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000字> 精選春節的作文1000字錦集九篇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精選春節的作文1000字錦集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0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1

  春節記憶 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的季節裡,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著牆上新買的掛曆,數著春節臨近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 不禁感嘆:年華易逝,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鞭炮、煙花、燈籠、水餃、壓歲錢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見識又多了一成,與其說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年齡為之衰老、責任為之重大的關口。

  曾經,春節給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回憶起兒時的春節,那些難忘的日子依然那麼清晰。我最美好的春節記憶大概是在六、七歲的時候。記得從吃臘八粥開始,家裡人就開始忙活起來了,而他們的分工各不相同。爺爺負責炸油餅、“砍三刀”、炸丸子、蒸年糕,這些是爺爺引以為傲的絕活,因此我們家過年的食品要比別人家豐富許多,而看似繁重的體力活,爺爺從來不當回事,開開心心、輕輕鬆鬆地就完成了這一套“流程”。奶奶就負責蒸一鍋白白的饅頭,等饅頭出鍋後挨個點一個紅點,說是上供用。我年紀小,不知道“上供”是什麼意思,卻唯獨對這個小紅點情有獨鍾,於是整鍋饅頭的紅點,無一落下,全被我吃進了肚子裡,奶奶也只是看著我無奈的笑笑罷了。說起年貨的採購,這項任務當然是由爸爸負責的,鞭炮、年畫、窗花、蔬菜等等,一切過年

  吃的用的玩的樂的,爸爸每次都是“超額”完成任務,每次媽媽都責怪他為什麼買這麼多吃的,那時候家裡沒有冰箱,媽媽是怕浪費,但我依然清晰的記得媽媽責備爸爸的眼神裡充滿了愛意。臘月二十三以後,艱鉅的清潔任務,就交給了媽媽,不是不體諒她的辛苦,而是她只相信她自己的清潔能力,別說,經過媽媽的大掃除,屋裡每個角落都乾乾淨淨,整個屋子煥然一新。 到了大年三十是我最興奮的時候,小的時候和家人一起坐在電視機旁等待著看春節晚會,每次我都等不到晚會開始就琢磨著和隔壁的小夥伴出去玩的事了。出去之前,穿上新衣服,提著爺爺給做的紙燈籠,高高興興的和小夥伴出去玩了,不知多久,我們都玩累了,揮手告別後回到自己的家,倒頭便睡,只是好幾年的三十,我都沒吃上年夜的餃子,也沒看見爸爸放的鞭炮,很是掃興!

  等眼皮再次睜開的時候已是大年初一,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只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門前貼著春聯,陽臺掛著紅燈,親戚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舉杯敬酒祝福以後工作順利、學習進步、閤家歡樂!路上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親朋好友拜年。媽媽爸爸帶著我去親戚家拜年,大人們坐在沙發上聊天、看電視,我們小孩子一起手拉手來到房間,玩起遊戲。童年的我們,每一天都是無拘無束、快快樂樂,不知不覺間,年就在我們每天的歡聲笑語中一晃而過,等年過了以後,我們又在盼望著下一個春節的到來,樂此不疲著!

  想想現在的春節,我們身處異地,在湧擠的春運潮流中,我們還是想回家裡看看父母親,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共度佳節,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年味越來越淡了。我懷念小時候親朋鄰里間那純真的情誼,我喜歡那個年代人們的摯樸和純真的感情。記憶中的春節,親情暖暖,人情味濃重,快樂而知足。 嘈雜的噼啪聲在天空迴響,抬眼望去,漆黑的夜彷彿白晝,四散的煙花奪目絢麗,襯托著點點星辰在無盡的天空中閃閃發光。 低沉的鐘聲從電視中發出,新的一年,悄然而至。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2

  寧波跟北京一樣,臘月二十三就有了春節的氣息了。從那天起,家家戶戶都開始緊鑼密鼓地忙了起來。臘月二十三又稱作小年,那天是祭灶的日子。今天,外婆一早就來到我家,準備祭灶。外婆恭恭敬敬地供上許多幹果,還用糖站住他的嘴。我感到奇怪,問外婆為什麼這樣做。外婆說:他要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家人的善惡,這樣可以防止他說壞話。

