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900字> 【實用】春節的作文900字彙總10篇

春節的作文900字

【實用】春節的作文900字彙總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900字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1

  記得小時候春節是一年來心裡最盼著的節日,因為過春節有很多好吃的、還可以穿新衣服、還可以不用上學、可以和鄰居家的小孩到處去玩、可以去走親串友。春節也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時候,我的家鄉----被譽為“鼓子秧歌”之鄉。

  臘月29下午7點左右是驅趕“年獸”的時候,那時候的春節最願意幹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相傳“年獸”當年就是被“福壽祿”三星用“炮竹”嚇跑的,所以每當過年都會有放“炮竹”這個風俗。

  每次過年趕“花花集”(臘月25)都要跟爺爺要一堆鞭炮,買回家之後不等正點,我們那些小子就開始放響,村裡鞭炮一響濃濃的年味就有,比誰家買的鞭炮多,誰家買的鞭炮響,那時候雖然害怕鞭炮,但是還是願意玩。

  臘月25,這一天除敢“花花集”買菜、買響、買對聯、買

  年畫、買燈籠、買新衣服之類的東西,還要掃屋子。新年新氣象

  要除舊迎新,把屋子裡的灰塵都打掃乾淨,收拾的和新屋子一樣,看著就舒服。

  臘月27、28,也是我們村裡這些小子最喜歡的時候,這兩天家裡要煮肉、包大包子、炸麻花、炸藕荷、炸點心之類的,準備過幾天伺候親戚,這一天還要把對聯貼上,大門和屋門都要貼上,買的漂亮的年畫也都糊上,漂亮大紅燈籠也都掛在大門外。這兩天也得理個髮,然後去澡堂子搓個澡,除舊迎新除掉過去一年身上的晦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臘月29晚上就熱鬧,這天晚上要“擺貢”每戶家裡都端幾樣好菜來上貢,擺貢要擺三天,貢位寫著玉帝、灶王爺、財神爺啊,再點上香,然後全家人全燒紙、磕頭,這樣貢位就擺好。上完貢就是自由時間,叫上自己一個院裡的兄弟姐妹湊一桌喝酒、吃菜、聊天,吃完打牌一直打到明天早上。

  年三十也叫除夕,這一天中午一家人在家做一桌子菜,吃菜喝酒,晚上就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喝著酒,外面有放煙花和鞭炮的,濃濃的過年氣氛這時候是最濃的時候,當“春節聯歡晚會”零點敲跨年鐘的時候,這時候改下餃子吃水餃,這時候通常每家每戶都會放煙花。

  初一是挨家挨戶在村裡拜年的時候,那時候記得跟著大人去挨家挨戶的轉,初二就是去姥姥家拜年,姥姥家今天人特別多,老姨們都湊到一塊去拜年---熱鬧。

  在我們家鄉還有一個風俗就是“鼓子秧歌”。鼓子秧歌是“元宵節”這一天的表演節目,但是大家都會之前準備準備演練一下,所以初七、初八走完親戚就可以訓練鼓子秧歌,同一個鎮上的每個村子都會出一支秧歌隊伍到鎮上比試一下,然後到縣上和市裡去表演,表演節目有打鼓、打鑼、打叉子、踩高蹺、頂傘、挑貨郎、扮小丑、豬八戒背媳婦、耍傘、炮手、舉旗等,眾多鬧元宵節目。那時候賣小吃的都會跟著秧歌隊伍走,賣甘蔗的,糖葫蘆的,賣酸楂的等,這時候是我們這些小孩最高興的時候。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2

  今年春節我們陪外爹外奶一起度過。

  鏡頭一

  初一中午,我們一起到小區公園裡打羽毛球,選好一處“風水寶地”便準備開戰了,我自告奮勇,決定第一個出場,和我比賽的是老爸。老爸得意洋洋地說“:哼哼,臭丫頭,看我不打你個落花流水跪地求饒!”我微笑道:“是嗎?還是用實力說話吧!”我決定先來個下馬威,便發了一個“高加遠”球,而且還打在左邊,老爸愣了愣,等他反應過來已經遲了——球落地了。我激動地歡呼起來!老媽也喝彩道:“太棒了,一比零!”接下來,我乘勝追擊,越打越勇,最後以五局三勝的好成績打敗了老爸。接著,我與老媽比了一場,又勝利了。

  我興奮極了,感覺整個人都要飄起來了……只有外爹了,他昨天剛把腰扭了,能打嗎?誰知外爹卻斬釘截鐵地說:“能!但需要人幫我撿球。”老媽自告奮勇地說:“我幫你撿球。”我想:“這不是雞蛋碰石頭嗎?”正在這時,外爹那邊的球像箭一樣飛了過了,我慌忙迎接,沒有接住,我又使出了絕招:把球打偏一邊,不想卻被外爹接住了,相反,外爹打過來的球又快又猛,打得我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擊之力了,最後,因為我撿球太多,不幸慘敗了,之前的興奮一掃而光,大概這就是驕兵必敗吧!

