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900字> 春節的作文900字集錦九篇

春節的作文900字

春節的作文900字集錦九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9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1

  離過年還差兩三天,我就耐不住寂寞開始行動起來,乾點什麼呢?看著自己家門前的舊春聯,我突然想起:前幾天出去吃飯時,服務員阿姨送了我們一個新年大禮包——春聯,就來個春節特別行動吧!

  我正準備材料時,又有些猶豫了。前幾年可都是爸爸貼春聯呀,他貼的時候,我都在屋裡瞎玩,從來都沒有觀察過,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貼。自己如果瞞著爸爸媽媽貼春聯,可有一定的難度啊!這第一次貿然行事我能幹好嗎?到底能不能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呢?我有些忐忑不安,但為了早一點迎接新年,我只好硬著頭皮開始行動了。

  行動計劃(1):除舊。只見我時而皺著眉頭撅著嘴,好像在想下一步該怎麼做,時而又像一個工人,一會兒幹這,一會兒幹那,忙得不可開交。場面被我搞得亂糟糟的,地上滿是費紅紙;剪刀被我可憐的見縫插針掛到防盜門上,雙面膠則變成了手鐲;第一次揭春聯,我不懂得技巧,見到紙就撕,牆上還剩著沒揭下來的幾片紙。。。。。。萬事開頭難。慢慢地我知道揭這些春聯時,應該先揭粘著它的透明膠,揭下透明膠後,舊春聯就完好無損的“下崗了”,被揭的春聯疊好放在一起,待會兒放回垃圾箱。這樣除舊的任務就完成了!

  (二)迎新。舊的春聯一揭下,牆面就變得光禿禿的,像一個剛洗完澡的孩子。為了給她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新年大禮包閃亮登場了!但是春聯的哪一副貼在什麼位置?哪一邊靠左哪一邊靠右?字數少的不用說是貼在門的上方中間,正方形的貼在門心的正中間部位。說幹就幹,我左手手脖上套著雙面膠,手指縫裡夾著透明膠,右手拿著新春聯,真是手忙腳亂啊!我把新春聯舉起,像專業人士一樣比劃著,不能太往上了,也不能太往下了,不能高,也不能太低,門中間的那副更不能貼偏了。第一次貼春聯,可是把我著實難為了一番。不管怎樣,最後終於完成了任務。我拍拍手,啊,欣賞新帖的春聯,蠻不錯嘛!

  (三)裝飾大門。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紙和筆,心想:今年是兔年,小兔子是吉祥物!我拿了一張白紙,和所有彩筆,腦海裡思索片刻,唰唰唰,三下五除二,兩隻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誕生了,一隻粉色的,一隻藍色的,好可愛哦!最後,我沿邊沿部分把多餘的白紙剪下,把兩隻活靈活現的小兔子貼在兩邊,中間寫上四個字:“雙兔臨門”!哈哈,大門立刻煥然一新了。

  爸爸媽媽買完年貨回來,掏出鑰匙,正準備開門,突然發現我新帖的春聯,還以為自己走錯了門,驚訝了半天。開啟門後,媽媽問我:“婉兒,這是你貼的春聯呀?”我自豪地點點頭,媽媽看著我,誇我真的長大了!

  被誇得感覺真好!現在我每天回到家門口的第一件事,就是欣賞自己貼的春聯,自然而然就會想起我的春節特別行動。想想看,我當時還真是不簡單,第一次獨自貼春聯就能貼的這麼好,爸爸媽媽可從來都沒有教過我呀!這以後每年的貼春聯就是我的任務了,我越來越佩服自己了!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2

  我想,在中國最隆重而又盛大的節日就是春節了吧。在春節期間,大人們都備享人間香火。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在遠處的親人們也是早早的趕回家,全家歡聚一堂,吃年夜飯。兒童們也盼望著這個節日,因為他們會收到長輩的“壓歲錢”!