  臘月二十三到除夕,是我們家以及全寧波人最忙的時候。尤在其是超市,天天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一看那些來回奔波送年貨的店員就知道銷售得有多快了。其次就是服裝店了,老闆眼看著衣架上的衣服一件件地少下去,不亦樂乎。

  除夕前一天,許多單位都吃了年夜飯,發了年貨,讓大人們暫時停止了上班。人們趁這一天時間趕緊開始撣塵,撣塵就是要清除一年的積灰,有除舊迎新之意,一般要全家動員,掃遍家中所有的角角落落,要持續幾個鐘頭。除夕不久也到來了,有的人家趕緊往親戚家中趕;有的人家抓緊時間做著年夜飯。等夜晚一到,成員都到齊,人們便都開始快快樂樂地吃起了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年夜飯象徵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年夜飯一般是一年中最豐盛、吃飯時間持續最久的一頓飯,人們喝一口甜甜的飲料,嘗一口美味的佳餚,再愜意地聊一句天,好不自在!吃完飯,有的人躺在床上看周春節聯歡晚會,有的人到樓下放起了鞭炮,還有的在門上貼上了福字、對聯。深藍的天空中擦過火光,溫馨的家中燈火通宵,這真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大年初一也趕著到來了。家家趕忙提著一袋煙花爆竹,放起了開門炮。開門炮象徵今年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天空中霎時亮如白晝,一顆顆煙花炸開五彩繽紛,聲音霎時震耳欲聾,一刻鐘過後,煙花爆竹的聲音越來越小了,放的人越來越少了,天空越來越暗了,燈亮得越來越少了。寧波漸漸地安靜下來,地上還剩著滿地的紙皮,電視還有餘熱未涼,可人們都已經靜靜地躺在床上休息了。

  9、10點左右,人們便開始走親訪友拜年去了。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人們在那天一般都會準備好一桌豐盛的飯菜,一個個裝好壓歲錢的紅包,我們小孩子最喜歡拜年了,因為向別人問聲好,說出自己真摯的祝福,就能拿到大額的壓歲錢。所以當孩子們回來時一定是蹦蹦跳跳的,手裡還捏著壓歲錢。到了正月初五、初六,店鋪都開張了,不過客人還不是很多,比較地空閒。慢慢地正月十五到來了,許多戶人家都到了公園去看燈展。

  這些燈五花八門、絢麗多彩,有兔子燈、元寶燈、走馬燈等等,最吸引我的便是那巨大的虎燈,大極了,可愛的它向所有參觀的人招手,在歡迎遊人的到來,一道晚上就紅光耀天、絢麗奪目,十分引人入勝。一日三餐雖然沒有人規定,但大部分人家都吃起了元宵,可能是它的名字與元宵節這個節日名稱相近,而且象徵團團圓圓之意吧!也有可能是它皮糯肉甜,十分可口,大家都愛吃吧!

  十五一過春節就結束了,我們又要開始緊張的學習生活,沒有這麼清閒了。同時,寧波也恢復了以前的情景。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3

  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裡,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乾果與蜜餞摻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許多寺院舉辦廟會,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有機會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馬的,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熟技能。

  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並不很忙,鋪中的夥計們還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

  橋和聽戲。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閒的時候。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幹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4

  過年,對我們孩子來說是很高興的事,可以拿得到一份豐厚的壓歲錢,可以玩,還能吃豐盛的年夜飯,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家的人都要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所以準備的東西就很多。

  “噼裡啪啦”,我家的陳大廚上陣了,只見她一手拿這佐料,一手拿著勺子,還不時地嚐嚐菜的味道,一副大師的樣子。而我和妹妹就在一旁打雜,爺爺姥姥則在燒火,讓那濃濃的菜香瀰漫了整屋。

  經過我們齊心協力,年夜飯終於算是準備完成了!最後,在菜上加一些裝飾,使那些菜色澤光耀,讓人看了都垂涎三尺。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開吃了!

