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2021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

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

2021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

  一段時間的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份工作總結。好的工作總結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1

  一學期以來,我在轉化後進生工作過程中,能依照計劃,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事實落實轉化後進生的內容,計劃中要求達到的目標基本能實現。

  剖析差生思想特點,以愛心來做好思想鼓動工作。後進生例如李春波、杜榮春等,無論是思想品德上的他們,還是學業成績上的後進,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長期發展的結果。教育他們的時候,要善於觀察、分析後生的心理狀態,掌握他們心理上的特殊矛盾,才能採取正確的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後進生有他們的共性,也有個性,我們要從每個後進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採取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1、關心和愛護後進的學生。這是做好後進生思想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愛護後進生是開啟後進生心扉的金鑰匙。後進生更需要溫暖、信任和熱愛,所以教育要講究藝術,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耐心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認識,不能把他們當作後進生看待,任何一個後進身上都可以找到閃光點,對他們的缺點要樹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熾熱的愛去點燃他們心靈中的三把火-自信心、自尊心、上進心。

  2、對待雙差生要滿腔熱情又要講究教育藝術。班級中的後進生特別是一部分雙差生,往往是遊離於集體之外的分子,他們以對抗教師為目的,有約定束成的行為準則,校內成群,校外結夥。對待這些後進生,一是在他們還沒有形成氣候的之前,注意啟蒙,培養辨別是非曲直能力,在集體中反複製造否定的劣行的後果,使他們體驗到這些錯誤的危害性。二要利用他們重感情的特點,不要和他們造成情感上的對立,讓他們體會到善意和溫曖,以消去他們疑慮感心理和對立情緒。同時注意挖掘這些學生進步的開端,讓他們感到在班中有一席之地,努力創造條件使他們挺起胸膛走路。

  3、培養和激發後進生對學習的興趣。後進生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不僅思想品德上後進,而且普遍對學習沒有興趣,學業成績比較差,這就是所謂的雙差生。培養和啟發後進生的學習興趣,要注意有意地把他們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學習上來,熱情地鼓動他們,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加強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具體的問題,提高學習成績,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進而培養學習興趣。

  4、抓反覆,反覆抓。後進生的思想轉化過程是新舊矛盾的過程,也是一個個長期過程,要改變也非一日可成,一般都會出現重複,要掌握思想反覆的規律,出現反覆要正確對待,要有耐心,反覆教育,要求他們逐漸提高,一步一個腳印,使他們看到希望,看到進步,從而增強自信心。

  轉化後進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複雜、艱鉅的教育系統工程。轉化後進生需要一個過程,要抱著滿腔熱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我們只要關心、愛護他們,做深入細緻的工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使他們有親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2

  轉眼一學期已經過去了,在這一學期中,每個學習困難學生都在教師的扶助下,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所提高。

  針對後進生自卑感較重的心理,教師首先採取措施克服學生的慚愧感,使他們重新樹立學好的信心。其中,教師的多次的與之交流、談心,當他們遇到問題時,教師不是嗤之以鼻,而是用循循善誘的態度去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儘量去獲取知識。

  其次,教師採用後進生的閃光點去照亮其前進的路。教師應努力挖掘後進生的潛在優點用來指導後進生,促其上進。

  再次,教師要引導能力強的學生去教能力差的學生學習。這樣能使好學生學習成績更優秀,差學生也有更強的學習積極性。

  然後,在教學中教師當後進生有進步時要給予表揚鼓勵,讓他們品嚐進步的喜悅。

  總之,透過一學期學生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教師的辛勤教誨,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起點上有了明顯的進步。

  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3

  轉化後進生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職責。每個班在不一樣程度上都有後進生,可如何對待他們呢?首先做到不厭棄他們,然後根據後進生的特點和構成原因做好轉化工作。在我班後進生身上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大多數不是道德觀念上的,有的是出於好奇,有的是出於一時糊塗做出的不正當舉動,有的是由於自控潛質差造成的。分析後進生構成的原因,幫忙他們克服缺點和毛病是班主任份內的職責,因此,我是這樣對待後進生的:

