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清明節的作文300字錦集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300字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的作文30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子詩的的詩意應該大家都理解,清明節的時候細雨紛紛落下,更增添了路上行人的愁悶。清明節裡的愁悶,現在和過去已經是截然不同了。
“懶蟲們,起床了!”媽媽在外面大喊大叫,呼喊著我和老爸起床。我的眼前好像看到了一個拿著大鑼鼓手舞足蹈的老媽,在逼迫下,我起床了,一看才六點多,七點不到出門開始我們今天的重要任務——掃墓。我們七點多來坐車的地方,我看見前方的人就像一條長龍,一眼望不到邊。我走呀走,走呀走,旁邊的人好像永遠不斷,大家腳尖挨著腳跟,腳跟挨著腳尖,真是摩肩接踵。好不容易等到了我們上車,可惜已經沒有了座位,八點不到我們坐上汽車,還沒開多長時間,汽車開始堵住了,五六分鐘開兩三步,汽車就像一隻蝸牛一樣,再透過車窗向前望,車也已經排成了一條長龍。起先車裡的人們都耐心地等著,一個小時過去了,人們開始不耐煩起來了,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這車怎麼這麼堵呀。”“是呀,前面的警察怎麼在指揮的。”“今年清明節車怎麼開得這麼堵呀,早知道不選今天來掃墓了。”大家您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我們在車上足足站了三個小時才下車,腳都站麻了。到了那邊我看見許多人都在懷念自已的親人,用鮮花來祭拜自已的親人。
清明節這特殊的日子,那一天讓我們不禁想起了對美好往事和自己過世親人的回憶。
清明節的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清明節放假,
清明節的作文300字 篇3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秀麗的鄉村。那裡青山環抱,樹木蔥蘢。每年的清明節,都是家鄉的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因此一到清明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去家鄉掃墓。
每次來到爺爺奶奶的墓碑前我都想哭,因為我總想起爸爸和我說過的一個故事:一個男孩七歲那年父母雙亡,從此他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從他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沒吃過一頓飽飯。他靠親戚和學校的資助唸完中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師範學校,當上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個男孩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堅強的人,沒有因為命運的坎坷、生活的貧困而放棄自己的學業。爸爸在我學習最沒信心的時候告訴我這個故事,我知道,爸爸是為讓我明白: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放棄自己的理想。
清明節這天,我來看望我那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我想告訴他們:“爺爺,奶奶,你們安息吧!你的兒子現在過的很幸福,他用他的堅強換來一個幸福的家庭。你的孫女也會做一個堅強的人,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
清明節的作文300字 篇4
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徐州外婆家,我曾經在那裡整整生活了3年的時間,這次回去一是要重新認識一下小時候的夥伴,再有就是觀賞那裡一望無際的梨花。要知道,媽媽老家可是著名的“果都”,那裡的“梨花節”也是出了名的旅遊專案。
再次見到那些小夥伴們,剛開始大家都很陌生,但是很快就熟悉起來了,我們一起玩耍、做遊戲,一起去果園欣賞梨花,在花海中追逐打鬧。盛開的梨花,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層厚厚的雪覆蓋在了樹冠上,特別壯觀。這個時候,蘋果花還在含苞待放,而大棚裡的桃樹,則已經結了果實,正在茁壯成長。
我們還一起去挖野菜,春天裡,大地給予我們的是在太多了,有很多東西可以吃,有薺菜、蒿蒿草、香椿、枸杞葉、榆錢兒,挖回來的野菜做成各種食品,真是太好吃了。
這個清明節,對我來說,太有意義了,重新認識了小夥伴們,又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還認識了很多野菜,我要回去把這些說給我的同學聽,和他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
清明節的作文300字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國人民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跟懷念。我們也不例外。
今天,我跟著外公也來到老家拜祭太外公。手上拿著紙錢、鞭炮、香以及一些拜祭的東西來到太外公的墳前,首先我點燃了三支香插在太外公的墳上,接著我們就燒開紙錢來了,這是什麼味道啊!我不由自主的咳嗽起來,沒辦法拜祭列祖列宗嘛!再忍一會吧!到了最後,我們掛上了兩盞幡,放了一掛鞭炮便回到了在鄉下的親人家中。到了吃飯的時候,桌子上多出了一副碗筷,問過他們後才知道在今天吃飯的時候要先“請”先人吃,然後自己才能動筷。這樣便顯出後生晚輩對前人的尊敬與懷念。
吃完飯我們就依依不捨得離開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給外公說出了我的疑問:“為什麼以前清明節都不放假,而今年卻定為法定節日?”外公微微一笑說:“唉!由於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崇洋媚外,只知道什麼聖誕節,愚人節的,失去了我們自己的文化節日。由此下去,可能以後的子孫後代都不知道什麼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了!為了讓我們的文化長久的下去,國家把他們也定為法定節日,所以才會放假的。孫子,你長大後千萬不能因為一些外界因素而忘記了我們自己的節日啊!”聽完外公的話後,我感覺到我們這一代任重而道遠,長大以後絕不能讓我們的文化傳統喪失,絕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