  我看了這一桌的菜,有豬蹄,有豚肉,有雞肉,還有鴨肉和魚肉,是我有些目不暇接,不知吃哪個才好。

  正在大家都吃得高興的時候,妹妹提出了一個問題。她問道:“我們為什麼要吃年夜飯呢?”我聽了後,也想弄個明白,於是我也說:“對啊,為什麼我們要吃年夜飯呢?”父親見我們這麼想知道,就說了一個傳說:“傳說高陽氏有三個兒子,死後都變成了疫鬼。兩個居住在江邊,一個卻住在人家屋內的角落裡,專門在除夕夜裡出來嚇唬小孩子。由於火可以驅邪,人們便在除夕夜裡燃燒爐火,再加上家人團聚,疫鬼就不敢出來驚擾小孩子了。還有,一家人一面吃年夜飯,一面閒話家常,每人去談談自己在外面所遇到得意的事情,讓家人共同分享喜悅。”

  我和妹妹聽後,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

  接著我們家就沉浸在歡笑之中。吃飯的時候我們還互相交換新年禮物呢!我得到了一本書,那本書非常不錯噢。大人們就在互相敬酒,歡笑與愉悅在每個人的耳邊縈繞著。

  團圓節是大家團圓的日子,大家吃著團圓飯,品著茶,賞著月這應該是人間的一大美事了吧?

  這節對於在外漂泊的人來說,這節,無疑是他們心底的一個痛處。看著別人一家團圓,而自己只是一個人過著孤獨漂泊的日子。不過,有月陪伴,還有什麼可孤獨的呢?

  小的時候,我們一群小孩子總是喜歡在團圓節的時候在大人身邊竄來竄去,一會又看看飄香四溢的廚房的菜怎麼樣了。然後坐在大人的身邊乖乖的吃著團圓餅,然後再裝模作樣的看看月亮,好像月亮上真有什麼嫦娥仙子,真有什麼吳剛伐桂。

  不過團圓節對於大人小孩都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可以看見多年不見的親人、朋友。那種感覺真的很好!畢竟自己最親的人回來了。團圓節大人們總是會喝很多的酒,嘴裡總是說著一些好多年不見之類的話,我們哪裡懂得大人們的那種兄弟情義,只是在旁邊叫好罷了。 團圓節我們還會燒一些紙錢,超度那些死去的親人們。爺爺的那種真誠彷彿感動了上蒼,火苗異常的的亮堂彷彿可以看見那些親人們的臉頰;火苗跳動著,又彷彿是在舞一首曲子。

  爺爺嘴裡說了很多我聽不懂的話,只看見他最後嘆息了一聲,不知是想念那些親人們,還是嘆息歲月的無情,月亮一月一月的圓著,可歲月無情,時間蒼老了人的容顏。去的,就再也不會歸來,只剩下那些回憶罷了。 團圓節,團圓的日子,們應該覺得可以和親人們一起過節是一種幸福,團圓的日子,需珍惜。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5

  盼望著,盼望著,臘月中旬到了,春節的腳步近了,按照永春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中旬就開始了。

  臘月十六,永春人稱這一天為“尾牙”。尾牙這一天,商人們要準備各式各樣的供品供奉神明“土地公”。如:豬頭豬尾、水果、白粿、豆腐乾、糕餅、米酒等,焚香祭拜,這一切是為了酬謝土地神靈的佑助,也請神靈保佑來年生意興隆。各公司都要舉辦尾牙宴會,為慰勞員工一年來的辛苦,並創造公司全體人員同樂之氣氛,同時也使年終尾牙活動能圓滿成功。

  大約到了臘月十九日,學生們開始放年假了,我們永春流傳著一句話“一歲煙塵今日除,門庭掃淨換新符!”。大人們帶著孩子給家裡除塵——清洗杯盞碗碟,拆洗被褥窗簾,打理衛生死角等必要的工作。因除塵的“塵”與“陳”諧音,所以在年底掃塵有“除陳布新”之意,代表辭舊迎新迎接來年的好運。男女老少興致勃勃地穿梭於各大商店搶購年貨、添置新衣服……為迎接新的一年做好準備。

