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推薦】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集合十篇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推薦】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集合十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

  今年的清明節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為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麼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裡到學校就已經溼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是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跟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像我老家那樣,那裡的跟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裡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僅是這裡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跟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是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裡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著,人也只好撐著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溼。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裡面養著很多魚,但是河水都早被汙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2

  春花細雨絲絲綿,瓊枝葉飄濃陰密。小園香徑、獨徘徊,幾多餘情,四月枕上、淚紛飛。

  誰人華章,盛開紙上傷。一季花開,陌上香;一季悲怨,枕上傷。輕狂說與誰年華,沉醉哪陣清風下!我欲乘風江東去,奈何斷橋不歸舟,西風醉,幾度痴人淚,難守望。

  朝花夕拾酒中悲,世人皆感朝花美,我笑眾生皆為塵;黃昏夕拾悽,幾人懂。

  酒中花開悲中酒,生於此,何嘆,逝去此,何憾。

  小樓一夜聽風雨,幽風裹細雨,淋溼了哪朝的古道涼亭;一曲長恨君王淚,又唱絕了哪朝的帝王悲。

  遙遙相望,隔江映上紅,又寄來幾縷春。

  凌落春花飛無數,百花隨風香未盡,縱有殘花香隨絮,一枝斜橫牽征衣,淚滿夕陽殷勤留,那一襟幽怨,又將要向何處寄。

  隔江獨相望,疏影桃花香。看雲,聽水,誰將又在詩箋的文字中流浪,誰將又在詩行裡放牧著荒蕪的思想。

  水墨寫意的宣紙上,又是誰人的妙筆描下了伊人的紅妝。

  四月的清風吹醒了眉梢上沉睡的惆悵,轉眼又是一年春之傷,

  看柳絮漫天的飛翔,輕盈若蝶,轉瞬便隨著時光匆匆的消亡,剩下綠葉拂風,一絲青柳,一寸柔腸,任它花開花謝,片片,便皆成了傷。

  小園香徑,落滿桃花香,這一季花香,又留在了誰人的旅途上,清月又照在誰人的瘦影上,幾番風雨,送走春光,任細雨淋溼歸鴻,鴻翅扇成簾上風,自古及今,多少離情與別恨,皆被寫入唐詩與宋詞中,悲情往事,要怎樣才能寫入我那不成韻的詩行。

  看朱成前,碧心迷亂,放眼難覓舊衣冠,誰念江中帆。凝真凝幻,如夢如煙,獨釣寒江。何人悲我不少年,塞外月光照冷湖面竹上霜,映寒了素箋上的春天!

  暗香,浮動,恍如夢。一曲廬州月唱絕誰人指上憂傷的張揚,捲簾西風,吹醒誰人午夜漫延的思緒。

  任少年輕狂,也再不復當年的風氣,有情收起無情心,江山風月身相寄,浩蕩。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3

  清明節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樣和外婆、爸爸、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四月五日一大早起床外婆做了幾個外公最喜歡吃的菜,拿上柳樹枝和菊花,十點左右我們就出發了。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外公長什麼樣子呀?“"媽媽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我有七個月大的時候因突發腦溢血去世了。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十多分鐘後我們來到了福安園的山下,抬頭仰望,看見漫山一派翠綠的景象。來到外公的墳墓前,爸爸、媽媽和我開始除雜草,不一會我們就把墳墓邊上的雜草給割除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

  我把柳樹枝靠在了外公的墳墓上,外婆說,夏天到了我們把柳樹枝靠在外公的墓上,外公在夏天就不熱了。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墓碑前,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外婆也在墳墓前擺上了外公生前最喜歡吃的菜有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油炸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各式糕點,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向外公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對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哭了起來:“"外公我好想你!“"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女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著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4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裡埋葬著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後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裡對英烈們說安息吧!

  心裡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軍區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裡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的敬仰和哀思。雖然這裡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著細雨,我的眼裡飽含著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最好的詮釋吧!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時,我們總會準備著回老家去祭奠已逝去的祖輩。伴著濛濛細雨,踏著泥濘山路,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到他們的身邊,說出對他們的思念,道出對他們的祝願。整個過程看起來像是按了放慢鍵,靜靜的,沒有急躁,沒有世俗的紛擾,一切都是那樣的寂靜,彷彿與這山間的樹木、鳥蟲,甚至是墳頭融為了一體。我們感到慶幸,因為先祖們還留守在這最後一片淨土之中,與山做友,與土相濡以沫,伴風而舞,和雨為歌。

