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通用6篇)

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

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通用6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一定有許多的艱難困苦,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份工作總結。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工作總結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1

  根據省分行工會要求及會議精神,我行對感恩教育活動高度重視,行領導及時傳達了此次活動精神並根據我行的實際情況安排了感恩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至今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多數員工透過感恩教育從新審視自己,懷揣感恩之心,感謝建行給予的這份工作,感謝客戶在工作中的體諒,感謝領導的關懷,感謝同事在工作中的幫助這份感恩之情也延續到了員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更加愛行、愛崗、更加團結一心,盡心盡力,享受工作。我行開展“感恩活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從四月上旬開始,我行組織全體員工在休息時間閱讀唐曉龍所著《感恩的心》一書,針對書中的精彩篇章,我行利用晨會時間組織集體學習,並互相交流,結合自身情況對幫助過自己的同事進行感謝、感恩。月底,在大部分員工讀完此書後,大家都書寫了心得體會談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行員工的心靈得到了淨化,增進了感情,從新找到了成功的感覺和工作的快樂。

  二、五月份,行領導分別和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多名員工進行座談,結合《感恩的心》一書中的不同內容進行暢談。有的員工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有的感恩建行的這份工作,正是因為這份工作提供了今天生活的物質基礎。有的感恩同事的無私幫助和及時的提醒,有的感恩客戶的理解。透過座談會,大家從精神上得到了洗禮,正如個人業務顧問楊釗所談:“心裡面有了感恩兩個字,生活和工作中好像一下陽光了很多,工作繁雜的抱怨少了,和脾氣暴躁的客戶交談更多能微笑面對。”

  三、此後,我行建議大家將感恩之情融入行動之中,實踐於生活之中,做一個感恩的人。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常懷感恩之人,必是人格健全之人,必然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一個人懂得了感恩,就能發現生活的美好,就能微笑面對生活,對待工作,對待客戶。近期我行根據上級行要求,正在積極開展“學會感恩他人,構建和諧建行”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思想有多遠,路就能走多遠。相信透過此次感恩活動,每位員工常懷感恩之心,每一步將走的更踏實,更有韻味。

  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2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對於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回報老師的教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為了讓學生們心懷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地面對生活,我們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感恩主題教育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中有所認識,有所感悟,有所啟迪。

  一、達到了活動目的

  透過本次“感恩”系列教育活動,學生知道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並在此基礎上學會了關心他人、知恩圖報。使學生樹立起了感恩之心,使學生對父母心存感恩,更使學生把這種愛化作博愛,能夠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學生幾乎能夠時時、事事、處處心存感恩,使家庭充滿和諧、充滿愛心、充滿希望。

  二、內容與形式

  1、從實踐體驗入手,開展了父母感恩教育。

  從假期開始,放假時學校做了“致家長的一封信”在信中除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假期的作業、注意假期安全等外,還特別要求家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孩子要感恩社會感恩父母,做有良知的人。學校就要求各班利用班會向學生進行了全員發動,公佈感恩系列教育活動內容。讓全班同學從實際出發,從小事做起,開展了“幫父母做一件家務事”“為父母洗一次腳”“給父母講故事、送禮物”等活動,透過讓學生填寫表格等,築起了父母與子女溝通的心靈之橋。

  2、從班會入手,開展了感恩父母教育。

  結合班級實際,召開了主題班會。如《感謝我的父母》,《孝敬父母心存感恩》。開展了一些活動,用不同形式和父母交流一次感情。折射出了學生對家長的關心和感激。

  3、從讀書收集資料入手,開展了感恩父母教育。讓學生收集了部分名言、警句等進行交流、熟讀、背誦、理解,汲取傳統美德之精華。

  4、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用不同的形式瞭解父母的生日,向父母老師表達了自己的祝福。

  5、結合學校的活動我們班在3月底選出4名學生為感恩勵志小明星,並在週一的升旗儀式結束後由學校的領導為4名學生頒獎。

  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3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就能學會寬容,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透過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圖報”,知道如何去報答父母、老師、朋友、學校和社會。根據感恩節活動計劃,開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動,注重將感恩教育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1、積極宣感測恩月活動。中隊出了一期《知恩、感恩》的黑板報,每班級在黑板的左邊開闢溫馨提示欄,告訴同學們5月份是學校的感恩教育月,提醒同學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

