弟弟妹妹去外地打工,從八歲起她便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並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們,家庭的拮据讓她很早就學會了懂事,懂得了姐姐的含義。

  曉很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她非常希望他們可以在中秋的時候回來看看,哪怕是一個夜晚,因為他們已經有四年沒回來了,她都快要忘記他們的樣子了。這天晚上,她獨自坐在家門前的小河旁。一個人都沒有,天格外的黑,夜格外的靜,但她卻不害怕,因為她早以習慣了孤獨,習慣了寧靜。

  “爸,你們過的好嗎?我好想你們,中秋你們可以回來嗎?弟弟妹妹和爺爺奶奶都好想你們”她自言自語的說著“爺爺奶奶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老師也催我快點交學費,今年糧食收成也不好,沒買幾個錢,家裡都快要沒吃的了。你們寄的那些錢只夠我們幾個月吃,下次可不可以多寄點?”聲音漸漸低了。“我知道你們很忙,很辛苦,可是我們真的好想你們啊!你們可不可以回來,一天,就一天,好嗎?,我已經有四年沒有和你們一起過中秋節了,看著同學們在中秋是和爸爸媽媽有說有笑的我真的好想哭,真的好恨你們為什麼不回來,但我知道你們都是為了這個家,都想我們可以過的好一點。”她開始哭泣,“媽,我好想讓你們嚐嚐我做的飯,你們走後,我的.手藝可進步了不少呢,他們都說我是個能幹的好孩子。”她故做輕鬆的笑了起來。她又哭了,比剛才更厲害“媽媽爸爸,我真的好想你們哦,你……你們回來好不好,好不……好嗎?我們真的好想你們……”她開始抽涕,她邊哭邊說“你們為什麼……不說話,為什麼,說話啊,說啊!”她朝著小河的對面喊著“爸爸媽媽,我想你們,我愛你們!”喊完後,她笑了,笑的那麼的燦爛,那麼的好看。這才是一個花季少女應該有的,一個比太陽還要燦爛的笑臉。

  夜還是那麼的靜,靜的讓曉可以清楚的聽到自己的呼吸聲,但天卻亮了許多,因為天上的星星出來了,它們為曉照亮了回家的路。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7

  今年的中秋節是10月6日,是繼國慶節之後的第五天。這天晚上我們全家人圍坐著一起吃團圓飯,那天晚上,我們玩得別提有多開心了。

  這天,我在樓上看電視。到了5點多,我才下來。到了樓下,我看到屋子中間放著一張圓桌子,我便去問奶奶:“奶奶,你把圓桌子搬出來幹什麼呀?”奶奶答道:“今天你大伯、大媽和二伯他們要來,一起吃個團圓飯。”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這回,我可要讓大家高興一回。我來到廚房,看到有一個大桶,便走了過去,一看,原來是螃蟹,看來今天要吃我最喜歡的螃蟹了,我高興地手舞足蹈。

  到了晚上6點多,人也全部來齊了。我們圍坐在一起,準備吃飯。大伯正要吃飯,被我攔住了:“慢著,為什麼要這麼急呢,咱們好不容易有時間聚在一起,也來玩一下嘛!”他們聽我這麼一說,就問我:“那你說我們來玩什麼呢?總不能玩一些幼稚的遊戲吧!”我笑道:“誰讓你們來玩幼稚的遊戲啦,我們啊來一些知識性的遊戲,怎麼樣啊?”大家都表示同意。我又說:“我們來比賽背古詩,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就背關於月亮的吧。”

  說完,我便起了一個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媽媽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大伯:“月落烏啼雙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大媽:“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爸爸:“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二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輪到奶奶了,但是她卻接不上來了,因為奶奶小時侯沒錢讀書,哪知道什麼古詩啊!

  “算了,別來背古詩了,下面我們來吃螃蟹比賽吧,一共有10只螃蟹,可是隻有9個人,對了,我們把剩下的一隻螃蟹送給吃螃蟹比賽的“冠軍”怎麼樣?”我又提議。大家高興極了,他們都等不急想吃螃蟹了。

  比賽開始了,大家都猛吃起來,我也不甘示弱。“哈哈,我吃完嘍!”大伯首先叫了起來。我不信,便走到大伯那邊,“哇,吃得真乾淨。”我感嘆。剩下的一隻螃蟹歸大伯了,我還真有點不甘心,卻又不好怎麼樣,只能自愧不如。

  今天玩得可真開心,雖然沒得到剩下的一隻螃蟹,可我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8

  初三的生活,忙忙碌碌。在上課與下課的鈴聲中,人的思想與感官也開始漸漸麻木。不知不覺間,本是月牙兒彎彎掛天穹,卻已愈走愈圓照地光。啊,八月,中秋節該來了。

  不知從中秋節前的多少天開始,我們的心中便有了期盼,有了念想,期盼著那一個美妙的時刻早日到來,念想著快點放假好與家人團聚。

  於是乎每天清晨五點多起床步行在校園中,便會下意識地抬起頭望望還略顯空洞幽暗的天穹,那好似缺了一角的白玉盤何時才能圓滿,看那星星光輝燦爛,那本該屬於你的輝煌還不爭取嗎?

