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900字> 【精品】重陽節的作文900字9篇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精品】重陽節的作文900字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900字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篇1

  重陽節也稱作老人節,理應把為老人祈福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們這裡卻很少有見到如此的,也許是緣自忌諱。人到暮年,腦子已大不如壯年時靈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時。愈想愈怕,於是愈發受不得一點刺激。別說是祝福長壽了,光是翻翻日曆都會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壽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我們這一帶以九的倍數為人壽的災禍之年,視為不祥。比如二九十八歲,八九七十二歲等等。時不時就聽見外婆嘆氣,八九七十二,要不要還吶。逢年過節給我們壓歲錢時總以“現在不給就來不及了……”開頭。我望向夕陽,西沉的日頭給眼睛帶來一絲刺痛。很多老人就是這樣的心態,固執得像一頭牛,什麼重陽不重陽對他們來說真的沒有什麼意義。

  漸漸發現,現在的節日更像是一種為了忘卻的紀念,忘卻古老,忘卻過去。在我們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鑼鼓喧囂深化節日這個儀式時,節日真正的精神與內涵卻在漸行漸遠。若有一日一覺醒來,重陽節憑空消失,如同從未出現過一般,不知我們是否會感到訝異,寂寞,抑或是漠然。

  也許一個節日最好的結局是這樣的:最後一個記得這個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搖椅上,目光隨著落日下降,漸漸閉上。這就如同一個文明的覆亡。別妄想與天地同壽,那隻不過是一個水中的夢。當社會已不再需要,當再也沒有的理由讓它存在時,有一個完滿的終點,比它如何開始更為重要。

  當然也有可能是由這個節日衍生開去,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義,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比之徹底消亡的說法,我也更為認同這種說法,畢竟走極端的只是少數,完全維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機率幾近於零,還是融合來得更為妥當,弱化了具體的概念,而能將精神核心提煉出來。

  於是就想到一個關於民族大同的問題。早些時候我對他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後來磚頭與我提起,一個民族的走向,無非是兩種,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對當今這個越來越趨向於一體化的世界來說,出現統領全域性的文化只是遲早的事,當然現如今這個問題便轉化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爭鬥,簡言之就是中華文明與歐式文明的一場戰爭。中華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幾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爭第一也不落最後,於是團隊作戰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歐式文明更講究競爭,也催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這場戰爭也許會曠日持久,也有可能因為一個微小的細節而閃電結束,總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許要靠來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磚頭更傾向於中華大同思想的最終獲勝,但究竟以何種方式來結束,就要留給歷史來印證了。

  一個文明的推演,要依靠一次次的銘記與深化;而希望這一次,不會僅僅流於形式。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篇2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各地流傳著許多重陽風俗,其中最普遍的是吃“重陽糕”了。重陽節吃重陽糕風俗在北宋已十分盛行。據《東京夢華錄》說:當年汴京(今開封市)城內,重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饋送,一插剪綵小旗”。南宋時,重陽糕已成為時令佳品在店肆中供應,“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下彩旗,名曰‘重陽糕’”(《夢梁錄》)。

  定九月九日為重陽節一般認為開始於漢代。據周處《風土記》)說“九月才日……俗於此日,折茱萸以插頭,言避惡氣而御初寒。”又說:“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花酒,謂之登高會,又云茱萸會。”關於重陽節和重陽風俗的起源有這樣一個有存的故事:漢代恆景隨《易》學大師費長房遊學多後。一天,費大師對徒弟說,九月九日你家裡有大禍臨頭,你必須立即回家,叫家裡的人用茱萸系在臂上,舉家登高。果然九月九日這一天恆景家的家畜全部瘟死,而恆景及家人聽師言而得幸免(事出《續齊諧記》)。

  實際上重陽為節起源於漢代的道學。道家奉為經典的《易經》中把陽爻“九”是“陽”和“陽性”的代詞,所以古人稱九月為“陽月”,九日是“陽日”,九月九日是兩陽重疊,因此叫作“重陽”。陽為剛,重陽為二剛相逢,道家稱之“二剛相剋”而被視作“厄日”,也產生了解脫“厄日”的方法,所謂登高插茱萸僅是解脫“厄日”方法之一種。

