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推薦】元宵節的作文600字合集8篇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推薦】元宵節的作文600字合集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600字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1

  元宵節顧名思義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團圓的節日。在元宵節這一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燈、放煙花、看元宵晚會……

  在元宵節這一天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代表全家人團團圓圓,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氣氛是熱鬧而歡樂的。看,奶奶的臉上堆滿了笑容,無比開心;爸爸和老叔推杯換盞,喝的興致正濃;小妹高興地不知所措;媽媽和老嬸也忘記了做飯的疲勞,沉浸在了歡樂之中;我也望著一家人那興奮、歡樂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吃完飯,紛紛都出來看花燈、放煙花、炮竹、一起賞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滿是花燈,各種各樣的燈聚在一起五彩繽紛的。在看燈是,又有許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紀念,把一盞盞花燈耳朵特點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滿是煙花,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有五顏六色合在一起的,還有紫色的、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綠色的……多種多樣的煙花,有些人出來再遠處看煙花是非常漂亮、美麗的,如果在近處看煙花又會有你不一樣的景象,是非常壯觀的,非常完美的。還有一些在放煙花的,“轟隆”一聲一個五彩繽紛的煙花飛上了天空,“撲通”一下開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開,又迅速地凋謝一般。在大街上,還有許多商販在賣東西,有賣煙花、爆竹的;有賣糖葫蘆、燒烤的;還有賣各種款式燈籠的,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人們都聚在一起,臉上都綻放著笑容。

  看完燈之後,人們都回家了。在家裡看元宵晚會,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晚會,一家人子啊一起討論著哪個節目好,哪個節目不好,還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說出來,其樂融融。

  元宵節之夜是那麼地美好,那麼地愉快,那麼地其樂融融,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地都快樂呀!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2

  元宵節雖然已經過去將近半個月了,但是那天的熱鬧景象還是令我記憶猶新。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白天的大街上人來人往,元宵節的晚上更是熱鬧,有的人前去賞花燈,有的人去猜燈謎。我們全家準備到戴夢得去猜燈謎去,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帶上了我的小狗花燈,與爸爸媽媽一同出發了。

  來到戴夢得,裡面已是人山人海,我們好不容易擠了進去,抬頭一看,上面懸掛著許許多多的燈謎,於是我們也加入到了猜燈謎的行列中。大概是我們來的晚了一點吧,所以無論我們怎麼找,也就是找不到自己會回答的燈謎,氣得我呀是直跺腳。走著走著,我的眼前一亮,這道燈謎的謎面是:山西省一日遊,打一字。我想了想,啊,對了!山西省的別稱是晉,一日遊就是把“亞”上面的一橫和晉字下面的“日”去掉,最後只剩下一個“業”,所以我認為謎底應該“業”,於是我以最快的速度扯下了這張燈謎,又開始去尋找另外的燈謎。“啊,有了有了!!!”爸爸的叫聲驚動了我們,媽媽和我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衝向了爸爸那邊,“又找到什麼燈謎拉?”我和媽媽幾乎是異口同聲,爸爸指著一條燈謎對我們說:“你們看!”謎面是:酒井、鳩山、奧田。我和媽媽看了又看,可就是理不出一點頭緒來,只好等爸爸說出他的看法。爸爸對我們說:“你們可要看仔細啊!!”我急了,對爸爸說:“哎呀,你別賣關子了,快說吧!!!”於是,爸爸振振有詞地對我們說:“因為這三個詞都是日本人的姓,簡稱三人日,三人日這三個字合在一起就是“春”,所以謎底是“春”,我和媽媽這才恍然大悟。

  最後我們還猜了幾條字謎。時間過得可真快,一眨眼就已經到了八點多了,今天的收穫也真是不小,我們一共答對了3條燈謎,獲得了兩包旺仔牛奶糖,和一塊高樂高卷卷心,我別提有多高興了!!!

  我明年還要來參加這種猜燈謎的活動,爭取獲得更大的“戰績”!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3