  一、關心厚愛後進生。

  後進生不是天生的。他們中有的是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的是父母離異,不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發展中各種消極因素惡性膨脹的結果。由於後進生存在不少的缺點和錯誤,因此經常受到老師們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同學們的白眼。他們往往在同學中抬不起頭。他們需要的是老師的關心,家庭、群眾的溫暖。實踐證明,要轉化後進生,只有使後進生動情。我們只有用心靈的溫暖去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滌他們精神上的汙垢,只有消除了後進生對老師、家長、同學的對立情緒,才能開展轉化工作。日常生活中,我從各方面去關心他們:在學習上熱情地給予指導,遇到困難時給予真誠的幫忙,有了點滴進步及時鼓勵,犯了錯誤進行耐心地教育,使他們時時感到老師的愛護與關心,使逐步改正錯誤和缺點。

  二、瞭解後進生構成的原因是轉化工作的先決條件。

  要做好轉化後進生的工作,就得深入瞭解,全面分析後進生的特點和構成原因,堅持在瞭解中教育,在教育中瞭解。每接一個新的班級,我首先在原班主任那裡瞭解學生狀況,個性是後進生的狀況:雙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問題是什麼?單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問題是什麼?在新的學期開學前,做到心中有數。

  實踐證明,只有全面瞭解後進生的狀況,才能有的放矢,做好轉化後進生的工作。

  三、對後進生要因勢利導,堅持一分為二。

  後進生的缺點較多,也較突出,容易被大家發現。他們也有優點和長處,只但是不太明顯和突出,時常被大家忽視。往往這一點就不利於調動後進生自身的用心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我認為,作為一個班主任就就應注意發現後進生的微小進步,堅持一分為二,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用心引導,有時創造條件讓他們施展自己的長處,以自身的長處逐步克服一些短處,從中讓他們看到期望,增強進步的信心。我班一位學生,不僅僅成績差,紀律、習慣也差,時常擾亂課堂,科任老師很有意見,進行多次教育,常和家長聯絡,但效果不大。

  四、對後進生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

  義大利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臺俊利曾在《幼兒教育》中這樣寫道:"道德的營養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對人們心靈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一樣。"對後進生的不良行為,我沒掉以輕心,聽之任之。如果我們不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消除不良行為的苗頭,任其發展下去,必然導至從小到大,構成惡習,但是大張其鼓地批評教育,處理不當,也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做出事以願違的事。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體會到轉化後進生與培養優等生同樣重要,對後進生我們只要關心、愛護他們,做深入細緻的工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他們感受到群眾的溫暖,老師的關心,使他們有親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4

  我知道很重要的一條是要盡力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為此,我根據後進生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採取措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總結經驗,更好地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現對本期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總結如下:

  一、分析學困生特點:

  我班的學困生存在的主要毛病就是: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作業拖拖拉拉,上交不及時,沒有家長監控,而且書寫太亂。心理方面也存在有以下三個特點:

  (1)自尊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

  (2)好勝而不能取勝的矛盾。

  (3)上進心與意志薄弱的矛盾。

  二、有的放矢地採取措施:剖析學困生思想特點,以愛心來做好思想鼓動工作。

  1、瞭解學困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關心和愛護後進的學生。這是做好學困生思想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愛護學困生是開啟後生的心扉的金鑰匙。學困生更需要溫暖、信任和熱愛,所以教育要講究藝術,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耐心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認識,不能把他們當作後進生看待,任何一個後進身上都可以找到閃光點,對他們的缺點要樹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熾熱的愛去點燃他們心靈中的三把火:自信心、自尊心、上進心。

  2、重視課內課外的與學困生的情感交流。富有新意的課初開端。每堂成功的課都有一個好的開端。課初開端主要任務是使教學一開始便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方法是富有新意、不拘一格、時間長短適當。

  3、最佳化課堂,激發興趣。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學地主動,提高效率。差生由於羞怯心理往往怕開口,我儘量將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這樣學困生開口的習慣慢慢的養成。一學期下來,學困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地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能在和諧輕鬆的氣氛中學習。