  鏡頭二

  我的弟弟名叫何宇軒,是我二姨家的孩子,今年已經六歲了,他很可愛,就是有一個毛病:好哭鼻子!一天怎麼也要哭個五六遍,哪像個男子漢呀,分明就是位嬌嬌女!這不,我被他帶回的一本關於戰鬥機的書迷住了,正看得津津有味,何宇軒走過來問我:“你知道世界上哪種飛機最厲害嗎?”我想起最近我國新研究開發的“殲20”就隨口答道:“殲20。”何宇軒得意地說:“錯,是美國的F22”我反駁:“殲20,就是殲20,你才錯了呢!”何宇軒一聽就急了:“F22,就是F22!嗚嗚……”我懶得理他,他就跑到二姨夫哪兒大聲哭訴,大家都哄他,真是煩死人了。從此何宇軒就留下了後遺症:只要別人的意見和他不一樣,他馬上就大哭起來。於是,外爹宣佈了一個政策:“只要何宇軒一天不哭就能得到五元錢,羅睿桐一天哭一次也可得五元錢。”這……這什麼道理嗎?明知道我不可能哭的,我心裡極度不平衡,向外爹提出抗議,外爹卻振振有詞的說:“何宇軒一天不哭也很難的,所以得給你定個很難的目標呀!”我聽了差點吐血!更讓我哭笑不得是何宇軒哭了N次,可是外爹總是不停地說:“眼淚沒出來,不算哭的。”

  鏡頭三

  吃過晚飯,外爹招呼著磕頭領壓歲錢了。外爹一改往常的規定,決定從最小的開始。最小的當然是三姨家的寶貝了,他才一歲。只見他在三姨的引導下,跌跌撞撞地走到外爹面前,三姨忙說:“寶貝,快磕頭啊!”於是他趴在地上磕了一個頭,然後怎麼也爬不起來了,大家都哈哈哈大笑起來!這時,外爹喊何宇軒了,只見他衝過去,“嘭嘭嘭”磕了三個響頭,“很好,何宇軒磕的最標準了!”我在一旁哈哈哈大笑起來,何宇軒喜滋滋地接過紅包笑了。該我了,我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趕緊磕了頭跑了。

  多麼愉快有趣的春節呀,希望每年都能這樣度過。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3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是農曆新的一年的開始;春節也叫過年,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傳說。傳說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都會吃人或動物,後來人們發現“年”最怕紅色、火光、爆竹聲。因此,每當過年的時候人們都會貼上紅對聯,燃放爆竹,這樣就可以把年驅趕走了,就形成我們現在過年的這些風俗習慣。

  除夕,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嶄新的對聯,上面寫著美好的祝願,表達了人們對新生活的憧憬。傍晚,家家都會燈火通明,準備著豐盛的年飯。每年這時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去爺爺奶奶家吃年飯,連姑姑一家也從外地趕回來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餚,大家相互敬酒彼此祝福,訴說以前的往事。在這全家團聚的時候,大家都開心極了。吃完年飯後,我們小孩子就拿著煙花興高采烈地到樓下放。這時很多鄰居小朋友們也下樓了,大家你放一個我放一個,一個比一個的煙花更好看,大人們看到好看的煙花也開心的笑了,一時間充滿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孩子的嬉戲聲和大人的歡笑聲,真是熱鬧非凡。可是,奶奶和媽媽卻忙個不停,準備著明天的飯菜。八點到了,春節晚會開始了,我們開始看電視,都坐下來欣賞精彩的表演。晚會的節目豐富多彩:相聲、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讓我們跟著載歌載舞;魔術、雜技讓我們嘖嘖稱讚。晚會逐漸進入了高潮,“噹噹噹……”十二點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臨了。我暗暗地許下心願,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我的學習成績能更上一層樓。

