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工作總結範文(通用5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收穫了不少成績,想必我們需要寫好工作總結了。工作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護理學工作總結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護理學工作總結1
一、概況
(一)在中國科協、衛生部的領導下,堅持學會宗旨,充分發揮學術團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圍繞護理的相關問題積極向衛生部醫政司相關領導薦言獻策。
(二)體現學術性、群眾性的特點,繁榮護理學術及繼續護理學教育培訓。
(三)加強《中華護理雜誌》、《中華護理教育》雜誌的質量管理,為全國護理工作者提供優質的護理專業期刊。
二、組織工作
(一)“和諧中國十佳健康衛士”評選揭曉暨頒獎
20xx年12月12日,衛生部在全國醫療系統範圍內啟動了“和諧中國十佳健康衛士”評選活動。經過健康報社和中華護理學會等八家學(協)會共同評審。確定“和諧中國十佳健康衛士”,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護理部劉曉琴主任作為護士代表當選。
(二)中國護理事業世紀回眸(畫冊)
值此中華護理學會百年華誕前夕,為了進一步促進中國護理事業的發展,弘揚南丁格爾精神,我會出版編輯了《中國護理事業世紀回眸》畫冊。畫冊分為:親切關懷、學會概況、艱苦創業、傑出人物、護理英才、碩果累累、友好往來、分會簡介等方面的內容。
(三)關於恢復護士全國政協委員席位的提案
解放後,歷屆全國政協委員中都有護士代表,並較好地發揮了參政議政作用。然而,自第九屆全國政協會議之後,護士的名額就被取消了。為此3月2日,中華護理學會起草了關於恢復護士政協代表席位的建議,並透過中華護理學會名譽理事長彭佩雲等遞交全國政協、國家組織部和國家衛生部等相關部門,並得到了全國政協的答覆。
(四)第八屆護理科技進步獎評審
自20xx年1月至9月,中華護理學會進行了第八屆護理科技進步獎的獎項徵集和評審工作,其共收到來自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護理學會推薦的科技成果92項。經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及與部分護理專家稽核、評議、複審。最終評選出二等獎4項、三等獎20項,一等獎空缺。
(五)中華護理學會於20xx年11月25—28日,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十五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八屆護理科技進步獎頒獎大會。衛生部、總後衛生部、中國科協及中華醫學會領導參加開幕式,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對中華護理學會的各項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提出了殷切希望,其後還為榮獲第八屆護理科技進步獎的24名獲獎者頒發證書與獎牌。
遵照《中華護理學會章程》,大會進行了二十五屆理事會的選舉議程,出席會議的全體會員代表投票選舉第二十五屆理事會的理事、常務理事。後經常務理事再次投票選舉產生了以李秀華為理事長,劉華平、王建榮、黃惟清、孫紅、吳欣娟、姜小鷹、鄭萍為副理事長,馮運華為秘書長的領導集體。
三、國際交流
20xx年9月2日—8日,中華護理學會張惠霞秘書長為團長、李秀華副理事長、老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素一行三人赴日,參加兩年一次的中華護理學會與日本看護協會工作會議。中、日雙方就“第11次中日護理學術會議”的有關事宜及日本護理看護協會提出的關於召開中國、日本、韓國三方護理學術會議進行磋商。
20xx年10月2日—5日,以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黃人健為領隊的一行五人對大韓看護協會進行了工作訪問。雙方討論確定了20xx年中韓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和“社群護理與安全”的會議主題等項事宜。同時向大韓看護協會傳達了日本看護協會提出的關於中、日、韓三國聯合舉辦學術會議的建議。
四、會員管理
20xx年,學會在會員的組織建設方面,繼續貫徹中國科協積極發展會員的指導方針,應用“中國科協全國性學會個人會員管理系統”進行會員登記管理。截止到20xx年10月底止,中華護理學會共有全國性個人會員46076人(其中資深會員978人)。20xx年度新發展全國性個人會員8160人、資深會員98人。
五、學術交流
為繁榮護理學術,推動專科護理發展,中華護理學會在全年共召開27次各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近3800名代表參加會議,共交流論文800餘篇。其中幾個會議效果顯著。
20xx年4月11—18日,在海口市召開的“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論壇,有來自香港、臺灣和內地的專家代表9人分別就人力資源配置現狀、調配及展望;醫院考核標準與人力成本核算和臨床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與規範化服務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講座。其對吸收先進的護理管理理念、提高護理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20xx年5月17—18日,中華護理學會在廣西南寧召開了主題為“溝通、協作、發展”的第十一屆手術室學術會議,出席會議的代表來自32個省、市、自治區共900餘人。其中,港、澳地區代表27人;美國、英國、法國代表7人。共收到全國手術室代表的文章1360餘篇,經審閱進入彙編的文章有1063篇。大會交流論文26篇。本次學術會議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實用,使與會代表受益匪淺。