  4、列計劃,定目標。學生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他們列出學習計劃。由於他們基礎較差,課後也及時的督促他們進行復習和鞏固。學困生之所以差,沒有奮鬥目標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對每位學困生全面瞭解的基礎上,給他們制定了短期學習目標和長期學習目標,讓他們經常達到自己的目標,並嘗試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5、家校配合,共同督促。對於學困生來說,要想進步自然要付出的更多。在校期間由老師督促,回家之後的家庭作業就要靠家長督促了。只有學校與家長能夠配合起來,共同的努力,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能取得很好效果。

  6、同學間的互助。讓學習好的同學與學困生結成對於互相幫助,既取得好的效果又密切了同學關係。這樣,有助予養成差生的良好的心態。

  總之,教學是一門學問,上課是一門藝術。要想教好學,上好課,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好的成績更是很難。不過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教好每一個學生,幫助每一個學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於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勢在必行,而且必須做好。以上是我的一點做法與體會。希望每一位教師能夠重視差生,多多的轉化學困生。這也是抓好整體教學的關鍵所在。學困生有他們的共性,也有個性,我們要從每個學困生的實際出發,採取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5

  蘇聯教育家蘇霍林斯基以前說過:每一個學生都各自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興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一樣的發展水平。要讓不一樣的學生都有所提高,有所發展,班主任務必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採用不一樣的方法做好學生的個別教育。然而,一個班級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成員——班主任,是千萬不能正因差生學習不好或表現不好而放下對他們的培養與轉化的。正因後進生雖不多,但處理得不好的話,卻對班級的建設消極影響極大。下方我就把工作過程中的幾點經驗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一、瞭解後進生的內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資”。

  要做好後進生的工作,就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後進生往往有兩種矛盾心理:一是認為別人看不起他們,二是他們也有自尊心,也想得到老師、同學的明白和信任,在群眾中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針對後進生這一心理特點,班主任首先要親近他們並隨時隨地去觀察他們。我採取的做法是:向同學瞭解,掌握他們過去的思想發展變化過程;向班上和他們要好的同學瞭解,掌握他們不易被人發現的種種心態和表現;向他本人談心瞭解,掌握他現實的內心思想狀況;向家長了解,掌握家庭教育的狀況。在瞭解他們的同時,決不能歧視他們,而要主動與他們進行感情交流,對他們多尊重,多增加“感情投資”,促進後進生良好情感的構成,從而使他們增強轉化的信心,打好轉化的起點。

  例如,我班一位同學,每次考試都是在後進名。於是我就先是有意無意的找他聊聊,以消除他的戒心,讓他認為我不是一個只會高高在上的老師,而是一個能夠信任的大姐姐。再從側面瞭解他過去的一些狀況,瞭解到他是正因父母都比較忙,平時學習和生活上都缺少正確的引導,從而慢慢養成學習上的惰性。因此在日後的交流中,我真誠地告訴他,其實他學習成績差並不是學不好,只是方法不當而已,只要改掉原來不好的學習方法,擬訂一份科學的學習方法,必須能提高成績的。然後幫他指出原來學習方法不足之處,鼓勵他要多問,並告訴他:我期盼著他下一次前進後的名次。然後請一些科任老師和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平時多給予必須幫忙和指導。這樣一來,這位同學都感到身邊每一個人都在關心和期盼著他的進步,因此這一學年以來,他都再發奮的改變著自己,學習態度已很明確,聽課和作業也越來越認真了。

  二、發現閃光點是激發後進生的關鍵勵志日誌。

  俗話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每個人都回有自己的閃光點。這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使其閃光點得到充分發揮。而自尊心是學生用心向上、發奮克服缺點的內部動力之一。後進生大多數都有自卑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此,老師在轉化中對後進生不能歧視,不能厭棄,不能過多地公開批評。要全面地、深入地、客觀地瞭解他們,發奮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還能夠用心創造條件給予幫忙,使他們能夠施展所長,從而到達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後進生不自暴自棄,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培養興趣,把握教育轉化後進生的時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善於激發後進生各方面的興趣,針對個人的問題和特點,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誘發其明辨是非的潛質,使他們能享受到經過自己的發奮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學好的信心,慢慢地把成功的經驗轉移到學習上來。