  在春節的前幾天,家裡總是很忙碌,不僅要把家裡裡裡外外打掃乾淨,還要買很多的蔬菜,因為春節期間人們都在過年,多買點蔬菜省的沒菜吃。有時候我也會看到爸爸媽媽把幾袋裝滿饅頭的塑膠袋提回家,還要在高壓鍋熬肉,還要凍豬蹄,原因同上。離我們家最近的大姨會給我們家送來“花饃饃”。當然,每個家庭都會買上適合的衣服,新年新氣象嘛!這個時候商場人流如潮,門上都倒貼“福”字,撕下舊春聯,貼上新春聯,節日的喜悅的氣氛感染著人們…。

  忙忙碌碌的完成這些煩躁又喜慶事後,差不多就開始守歲了,說實話我並不是很喜歡守歲,用我媽的話來說就是我很懶,從小到大守歲幾乎都沒成功過,頂多就是吃完年夜飯迷迷糊糊的睡著了,早晨醒來啥也不知道。雖然不喜歡守歲,但我還蠻喜歡春節聯歡晚會的,尤其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其樂融融的,因為我們家離許多親戚的家比較遠,湊到一塊不容易,所以只能用用手機發發簡訊,打個電話,互相傳遞著祝福。也算心到了吧。

  被鞭炮的聲音驚醒以後……春節來了!1月1號!結束舊年的最後的一天迎接新年的第一天,雖然帶著一絲不捨,但還是為迎接新年的第一天感到愉快!拉開窗簾,淡金色的陽光灑到地板上,衝著陽光伸個懶腰,打個哈欠,在心裡默許一定要把舊年不愉快的事統統忘掉,在新的一年一定要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也許這個願望很簡單,但真正做到的很少吧…。

  聽見一陣敲門聲,一定又是四叔了吧,幾乎每次春節都是他來叫著我們一家出去拜年,而幾乎每次來叫我們家時“三條懶蟲”差不多才剛起呢!第一次時有點過意不去,一次次後反而覺得沒什麼,都是一家人嘛!四叔來了一會,嬸子和弟弟也一塊來了。準備去拜年,在路上爸爸媽媽囑咐我了一遍又一遍“到了那兒可別要壓歲錢,你不小了”這時候我會撇撇嘴回擊一句“給了壓歲錢也不是我的啊,還不是都被你們拿去了,哼。”這時候爸爸媽媽也無言以對,的確是這樣啊……即使我這樣說心裡還是明白的,我的確不小了,別家給了壓歲錢,父母不還是要給別人的嘛……就這樣互相交換也沒啥意思。拜年的途中看到了滿地的紅色鞭炮,空氣中瀰漫的一種燃燒過得氣味,這應該算是“鞭炮汙染”吧,都知道這樣會汙染空氣,但還是要遵守傳下來的一種規矩啊……拜年時,我才發現我好想對那些親戚都不熟,還得爸媽提醒我“趕緊叫奶奶啊”“快叫嬸嬸”……我雖然一臉迷茫,但還是禮貌的問候。一連下來,我雖然認識了不少親戚,但是我的腳啊……好累,這個時候我是有多麼羨慕我弟弟被嬸嬸抱著啊…。但想想我的體重還是算了吧。

  晚飯是在四叔家吃的,不管叔叔和爸爸喝的多麼醉,媽媽和嬸嬸拉了多少家常,還是弟弟非讓我跟他玩多麼幼稚的遊戲。我都覺得,在這個新年的第一天,不管做什麼都是愉快的,幸福的,而又平凡的……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3

  提起春節,中國人總有一份難捨的感情。無論生意有多忙,工作有多忙,總要歇一歇,因為要過年嘛。

  說起過年,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我已從以前一個懵懂的小女孩長大成為一個高中生了,當然沒以前哪份盡情玩爽的豪氣了,不過現在想來,年卻還是很有味道的。

  包餃子

  年的味道是熱鬧的。家家戶戶,裡裡外外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在我的記憶中,一到半下午,奶奶端來和好的面和調的香噴噴的餡,拿來擀麵杖,這就說明要開始包餃子了。先揉麵,將奶奶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搓,待把一大坨面搓成一條長長的圓圓的面軟軟的面杆兒,再用刀切成一塊一塊的小面塊,用小擀麵杖擀成小面片,用筷子夾來香香的肉餡,將面片對摺捏在一起就算包好了。