  2、感恩父母。讓同學們知道我們在媽媽的肚子裡懷胎十月,來到這個世界很不容易,父母為我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感恩節期間,開展了給媽媽、奶奶倒一杯水,拿一雙拖鞋,捶捶背、揉揉肩,洗一次腳,做一件家務事的活動,要求同學每人做一張感恩卡,在父母生日的那一天祝福他們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3、感恩師長。感恩節當天,建議孩子們對老師深深的敬一個禮,並對老師說了一聲“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我們感謝您!”以此來教育孩子們尊敬老師是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師的勞動,教學是一種艱苦細緻的腦力勞動,老師為此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老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方案,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仔細批改每一份作業,老師的工作是辛苦而繁重的。 此次活動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同學們在活動中受到啟示,讓他們想起了那一個個與父母難忘的故事,這種情感逐漸上升為對父母的思念,對父母的感恩。“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人活在世上,我們應該感激的人確實很多,我們應該感激生養我們的父母,沒有他們我們不可能來到世上,更不可能長大成人。當我們遇到挫折、困難時,我們第一個想起的是我們的父母;當我們心裡有一個想法時,我們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援;還有當我們在外面惹禍了,只有我們的父母去幫我們處理,並且寬容我們。

  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4

  感恩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它是不可磨滅的良知,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性,是深藏於我們內心的優秀品質。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樣事物都依賴其他事物而存在: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還是朋友的關愛,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我們無時無刻不沉浸在恩惠的海洋中!感恩,是一個人的內心獨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銘心之謝……所以感恩應該年年、月月、時時、刻刻。

  在本次感恩教育活動中,小結如下:

  一、活動分三個層次進行

  首先是知恩、感恩,使學生明白時時刻刻都在享受父母、師長、朋友、學校和社會的恩惠,要心存感恩;其次是讓學生產生一種回報恩情的衝動,懂得對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不斷增強學生的報恩意識和報恩能力;最後是學會給予愛、播種愛,讓學生學會施恩,儘自己所能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讓別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快樂。

  二、感恩活動的開展

  (一)學會四個感恩

  1、感激父母之恩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起點,但是許多孩子對父母冷淡,很少溝通,為此我們開展了《致謝感恩》活動。

  (1)讓學生學習有關的詩歌,比如反映母愛的《我看見了媽媽的愛》、《遊子吟》;有反映孩子對母親的愛《小烏鴉愛媽媽》,一首首生動的詩歌讓學生感受到:媽媽關心愛護我們,我們應該聽媽媽的話,做個好孩子。

  (2)開展“爸爸、媽媽,我向對您說”活動。

  (3)佈置愛心家庭作業,利用休息時間為家裡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4)給父母過節:適逢母親節、父親節,給父母過節,向父母說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了。為父母送上一個溫馨的祝福,讓父母享受一份感動。

  2、感激師長之恩

  老師每天辛苦地教學生,學生一點點小進步,一句問候,都能讓我們感動不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關心學生的生活,教學生懂禮貌,講文明,學生們慢慢地從心底裡接受老師,每天到校,學生就會衝出教室,恭恭敬敬地鞠躬,向我問好,在學校裡無論走到哪裡,遇到哪個學生,都能收到笑臉和問候。感恩,使老師感受到了心靈的慰藉

  (1)幫老師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道一聲“老師辛苦了”。

  (2)向老師說說學習中最感動的一件事。

  3、感激他人之恩

  (1)開展我為同學做好事活動。

  (2)回憶對自己幫助較大的1-3個人,然後對他們表達感恩心情。

  (3)給班級同學的一個好建議。

  4、感激自然之恩

  地球母親撫養我們、保護我們,而我們呢?我們回報她的,卻是越來越多的荒漠、越來越多的垃圾、越來越多的汙染……為了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對自然感恩,珍惜大自然的產物,感悟生命真諦,我們先給學生開展了環保知識講座,使同學們認識到,感恩自然,就要為自然插上綠蔭,多一份新綠,少一份荒蕪。讓孩子利用植樹節、清明節或週末的時間,積極參與植樹活動。

  (二)開展活動

  1、以“學會感恩與愛同在”為主題舉行了一次主題班會比賽活動。

  2、父母寫推薦信,任課老師反應孩子的日常表現。

  3、舉行了感恩小明星演講比賽,投票推選感恩小明星5名,他們分別是:朱浩鑫王貞諾趙作旭韓瑩劉曉

  透過這次感恩活動的開展,愛的教育充滿了校園,學生在感恩活動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嚐到了愛與被愛的幸福,以後我們將繼續開展感恩活動,並以此推動班級的德育工作,不斷攀上新的臺階。

  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5

  26日為一年一度的感恩節,感恩是一種文明,一種品德,一種責任。心存感恩,人生才會充滿幸福、快樂。90後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在父母心目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他們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漸漸遠離了感動、忘卻了感恩,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南宮市第二中學頂崗實習小分隊開展了“感恩從心開始,讓愛溫暖彼此”的感恩主題教育活動。

  學生透過參加此次活動,明白了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父母、老師、朋友的努力和關愛,懂得了感恩父母、老師、朋友的恩惠,並且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情。

  一、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感恩教育需要學生的參與,我們一方面透過國旗下講話宣傳《感恩教育活動倡議書》,“感恩”主題宣傳欄、條幅,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感恩、為什麼要感恩;另一方面透過評比感恩教育專題板報,播放感恩歌曲營造校園感恩氛圍。