  到了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時刻,我們永春把這一天稱為“過年”。過年這一天,家家戶戶拿出買好的或自創的春聯,貼上在門戶上,裝點一新。中午,擺上豐富的菜餚,點紅燭、燒高香,祭拜列祖列宗,祈佑全家大小平安,興旺發達。晚上閤家團聚吃團圓飯,每人都要吃上一條長壽菜,品上魚肉表示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年年有餘。過團圓飯,全家大小圍坐一起觀看新春聯歡晚會。“爆竹聲中一歲除。”隨著凌晨零點新年的臨近,鞭炮聲此起彼伏,整個山村便淹沒在一片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人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人人都說著喜慶的好話,長輩們給晚輩們發壓歲錢,預示著鎮歲、去病、辟邪等美好祝願。小孩子們還能買到春節特有的煙花爆竹,有孔雀公主、燕龍煙花、一響炮……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由於玉皇大帝是中國民間身份最大的神明,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供品豐富,但必須有線面、蛋、紅龜粿、發粿來敬奉。紅龜粿代表吉祥,而上頭的龜甲圖案表示長壽,來說明天公有保育萬物之德。由家中的長者上香行跪叩大禮祭拜。那天早上,全家人都必須吃上線面蛋,一粒鴨蛋、一粒雞蛋。那天,我們這還有一些小小的禁忌,不許掃地、不許曬衣服、不許說粗話,以褻瀆崇高玉皇大帝的不敬。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永春人把這一天稱為“上元節”。“上元節”這天,皓月當空,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永春有名的八二三中路要掛出代表各鄉鎮特色的花燈,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紗燈,有的是冰燈,還有的是掛上一個大大的“春”字……這一天,各大型公共場所還舉辦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舞龍獅等活動。家家戶戶都會煮湯圓吃,希望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一年之計在於春。”元宵過後,小孩子們紛紛進入學校進行新一年的學習了,大人們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春節的喜慶氣氛就在歡樂匆忙的腳步中慢慢地淡了。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6

  不知不覺中走到了一年的盡頭,新年悄悄地來臨。除夕的夜空被五彩繽紛的煙花點綴著,一整個夜裡都充斥著爆竹的噼裡啪啦聲,小兒們在歡呼過年,各種辭舊歲迎新春的聲音響成一片。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老人們的這句話裡,我似乎聽出了一絲傷感。

  大廳上,流淚的紅燭一截截地變短,最後終於化為一堆灰燼。夜空中,明豔的煙花釋放著它們短暫的美麗。拿著打火機,我去引爆那一串鞭炮,它們會在一剎那間化著滿地的碎屑……

  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自己日漸縮短的生命,滿頭的青絲轉瞬間變成了雪片,往日的紅顏終將老去,心裡驀地滋生著一種莫名的憂鬱和悲傷。嘆生命短暫如斯,嘆命運淺薄如紙。歲月如水,某一天,我也將青春不再。這個新年的鐘聲,一個聲響就是一把鐵錘,重重地敲打著我的心。

  站在院子裡,看滿地紙屑紛紛亂亂,看小孩們天真無邪的笑容。明媚的陽光下,他們在譜寫著新年的故事。我是在該看風景的時候看人,情不自禁編故事。流年似水,似水的流年,詩一樣的情懷。一副紅豔豔的春聯,一對高高而掛的大紅燈籠,都曾寄託著我們五彩斑斕的夢和美好的祝願。然而,終究會有這麼一天,歲月會無情地把我們變老,最後走到生命的終點。

  伴隨著新年的鐘聲,回想起了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漫長曲折的少年時代,從看似遙遙無期的翹首以待,到飛逝如電的光陰走到了這個新年。從前一直都盼著自己快快長大,如今卻又開始害怕,我希望自己永遠不要長大才好。

  記得那年的除夕之夜,我與好友並肩而坐聽鐘聲,在她天真無邪的臉上我看到了春天,那個新年的故事便有了新的起點。於是,我不再有黑夜來臨的恐慌和寂寞,一切死寂都與我無緣。可是,歲月最終還是把我們分開,天各一方,許多年來都不曾相見。重遊當年那條小巷,環繞我的是無邊的黑暗,回首往事,不禁黯然。我們的這條小巷,是否承載過同樣的故事?