  第二天就是盼望已久的大年初一了,我早早地就起了床,換上了媽媽早已為我準備的新衣服高高興興去給爺爺奶奶拜年,帶去新的一年對爺爺奶奶的祝福,祝福他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也會得到了很多壓歲錢,壓歲錢是大人對孩子的一種祝福。接著我們還要去很多的親戚長輩家一一給他們拜年。春節的街頭可熱鬧了,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臉上掛著笑容,享受節日的快樂。大街上的顏色也比平時鮮豔多了。只見彩旗飄揚,各色商家標語、條幅迎風招展。商場門口都掛起了一隻只大紅燈籠,看一眼就讓人心裡暖和。湛藍的天空中,一隻只彩色氣球在陽光的照耀下豔麗奪目。微風拂過,大小氣球迎風起舞,又彷彿在向路人點頭致意。商場裡歡快嬉鬧的場面透過明亮的玻璃門窗,射入路人的眼裡,使人不由自主地隨著彩色的人流,匯入其中。春節是大人的節日,更是小朋友們的節日,兒童玩具、書籍、文具櫃檯更是異常熱鬧,孩子們來了一撥又一撥,領走心愛的玩具,留下歡聲笑語。

  春節是一個辭舊迎新、團圓祥和的節日,父母也總希望我享受節日帶給我們快樂的同時能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所以我會在節日裡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體會勞動帶來的快樂。用自己的壓歲錢買兩本好書,學習更多的知識。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4

  春節假期結束,但年還沒過完,到今天為止,我還有四家親戚得走,春節聚餐隨想。

  整個春節,我是天天吃吃喝喝牌打打,很三俗。我家是傳統的農村過春節習俗,所有親戚每家每天輪流轉,輪到我家兩天兩撥各兩大桌,都是我掌廚,有手藝不吃荒嘛,一年燒一次還蠻拿得出的哈。

  表妹堂妹表弟媳堂弟媳們對我會燒菜表示驚異,她們居然還有些以懶為榮,認為能者多勞能推則推。肯定是教育出了問題。我說七仙女都為董永下廚,象你們這樣在西方沒人娶,因為做飯是生活的一部份。

  不過招待客人是挺累的,更何況我家才一百平米的居室,"螄螺殼裡做道場",客人走後一片狼藉,光是清理戰場就得花好幾小時。為這事,我好幾次與親戚商量,所有親戚去飯店聚一餐了事,費用按戶分攤,這樣一家一家輪流轉,吃的人累燒的人更累,但是遭到所有親戚反對,各有打算難如願。明知是陋習,但是市場還相當強大,改革難啊。

  我家是三代老農民,一門窮親戚。借城市擴建的光,好多親戚所在的家規劃進了城中村、城邊村,一窩蜂似地造起了別墅。周圍沒一棵樹的別墅外觀很豪華,裡面設施卻很簡單,面積都有三百平米甚至更大,但多數都沒裝修過,有些空蕩蕩的一樓客廳只放鋤頭籮筐。他們的精神正如這偌大的客廳一樣,空蕩蕩。

  在西方,再簡陋的小屋,屋內的生活設施也是齊全的。西方人對內在生活品質的要求遠勝外表的光鮮。

  飯後慣例,聚一起賭博,六人五人鬥牛,四人搓麻將,三人打清墩,二人打撲克,春節作文《春節聚餐隨想》。人人會一手。我的麻將還是小學五年級學會的,那時我爸打麻將,我媽總是氣狠狠指使我去把我爸喊來,喊著喊著我給我爸參謀了,賭棍世家學賭就是快。

  想起公司開年會時,日方員工也人人有一手,但他們會的不是賭博,而是樂器。幾位日方員工用自帶的吉它、電子琴、薩克斯、爵士鼓等樂器組成個業餘樂隊,年輕些的在座的日本人輪流上臺演奏演唱,朝氣蓬勃。熱情洋溢的演出很有感染力。他們對音樂的稔熟讓我們這些中國人很驚奇,這般業餘的組合,居然沒跑調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來自哪藝術學院,其實他們都是普通的現場勞動者,在日本,他們也是社會低層。