  包餃子也有講究的。餡多了容易爛,餡少了不好吃;形狀也是要多種多樣的,有的像月亮,有的像麥穗兒,有的像荷花,還有五角星的呢。更重要的是,過年的餃子裡一定要包進去6個一角的硬幣,“6”是說六六大順,“角”是說用腳走路,合起來就是說能吃到包有錢幣的餃子的人在新的一年裡會非常走運,我們小孩子常常等著吃餃子,其實是等著吃到包著錢的餃子,而奶奶總會偷偷地多包進去些錢,讓我們都能吃到,於是大家都能得到新年的祝福。

  放花

  年的味道是濃烈的。說它濃烈,是因為小的時候聞不慣放煙花的味道。雖說不喜歡那種氣味,但我特別喜歡看放花。那禮花一到天上就“呯”的一聲,五彩斑斕,像一下撐開的傘一樣,又像花蕾的綻放,赤澄黃綠青藍紫,在天空散開來,又慢慢隱去,讓人回味無窮。我還特別喜歡叫降落傘的禮花,不只是因為好看,更因為裡面有玩具。每次聽到“呯”的一聲後,天空出現一些小花,我們會伸出雙手去捧那些花,花沒接著,我們會接到從天而降的降落傘,開啟下面的小盒子,裡面會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或吃的。我記得那次我意外地得到了兩顆糖。

  真想再放一次那樣的禮花,和那不同尋常的小玩具。

  吃糖

  年的味道是甜甜的。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吃糖。在老家河堤上和小夥伴一塊兒玩,我嘴裡含塊糖,說話時,嘴歪向一邊像是大人們嘴裡叼著根菸說話的樣子,也許是我那時特別想長大吧。

  吃過糖的糖紙是我兒時的愛玩的,我會把花糖紙用皮筋扎住,給洋娃娃當飾品。還有一種糖,家鄉叫“果子”。剛開始,我看著黑乎乎的,不敢吃。後來,奶奶給我用花糖紙包著的糖塊,我剝開來,奶奶示意我吃,我帶著疑問咬了一口,一股甜甜的味道溢滿了我的嘴,我問了媽媽才知道,這是果子,奶奶怕我不吃,就用花糖紙包起來讓我吃,據說過年吃了果子,新的一年就會甜甜蜜蜜,幸福美滿。從那以後,我喜歡吃果子了,喜歡那甜甜的味道。

  年的味道是家鄉的味道。如今多在城裡過年,不怎麼回老家了,但我真想回到家鄉,品嚐年的味道,親人的味道,兒時的味道。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4

  記憶中的春節,是相當漫長而歡喜的。

  大約從除夕之前十多天起,媽媽就開始買些年貨回家了,再過個幾天,就開始買蔬菜和雞鴨魚肉。貴自是不消說的,往往在菜場裡奔走了一兩個小時,卻發現有些菜早已賣光,那真叫人鬱悶了。當然,買年貨也不比買菜輕鬆多少。一般有點兒經驗的人都不會去超市買年貨:價格與質量完全不成比,味道更是相當一般,因此,各個批發市場之熱鬧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不過我還是更喜歡買年貨,因為挑選年貨時可以拿幾個嘗一嘗。我基本嚐遍了招商城裡所有店鋪的碧根果,這也是我相當不好意思卻又頗為得意的一件事兒。

  我家平時就打掃得比較頻繁。因此到了年關,也不需要再特意大掃除了,只是在拜祖宗那天清晨撣了撣灰塵,這就算去掉晦氣了。到了下午,在家裡擺好供奉祖宗的香爐和水果,再在餐桌上擺上雞鴨魚肉,全家人恭恭敬敬地磕上三個頭,輪流三遍,方可開始燒元寶。這算是我最痛恨的時刻了:整個房子裡都煙熏火燎,嗆得人喘不過氣來,偏偏還不能離開,真叫人痛苦啊!