  沉澱所有的心情,回到純真的最初,離別並不代表永訣,離別只是新的追求的開始。春夏秋冬的輪迴,流轉青春善變的容顏,註定會將長髮飛揚的女孩、神采奕奕的少年和曾經稚氣的笑臉,全部留在日漸遠去的昨天。

  少年時代的夢想,在少年們的懷中依然是沉甸甸,孕育著酸甜苦辣。歷經現實的風霜雨露後,殘酷的顯得那樣睏乏無助,柔順的而又那樣輕鬆得意,唯一相同的是每一個夢終究都會醒。

  人生的.開始也是邁向死亡的第一步,走得快的就早熟早衰竭,我們能做到的只是能走多遠是多遠,並且儘量使腳步不那麼凌亂。我們還年輕,我們還有許多新的夢想新的故事,需要我們去努力去拼搏,我們無須為生命短暫道路崎嶇而嘆息,我相信這個新年的故事將比以前的更美麗。

  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青春的價值不在持久而在閃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寫道:“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會議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生命真的太短暫也太脆弱,青春韶光很快就會離我遠去,但我要走的路依舊很長,在許多事情上我必須明白無悔。

  新的一年仍會慢慢臨近。我要去買許多鞭炮和煙花來放,我已經有足夠的勇氣去將它們點燃。我不再恐懼,隨時我都可以坦然接受生命的終結。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7

  二零xx年的二月,冰雪灑落在整個城市。雖然寒冷,可今年春節過的暖融融的,使我記憶猶新。

  春節是在我們家過的。外婆為了今天,準備了不少年貨:炸蘿蔔丸子、炒花生、炸麻片,熱氣竄滿了整個屋子。老媽則是去超市購買飲料、水果,還要給我們這些小饞貓買零食。爸爸就忙裡忙外了,一會兒跑到廚房裡炒菜,一會又去給親戚朋友開門。我們兩個小孩在裡屋玩遊戲,一家子都忙得不可開交,卻也其樂融融。

  直到晚上,幾個大忙人才放下手中的活兒,坐下和家人聊天。當我看到桌上的美味佳餚時,用筷子左夾夾,右夾夾,各種菜都嚐嚐鮮兒。忽然,一個聲音響起:“這涼拌黃瓜怎麼這麼鹹啊!你放了多少個鹽罐子呀?”老爸只是低頭吃菜,不敢頂老婆大人一句話。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我立即說道:“這菜,我倒覺得很甜呢!”老媽反說道:“不甜啊!這又不是糖醋排骨。”“這裡面是濃濃的愛,甜甜的心吶!”一家人抬著頭望著我高興地說:“騰騰真會說話。”“是啊,嘴真甜。”“你從哪兒學得這麼多啊?”我摸摸頭皮,低頭不作聲。一會兒,家人的杯子舉向了我:“敬騰騰一杯。別謙虛了,吃飯吧,別浪費了你爸的勞動成果。”我把杯子舉了起來,橙汁的那種顏色濃濃的,卻又感覺很透明,在燈光下晶瑩閃亮。“這魷魚味道真不錯啊!”我瞧著老爸說,“只是平常吃不到這麼美味的大餐,而是粗茶淡飯嘍!”老爸的臉“唰”的一下子紅了:“提那幹嘛?盡說我壞話。誰要再不服氣,就不要吃啦!”“哼!明明是嘛!你起床還……”老爸的臉更紅了,不知是喝酒喝的還是心虛了。為避開這個話題,他又轉向廚房,神秘地走了過去,從身後端出一盤紅燒魚,上面還冒著熱氣。我第一個用筷子夾了魚肉,嘴裡一個勁兒的冒著熱氣,覺得這就是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刻。

  外婆和好了面,用手一碰,粘粘的。周圍組成了許多小組。有“包餃子”、“足球迷”和“春晚族”,在樓下還隱藏著“電腦民”。我洗乾淨了手,加入了“包餃子”一組。包餃子對於我來說不是很難,基本要領我都掌握了,唯獨我的餃子總是“站”不起來。看看外婆的餃子,利利索索的,個個“神氣十足”、“精神飽滿”、“挺胸抬頭”。再看看我的餃子,軟軟地倒下了,像個殘兵敗將,用老媽的話說,就是一攤“爛泥”。外婆一個勁兒地用手比劃,我卻總學不會,便不耐煩地說:“外婆,你的餃子是個好將軍,我的餃子是個殘疾的小兵。都殘疾了,還能升級為將軍嗎?”“好,好,就依你。回頭下鍋煮了,看餃子的體型,一眼就能認出是你包的!”我笑了笑,一臉的迷惑:有什麼辦法能使我的餃子站起來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都忘記了催促放鞭炮,結果,鞭炮也像“爛泥”一樣睡在哪裡了。