  相比我們普通的勞動者,有幾個對樂器感興趣?就是我兒子,我兒子的兒子那一代,低層勞動者對樂器人人會一手也未必能行。

  這就是差距,有幾代人的差距。

  要縮小差距,不能只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

  音樂可以陶冶性情,學音樂的人總是散發出一種溫和的氣息以及魅力。俗話說"學琴的孩子不變壞"。實際上,愛好音樂的孩子待人接物比較優雅得體,不容易發生過激行為。可是我知道的太晚了,兒子小時候沒讓他學,現在教育制度下的學業緊張得喘不過氣,根本沒時間學。現在想想,學一門樂器比寫一手好作文不知有益多少。

  本來我打算讓兒子以胡之胡莫小樓為榜樣,寫得一手好作文好情詩,吸引女孩子。胡胡小樓自己長得不怎麼樣,據說娶的老婆都是千嬌百媚的。現在改變了^_^

  (中國)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5

  春節的民俗,在全國各地大同小異。而陝西民風古樸,春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歲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臘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才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曆,才把陰曆的“年”叫作春節,因為春節—般都在“立春”後,因而稱其為春節。

  陝西人如今仍把春節叫作“過年”,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過年的`故事。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來臨的夜晚。出來食人,使得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兇殘的猛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遁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帖對聯、放爆竹、吃年飯的風俗習慣。

  陝西鄉村臘月二十三即入年關,把過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農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以求溫飽。過罷小年,人們便為春節做準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碾米磨面,做點豆腐,購買蔬菜,吊掛粉條,準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均短几籠子饃饃,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麵”的習俗。婦女上街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襪、老年人則購買紅紙、年畫、冥幣、白麻紙等大年禮儀用品。

  除夕的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南、陝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舍”,城裡人叫打掃衛生。家家房前屋後,窯裡賽外,連拐角都要打掃得於於淨淨。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戶貼對聯和門神,屋裡掛上年畫。年終於來臨了。

  進入臘月,人們便開始忙碌,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日,過年便正式開始。大年三十晚飯前,家家戶戶必須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後打掃乾淨,收拾清整,貼好大紅對聯(有喪服的人家貼黃色或綠色對聯)及門神、窗花等,大門及堂屋、臥室、灶房、牲畜圈等處都要貼相應的對聯。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點臘燭、燒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後,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團圓飯”,俗謂“團年”。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在守歲的同時,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換新衣,包餃子,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待到子時(相當於今23時—1時),萬家鞭炮齊鳴,意為“接天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行跪拜之禮。據說誰家鞭炮響得最先,財神就先光臨誰家。然後,便是晚輩為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也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開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達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從初一到初十,還有以觀看天氣的好壞預測五穀六畜是否興旺的習俗。相傳每天天氣都有預示。即:初一觀雞,初二觀狗,初三觀羊,初四觀豬,初五觀牛,初六觀馬,初七觀人,初八觀谷(莊稼),初九觀果(果樹),初十觀菜。俗稱“新春十日晴,豐年樂太平,新春十日陰,穀米貴如金”。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春節假期結束,但年還沒過完,到今天為止,我還有四家親戚得走,春節聚餐隨想。

  整個春節,我是天天吃吃喝喝牌打打,很三俗。我家是傳統的農村過春節習俗,所有親戚每家每天輪流轉,輪到我家兩天兩撥各兩大桌,都是我掌廚,有手藝不吃荒嘛,一年燒一次還蠻拿得出的哈。

  表妹堂妹表弟媳堂弟媳們對我會燒菜表示驚異,她們居然還有些以懶為榮,認為能者多勞能推則推。肯定是教育出了問題。我說七仙女都為董永下廚,象你們這樣在西方沒人娶,因為做飯是生活的一部份。

  不過招待客人是挺累的,更何況我家才一百平米的居室,"螄螺殼裡做道場",客人走後一片狼藉,光是清理戰場就得花好幾小時。為這事,我好幾次與親戚商量,所有親戚去飯店聚一餐了事,費用按戶分攤,這樣一家一家輪流轉,吃的人累燒的人更累,但是遭到所有親戚反對,各有打算難如願。明知是陋習,但是市場還相當強大,改革難啊。

  我家是三代老農民,一門窮親戚。借城市擴建的光,好多親戚所在的家規劃進了城中村、城邊村,一窩蜂似地造起了別墅。周圍沒一棵樹的別墅外觀很豪華,裡面設施卻很簡單,面積都有三百平米甚至更大,但多數都沒裝修過,有些空蕩蕩的一樓客廳只放鋤頭籮筐。他們的精神正如這偌大的客廳一樣,空蕩蕩。