  而夜晚漸深,十多點放學的我們,更是把抬頭仰望當成了習慣。看著天際上星星一顆顆增多,一顆顆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一顆顆開始放射自己絢麗迷人的光彩。而月牙兒你為何獨自隱藏在幕後,躲躲閃閃在雲後飄移,好似一位正要出嫁的新娘怕見眾人。啊,你也知道不久後便是你的節日,所以是想在那十五的夜晚給我們一個驚喜吧!

  或許,有的時候在夢中,某個初三的男孩女孩,還會被邀請到嫦娥的廣寒宮中做客。那晶瑩剔透,美妙美幻的玉樹叢也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吧!

  可是,中秋節前,我們的生活卻照舊是忙碌的。只是一絲絲殷實的期盼讓那時光的腳步偶爾變慢。但初三學生的腳步卻不會因此而停止,青春的腳步更不會因此而停滯減緩片刻。該完成的作業,還是要完成,該讀背的單詞和課文,還是要讀背。儘管如此,我們的生活還不算太悲涼,好歹有的期盼,終會有團圓的時刻,到那時就可以盡情享受家人的濃濃愛意。而那些漂泊天涯的孤獨遊子,他們卻只能對月思空,把酒言愁愁更愁。

  中秋前夕,雖人微技拙,也禁不住要吟道:明月悠悠照地光,空懷愁思空無意。吾等今朝多奮戰,霜潔瑩瑩把家歡。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9

  抬頭仰望,皎潔的明月蕩起了我心中的一絲漣漪……

  十五的夜晚,月亮徐徐地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著、升著,升得高高的,放射出淡淡的銀光。在月亮的四周全是雲霧,衣裳是淺白的,雲霧在天空中飄蕩,變成了仙女的姿勢。一會兒又慢慢分散開去,慢慢的露出了皎潔的月亮,多麼像個紅著臉害羞的小女孩。幾縷薄霧纏繞在她四周,把她襯得那麼可愛,那麼純潔無暇,就像一個白色的大銀盤。天空上眾星拱月,一顆顆小珍珠圍著那個大銀盤,那些小珍珠又像千萬隻眼睛,不停的窺視著我們:月亮則像一位姑娘,也在偷窺著大地的美景。我一邊欣賞著皎潔的月亮,一邊聽著那些動人的傳說: “嫦娥奔月”、“廣寒宮裡的小玉兔”、“砍桂花樹的吳剛”……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或許這一場景是每個家庭中秋節時一成不變的“概念”,因為這一天滿月,且月餅是圓的,所以被賦予團圓之意。但此等其樂融融的景象並不是“不變數”,這不,今年中秋我家就引發了一場“內部糾紛”。

  秋天帶著落葉的聲音來了,早晨像露珠一樣新鮮。天空發出柔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一陣高飛的雲雀的歌唱,正如望著碧海想著見一片白帆。經過兩個星期的“艱苦奮鬥”,終於迎來了又一個國定假日,一向貪睡的我也要趁著這無限美好的假期“大展宏圖”,與周公“親近”一下感情,沒想到耳邊卻響起了“催命鍾”:“太陽都照屁股了,趕緊起床!”媽媽手拿“鍘刀”(雞毛撣)向我方展開了“窮追不捨”的“進攻”。“好,馬上就起——”大約又過了五分鐘,我的耳邊再一次響起了媽媽那“蒼白”的聲音:“還不起早床啊趕緊起來去吃點飯了!”我表面順從媽媽的意思,但心裡卻不由得打起了小主意:反正時間還早,再多睡一會吧!可是沒想到,這一舉動卻激怒了媽媽,她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而我已經“侵犯”了這道“防線”,結果可想而知。只見媽媽瞬間“搖身一變”變得凶神惡煞:“仔仔!你趕緊起床,今天過節,再不去就該關門了……”見媽媽還在“怒火焚燒”之中,我還是“唯命是從”聽從領導的“教導”,趕緊腳底抹油——開溜吧,傻瓜才在那等著挨訓呢!拜拜!

  此次另類的中秋節可真是有聲有味,抬頭仰望,明月依舊盤踞於空中。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10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