  我所帶的班裡有個差生黃×,是個膽小而羞怯的女孩。她的學習方法不對,每次考試,她的成績都排在最後;她的自卑感很重,於是我找她談心,瞭解到她的手工做得相當好,適逢學校正在舉行做手工迎校慶活動。我發揮她的特長,讓她精心做了一個燈籠做全班的示範,並安排她輔導和幫忙手工較差的同學完成任務,她做得很好,臉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采,趁此時機,我在班級工作總結時表揚了她。過後找她談心,手工作品那麼複雜,你都能做好,證明你很聰明,堅信你在其它方面也一樣能做得出色。她看著我點頭。之後我再指出她學習方法不正確,平時聽課不專心,課後又膽小不敢請教老師和同學,造成不懂的資料越積越多才出現學習成績差。於是我安排了一個學習成績最好的同學為她補課,當她取得初步進步時,我及時鼓勵她,在課堂上,我也有意識地向她提上些問題,由淺入深,以鍛鍊她的膽量,堅定她的自信。經過發奮,她的學習有了顯著提高,膽子大了,開始表現出自信。

  四、以優生帶差生,優差共進。

  教師不管怎樣關心學生的學習,畢竟不可能總在其身邊隨時輔導,及時糾正。因此為了能使後進生真正到達進步的目的,學生間的幫忙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在座位編排調動時,總把較差的學生安排與較好的學生坐在一齊。也許有人問:這樣一來難道不會影響優生嗎?不會!正因我在安排時,會跟優生說,是正因他學習成績好,因此請他幫忙輔導同學。這對優生就有一個壓力和動力的作用,從而更加發奮學習。而對於差生來說則效果更是明顯。

  有一個同學,第一次期中考試時成績在班裡是50多名,我及時的調整了座位,讓他與當時班裡排30多名的同學坐在一齊。經過半年的學習,這位同學進步了,而這位較好的同學也有必須的進步。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覺得學生的後進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轉變後進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於小學生的年齡還小,以及受到環境的干擾及習慣的影響,他們的思想行動總具有很大的反覆性,好三天,壞兩天,這天做到了,過幾天就做不到了。出現反覆是正常的事,這是進步中的曲折,絕不是徒勞無功。因此,在教育後進生時我們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僅僅要給後進學生幫忙,而且要給時刻,而不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朽木不可雕也”這些打擊後進生用心性,刺傷其自尊心的話。

  總之,通向孩子心靈之路的並不是肥沃的田野。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獲得豐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強田間管理,更需要溫暖的陽光、溼潤的雨露。只有教師的愛化為陽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潤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對後進生,我們更要傾注愛心,以尊重、賞識喚起他們的進取心,以真誠、寬容激發他們的上進心,發奮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引導他們力爭上游、健康成長。只要我們從熱愛學生的真誠願望出發,動之以情,深於父母,曉之以理,細如雨絲,必須能更好地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6

  我基本對班中後進生的情況很瞭解,後進生的形成有個人、家庭、學校、甚至社會的因素,在轉化後進生的過程中,我始終圍繞以下幾方面工作進行:

  一、分析引導

  (一)注意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要抓住有利時機。當學生有奮進的慾望時,你能及時鼓勵,在學生身置迷途,你能及時給予指點,在學生深感孤獨的時候,你能及時地給以關懷,送去溫暖,在學生犯了錯誤,開始感到內疚的時候,你能以語重心長勸告,抓住這些機會,從情感上就建立起與“差生”交融的基地。這一基地一經形成,師生之間就“心有靈犀一點通了”。林晟睿同學體質較差,常生病,也有時請假及課堂上常睡覺,學習上跟不上,但我看出他其實也想學好來,努力去完成作業,不懂的就請教別人。儘管他老是考不合格,但我並不埋怨他,找時間跟他談心,鼓勵他,還在班上表揚他好學。