  接下來就是除夕,從早到晚,親戚們陸陸續續地都來到了我家。廚房裡幾位大廚忙得不亦樂乎,客廳裡的長輩們聊著東家長西家短的,好不熱鬧。而我們這些小輩都窩在了我的房間裡,說窩真是一點兒都不過分:三個姐姐、三個姐夫三個哥哥、一個外甥、一個外甥女,再加上我,足足十二個人,其中有十個都是成人了,呆在我這巴掌大的小房間裡,哪能不擠?不過一年到頭,我們兄弟姐妹七人齊齊碰頭的機會少之又少,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聊聊天,看看賀歲大片,倒也溫馨不已。

  年夜飯自然還是由我爸爸掌勺,整整兩桌子菜,美味程度堪比星級酒店了。一邊享用美食,一邊領壓歲錢,我真是感到無比的滿足!吃完飯,收拾好了碗筷,我們兄妹便開始將舊的春聯和福字換下,貼上新的。紅底金邊黑字的倒福令整個屋子都充滿了喜氣。

  晚上臨睡前,一家人又到小區的空地上點燃了爆竹。隨著滴答一聲,零點的鐘聲敲響了。整個小區,整座城市,乃至中國都沸騰了!天空中剎那間綻放出了無數耀眼璀璨的曇花,耳邊傳來一陣陣轟鳴,喧鬧的天幕告訴我:一年,又過去了,新的一年到來了!

  第二天即是大年初一是要早起的。早飯必是一碗小圓子加上幾片年糕,寓意團團圓圓,步步高昇。然後就要穿著新衣服去各家拜年。正好是我姨夫六十大壽,因此大年初一一早就要去他家拜壽。進了門先道一聲新年好,這是規矩。然後在門口盛一碗甜湯喝了,也不知湯裡放了些什麼東西,酸酸甜甜稍帶些苦澀,味道妙極了。接著便要在壽臺前磕頭,向壽星拜壽,說了吉利話,此時壽星就會賞個紅包給我們這些個小輩。

  從大年初一開始到正月十五,往後每天都算作新年,逢個熟人必要先說聲新年好,大家互相討個彩頭,到哪家去拜年也說不準會拿到一兩個紅包。每次過完了年,我基本都會有兩三千的豐厚收入這也是我最喜歡春節的原因之一了。

  記憶新春,記憶親情。我愛春節,我愛,來自傳統聲音的問候。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5

  過年了,年前的大雪凍不住大街小巷裡熱鬧的鞭炮聲,大夥的臉上都盪漾著愉快的笑容。說起過年,免不了提到吃。

  對於吃,重慶大夥更是妙“手”生“花”。大年三十夜,重慶大夥家裡一般都備有幾隻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鯗頭煮肉就是有想頭;春餅裹肉絲暗指銀包金絲;黃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長生果;黃菱肉、藕、荸薺、紅棗四物並煮美其名曰有富,重慶話藕的諧音為有,黃菱肉形似元寶,音形相加等於有富。吃完年夜飯,來看看重慶大夥過年的活動吧:重慶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4種。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重慶大夥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說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和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雲會和絲絃鑼鼓;既無節奏又無言詞的重慶大夥統稱為亂劈柴。所謂紙鳶就是“鷂兒”。

  鷂兒用細竹為骨,製成飛禽形狀,用紙或絹粘在上面,穿上線迎風放飛。重慶大夥向來心靈手巧,鷂兒的形狀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還有以竹為笛,把它綁在鷂兒的頭上,使風聲入笛,其聲如箏,這種型別的鷂兒才是風箏。另外,過去重慶大夥還別出新裁地用很長的紙條,粘在小竹圈上,套線上中,等到鷂兒放到高處,將竹圈和紙條附線迎風而上,被重慶大夥稱作燈鷂。龍燈的涵義比較寬泛,說小了它是用紙或絹蒙成各種形狀,能夠為燃燭避風的燈罩;說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燈會的統稱。原先重慶的船燈,一般以細木為骨,紮成船的形狀,再蒙上皮紙或嵌上玻璃;還有馬兒燈,用細竹紮成馬的形狀,但沒有四條腿,用紙糊上,分為前後兩截,每截當中點燃一支蠟燭,分別系在兒童前後身上,象騎馬的樣子;再有走馬燈,燈中豎以麥秸,秸下插在細釘當中,燈的上面是紙製的風車,四邊掛著紙剪的人和馬,用燭煙驅動風車,旋轉燈上的人馬。走馬燈和船燈,只能懸掛不能行動,而其他形狀的燈則可以隨龍燈大隊一起喧鬧於大街小巷之間。