  在西方,再簡陋的小屋,屋內的生活設施也是齊全的。西方人對內在生活品質的要求遠勝外表的光鮮。

  飯後慣例,聚一起賭博,六人五人鬥牛,四人搓麻將,三人打清墩,二人打撲克,春節作文《春節聚餐隨想》。人人會一手。我的麻將還是小學五年級學會的,那時我爸打麻將,我媽總是氣狠狠指使我去把我爸喊來,喊著喊著我給我爸參謀了,賭棍世家學賭就是快。

  想起公司開年會時,日方員工也人人有一手,但他們會的不是賭博,而是樂器。幾位日方員工用自帶的吉它、電子琴、薩克斯、爵士鼓等樂器組成個業餘樂隊,年輕些的在座的日本人輪流上臺演奏演唱,朝氣蓬勃。熱情洋溢的演出很有感染力。他們對音樂的稔熟讓我們這些中國人很驚奇,這般業餘的組合,居然沒跑調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來自哪藝術學院,其實他們都是普通的現場勞動者,在日本,他們也是社會低層。

  相比我們普通的勞動者,有幾個對樂器感興趣?就是我兒子,我兒子的兒子那一代,低層勞動者對樂器人人會一手也未必能行。

  這就是差距,有幾代人的差距。

  要縮小差距,不能只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

  音樂可以陶冶性情,學音樂的人總是散發出一種溫和的氣息以及魅力。俗話說"學琴的孩子不變壞"。實際上,愛好音樂的孩子待人接物比較優雅得體,不容易發生過激行為。可是我知道的太晚了,兒子小時候沒讓他學,現在教育制度下的學業緊張得喘不過氣,根本沒時間學。現在想想,學一門樂器比寫一手好作文不知有益多少。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7

  記得小時候春節是一年來心裡最盼著的節日,因為過春節有很多好吃的、還可以穿新衣服、還可以不用上學、可以和鄰居家的小孩到處去玩、可以去走親串友。春節也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時候,我的家鄉----被譽為“鼓子秧歌”之鄉。

  臘月29下午7點左右是驅趕“年獸”的時候,那時候的春節最願意幹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相傳“年獸”當年就是被“福壽祿”三星用“炮竹”嚇跑的,所以每當過年都會有放“炮竹”這個風俗。

  每次過年趕“花花集”(臘月25)都要跟爺爺要一堆鞭炮,買回家之後不等正點,我們那些小子就開始放響了,村裡鞭炮一響濃濃的年味就有了,比誰家買的鞭炮多,誰家買的鞭炮響,那時候雖然害怕鞭炮,但是還是願意玩。

  臘月25,這一天除了敢“花花集”買菜、買響、買對聯、買年畫、買燈籠、買新衣服之類的東西,還要掃屋子。新年新氣象要除舊迎新,把屋子裡的灰塵都打掃乾淨,收拾的和新屋子一樣,看著就舒服。

  臘月27、28,也是我們村裡這些小子最喜歡的時候,這兩天家裡要煮肉、包大包子、炸麻花、炸藕荷、炸點心之類的,準備過幾天伺候親戚,這一天還要把對聯貼上,大門和屋門都要貼上,買的漂亮的年畫也都糊上,漂亮大紅燈籠也都掛在大門外。這兩天也得理個髮,然後去澡堂子搓個澡,除舊迎新除掉過去一年身上的晦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臘月29晚上就熱鬧了,這天晚上要“擺貢”每戶家裡都端幾樣好菜來上貢,擺貢要擺三天,貢位寫著玉帝、灶王爺、財神爺啊,再點上香,然後全家人全了燒紙、磕頭,這樣貢位就擺好了。上完貢就是自由時間了,叫上自己一個院裡的兄弟姐妹湊一桌喝酒、吃菜、聊天,吃完了打牌一直打到明天早上。

  年三十也叫除夕,這一天中午一家人在家做一桌子菜,吃菜喝酒,晚上就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喝著酒,外面有放煙花和鞭炮的,濃濃的過年氣氛這時候是最濃的時候,當“春節聯歡晚會”零點敲跨年鐘的時候,這時候改下餃子吃水餃了,這時候通常每家每戶都會放煙花。