  (二)以行導之。

  在感化“差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實際行為是無聲的教育。在一些情況下,老師千言萬語的說教,不如自己的一個實際行動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更好。這就是常說的“身教勝於言教”。因此,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做到。如果班主任對學生提出某些要求而自己卻做不到,這樣的要求便不會產生什麼好的效果,還有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作為班主任,應十分重視以“行”導之,以自己的高度組織紀律觀念去感染“差生”,使他們的心靈產生震動,在這種情況取得顯著成效之後,還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使“差生”最終能夠形成很強的組織紀律觀念。有個同學很不講衛生,我常在其桌下發現垃圾、食品袋、紙屑,以致影響班容。我不但天天檢查他的座位下,而且幾次幫他打掃,現在他桌下少見有雜物了。

  (三)以關懷感化。

  “差生”的心理特點是比較複雜和矛盾的,他們的外表是一副對犯錯誤滿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樣子,風心卻蘊藏著要求進步的“火種”。班主任的神聖天職,就是在別人對“差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時候,仍然能滿懷信心和希望,善於發現學生自己都未曾發現的才能,給予明確、肯定和扶植,相信自己有學好功課或做好其他事的能力的時候,就會創造出幾乎連他們自己都估量不到的成績來。這時,“差生”所感受到的進步和喜悅,是一種比什麼都強大的再激勵因素。這種幸福是無以倫比的,它將進一步激發他們做出更大的成績。王闊同學課堂紀律很差,上課不但自己不聽講,還老是干擾別人,老師越批評他他越不當一回事,還跟你對著幹,我觀察後發現他這人受軟不受硬,關懷對他來說更有效,於是我不斷找他聊,學習,生活中的事情都聊,不久他發現我並不是針對他,而且是關心他,他也不討厭我了,成績有較大進步。

  (四)放正“敏感”點。

  在感化“差生”的教育中,如果把“敏感點”放在“問題”上,對“差生”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視如“泰山”,而對“差生”的閃光點,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眼睛盯在消極的方面,經常採用批評、處分等高壓辦法作為教育手段,就會把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學生管得死氣沉沉,呆頭呆腦,甚至產生“對著幹”的嚴重對立情緒,這種消極制裁的方法所帶來的教育必然是較差的。相反,如果把“敏感點”放在成績上,善於捕捉“差生”被掩蓋得不明顯的閃光點,積極地進行正面激勵,調動潛在能力,發現他們的“一技之長”,就能促人奮起,催人上進,使“差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班主任在工作中,應透過誠懇的交談,處理好學生身上出現的問題,心平氣和地等待他們覺醒,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愛戴。感情帖近了,感化教育也就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的感化教育要求班主任放正“敏感點”,善於發現“差生”的長處,調動“差生”的積極性。

  二、轉化。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在感化教育的基礎上,“差生”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變化。此時,班主任要抓住時機,進一步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

  (一)“失”中取得“得”。作為班主任,應該透過高人一籌的辯證思考,巧妙地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每個人自己身上,讓每一個學生看到,在突發事件出現時,自己是什麼態度,從而引導學生,尤其是“差生”去發現當時周圍出現的一些積極因素閃光的東西。接下來,班主任還要用動情的語言,精闢入理的分析,去思考,主動地幫助“差生”解決問題。“差生”就會在一次次令人不快的“失”的事件中鍛鍊得越發成熟。從“失”中索取了“得”。

  (二)磨練意志。轉化後進生,不僅要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激發他們的道德情感,而且必須重視優秀道德行為的訓練,即磨練他們的意志。如果在轉化後進生的教育工作中,只強調道德標準和規範的掌握,而忽視讓學生去遵守,去形成習慣,言行脫節,是不行的。轉化後進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抓住心理特點,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進行優秀道德行為的訓練,真正實現轉化的目的。

  轉化“差生”一定要有決心、恆心,還要傾注入真情,我們所付出的勞動必定有收穫的。透過一學期的努力,我班原來一些愛打架的後進生也不再打架了,成績落後的同學也趕上來了,他們上進心增強了。成績是有一定提高,但還不是理想狀態,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我將加倍努力,爭取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