  茱萸是一種落葉喬木,有山茱萸、吳茱萸、食茱萸之分,其味辛辣,是中藥的常用藥材之一,也可用於食品中的調味品。記錄的唐詩中提到重陽插茱萸風俗有數十處之多:“學他年少插茱萸”(朱放),“茱萸插鬢花宜壽”(王昌齡),“舞鬟擺落茱萸房”(白居易),“強插茱萸隨眾人”(楊衡),而杜甫“明年此會知誰處,醉把茱萸子(仔)細看”(《九日蘭田崔氏詩》)和王維的“遙知兄弟維登高處,遍插茱萸隨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至今還是膾炙人口的唐詩名句。從這些詩文中可以看出唐代重陽節已演變為文人學士登高賞秋,結社吟詩的節日,原來插茱萸驅邪的風俗也一變為遠離他鄉的遊子遙思兄弟父母的日子。“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劉禹錫《九日登同》詩)。

  宋代,重陽節登插茱萸又演變為登高吃重陽糕風俗。據說,重陽節吃重陽糕風俗是出於文人的筆墨官司。宋人宋子認為劉禹錫作《九日登高》詩,本來想寫“年年上糕處”,但當時經典中沒有“糕”字,被迫寫作“高”字。他還作詩嘲笑說:“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世豪”(事見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實際上以粉面蒸糕唐代已出現,不過並不是重陽節風俗。宋代,城市經濟逐漸繁榮,都市出現了獨立經營糕餅食品的店鋪,“糕”與登高之“高”諧音,於是吃糕逐漸代替登高風俗。店主們為招攬生意。,又仿“插茱萸”故事央每塊糕上插上一而小彩旗以代替“茱萸”,專門在重陽節前出售,美其名曰“重陽糕”。可見重陽糕是宋人依照漢唐故事設計的食品新產品,它既融合了古代重陽風的習慣,又是一種精美的節令食品。古人獨具匠心的食品設計不也值得今人學習嗎!

  “蒸出棗糕滿店香,依然風雨古重陽。百工一欽登高酒,燈火鳴機夜作忙。”重陽節多吃重陽糕,祝君事事如意,步步登高。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篇3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就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裡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篇4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時,我們便會想起一個特殊的日子——重陽節。說起重陽節,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朗誦起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

  除此之外,像:爬山、採菊、探望老人、踏青、插茱萸……這些一定都少不了啦!既然這樣,那我就來講講我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做了什麼吧!這不,今天,爺爺奶奶來我們家過這個節日了,可是,遺憾的是外公去世了只有外婆來了,但我相信他在天上一定很開心吧。先不講這些事了。爺爺奶奶和外婆一同踏上了樓梯,我就十分高興,連忙跑下去幫他們拿東西。

  可是,我突然感覺拿多少東西都不會累,大概是自己因為爺爺奶奶外婆來了太開心的緣故吧。我把東西拿上了樓,便下去扶老人們上樓。爺爺奶奶他們看見我這麼懂事,便開始誇起我來:“哎喲,琪琪,你變懂事啦!”我聽了心裡十分開心,因為爺爺奶奶很少誇我的,而且我小時侯很頑皮,經常惹事。上樓之後,我立刻倒茶給爺爺奶奶們喝,剎那間,我看到了爺爺奶奶們的笑容,我突然感覺到爺爺奶奶笑起來像五十多歲一樣年輕!這時,爸爸媽媽回家了,他們進門之後便恭恭敬敬地向爺爺奶奶問了個好。過了一會兒,門鈴又響了,我開啟門一看,原來是舅舅、舅媽還有小弟弟,哇!還有大伯、大姑和小姑……

