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人教課標版二年級下冊日積月累集錦

人教課標版二年級下冊日積月累

人教課標版二年級下冊日積月累集錦

  1、讀讀背背(寫景對聯)

  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

  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2、讀讀記記

  雷聲大作、傾盆大雨、陽光燦爛、隨風舞動

  芬芳撲鼻、黑白相間、太陽高照、群山環繞

  風光秀麗、樹木茂盛、湖水碧綠、名勝古蹟

  隱隱約約、點點燈光、濛濛細雨、夜幕降臨

  華燈高照、金碧輝煌、燈光閃爍、銀光閃閃

  光彩奪目、絢麗多彩、煥然一新、從天而降

  千方百計

  3、讀讀背背(互相幫助格言)

  花要葉扶,人要人幫。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誠心能叫石頭落淚,實意能叫枯木發芽。

  幫助別人的人,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4、《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2月4日—5日,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溼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驚蟄: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我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穀雨:4月20日前後,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萬物生長,欣欣向榮。

  小滿: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

  芒種:6月6日前後,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

  夏至:6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北迴歸線,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後,入暑,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

  大暑:7月23日前後,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我國廣大地區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穫季節。

  處暑: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

  白露:9月8日前後,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寒露:10月8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

  霜降:10月23日前後為“霜降”,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後。

  小雪:11月22日前後為“小雪”節氣。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迴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冬至:12月22日前後,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持續下降,並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後,此時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後,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5、讀讀背背(勤學格言)

  知識是我們飛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勤奮而又謙虛的年輕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