六、繼續護理學教育課程培訓
20xx年中華護理學會共舉辦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班7個,培訓人員605餘人。其中“護士長管理理論和技能培訓班”提出護士長除了應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外,更應具備現代管理的基本知識。因此培訓班邀請了護理管理、高等護理教育、人文服務及相關專業領域的知名學者講授現代管理的相關理論,並安排到北京市三級甲等醫院參觀學習。
“護理科研與論文寫作師資培訓班”,從培養護理科研師資入手,以點帶面,培養各單位護理科研骨幹和學科帶頭人。除講授了論文選題、設計和寫作諸多方面的相關知識外,培訓班還採用分組討論的方式,每個老師帶領10多個學員,對1—2篇護理論文展開案例分析,而後每組選出1—2人進行發言,其他學員自由提問,最後由老師進行點評。43名學員學習熱情高漲,提問踴躍,課堂氣氛融洽,大大提高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20xx年7月17—18日,中華護理學會與臺灣護理人員艾滋病防治基金會主辦,安徽省護理學會承辦,在屯溪舉辦了“兩岸艾滋病防治護理學術交流研討會”。安徽省參加會議的代表58人,臺灣參加會議的代表15人。兩岸的代表分別就兩岸艾滋病防治現狀、艾滋病的感染控制、婦女與艾滋、毒癮與艾滋和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與關愛支援等內容進行了專題交流和熱烈討論。培訓班不僅增加了兩岸之間的學術交流,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七、中華護理雜誌社
中華護理雜誌社以“為廣大護士服務,努力為提高護理學術水平”為辦刊宗旨,以“加強編輯部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為手段,以“創辦精品期刊”為目的,圓滿完成了《中華護理雜誌》和《中華護理教育》雜誌全年的編輯、發行任務。
另據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簡稱中信所)20xx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顯示,《中華護理雜誌》的總被引頻次列全國1723種統計源期刊的第5位,影響因子列第14位,達到了1。861,是臨床醫學類期刊的第1位。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均保持在本學科統計源期刊中第1位。
八、財務管理
20xx年8月30日經北京天正華會計師事務所(民政部主管)對學會的財務進行了審計,未發現違規行為。
護理學工作總結2
由於嬰幼兒口服用藥的配合性差,治療效果不滿意,醫生往往會選擇靜脈給藥,兒科門診輸液由於患兒身份的特殊性,給護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總結了兒科門診輸液護理體會,現報告如下:
1、輸液前做好患兒及家長的心理護理
輸液前加強患兒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主動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認真記住患兒的姓名、診斷,評估患兒的心理狀態。對初次就診的患兒進行耐心細緻的介紹,多表揚,善於使用語言進行鼓勵,一減輕患兒的恐懼心理;告知家屬輸液的程式步驟,輸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藥物的作用,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患兒及其家屬做好思想準備,避免意外發生時的恐慌;對可預見性疼痛做出安慰,以嫻熟的技術取得家屬及患兒的信任。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樹立安全護理意識
檢查待輸入藥物的藥名、濃度、劑量、有效期、藥物有無沉澱、變色、渾濁、瓶身有無裂縫、是否做過敏實驗及患兒的姓名、年齡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和無菌操作技術原則,加強責任心,嚴防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合理選擇靜脈,儘量由遠心端由細到粗的原則選擇靜脈穿刺部位,避開感染、神經、關節、受傷部位。
3、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病情,提高輸液安全性
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及時處理輸液故障及發現病情變化。小兒發病急,且不能清晰的用語言表達不適感覺,因此要求護理人員善於發現小兒輸液過程中的不適反應,若小兒哭鬧不休應觀察其是否因輸液靜脈刺激、藥液外滲或恐懼害怕所致,注意觀察以排除藥物過敏、輸液反應、病情變化所致,並及時報告醫生給與處理;密切觀察穿刺部位的變化,正確調節滴數,及時更換液體,正確回答家屬提出的問題。
4、輸液後的護理
輸液完畢及時拔針,去除輸液護貼,行頭皮靜脈穿刺患兒輸液護貼粘緊頭髮、皮膚不易去除者,可用棉籤溼水輕輕擦拭後再拔除,避免因膠布貼上原因撕脫患兒皮膚;沿靜脈走向快速拔針,拇指沿血管方向縱行向上按壓棉球,將兩個穿刺點(皮膚穿刺點和靜脈穿刺點)同時按壓,防止穿刺部位滲血滲液。輸液完畢囑患兒和家屬再留觀15~20min,無反應後再離開,交代注意事項及第2天輸液時間、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就診。