  開學第一天,恰好是元宵節,陸老師滿面春風地走進了教室,宣佈今天下午舉行猜燈謎比賽,頓時,全班同學個個興高采烈,期盼著下午的到來。

  終於盼到了下午,盼到了猜燈謎的時刻,大家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首先,是第一組亮燈迷。第一組派出了一向搞怪幽默的姜易,姜易跑到前面,大聲說出了燈謎:“豬八戒過火焰山,打一菜名。”他的謎面還沒等猜便引來了陣陣笑聲,笑聲過後,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有的抓耳撓腮,有的手託著下巴,有的仰著腦袋,不過,不一會兒,大家的手就如雨後的春筍一樣,“噌,噌”地向上“冒”了,大家的回答個個千奇百怪“烤豬肉?”錯!“”紅燒肉?“”不對!“”烤乳豬?“”還是不對!“姜易又一次失望地搖了搖頭,正當大家絞盡腦汁想的時候,第二組的許天雲舉起了她的手,響亮的說:”紅燒豬蹄?“”答對了!“姜易笑著說,全班譁然,一瞬間,大家都笑得前俯後仰,趴在了桌子上。第一輪結束了,第二組加1分。接下來,輪到第二組了,第二組數範彬彬的燈謎最有意思了”一字六筆,無豎橫,同心同德,力無窮,打一個字!“這個燈謎可難了,同學們都在思考,突然,蔡歡許高高舉起了她的手,一會兒,又放下了,嘴裡還自言自語道,不對,不對。沒一會兒,她又舉起了手大聲地說:”這回肯定對了,是個‘眾’字,對吧!“範彬彬微笑地說:”對了!“話音未落,蔡歡許就大喊:”耶,耶!“喊得時候,還上竄下跳的,兩手舉成”V“字形。自然,這次就給第四組加分了。這回輪到我們第三組出題了,我們組由戴誠凱亮題:”什麼字人人都寫不好?“”壞?“”錯!“突然,陳銳站起來回答了”錯?“”錯!“戴誠凱笑著說,這時,大家都陷入了冥思苦想中,一會兒,第一組的張唯嘯舉起了手,說:”孬?“大家一想:孬,寫的時候不就是寫一個不和好嘛,這題原來是這樣的呀!接下來,我們又進行了許多輪比賽,最後的比賽結果是6:8:6:4,第二組獲勝。

  時間過得真快,燈謎比賽結束了,可那份快樂卻一直縈繞在我們心中。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4

  在為數眾多的民間元宵燈聯故事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恐怕要數下面這一則了。

  傳說王安石20歲那年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恰遇一個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則上聯,徵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讀後,一時未能對出,便默默記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說巧不巧,考題正好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對出,並被取為進士。返鄉途中,當王安石再次路過那戶人家時,聽說那招親聯仍無人對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結果被招為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兩件大喜事???金榜題名、洞房花燭,真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撿了兩個天大的便宜。

  當然,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不足為信,但這個故事中所提到的燈聯的確算是佳聯妙對。

  秀才拍馬獲狀元

  傳說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時遇到一個秀才,談得很是投機。朱棣有意出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江山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並且巧妙地將明成祖的年號“永樂”嵌入聯中:“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天子萬年。”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秀才這副拍馬聯都可謂對得恰到好處。不用說,此聯使龍顏大悅,該秀才也遂被賜為狀元。

  老宰相試子出妙對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父子,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結綵、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曰:“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正好聽到門外一聲花炮脆響,頓時靈感一動,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此聯對仗工整,朗朗上口,極具口語色彩,堪稱妙對。

  閔鶚元聞鼓文思湧

  清朝浙江吳興人閔鶚元自幼善屬對,常常是出口成聯。有一年元宵節,他隨父親到毛尚書家做客。毛尚書家裡張燈結綵,主賓擊鼓傳花,唱和宴飲,好不熱鬧。席間,毛尚書雅興大發,提議以元宵為題作聯屬對,以助酒興。是夜恰逢烏雲遮月,星光暗淡,有一幕僚即景為一上聯雲:“元宵不見月,點幾盞燈為山河生色。”這則上聯出來之後,滿座高官名士苦思冥想,卻最終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5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元宵節,在這一天裡,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看燈會、猜燈謎......好啦,廢話不多說,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家是怎麼過元宵節這個特別的日子吧!

  元宵,元宵,當然要吃元宵啦!元宵又叫湯圓,元宵節這天,我們家有一項“重大任務”----包湯圓。這個重大任務當然是交給我、媽媽、奶奶這三個家中手最巧的人來完成。不過,這次包湯圓,可是我第一次真正參與全過程,還不知道我會包成什麼樣呢?