  初一是挨家挨戶在村裡拜年的時候,那時候記得跟著大人去挨家挨戶的轉,初二就是去姥姥家拜年了,姥姥家今天人特別多,老姨們都湊到一塊去拜年---熱鬧。

  在我們家鄉還有一個風俗就是“鼓子秧歌”。鼓子秧歌是“元宵節”這一天的表演節目,但是大家都會之前準備準備演練一下,所以初七、初八走完親戚就可以訓練鼓子秧歌了,同一個鎮上的每個村子都會出一支秧歌隊伍到鎮上比試一下,然後到縣上和市裡去表演,表演節目有打鼓、打鑼、打叉子、踩高蹺、頂傘、挑貨郎、扮小丑、豬八戒背媳婦、耍傘、炮手、舉旗等,眾多鬧元宵節目。那時候賣小吃的都會跟著秧歌隊伍走,賣甘蔗的,糖葫蘆的,賣酸楂的等,這時候是我們這些小孩最高興的時候。

  記憶中的春節都是濃濃的過年氣氛,而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慢慢的搬上了樓房,想做的這些事情也受到了條件的限制,慢慢的就很少有人去做了,年味也慢慢的在變,“花花集”也慢慢的變成了大型超市,年夜飯從家裡也搬到了飯店,大鼓、叉子也換成了音響,孩時炸的好吃的也都是現成的了。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8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我最喜歡的就要屬過年了。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但你知道嗎,過年為什麼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呢?這裡面有著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現在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都要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準備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這時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當時全村的鄉親們正在收拾行裝,誰也沒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的一位婆婆走過去給了他一點糧食說:“快逃吧!年獸快要來了。”老伯伯笑著說:“老婆婆如果讓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獸趕走。”婆婆繼續勸說他,乞討老人笑而不語。老婆婆無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只見村東頭婆婆家裡,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便向婆婆家撲了過去。快到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劈里啪啦”的炸響聲,“年”嚇壞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老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於是,鄉親們一起擁向婆婆家,只見老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作響,屋內幾根紅蠟燭?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祝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子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光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後來這風俗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過年的習俗除了上面所說的外,還有很多,比如:貼窗花,貼年畫,吃餃子,壓歲錢等。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過年夜飯,就拿著鞭炮就朝門外奔去。伴隨著我們的歡呼聲,一個個煙花飛到了空中,點亮了美麗的天空。還有一個傳統也是我們最喜歡的了,那就是春節,我們都會收到長輩們給我們的紅包,預示著來年我們都會順順利利的過著每一天。

  “過新年,穿新衣,開開心心過大年……”我們唱著歡樂的歌謠,迎接新的一年來到。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9

  盼望著,盼望著,臘月中旬到了,春節的腳步近了,按照永春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中旬就開始了。

  臘月十六,永春人稱這一天為“尾牙”。尾牙這一天,商人們要準備各式各樣的供品供奉神明“土地公”。如:豬頭豬尾、水果、白粿、豆腐乾、糕餅、米酒等,焚香祭拜,這一切是為了酬謝土地神靈的佑助,也請神靈保佑來年生意興隆。各公司都要舉辦尾牙宴會,為慰勞員工一年來的辛苦,並創造公司全體人員同樂之氣氛,同時也使年終尾牙活動能圓滿成功。

  大約到了臘月十九日,學生們開始放年假了,我們永春流傳著一句話“一歲煙塵今日除,門庭掃淨換新符!”。大人們帶著孩子給家裡除塵——清洗杯盞碗碟,拆洗被褥窗簾,打理衛生死角等必要的工作。因除塵的“塵”與“陳”諧音,所以在年底掃塵有“除陳布新”之意,代表辭舊迎新迎接來年的好運。男女老少興致勃勃地穿梭於各大商店搶購年貨、添置新衣服……為迎接新的一年做好準備。