  這時,爸爸提出了個建議:帶大家一起去爬山!我們聽了分外高興,因為我重來沒有爬過山。車開動了,一路上,我哼著小曲兒笑哈哈的,路過蓮花山公園時,我看到了一群老人在草地上跳舞、唱歌,可能是為了來慶祝這個美好的節日吧。還有一面紅旗上寫著一行字:老人萬歲!姜的還是老的辣!霎時,爬山的地點到了,我們隨著激動的心情跑上了山。啊,好美!我頭一次見過山上的美景。外婆笑了笑:“孩子,來,上山吧,山上的風景更加美麗!在路上,我們還能採一些菊花泡茶呢!”我聽了外婆的話,便刨根問底了起來,一路上,外婆被我逗得嘻嘻哈哈的,我也不例外。

  走了一會兒,我猛地聞到了一絲菊花的清香,就確切地知道了它的地點,飛速地奔向那裡。“哎喲!”我摔了一跤,低頭一看,腳流血了,我痛得快要哭了,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別擔心,這菊花可以止血。”奶奶說著,把菊花的液體滴在了我的傷口上,漸漸的,我的傷口開始了癒合,我在想:原來菊花的用處那麼多啊!奶奶高興地回了我一句:“姜的還是老的辣哦!”我笑了一笑,繼續爬山了。

  我們邊走邊收集菊花,一朵朵黃色的菊花十分顯眼,我們也十分快樂!一眨眼,我們就爬上了山頂,果然,山頂上真的很美!外婆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你看!”我看到了,外公好像在對我們笑呢!這個重陽節讓十分難以忘懷!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篇5

  重陽節也稱作老人節,理應把為老人祈福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們這裡卻很少有見到如此的,也許是緣自忌諱。人到暮年,腦子已大不如壯年時靈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時。愈想愈怕,於是愈發受不得一點刺激。別說是祝福長壽了,光是翻翻日曆都會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壽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我們這一帶以九的倍數為人壽的災禍之年,視為不祥。比如二九十八歲歲,八九七十二歲等等。時不時就聽見外婆嘆氣,八九七十二,要不要還吶。逢年過節給我們壓歲錢時總以“現在不給就來不及了……”開頭。我望向夕陽,西沉的日頭給眼睛帶來一絲刺痛。很多老人就是這樣的心態,固執得像一頭牛,什麼重陽不重陽對他們來說真的沒有什麼意義。

  漸漸發現,現在的節日更像是一種為了忘卻的紀念,忘卻古老,忘卻過去。在我們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鑼鼓喧囂深化節日這個儀式時,節日真正的精神與內涵卻在漸行漸遠。若有一日一覺醒來,重陽節憑空消失,如同從未出現過一般,不知我們是否會感到訝異,寂寞,抑或是漠然。

  也許一個節日最好的結局是這樣的:最後一個記得這個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搖椅上,目光隨著落日下降,漸漸閉上。這就如同一個文明的覆亡。別妄想與天地同壽,那隻不過是一個水中的夢。當社會已不再需要,當再也沒有的理由讓它存在時,有一個完滿的終點,比它如何開始更為重要。

  當然也有可能是由這個節日衍生開去,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義,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比之徹底消亡的說法,我也更為認同這種說法,畢竟走極端的只是少數,完全維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機率幾近於零,還是融合來得更為妥當,弱化了具體的概念,而能將精神核心提煉出來。

  於是就想到一個關於民族大同的問題。早些時候我對他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後來磚頭與我提起,一個民族的走向,無非是兩種,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對當今這個越來越趨向於一體化的世界來說,出現統領全域性的文化只是遲早的事,當然現如今這個問題便轉化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爭鬥,簡言之就是中華文明與歐式文明的一場戰爭。中華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幾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爭第一也不落最後,於是團隊作戰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歐式文明更講究競爭,也催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這場戰爭也許會曠日持久,也有可能因為一個微小的細節而閃電結束,總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許要靠來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磚頭更傾向於中華大同思想的最終獲勝,但究竟以何種方式來結束,就要留給歷史來印證了。

  一個文明的推演,要依靠一次次的銘記與深化;而希望這一次,不會僅僅流於形式。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就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裡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篇7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時,我們便會想起一個特殊的日子——重陽節。說起重陽節,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朗誦起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除此之外,像:爬山、採菊、探望老人、踏青、插茱萸……這些一定都少不了啦!既然這樣,那我就來講講我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做了什麼吧!