  花爆就是煙花和爆竹的總稱。最大的稱煙花,要在空曠處搭架引放,以看煙花流熒為主;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咸宜,點燃後既聽其聲又觀其形;再次是炮杖,尤為少兒所喜,燃放後只為聽其驚心動魄的一響。那時候重慶百姓燃放的花爆,多為花筒,比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鬧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處都可施放的九龍取水、二龍戲珠、白鵝生蛋、老鸛彈霞等等。一方水土釀就一方習俗。老重慶的過年習俗,反映了重慶大夥隨緣、達觀、仗義、機敏、幽默以及熱愛生活、知書識禮、樂趣自取的一方民風,這實在是重慶大夥的福氣。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6

  照廣東汕頭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農曆十二月末就開始了。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幾天。在這幾天裡,家家忙得不可開交,孩子們簡直樂壞了。

  農曆十二月廿三,大家不像北方一樣過小年,大家認為這一天是諸神迴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餅包一些糖來感謝灶神,還得把廚房收拾乾淨,感謝灶神這一年來讓大家家衣食不缺,同時也希望來年甜甜蜜蜜、豐衣足食。

  過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須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也是有原因的:“塵”與“陳”諧音,陳是陳舊,掃塵就唸作了掃陳,就是把窮氣、晦氣掃出去。家家必須將肉類、菜類、魚類等食物都準備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鋪戶關門,到初六才開張迎客。除夕真是熱鬧非凡!男人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們為做團圓飯忙碌著;小孩子們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門外貼上一隊金燦燦的對聯,裡屋貼著一個倒福,其含義是:運用了“倒”與“到”的諧音,“福到”就唸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戶戶吃團年。在街上,到處都可以聞到年飯的香味兒,遠在異國他鄉的親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來團聚。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沒人睡覺,都是在守歲,鞭炮聲日夜不絕,人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正月初一與除夕真是不一樣:大街上蓋滿了“紅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紅紙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午前帶著孩子前往親戚朋友家拜年。這對小孩子們來說,無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說兩三句吉祥話,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錢;女人們在家料理家務,不過不能掃地,這樣會把福氣、財氣掃走。大家那兒還有唱潮劇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戲臺邊上有一些小販在賣一些過年玩意兒,有中國結、有香囊、銅幣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買。

  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並沒有很多事要做,鋪戶的夥計們可已輪流交換著去聽戲、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個春節將至。男女老少在這一天都要用十二葉洗澡。十二葉是用十二種植物葉子浸水。據說用十二葉洗澡可以驅病、驅晦氣。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湯圓,希望在新的一年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響連天,鞭炮一聲接著一聲。店裡點著蠟燭的燈各式各樣,有紗燈、宮燈、玻璃燈;有的讓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讓你感受神話故事的色彩······花燈們個個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數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時接二連三地綻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卻又只是曇花一現的煙花,它們為美麗的夜空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不知不覺,春節已經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復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漸拉開序幕。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7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大家都是喜氣洋洋的,到處一片熱鬧祥和。

  春節在清遠這兒,一般從年三十晚才開始的。

  年三十晚,家家趕做年菜,那個香啊,大老遠就可以聞到了。桌上,各式各樣的菜,有魚,寓意年年有餘,人們可以像魚一樣活蹦亂跳;有髮菜,寓意一年裡面都可以發財;有蔥,寓意小孩子們學業進步,頭腦聰明……這一天,在外地工作的人無論如何一定要趕回家吃團圓飯,不能以任何藉口推辭,否則將被大夥兒認為不孝。吃團圓飯時,一家人圍著圓桌旁坐著,說著喜慶的話。吃過團圓飯,大家都喜氣洋洋,臉上洋溢著笑容,互相祝賀,這一天晚上還要逛花街。花市上人潮湧湧,熱鬧非凡。到處擺滿了鮮花,什麼花都有啊。花市的小玩意兒最受小孩子們喜歡,一碰就“叮叮”地響,他們看見非買不可。