  今年春節,冰雪封住了遊子們回家的路,卻沒有封住他們的心。但願大家都能向我們家一樣,每年都能和家人一起團聚,過個好年。我難忘今年的春節,難忘家人的歡聲笑語。

  寄語: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吃著滿桌子的美味佳餚,歡樂地聊著天,是最幸福的事。春節是我們中國最最傳統的節日,不管現在還是將來,春節一定要和家人一起過。你在過春節裡,一定也遇到了一些趣事吧,寫下來,告訴我們吧!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8

  我們每年都在過年,但你知道年的來歷和習俗嗎?不知道的話,由我來告訴大家吧!

  大家喜歡把大年三十叫做過年,也有人說叫做除夕夜,那有誰知道是應該叫過年呢?還是應該叫除夕?別急,讓我來告訴你們大家。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地上有兩隻怪物,一隻叫年,一隻叫夕。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年就會出去到各個村莊掠奪財物食物,莊稼會被踐踏,牛羊會被吃掉,只要過年就民不聊生,慘不忍睹!人們也想過許多防禦年的方法,但無一行得通,年不僅個大,力氣也大,而且眼觀六路耳聽聞八方,人們根本沒有辦法防禦它。直到有一天,年來到一個村莊,見到村子裡掛著紅燈籠貼著大紅的春聯,開著燈,還咚咚敲鼓、放著鞭炮。年一見到這番景象,嚇得拔腿就跑,躲在到深山老林裡再不出來了。從此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掛紅燈籠、貼春聯、開著燈、咚咚敲鼓、放鞭炮,用這種方法來驅趕年。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就有了過年的習俗。

  另一隻夕和年一樣個大,力氣大,也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大年三十哪一天會出來。一張嘴可以吃下一頭牛,可他並不怕紅燈籠、燈光、鼓聲,所以人們拿他沒法子。可不管什麼時候夕都會捂著脖子,這引起了人們的懷疑,是不是他的脖子特別脆弱?所以幾個膽大的年輕人拿了幾罈美酒,等夕喝醉的時候把他的頭砍下扔進黃河。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就叫除夕夜。

  還有更高興的事情就是發紅包!在有些地方是吃晚年夜飯後誰也不離座,等全吃完後長輩給小輩發紅包;還有些地方是晚上大人坐在客廳,小孩高呼長輩的稱謂拜年後再磕頭,親人們再拿出紅包;有些爺爺奶奶還故作小氣,把孩子引到房間討價還價後再發紅包。

  為什麼大人要給我們發紅包呢?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原來很久以前有一個偷孩子的妖怪,專在大年三十晚出來捉小孩,所以每到這一天大人就要整夜守著孩子,這就叫守歲。有一天一戶人家晚上拿出了八枚銅錢與孩子玩,孩子玩累了,這對夫婦就用紅紙把八枚銅錢包了起來,放到孩子的枕頭下面。妖怪來到這家偷孩子,孩子枕頭下閃出一道紅光把妖怪嚇跑了。這對夫婦把這個方法告訴了大家,大家都用這個方法保護孩子。發紅包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至今。

  過年時,我們都要去廟裡拜神仙。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別的神仙面前都沒供麻糖,只有灶神面前供了麻糖。我很好奇,問媽媽為什麼要給灶神供麻糖?媽媽告訴我:灶神很愛亂說話,供麻糖是為了粘住灶神的嘴。每到三十晚上各路神仙都要去向玉帝稟報人間大事小事,供了麻糖粘住了灶神的嘴灶神說了要在眾神仙面前出醜,他就不敢亂說話了。還有一個傳說是供麻糖吃甜了灶神的嘴,灶神就在玉帝面前說好話。

  你有沒有拜過財神呢?傳說在每位財神身邊都有一位美麗端莊的財神娘娘陪伴,可現在為什麼沒有娘娘了呢?這裡就有一個財神爺休妻的故事:據說財神爺都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人家拜了也不會顯靈。有一次一個叫花窮得無路可走,討飯經過一座古廟,進廟後見到財神倒頭就拜,可財神見他沒拿貢品便不理睬。財神娘娘叫財神爺發發善心,財神還是不理睬,財神娘娘只好把自己的金耳環偷偷給了叫花。財神後來發現耳環北財神娘娘給了叫花,財神氣的把財神娘娘趕下佛龕。從此只剩下財神爺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佛龕上。