  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7

  有一則寓言講的是一個農夫伐倒一棵大樹,用筆直的樹幹蓋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這剩下的樹根劈成柴,要費多少功夫哇!於是就將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無意中發現了這個樹根,如獲至寶,他小心地把根帶回家,精心雕刻,終於製成了一件精妙絕倫的根雕藝術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農夫厭棄它、瞧不起它,樹根就只能是一件廢品;而雕塑家喜愛它、關心它、發掘它的潛力,它又變成了一件有價值的東西了。我們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嗎?任何學生的本質都是可以教育、培養、轉化、雕塑的,學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暫時的、相對的,對於後進生的教育應植根於愛,看重他們,不鄙棄他們,尊重他們,加倍的熱愛他們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作為老師,轉化後進生是工作重要內容之一。正所謂“澆花要澆根,幫人要幫心。”轉化後進生工作最主要的是研究後進生心理,幫助他們克服障礙,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在自己一個多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深刻地感覺後進生中真正智力差的只有個別,大部分學生是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欠缺,行為、學習習慣較差等原因造成的,而導致這些原因的癥結所在,往往是因為他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以自我為中心,一切總是從自我出發,好表現自己,好支配和指責他人,而忽視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二、自卑和憂鬱,這些學生在失敗後自我評價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別人什麼都行而自己卻一切都不行。於是,引起情緒不穩定或憂鬱,有時以傷害他人的言語和破壞性的行為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快。

  三、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點困難或挫折,就會動搖或失去信心,一批評就洩氣,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於是,他們就會採取逃避、退縮的態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漸抑制了上進心。針對以上後進生的心理問題,我覺得對後進生的轉化大概可以採用以下的策略:

  一、用賞識催化積極表現。

  學生一般都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和引導,它會助長諸如自以為是、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心理的滋生。對於後進生,教師若能充分利用他們自我表現欲強的心理,加以積極引導,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採取優點激勵法,使他們感到“我能行”、“我會進步”。這樣,就可彈撥他們心靈深處的“情弦”,使他們的內心爆發出積極的感情,從而產生奮發向上的內在動力。賞識只是一種形式,其實質是對人格尊嚴的一種維護。適時地表揚,在育人工作中是有獨特魅力的,尤其對後進生而言,更是開啟他們心靈的鑰匙。

  二、用尊重啟發自我認識。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後進生也不例外。對後進生應給予更多的關心、愛護、尊重他們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決不能採取冷漠和歧視的態度,更不能蠻橫訓斥、懲罰。動輒訓人、懲罰往往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但於事無補,反而事與願違,適得其反。只有當他們自我認識、自我覺悟,才能從心底裡痛改前非、積極向上。具體做法是:一方面尊重後進生的人格,給他們留面子;另一方面寬容後進生的缺點,給他們留後路。

  六年級學生已萌生了成人意識,很要面子,因此作為老師只要以尊重和寬容去呵護和關懷,讓一個人覺得自己是受人尊重的,他就會自尊自重。

  三、用真誠促進心理認同。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對於老師的教育,只有從心底裡感到老師的話是對的,也就是說只有取得了心理認同,才能接受並改正。依據心理學原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應遵循“真誠”的信條。因此,老師要用真誠換得與學生的溝通,在此基礎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促使他們產生心理認同,從而自覺迷途知返、改過自新。