  正月初一時,一大早起來便要拿起雞毛撣子掃塵,把一年裡面的黴氣都掃去,整個屋子裡洋溢著喜慶的味道。打掃完屋子後,家家戶戶都要在廳的正中間擺上一張圓桌,桌上放上像元寶一樣的“元寶盤”,裡面裝滿橘子,蘋果和糖果。家家還要在門上貼春聯,春聯也叫對聯、對子,家家必須貼春聯,據說可以防妖魔鬼怪,當然,這只是個迷信。不過,貼春聯是抒發我們的美好願望。每家還會拿出幾隻白瓷的盤子打碎,便是希望這一年裡面,全家上下男女老少都可以歲歲平安。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在我們這兒“禁忌”的語言字眼特別多,凡是“破”、“壞”、“死”等這些不吉利的字眼,都不能說出來。這一天,人們穿好新衣要外出拜年。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後輩對長輩誠懇的祝福後,長輩點頭示意,並向門指指,才能外出拜年。拜年禮品中必不可少的有桔子寓意大吉大利;蘋果寓意平平安安;糖果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小孩子最喜歡跟著家長外出拜年,因為可以拿壓歲錢。晚上,家家鞭炮聲響起,噼裡啪啦的響聲此起彼伏。這天夜裡,不過12點不可以睡覺,因為都要守歲。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都會帶著禮品,和丈夫、孩子回孃家向父老鄉親們拜年。若不回家過年,會被認為沒有孝心。

  正月初三一定不要洗頭,據說洗了頭就會把所有的好運氣給洗跑了。這一天,家家蒸年糕、炸油角。蒸出來的年糕又松又軟,炸出來的油角又脆又香,吃了幾個還不夠,饞的小孩子們直流口水。

  正月初四到十四是最閒的時候了。人們通常會趁著這段時間外出遊玩。

  到了正月十五,人們又開始忙碌起來。家家早早包好各種餡的湯圓,形狀也是特別的。有菱形的,方形的,六邊形的,也有圓形的。各種不同顏色的湯圓,自然餡就不一樣了。綠色的是蔬菜,白色的是芝麻……晚上,家家男女老少圍桌吃湯圓。湯圓細膩而滑,入口即化。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個。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8

  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的季節裡,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著牆上新買的掛曆,數著本世紀最後一個春節臨近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鞭炮煙花水餃壓歲錢的時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見識又多了一成,與其說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年齡為之衰老、責任為之重大的關口。

  泛泛地祝賀一下,說幾句辭舊迎新的吉利話,寫一點鬧春懷舊的文章,早就沒了那份雅興。像節目主持人一般,說說今年大事,感慨今昔,暢想未來,不過是贏得捧場人恭維的掌聲。自欺欺人的話我不說,或許我們的期望太高,春節不過是一年365天裡平平常常的一天,我們對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內涵和商業炒作,因而顯得格外沉重。其實,我們不如以一顆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動,在吃喝說笑、探親訪友的程式外,獲得一些不易覺察的.滿足。

  曾經,春節留給我許多美麗又難忘的記憶。我想,今天的孩子們也會和我當時一樣,感覺到這一喜慶而隆重的節日。但是,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體驗,或許是自己的性格和興趣使然,無論各類媒體如何渲染轟炸,我的實際感覺總是不盡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許多無奈,多了些煩累與沉重。父母那裡必須去,親朋好友那裡也得去,同事相約還得去,實質內容總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發財、新年好、大吉大利之類的陳詞濫調說得心裡彆扭卻又不得不一遍遍反覆唸叨。遊街購物、猜謎挑燈、送禮請客一年又一年重重複復無休無止。人就像一隻陀螺,被它抽打著旋轉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裡。如此不堪重負的節日,我們還要強作兒時的興奮,觀看徹夜迴圈的晚會,聽聽屬於別人的笑聲,感覺的卻是自己睏乏的雙眼、失望的情緒、無慾的胃。我寧肯像往常一樣,粗茶淡飯,十點鐘睡覺,臨時看一會書,或者跟朋友們打一圈牌。總覺得在這個全民皆歡的日子,我絲毫的興致都沒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慾。