  呀,瞧,奶奶已經將所有材料都準備好了!這兒放著兩個盤子,一個盛著黑芝麻餡兒,烏黑髮亮的芝麻餡兒真叫人垂涎三尺啊!另一個盤子裡則滿滿的全是被手巧的媽媽擀好了的皮。不同於外面買的湯圓,媽媽手工揉皮的湯圓總是有一股特別的味道。奶奶最先拿了一張皮,開始包了起來,嫻熟的手法,令我不由得佩服起來。只見奶奶將皮放在左手,右手則舀起了一小勺芝麻餡兒,倒在了皮的正中央。她的手彷彿有魔力一樣,變成了充滿靈性的精靈,左手一捏,右手一揉,雙手一掐,兩手一搓,不一會兒,一個又白又圓的湯圓就包好了。我不禁鼓起了掌,躍躍欲試。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張皮,輕輕地舀了一小勺芝麻餡,香味立即躥進了我的鼻腔,令我垂涎欲滴。學著奶奶的動作,我笨拙地左揉右掐,用皮將餡裹好,雙手再來回搓,一個圓圓的湯圓就成形了,絲毫不比奶奶和媽媽包的差。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湯圓終於包完了。開始煮湯圓了,鍋子裡的湯圓慢慢浮在水面,如同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胖娃娃,笑眯眯地看著我。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開飯嘍!”隨著一聲洪亮的喊聲,終於可以吃湯圓了!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椅子,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娃娃臉映入我的眼簾。舀起湯圓,一口咬下去,香濃的芝麻餡兒蔓延了我整個口腔,輕輕嚥下,留得一陣餘香。

  吃完湯圓,我們全家出發去看燈會。花燈有紅的,有綠的,有彩色的;造型有卡通人物,有小動物,還有一些印上了詩畫。總之,各式各樣,應有盡有。什麼!猜燈謎?我疾步走到了猜燈謎的地方,細細端詳著那一個個印著謎面的燈籠,不禁皺起了眉頭:好難啊......經過一番奮戰,我和家人攻克了不少燈謎,拿著兌換的小獎品,我心裡樂滋滋的。

  這就是我們家的元宵節,你是怎麼過的呢?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6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著香甜的湯圓,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遊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裡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遊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裡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後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於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我們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著我們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後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7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關於元宵節的作文。 元宵節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元宵節簡訊《關於元宵節的作文》。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麵,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麵糰,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裡,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著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裡,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著這熱騰騰的元宵,心裡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說:“元宵象徵著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元宵,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有此而的名為元宵。在元宵佳節來臨之時,所有的人們都像樂開了鍋似的都欣欣歡笑著。在這元宵之夜,最吸引人的當數放“煙花”,因為煙花不僅好看,而且它的五顏六色會讓人們看了感到心情愉快,使心情煩悶的人也樂開了懷。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8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都非常熱鬧,我們主要是觀看放煙花。但今年與往年不一樣,因為今年是龍年,我們是龍的傳人,所以我們看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戲。

  正月十五那天,我去了世紀廣場,那裡人山人海,有幾千人,大家都圍成一個圈看節目,我與我媽媽趕到時,節目已經開始了。有玩龍燈的,有玩獅子的,有跳舞的等等。聽說玩獅子的人是從廣州請來的,要花幾萬元才能請來,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玩龍燈。

  玩龍燈開始了,這時上來了一條巨大的長龍,前面有一個人舉著一個球,而龍就在後面追那個球。當那條長龍走到中央時,向對面的觀眾敬禮,拜年。那條龍又接著在空中飛騰,突然那條龍好像彈簧似的形狀繞了起來,越來越快,越來越快,這時觀眾們的尖叫聲與掌聲大起來了,接著那條龍慢慢的盤成了一圈一圈的,像一個大餅,接著又散開了,最後向大家敬個禮就出場了。

  看完節目,親戚們都到我家去吃午飯,桌子上擺著一碟碟美味佳餚,我們坐到了桌子上。“大家吃吧。”爸爸說完,我對著一大桌讓人垂涎三尺的佳餚,立刻狼吞虎嚥的吃起來。由於盆子裡的冬菇實在太滑,我夾了很久才夾到,可是不小心將冬菇汁賤到了爸爸的臉上,將爸爸搞成大花臉,我們全都哈哈的笑,媽媽卻捂住嘴偷笑。爸爸一看,馬上裝出可憐相,我們笑得更厲害了,爸爸拿出紙將臉上的冬菇汁擦乾淨了。“咦,怎麼有一股焦焦的味道呢?”爸爸說道。“天哪,我的湯圓。”於是,媽媽像火箭似的衝進了廚房。

  過了一會兒,媽媽端了一盆黑黑的東西出來了。爸爸一看,笑著說:“你好棒呀。”黑湯圓你也做得出來。“哈哈……”這笑聲奏出我家與諧樂曲。

  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全家人在廣場看了精彩的表演,還在一起吃了湯圓,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真好!這快樂幸福的元宵真讓人難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