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900字> 關於冬至的作文範文

冬至的作文

關於冬至的作文範文

  冬至,據說還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冬至節的的內容,歡迎大家檢視。

  篇一:

  在冬至這一天,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我國的位置就是在北半球上。

  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迴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所以古人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在古代,冬節曾是一個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因為周曆的正月是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才有的。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後,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全部休假,就像現在的過年。富人都喜歡過節,於是又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的俗諺。冬至要吃美食是人們過節的傳統習慣,中國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婆家。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麵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裡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冬至進補,養生益壽,既可治病,又可防病,經醫學家們證實,冬天調養得好,春夏發病就少。正是基於這個觀點,冬補應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宜。可用各種魚類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藥人參、黃芪、桂圓、紅棗等,或做湯、或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進補後定會使人儲備更多的能量,從而增強免疫抗病能力。

  總之,凡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久病體虛,勞力過度,勞神內耗,產後,術後及虧虛早衰者,均為冬至進補的物件。

  篇二:

  冬至,顧名思義——深冬已至。相傳這是整個冬天中最冷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據說還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晝夜的長短,清晰察覺;天氣的寒冷,感覺尤甚。

  大清早,艱難地撐開了彷彿十噸重物壓在眼睛上的眼皮。剎那間,寒氣如利箭無孔不入的往我身體的每一處進攻,一晚上積攢於身的熱氣瞬間消失殆盡 ——來了個“透心涼”。(可不,每天精神無不是在這樣的刺激下抖擻起來。)半晌,在腦中默一遍昨晚辛苦背到的英語後,便搖搖晃晃的'下了床,浴室中我機械地 舉起牙刷,機械的上下晃動著右手……披一身寒霧,蒙一臉冰霜,快步走進燈火通明的教室。同學們已經陸續到齊,抖索著早已凍得通紅的雙手,佝腰駝背開始摩擦 嘴皮。緩慢的一天,便從這琅琅書聲中開始。此時,天色尚黯淡,西邊淺淺蒼穹,東邊一弧彎月,空中兩三顆星,皆孤寂地閃爍著微光。寒霧,如飄動的輕紗,縈繞 著校園的房屋、樹木,揮之不散。

  每當到了冬天,到了這樣的節氣,行於風雨中,總感覺“冰”如影隨形。想逃,卻無處遁跡。走到室外,我不得不將生命的銳氣,青春的豪情與衝勁,在這寒涼蕭瑟的冬日裡,斂聚起來,積攢成團,封存體內。泰然,從容,平靜得沒有一絲表情。

  儘管,我無法強迫自己去發自內心地喜歡冬天,只能將自己包得厚一點,蓋得嚴實一些。但是,冬天總會過去的,只是需要時間,需要忍耐。就如每個 人,在生命的歷程中,總有太多不喜歡面對的事。你只能面對、接納,卻無法逃避。事實上,寒苦雖不受人待見,但生命,想要蛻變就必須接受如此這般的冶煉過程……!

  春天的盎然,體現了生命的力量;夏季的熾熱,展示了生命的強大;而秋冬的寒涼,則是對生命的歷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荒寂蒼涼上的香韻,之所以沁人心脾,引人發省,彌久難忘,就在乎梅花它那傲然於冰雪清朗之骨。

  冬天的模樣就是這樣,人生的本質也是如此。何必畏懼?何必惆悵?何必感慨?雪萊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寒冷總要過去,苦難終會消失,溫暖終會來到,天空總會光明!

  不知為什麼現在卻盼望著冬至的到來,是不是想見到寒風喧囂了這個機械轉動的世界,亦或是等待清晨的冰霜蒼白了這個悲哀的境地?一切,無去無從,都將歸順於生命的起點與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