  這些就是過年、除夕以及這些風俗習慣大概來歷。

  這些好聽的故事你聽過嗎?沒聽過就過來找我吧!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9

  春節,是春天的第一個節日,是一座精美絕倫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畫廊。這個畫廊貫穿的一個主題就是一切象徵著吉祥幸福、和諧安康。

  除夕,在一片的忙碌中喜氣滿門,到處是吉祥氣氛:掃院子,掃了又掃——求淨;擦玻璃,擦了又擦——求明;寫對聯,寫了又寫,求神韻;貼對聯,看了又看——求正;掛燈籠,壘旺火,紅紅火火喜氣生;穿新衣,戴新帽,歡天喜地過新春。

  除夕的飯食不僅是一種物質的審美享受,而且是一種藝術的審美享受,精神的享受。這裡表現的藝術手法就是象徵:吃魚,象徵著年年節慶有餘;吃糕,象徵著生活事業的步步登高,吃蘋果,象徵著歲歲平安;開心果,象徵著好日子要開開心心地過、、、、、、

  除夕的夜晚一片歡樂,這裡不僅僅是一種團圓的歡樂,而且在創造著明天最新最美的文化。包餃子時裡面包著銀幣,誰要是吃到,就表明誰能賺更大的錢,有福氣,象徵財源滾滾而來;誰要是暫時還沒有吃到,就象徵著財源非常深厚,驚喜在不斷地探求之中,這一下求索文化油然而生。中年人吃飽了,還是不甘心,手裡的筷子還在餃子堆裡,挑上幾挑;娃娃們吃一個,心裡想著希望:肯定這個裡面有錢,慢慢咬,慢慢嚼,一聲嗯——引起人們的關注,可是沒吐出來,“嘿!再來下一個!”惹得人們直髮笑。為了使孩子們在不斷探索過程中避免由失望而帶來一種不快的氣氛,媽媽總是在暗中助上一把,早已經在餃子上做了記號,餃子堆裡有玄機。

  除夕之夜迷人,一夜炮聲不斷,進入新一年的子時更迷人。炮聲驟然突發,四面八方的炮聲此起彼伏,連續不斷。整個天空一片彩色,真是:

  花炮響過,火樹銀花沖天起;禮花升空,真如孔雀盡開屏。

  一聲吶喊,天女散花花萬簇;一聲驚訝,瑞彩珍珠入華庭。

  供奉神靈、祭祀祖宗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平安的活動,在一片的炮聲中進行。這裡既有傳統文化,也有新潮文化;既有地域風俗文化,又有網路文化,這些都匯聚在一起,形成一道豐滿的精神大餐。

  新春之晨處處新。新春好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天真活潑的姑娘們一個個打扮的好似一朵花團,進入大街,馬上匯成花的海洋,滾動著湧向四面八方。

  帥氣橫生的小夥子們,褲子中線筆直,西裝革履,皮鞋擦得耀人的眼。

  中年漢子洗滌了勞累了一年的風塵,鬍子颳了又刮,颳了個鐵青。

  久病在床的老人想丟掉柺杖,在新生的起點上再走幾步。

  中華文明最美的就是語言的交流。春節這天,人們都早早起來,這象徵著新生活的早早起步,精神的早早振奮,人人都笑開口。這語言一個字便是金豆,一句話就是吉祥。逢人就說“過年好!”。從孩子們的牙牙學語,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過年好!”喜的人們把糖果盡情地往他們口袋裡裝。

  大拜年,走親訪友,拉拉手,拍拍肩,共話深情,共謀發展,左一個“吉祥”、右一個“如意”把詞典裡最美好祝福的詞都用上了。

  隨著網路文化的發展,千里之外,一片深情滾滾來。手機、貼吧、都在洋溢著一片溫情的祝福和問候“闔家歡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前程似錦”、、、、、、

  有些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時興作揖,見人一拱手“恭喜發財!”

  春節,象徵著一切的幸福安康,春節,凝聚著希望與理想;

  春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連結;春節歡樂和諧的一首歌;春節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文化沉澱的一部內容豐富、情感真摯,最為厚重的一部大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