  傳統、文化、歷史、習俗原是人為的產物,是我們的祖先制定了它,我們一代一代人不停地複製翻版,演化發揮使其輝煌燦爛,更有網路的宣傳讓其飛騰變異,它最終制約了我們自己,違背了人類起碼的一點本性--人是嚮往自由和幸福的,春節,可以說是一面最為清晰的鏡子,從中每個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憊消極的臉孔,是你兒時的樣子嗎?哪怕一絲歡樂的影子。

  是的,我們不斷老去,不斷感覺世事滄桑。今年的春節又被明年的春節複製,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煙消雲散,記憶過濾了每個人心底的陰影和悲傷,剩下的或許就是可以稱之為美麗的東西吧,但是曾經呢?那裡沒有我們的位置,那是經過虛化的,虛擬的,明知是假我們還要重複,還要寫成文章,哄一鬨行人和孩子。

  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的純真吧!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9

  看了琦君寫的《春酒》一文,深深地被濃郁的節日風俗和趣味所感染,但不知怎地,心中反而一陣悲涼。

  我家的春節大概是這麼過的。在門框上貼一副隨手買來的春聯,把家裡打掃打掃,再準備一頓年夜飯就行了。因為住在城裡,沒有空曠的地方來放煙花。只隔著窗戶,欣賞一下黑夜中的絢爛就已經滿足了。看春節聯歡晚會,因為不怎麼喜歡聽歌,也就覺得沒什麼意思。被披露假唱的也那麼多,我該不該再相信呢?新衣服反而成了攀比的物件,炫耀的資本,再沒有了那種得到新衣的快樂,只剩下了或卑或驕,缺少了純真的喜悅。

  沒有了各種各樣的禁忌,父母不會讓你過了十二點才睡,只要累了,想睡就睡。壓歲錢反而是大人們最操心的,看看哪家給的錢多,哪家有錢哪家小氣。孩子也許不用拜年都可以拿到錢,然後或用來上網咖,或去大吃大喝一頓,毫無顧忌的揮霍。

  春節在所有人眼裡都變成了一個工具,用來炫耀,用來揮霍,用來找到那點兒可悲的自尊。好苦!

  聽父母說他們小時候的春節,熱鬧非凡。春節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了,春聯都是家裡的老人們親手寫的,他們的書法在當時也是了不起的。年夜飯是大家最重視的。每年這個時候才捨得殺一隻公雞,美味一頓。還一定要有八樣菜才行,據說有吉祥的意味。春節一大早還要點火爐,把早就在院子裡堆好的火爐點著。孩子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火爐,靠近火爐,暖暖的。

  各種規矩也很多,不能說謊,只能說吉祥話。不能亂跑撒野,要學得溫柔莊重一些。要祭神祭祖,請祖宗保佑。除夕夜除了特別小的孩子以外,都必須在十二點以後才睡,說是要守歲。孩子們必須給長輩磕頭拜年才可以拿到壓歲錢。這是非常講究的。

  孩子們都把壓歲錢攢著,捨不得花。來家裡做客的親戚朋友送的一點糖果瓜子,就是最美味的東西,有的甚至壞了也捨不得丟掉。放炮差不多是孩子們最盼望的一件事了,男孩子們一個比一個膽大,女孩子則躲在一邊看著他們,這時男孩子就笑話她們膽小。女孩子不服氣,也爭著小心地放起炮來。這是多麼有趣的童年啊!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孩子們才能得到新衣服,高興地,又小心翼翼地做一切事情,生怕弄髒了衣服。

  那時的人們是多麼淳樸善良,春節又是多麼的甜美啊!

  父母總對我說,你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不用像我們小時候那麼可憐了。可我更想出生在那樣一個時代,沒有攀比,沒有炫耀,沒有勾心鬥角,找到童年真正的快樂。

  時代在進步,誰說不是呢?同時各種傳統節日的味道也跟著變了。複雜的也變得越來越簡單了。人們只是像走過場一樣,草草了事。幾千年文明孕育的成果的內涵,漸漸就湮沒在了都市的潮流中。人們已經淡忘了為什麼要有這些節日,只是麻木地、機械地走過。我只覺得每一個節日都好苦。

  儘管我不可能改變這種狀況,但是希望更多的人能轉變自己的思想,不要讓它披上一層層的包裝紙,再也找不到原滋原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