  這不,今天,爺爺奶奶來我們家過這個節日了,可是,遺憾的是外公去世了只有外婆來了,但我相信他在天上一定很開心吧。先不講這些事了。爺爺奶奶和外婆一同踏上了樓梯,我就十分高興,連忙跑下去幫他們拿東西。可是,我突然感覺拿多少東西都不會累,大概是自己因為爺爺奶奶外婆來了太開心的緣故吧。我把東西拿上了樓,便下去扶老人們上樓。爺爺奶奶他們看見我這麼懂事,便開始誇起我來:“哎喲,琪琪,你變懂事啦!”我聽了心裡十分開心,因為爺爺奶奶很少誇我的,而且我小時侯很頑皮,經常惹事。上樓之後,我立刻倒茶給爺爺奶奶們喝,剎那間,我看到了爺爺奶奶們的笑容,我突然感覺到爺爺奶奶笑起來像五十多歲一樣年輕!這時,爸爸媽媽回家了,他們進門之後便恭恭敬敬地向爺爺奶奶問了個好。

  過了一會兒,門鈴又響了,我開啟門一看,原來是舅舅、舅媽還有小弟弟,哇!還有大伯、大姑和小姑……這時,爸爸提出了個建議:帶大家一起去爬山!我們聽了分外高興,因為我重來沒有爬過山。車開動了,一路上,我哼著小曲兒笑哈哈的,路過蓮花山公園時,我看到了一群老人在草地上跳舞、唱歌,可能是為了來慶祝這個美好的節日吧。還有一面紅旗上寫著一行字:老人萬歲!姜的還是老的辣!霎時,爬山的地點到了,我們隨著激動的心情跑上了山。啊,好美!我頭一次見過山上的美景。

  外婆笑了笑:“孩子,來,上山吧,山上的風景更加美麗!在路上,我們還能採一些菊花泡茶呢!”我聽了外婆的話,便刨根問底了起來,一路上,外婆被我逗得嘻嘻哈哈的,我也不例外。走了一會兒,我猛地聞到了一絲菊花的清香,就確切地知道了它的地點,飛速地奔向那裡。“哎喲!”我摔了一跤,低頭一看,腳流血了,我痛得快要哭了,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別擔心,這菊花可以止血。”奶奶說著,把菊花的液體滴在了我的傷口上,漸漸的,我的傷口開始了癒合,我在想:原來菊花的用處那麼多啊!奶奶高興地回了我一句:“姜的還是老的辣哦!”

  我笑了一笑,繼續爬山了。我們邊走邊收集菊花,一朵朵黃色的菊花十分顯眼,我們也十分快樂!一眨眼,我們就爬上了山頂,果然,山頂上真的很美!外婆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你看!”我看到了,外公好像在對我們笑呢!這個重陽節讓十分難以忘懷!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篇8

  登高

  重陽節里人們有登高的習俗,傳說這是因為有個叫恆景的人,為了幫助村民剷除妖魔,苦練本領,等到妖魔九月九出來的時候,他請村民登高避禍,自己與妖魔戰鬥,後來用寶劍將妖魔扎倒在地。後來,老百姓每年都登高避禍,形成了登高的習俗。

  賞月

  深秋時節,寒氣襲人。在萬花凋零時,唯有秋菊盈園,傲霜怒放,高潔清雅,給秋天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機。在這段日子裡,那大而純的美容菊,豔麗的桃花菊,黃燦燦的金絲菊,翡翠般的綠菊,似玉雕般的蠟光菊,黃白相間的萬壽菊……無不色彩紛呈、千姿百態地展現在世人眼前,供世人觀賞。

  菊花,是菊科菊屬多年草本生草本植物。因秋季開花,又叫“秋菊”。在二千多年前,菊花大多是黃色的,因此,古代詩人的筆下常常把它寫成黃色的、金色的,還用“黃花”代菊花。《禮記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華”的'記載,這是關於菊花的最早記載。故時至今日,也有人稱菊花為“黃花”。特別是菊花又叫“節花”,謂在重陽節而開的意思。

  2重陽節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曆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3重陽節登高