  我班的莊某某同學,剛開學時曾一度與同學關係緊張,言語傷人,甚至動手動腳,而且得理不饒人,得寸進尺。而每次同學指責他的不是,他卻總是惡人先告狀,專說別人的不是。同樣的情形重複了幾次,於是,我決定用真誠來接近他、感化他。接下來,我有意識地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問寒問暖。一次,他精神不振地伏在桌上,我走過去詢問,得知他肚子疼得厲害,剛好校醫不在,我倒了杯熱水給他喝,並提出送他去醫院,他搖頭拒絕了,但我能讀到他眼睛裡流露出的感激之情。終於,我的真誠感動了他,他變得喜歡與老師接近了,言語、行為變得規範了。於是,我不失時機地教育他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學生,委任他做數學課代表,他欣然應允。從此,一個嶄新的他展現在了同學和老師面前。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覺得學生的後進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轉變後進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於小學生年齡還小,以及受到環境的干擾及習慣的影響,他們的思想行動總具有很大的反覆性,好三天,壞兩天,今天做到了,過幾天就做不到了。出現反覆是正常的事,這是進步中的曲折,絕不是徒勞無功。因此,在教育後進生時我們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僅要給後進學生幫助,而且要給時間,而不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朽木不可雕也”這些打擊後進生積極性,刺傷其自尊心的話。

  此外,作為數學任課老師,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我也注重對後進生的關注,比如在課堂提問一些適應於後進生的問題,讓他們主動參與回答,從而激起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或平時的課堂板演也經常讓後進生也一顯身手等。

  總之,通向孩子心靈之路的並不是肥沃的田野。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獲得豐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強田間管理,更需要溫暖的陽光、溼潤的雨露。只有教師的愛化為陽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潤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對後進生,我們更要傾注愛心,以尊重、賞識喚起他們的進取心,以真誠、寬容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努力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引導他們力爭上游、健康成長。只要我們從熱愛學生的真誠願望出發,動之以情,深於父母,曉之以理,細如雨絲,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8

  轉化後進生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職責。每個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後進生,可如何對待他們呢?首先做到不厭棄他們,然後根據後進生的特點和形成原因做好轉化工作。在我班後進生身上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大多數不是道德觀念上的,有的是出於好奇,有的是出於一時糊塗做出的不正當舉動,有的是由於自控能力差造成的。分析後進生形成的原因,幫助他們克服缺點和毛病是班主任份內的責任,因此,我是這樣對待後進生的:

  一、關心厚愛後進生。

  後進生不是天生的。他們中有的是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的是父母離異,不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發展中各種消極因素惡性膨脹的結果。由於後進生存在不少的缺點和錯誤,因此經常受到老師們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同學們的白眼。他們往往在同學中抬不起頭。他們需要的是老師的關心,家庭、集體的溫暖。實踐證明,要轉化後進生,只有使後進生動情。我們只有用心靈的溫暖去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滌他們精神上的汙垢,只有消除了後進生對老師、家長、同學的對立情緒,才能開展轉化工作。日常生活中,我從各方面去關心他們:在學習上熱情地給予指導,遇到困難時給予真誠的幫助,有了點滴進步及時鼓勵,犯了錯誤進行耐心地教育,使他們時時感到老師的愛護與關心,使他們逐步改正錯誤和缺點。

  二、瞭解後進生形成的原因是轉化工作的先決條件。

  要做好轉化後進生的工作,就得深入瞭解,全面分析後進生的特點和形成原因,堅持在瞭解中教育,在教育中瞭解。瞭解學生情況,特別是後進生的情況:雙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問題是什麼?單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問題是什麼?在新的學期開學前,做到心中有數。

  實踐證明,只有全面瞭解後進生的情況,才能有的放矢,做好轉化後進生的工作。

  三、對後進生要因勢利導,堅持一分為二。

  後進生的缺點較多,也較突出,容易被大家發現。他們也有優點和長處,只不過不太明顯和突出,時常被大家忽視。往往這一點就不利於調動後進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我認為,作為一個班主任就應該注意發現後進生的微小進步,堅持一分為二,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積極引導,有時創造條件讓他們施展自己的長處,以自身的長處逐步克服一些短處,從中讓他們看到希望,增強進步的信心。

  四、對後進生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

  有教育家這樣寫道:“道德的營養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對人們心靈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一樣。”對後進生的不良行為,我沒掉以輕心,聽之任之。如果我們不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消除不良行為的苗頭,任其發展下去,必然導至從小到大,形成惡習,但是大張其鼓地批評教育,處理不當,也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做出事以願違的事。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體會到轉化後進生與培養優等生同樣重要,對後進生我們只要關心、愛護他們,做深入細緻的工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使他們有親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