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對你說600字作文三篇
篇一:媽媽我想對你說
媽媽,記的有一次放學,上車後,發現同學李鵬在咱家的車上,我有點莫名其秒。李鵬見我上車就問:“咱老師讓寫名人故事讀後感了,你有沒有名人故事書?”我回答:“有。”李鵬說:“那借我一本吧”。我一聽急了,我只有一本啊,可又不好意思拒絕李鵬。只好對他說:“好吧!”。
到了小區。爸爸對我倆說:“你倆快點找書,一會兒我送李鵬回家。”我帶著李鵬回到了家,急忙找起書來,可怎麼也找不著那本名人故事,那本書像長了腿似的不見了。您問我;“你找啥?”我說:“名人故事,李鵬要借,找不著了。”您也幫我一起找。你突然大喊道;“你是不是借同學沒收回來?我忙說:”沒有呢!“。你邊找邊嘮嘮叨叨的沒完沒了。弄的我很不好意思,臉燒的通紅。只好對李鵬說:”我找著明天給你吧!“李鵬剛出門,你就叫我:”找著了找著了,快給拿去“。於是我馬上追出去,把書給了李鵬。回到家,我又開時翻書,看哪有名人的故事。您看我還在翻騰書就問:”你還找什麼?你這個孩子,這麼煩人,還不寫作業?“聽了您的話,我心裡難受極了,眼淚刷的一下流了出來。於是我哭了起來。我對您說:”老師讓我們寫名人故事讀後感,我把書借李鵬了。沒故事寫了。你還嘮嘮叨叨地說我,你這樣對我大喊大叫是不對的,在同學面前我好沒面子,你以後可不可以在別人面前不說我呢!“我說著就進了自已的臥室”呯“的一下把門關上了。
過了一會兒,您敲門了,在外邊說:”別哭了,寶貝,媽媽知錯了,媽媽記住了,以後不在同學面前說你了,媽媽向你承認錯誤。這兒有本居里夫人,你看這個故事寫吧“。我開了門,拿過書看了起來。還好有你找的那本書,我寫下了居里夫人讀後感。
媽媽,我想對您說:”當我關門說出那些話時,我後悔了,我也不該對您大喊大叫啊。您這十年來為我不辭辛苦,為我付出了多少汗水,你嘮叨,是因為您愛我。媽媽對不起了。“
篇二:媽媽我想對你說
媽媽,你總是對我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和挫折,人人都要經歷。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小苗不經歷風雨的洗禮怎麼能長成參天大樹;花苞不經過狂風的吹打怎麼能豔麗地開放;你不經歷挫折怎麼能長大?“
記得有一次,我考砸了。拿著低分的試卷,拖著沉重的步伐踏進了家門。儘管那天的陽光是那麼燦爛,但是對於我來說卻是暗淡無光的。我低著頭,等待著……等待著您的狂風驟雨。可是,迎接我的卻是您那天使般溫情的微笑,望著您那慈祥的臉,不爭氣的淚珠奪眶而出,我撲向您:”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沒關係的,傻孩子,快去看看你錯在那裡吧!要記住:風雨過後才會有彩虹!“春風般的聲音引入我的腦海。
媽媽,我想對你說:”您的愛似一縷春光,照亮我心中的希望,您的愛像一弘清泉,讓小小的我感到幾絲甘甜。“
我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十字繡。在二年級時,我看見媽媽拿著針現在布上來回穿梭著,不一會兒就繡出了一朵花骨朵,瞧她那樣子,好像迫不及待的要開放呢!我找來材料,便開始了艱苦的”工作“生涯。我不敢有一點鬆懈,看那副架勢,可專業啦!呀!不好,我的手被針扎破了。疼痛像一把利劍刺入了我幼小的心,我不禁哇哇大哭。您聞聲而來,小心翼翼的為我包紮好。您張著嘴似乎要說些什麼。可當我抬起頭,滿以為會收穫一些同情,可你卻嚴肅的說:”婷婷,你要記住,凡事不能大意,只有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彩虹!“我半懂地點點頭。
媽媽,我想對您說:”若把我比作繁茂的樹葉,那麼您就是深深紮根的.樹,是您用雙手將我高高托起;若把我比作那鮮豔的花,那麼您就是擁抱著我的土,是您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健康成長;若把我比作天上閃閃的星星,那麼您就是純透的藍天,是您用寬廣的胸懷包容我所有的過錯。媽媽我愛您!天會塌,海會幹,就算是參天大樹也有枯的時候,可是我對你的愛是永遠不變的!
篇三:媽媽我想對你說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深深的被它的文字觸動了,節選了其中的一小段:
我還記得,我剛出生的時候,你把握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
我還記得,我牙牙學語時,你不停地對著我重複,哪怕只是一個字;
我還記得,我蹣跚學步時,你總是張開雙臂,對我說,來吧,不要怕;
你的耐心,讓我學會了走路和說話。
現在,我人生之路剛剛起步,才開始嘗試著掙脫你的攙扶,去探索我周圍所有的一切,我也會失敗、摔倒,媽媽,你為什麼突然就變得怒目圓睜、說著刺耳的語言、對著我大叫大嚷。
……
媽媽,你對我發火,是不是告訴我,你那裡已不再是我的天堂。
對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感觸來源於收到兒子送給我的第一份“三·八婦女節”禮物:一張簡單的母子合照,配上兒子精心製作的卡片,這其中蘊藏了太多的情感和我們一起成長的故事。
兒子親手將卡片送給我時貼著我的耳邊說到:“媽媽,祝你節日快樂!以後你別發火了……”當時的笑容是僵硬的,沒想到3歲半的孩子能對我說出“以後你別發火了”這樣的話。收起震驚,告訴兒子今天也是奶奶、阿婆的節日,小小的他也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感。
故事到此也能告一段落,但無獨有偶,晚上就看到了上面分享的文章,想想兒子的心裡“告白”,我開始反省自己。的確,我是個急脾氣,在兒子的教育上總是說一不二,希望現在能給他養成好的行為習慣。所以,面對有個性的兒子時,我會不由自主的提高嗓門,衝他發火。現在,兒子有時做事也會急躁,更會對我們大人發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這個道理吧,他潛移默化學會了我的壞脾氣。看完文章,我告誡自己: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我應該先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用正能量去感染他。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總會有各種狀況發生,正確對待,注重引導,才是我們父母應該做的。
聯想到平時的教學工作,不禁反省:我應該要放慢自己的速度,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靜靜的守護這些學生,“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