  今天是重陽節,我們一家人一起去樹木園登高。

  到了樹木園,看見門口停了很多車,連道路了都足足排滿了一公里。園內人更多,山上、路上、草地上全是來登高的人,有的是一家人一起來,有的是和朋友一起來,還有的是組團一起來。

  我們從竹園開始向上登,一路上風景可真美,路邊長滿了各種各樣青翠的竹子:有紫美人竹、觀音竹、毛毛竹和鳳尾竹等。我在“龍頭竹”下照了相,媽媽和“媽竹”合了影。

  我們繼續向上登,一路上又見到了麵包樹、槐樹,還聞到了檸檬樹的香味。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筋疲力盡了。這時,一個三歲多的小弟弟跑到了我的前面。頓時,我渾身又充滿了力量,一口氣爬上了山頂,並且與一起登上山頂的姐姐合影留念。然後,我們快活地跑下山去,一路上看見許多人還在奮力向上登。

  重陽節登高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這個重陽節真令我難忘!

重陽節的作文900字 篇9

  不知道好久沒有這種熱情了,在另一個人的幻想裡發狂。我原以為我的世界不會再出現思念這兩個字,可是今夜我確乎是在思念著一個人,一個同樣有些憂鬱的人。

  引用別人作品中的一句話:人生在世,親情友情愛情,三者缺一,實為遺憾,三者缼二,實為可憐,三者全缺,活而如亡。按這樣看的話,我應該是屬於遺憾的那類,在我的生命裡,親情和友情是我覺得比較成功的,但在愛情方面,我確實是一個比較失敗的人。我曾深深愛過兩個女生,遺憾的是我卻沒有獲得一次開花結果。或許有的人會說:“真愛只有一次,你兩次還算是真愛嗎?”也許他們說的是真的,但我還是想解釋一下。

  以前我認為一個人是否是一個濫情的人,應看他愛過幾個人;後來我認為一個人是否濫情卻要看他是否在擁有對方的時候全心全意為對方著想,關心對方。本來就是這樣啊,如果只是一方愛著另一方,愛的那一方為被愛的那一方放棄很多的東西,改變很多的東西,不顧時間的流逝一個人等下去,等到被愛的那一方已經換過多少任後繼續等,而換來的只是被愛的那一方以普通朋友的對待方式對待時,依然不肯停止,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現在的我對於這種愛叫做愚愛,我們的生命本來就只有不長的幾十年,又有幾個幾年幾年的時間去等一份沒有把握的愛情,等一個根本不會愛自己的人。別人在歡聲裡盡享愛情的歡愉,我們卻在等待裡消磨自己的歲月。

  當我把自己的心窗緊鎖多年以後,當我不再對愛情抱有幻想的時候,當我習慣一個人品嚐自己的酸甜苦辣的時候,卻在茫茫人海里發現了一個你。我們的相處只是短短的幾次聊天和在你空間看了你的日誌以後,我才發現最真實最脆弱的自己,並不是不需要愛情了,只是沒有勇氣去追求了,只是這麼久沒有遇見可以讓我再次瘋狂的人了。

  而此時我卻因為發現了你,在午夜人靜的時候起床敲打我的鍵盤,只為記下我最真實的內心世界。或許是上天的指引,兩個同樣孤獨的靈魂相遇,我的許多情不自禁油然而生,第一次折了一隻千紙鶴髮給了你,第一次有了想去南山看你的衝動,第一次大膽地想叫你一聲親愛的密密,第一次在夜裡睡了又起床寫日記……茫茫人海,奈何你我相識,或許相識是一個錯誤,因為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打擾到你的生活,但即使是一個錯誤,我也願意用我一生來讓這個錯誤變得美麗。

  我不帥打我很溫柔,我不高大但我臂膀可以是你永遠的港灣,我不富裕但我願意為了你用盡全力為你去拼搏,去奮鬥,我不一定可以讓你過得像公主一樣但我可以讓你成為一個幸福的女人,在你需要安慰的時候有我溫柔的話語,在你需要擁抱的時候有我鐵的臂膀,當你哭泣的時候為你擦去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