  二、開展活動,積蓄感情

  我們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寓教於樂的感恩活動,透過算算親情帳、講講親情故事、學生從點滴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樹立了關愛父母之心;透過《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感謝您,老師》演講比賽,學生深刻理解老師的諄諄教誨、進而感恩老師;透過“同學如手足”作文比賽,學生回憶了同窗好友對自己的愛,進而萌發感恩朋友之情。

  透過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同學們逐漸明白平淡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的哲理。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使學生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地感恩情結。這些活動釋放了學生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三、關注細節,踐行感恩

  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運用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幾項感恩作業:寫寫家書、“六個一”真情活動、“我為同學做一事”。學生透過這幾個作業表達了自己對父母、老師、朋友的感謝,做到了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力爭成為一個充滿感恩之心的青少年。

  四、構建網路,文化薰陶

  南宮二中頂崗實習小組認真準備活動方案,加強活動的指導和活動過程的管理,多方徵求意見,不斷提高活動的實效性。同時,充分發揮現代大學生的優越性,積極走進學生、走進教師、走進家長。

  在構建網路的同時,我們還大力營造感恩文化。組織學生觀看《建國大業》等感恩電影,並作觀後交流,學生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我們還組織學生學唱感恩歌曲、誦讀感恩文章、講述感恩故事等等。感恩文化成為校園內最亮麗的風景線,成為校園內最和諧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的青少年茁壯成長起來。

  五、紮實活動,效果顯著

  為了使活動有的放矢、落到實處,我們精心的製作了月活動方案,並把工作詳細安排到每一週。全體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營造的充滿愛心的大環境中,從“接受愛”到“表達愛”,從知恩到報恩,逐漸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知恩圖報、心存博愛的人。

  以感恩為主題的工作總結6

  當今社會,孩子在父母、祖輩的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記了感恩,以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全面啟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薰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

  一、廣泛發動,積極宣傳,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

  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我校從思想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祖國、感謝社會、感謝家長、感謝老師、感謝他人。為了做好教育工作,我們首先召開班主任會,向班主任做宣傳並提出要求。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必須提高他們對感恩活動的高度重視。因此,尹校長在會上強調感恩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把這項活動當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抓好抓實。並且要求家長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感恩意識。我校還利用課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學生學會感恩,透過演講、主題班會、升國旗、講故事、重大節日紀念活動等形式進行宣傳,使學生的感恩意識逐漸增強。

  二、認真組織,狠抓落實,在活動中加強感恩教育

  我們認為,感恩教育重在活動,在活動中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活動開展來,我校認真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把感恩教育推向深入。

  (一)感謝祖國,立志報效祖國

  我校堅持每週一的升國旗制度,精心準備每一次的國旗下演講,透過升旗儀式,讓學生樹立國家概念。在元旦、感恩日、元宵節等節日,我校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經典誦讀比賽、歌頌祖國徵文比賽、元旦文藝匯演、趣味運動會等。透過這些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燦爛文化,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更加認識到要珍惜現在,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國家雖然強大了,但現在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我們奮發圖強,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二)感謝社會,為社會做應有的貢獻

  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處於社會之中。而當今社會,更加關注和重視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我們從大家熟知的事情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社會。感謝社會要體現在行動中,寒假期間根據教育局的放假精神我校組織學生進行了社會調查,並寫出了一份份社會調查報告,雖然文筆稚嫩,見解不夠全面,但是孩子們看到了尊老愛幼的行為,感受到了社會中濃濃的暖意,覺察到了環境清新多麼來之不易。活動使學生了解了社會,認識了社會,懂得了自己既然是社會的一員,就應該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也教育了學生在困境中不要氣餒,不要怨天尤人,增強學生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

  (三)感謝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我校開展了給父母一封信活動,透過這種形式,孩子可以很好的與父母談心,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產生。並要求學生每週回去後幫家長做一件家務勞動,例如做飯、掃地、洗衣服等。活動的開展樹立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父母的辛勞,從而感謝父母,尊重父母。

  (四)感謝老師,做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二年級的學生正是性格可塑性最強的時候,針對這個特點,學校把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作為這個年級的主題。對此,政教處開展了“假如我是老師”為主題的班會,使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尊重老師。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老師的付出,不需要什麼禮物,只要能勤奮學習,爭取好成績,遵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

  (五)感謝他人,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我校實施成功教育策略,開展“比學趕幫”活動,就是在班級內部分成若干個小組,大家在學習上、生活上、規範上、活動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此項活動我校不走形式,以後每學期學校將評比先進小組,表彰在活動中表現優秀和進步幅度大的學生,我們考核學生的學習和表現,主要是看進步幅度,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希望。在活動中,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同學,感謝同學的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了友誼,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風氣越來越濃。

  三、活動總結與評比

  學校透過開展系列感恩主題教育,培養學生能牢記不忘別人的幫助之恩,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進而在全校範圍內乃至在社會上形成德育功效上的滲透輻射。活動使學生學會了反思,學會了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加強自律,學會了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進而塑造了學生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