  到了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時刻,我們永春把這一天稱為“過年”。過年這一天,家家戶戶拿出買好的或自創的春聯,貼上在門戶上,裝點一新。中午,擺上豐富的菜餚,點紅燭、燒高香,祭拜列祖列宗,祈佑全家大小平安,興旺發達。晚上閤家團聚吃團圓飯,每人都要吃上一條長壽菜,品上魚肉表示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年年有餘。過團圓飯,全家大小圍坐一起觀看新春聯歡晚會。“爆竹聲中一歲除。”隨著凌晨零點新年的臨近,鞭炮聲此起彼伏,整個山村便淹沒在一片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人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人人都說著喜慶的好話,長輩們給晚輩們發壓歲錢,預示著鎮歲、去病、辟邪等美好祝願。小孩子們還能買到春節特有的煙花爆竹,有孔雀公主、燕龍煙花、一響炮……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由於玉皇大帝是中國民間身份最大的神明,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供品豐富,但必須有線面、蛋、紅龜粿、發粿來敬奉。紅龜粿代表吉祥,而上頭的龜甲圖案表示長壽,來說明天公有保育萬物之德。由家中的長者上香行跪叩大禮祭拜。那天早上,全家人都必須吃上線面蛋,一粒鴨蛋、一粒雞蛋。那天,我們這還有一些小小的禁忌,不許掃地、不許曬衣服、不許說粗話,以褻瀆崇高玉皇大帝的不敬。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永春人把這一天稱為“上元節”。“上元節”這天,皓月當空,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永春有名的八二三中路要掛出代表各鄉鎮特色的花燈,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紗燈,有的是冰燈,還有的是掛上一個大大的“春”字……這一天,各大型公共場所還舉辦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舞龍獅等活動。家家戶戶都會煮湯圓吃,希望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一年之計在於春。”元宵過後,小孩子們紛紛進入學校進行新一年的學習了,大人們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春節的喜慶氣氛就在歡樂匆忙的腳步中慢慢地淡了。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10

  今天,我學習了《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我想讓更多人瞭解一下我們寧夏的春節,頓時茅塞頓開,寫下了這篇文章。

  我們寧夏的春節,從大年二十五就轟轟烈烈地開始:那天人們就感覺到了春節的到來,家人對自己的深切呼喚。遠在異國他鄉的寧夏川的“兒女”從世界各地“不擇手段”、迫不及待地回到家鄉,儘快和家人團聚。時常也能在電視上看到買不上車票的摩托車隊伍,他們攜妻帶子,不顧冬天的寒冷在國道上飛馳。過年最濃的是親情,最盼的是團圓,過年依然是無數寧夏人心中難以割捨的節日。無論身在什麼地方,回家吧,過年依舊!這些在外讀書、打工、生活的遊子為我們這個只有六百萬人的寧夏川增添了一份欣喜、熱鬧。

  到了大年28才是寧夏人民春節的首次大飽口福的時候。當天人們一大早就去早市買了新鮮的土豆和紅薯,回家蒸熟以後去皮,再揉成泥,接著準備好花生碎、核桃碎、紅糖、白砂糖、紅棗碎和成的餡子,小孩兒們單單被這“半成品”吸引了過來,估計早已垂涎三尺了。等到包好成為湯圓狀時,便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了,當土豆丸子剛出鍋時,我家的小孩子就早已拿著小碗搶著來要丸子吃了。過年必不可少的就是自家做的點心。蜂蜜、胡麻油、寧夏上好的麵粉,原料絕對正宗、天然。純手工製作的油炸點心,主要是油餅,饊子,和果子,光是那金黃的顏色就很誘人了。油餅鬆軟有度,香酥無比,果子吃起來嘎嘣脆,越嚼越香。

  大年三十之前,家家開始大掃除,家裡的一家之主如指揮官般發配任務,我們一大家子各司其職,很快家裡便煥然一新。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年夜飯也叫“團圓飯”“閤家歡”,是一年中的最後一頓飯,全家圍坐在一起共進晚餐,辭舊歲。八涼八熱的菜早已乘上了餐桌,大家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過年的餃子裡包硬幣更是寧夏人多年不變的習慣。把硬幣埋在餡兒裡包好,和其他餃子一起下鍋煮熟,吃到“硬幣餃子”便會在新的一年財源廣進、事事順利。八點整,春晚也如期而至,今年還增添了一個新“節目”——搶紅包。發紅包的時間一到,大家全體動員,一手一個手機甚至都跳起了舞,最後雖說搶到的不多,但也為我們的春節增添了快樂的一筆。

  大年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開始出門拜年,也有不少人來家裡,對於我們小孩也沒什麼,唯一欣喜地就是家裡又增添些別人送的飲料、零食之類的東西了。但對於忙碌了一年的大人們而言,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

  過年娛樂的高潮是正月十五。耍社火、看花燈、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節目。騎毛驢、跑旱船、扭秧歌,社火表演的節目讓人目不暇接,每位表演者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元宵花燈會更是增添了濃濃的年味兒,讓這座城市變成了一座不夜城。

  到了大年初七我們的年也就算過完了,人們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為新的一年做著美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