  前兩年,家人替太祖父母重修了墳頭,修建了水泥牆,這是為了希望他們在地底下過的更安穩一些,不因外界因素而破壞了他們的棲息之地。可是,他們真的這麼認為嗎?也許,他們會為自己的子孫有了能力而高興,可的不是可惜麼?他們不再有機會直接和自然接觸,不能再與周圍的同輩更好地交流,也許他們就此孤獨了。我無法妄意去揣測先輩們的想法,畢竟人已逝去,再也無法換回。

  此時此刻,讓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我們學校發生的那起高三學長跳樓自殺的命案。正值青春美好年華的他,就那樣毅然決然的爬上六樓,在寂靜的夜晚,劃出生命的拋物線。今年清明,對於他的父母來說,才是最悲痛的吧。

  他靜靜地躺在地底,細數著這十八年來的回憶,他會不會有一點點後悔呢?他的父母在面對他的死亡時,也會不會去反思他們的過錯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畢竟這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死去,我們不可能天天為他們哀嘆,可惜。我只想以此來告誡還活在這世上的人:珍愛生命。

  他醉了,醉在這清明的細雨中;他累了,累得只能躺在地底,聽人們的聲音。接受千家飛幡的祭典。

  我走在這雨中,感嘆著天地的魔力,因為無論何時,我們總與他們同在。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6

  清明節習俗作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裡,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裡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裡,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7

  清明,我初次接觸時,是在很小時。那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說了一句,清明節到了,她去給媽媽過清明瞭,那一週前後,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麼也不理解,什麼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麼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與新鞋子,為什麼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裡。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捱了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是從同桌的淚水裡,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時,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後還細細地尋問了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了老祖母的憂傷。我摟著祖母天真地說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時,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了。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與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鹹鹹的傷堵在心裡。從那以後,每到清明前後,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了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絡。

  20xx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恆的小小關愛。在悲痛之餘,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8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將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有時候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9

  清明節回老家,四表姐就邀請咱們去爬鳳山。

  在其他人的眼裡,爬咱們這裡的一座黃土山那簡直是小菜一碟,可對我這個體重達百斤的大胖子來說簡直是用紙飛機飛越太平洋,可在眾人面前總不能有失男子漢的顏面吧。於是,我一咬牙,跟著大家去爬那連一百米都不到的——鳳山。

  前三層倒還簡單,臺階不太陡,可第四層卻使我犯了難。我望著這“通天”的臺階,心裡打著小鼓:是上還是不上呢?姐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諷刺道:“楊大俠,不敢上了吧?”我狠狠的瞪了姐姐一眼,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憋足了勁,“呀!”我一下子衝了十幾臺,但馬上就像瀉了氣的皮球一樣,一屁股坐在臺階上,再也不想爬了。爸爸鼓勵我說:“看,前面有個跛腳的小孩,你能賽過他嗎?”我一看,果然有個跛腳小孩在前面走走停停,還悠哉悠哉地唱著:“南無阿彌陀佛”……在好勝心的驅使下,我心一橫,一跺腳,喘著粗氣,抬起灌了鉛似的雙腿向山頂爬去……終於爬到了山頂,望著山下的風景,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感。

  山頂上有一個堡子坪遺址,那裡有一座古廟。雖說是古廟,但看得出是近幾年修繕的。爸爸就帶咱們進了佛廟。剛一進門,我一眼就瞧上了一個鐵鑄的大鐘,想過一把“鍾癮”。開始我用拳頭砸,可那鐘太大太重了,在我這個大力士拳頭的猛擊之下,竟紋絲不動,只發出“嗡、嗡……”的微弱響聲。後來,來了兩個小男孩,他們搬來了一根大木頭,掛在繩子上,咱們一齊用力撞,“咚……”雄宏的鐘聲迴盪在山谷間。咱們盡情地撞著……

  咱們來到大殿,大殿正中的佛像足有兩米多高,大部分是由玉石所鑿,金光閃閃的,不知是否是鍍金的。姐姐和四表姐先拜了一下,我本不信佛,可望著這雄偉莊嚴的佛像,也不由得拜了拜。

  以後我會爬更多的山,不管是“鳳山”,還是“書山”,只要不停留,就會一臺更比一臺高。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0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親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父親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父親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父親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祖父祖母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祖父祖母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祖父和祖母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父親講祖父祖母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父親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父親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父親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祖父祖母,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父親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父親的臉,父親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祖父祖母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祖父祖母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