兒科門診輸液以嬰幼兒居多,患兒配合度低,血管細小難以穿刺,對護士的靜脈穿刺技術要求高,若技術不過硬,回導致患兒及家長對護理工作的不滿,因此要加強護士基本技能訓練,提高穿刺成功率、心理素質、應急能力,同時加強溝通能力訓練,透過恰當的言語、行為等使患兒從心理上對護士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高患兒的配合度。兒科門診輸液室是醫院的視窗科室,滿足患兒的需求可大大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提高患兒及家長對兒科護理工作乃至整個醫院工作的滿意度。
護理學工作總結3
內兒科是一支充滿活力、愛心、刻苦鑽研的年輕隊伍,隨著新院搬遷我們兢兢業業地走過了半年。全科始終不忘“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宗旨,用自己的愛心、誠心滿足每一位住院病人的需求,把“救死扶傷”的工作作風貫穿於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在醫院和護理部的領導下,根據半年前制定的工作目標,全科護理人員認真實施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項任務,贏得了大部分住院病人的滿意。
一、科室基本情況
1、全科護理人員共9人,其中聘用護士5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4人,護士4人,大專2人,在讀本科2人,中專5人。共有40張床位,全年收住院病人1313人,上半年總數489人,下半年總數824人,下半年比上半年病人總數增加了25。5%,下半年搶救危重病人126人,死亡9人,搶救成功率92。9%。靜脈採血468人,其中頸靜脈12人,股靜脈2人,皮試472人,肌注148人,輸血人,導尿126人,洗胃搶救18人,死亡3人,洗胃搶救成功率83%。氣管插管3人,成功插管2人並使用呼吸機正壓呼吸。嚴格護理操作常規,嚴格消毒、滅菌、隔離措施的落實,對於內、兒傳染綜合科室無院內交叉感染,無差錯事故發生。
二、科室裝置、物資執行及相關制度情況
1、科室擁有搶救裝置:洗胃機2臺,嬰兒溫箱1臺,除顫儀1臺,成人吸痰器1臺,幼兒吸痰器1臺,執行正常並隨時處於備用狀態。所有搶救裝置由責任班楊冬芝專人管理,每週定期檢查執行情況、保養、作記錄;搶救櫃、藥櫃由責任班褚禮梅專人管理,定期檢查,如出現缺藥、漏藥現象,予即時補上備用並記錄;各種消毒液及用物每週定時更換,專人治療班負責,主班每天檢查1次,出現問題應立即報告並即時解決。
2、科室執行嚴格的查時制度,班班查每週五大查,環環相扣。半年來堵科室藥品漏洞10次,查出漏處理醫囑5例,已及時填補,未造成不良後果,各班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協調合作,未出現明顯拖班造成人員的過度疲勞現象。
三、科室護理工作完成情況
半年來我科護理工作完成情況:基礎護理平均93分,危重一級護理95分,護理表格書寫94分,急救物品平均89分,病區消毒合格率95分,滿意度調查87。5分科室管理86分。嚴格了一次性醫療用品(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輸血器、輸液器等)得管理,用後全部做到分裝、消毒、毀形、焚燒並記錄。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帶,無一例輸液、輸血反應。
四、科室業務學習及引進新技術開展情況
在吳院長、成人真主任的指導下,經過多次學習,我們科每位醫生都能使用心電圖機,每位護士都能看懂臨床常見異常的心電圖。科室對每例死亡病例、疑難病例都進行討論,從中總結不足,制定出完整的治療方案並上牆,備工作參考。現已上牆的治療方案有:腦出血血壓調控方案,上消化道出血搶救流程圖,小兒呼衰、心衰急救流程圖,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治療方案及快速性心律失常搶救治療方案(有一位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的病人在我科得到了及時的搶救並治癒出院)。大部分腦出血的病人在我科得到了全面、科學的治療與護理,贏得了老百姓的信賴,留住了很多病人。今年還在我科開展了有史以來的第一例氣管插管,使用呼吸機呼吸的先例,在病人身上進行了眼部、口腔、氣管、導尿、褥瘡、生活、心理等一系列護理,並整理裝訂成冊。護理人員還學習了從省醫引進的新技術:留置針的運用與護理,硫酸鎂溼敷運用,褥瘡患者使用氧療,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現已在我科運用。同時我們還學習了各種疾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護理,能夠即時、準確的為醫生提供診療依據。
五、內部管理
1、一年來,科室每月定期召開二次會議,將這段時間出現的問題及患者、患者家屬提出的意見、建議在會上相互溝通,進行疏理,針對存在的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
1)、向患者家屬發滿意度調查問卷,收集意見、建議,使我們及時掌握和了解部分病人對我們醫生、護士、病房管理的滿意程度。
2)為了提高醫護人員尊重和維護患者權益意識,透過學習,大家基本瞭解和掌握了與病人溝通的技巧,促進了醫患、醫護之間的關係和諧,增進了感情,讓病人相信我們,願意留在我們科。
3)為了給病人一個溫馨的就醫成人,我們圍繞了“樹行業新風,創一流服務”的活動主題,從細小環節入手,要求醫護人員做到“四輕”、“七聲”服務,對一些無法解決最基本的生活及住院費的患者,我們全科人員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切實讓病人感受到溫馨、耐心、細心愛心的四心服務,感受到家的溫暖。
4)經過今年“醫療質量管理”大檢查後,使我們認識到了我們的管理不夠完善,主要問題出現在對醫療安全入手不足:病歷書寫不及時、不規範,對各種疾病的治療原則不規範,濫用抗生素,收費不透明,對各種記錄不完整。
我科護理人員對於常規技術都能熟練掌握。對小兒頭皮細小靜脈的穿刺技術能做到動作準確、嫻熟、一針見血率高,兩位責任班護士都有很強的主動性和責任感,為每位患者做好入院的環境介紹、生活上的幫助、解釋治療護理計劃以及出院後的健康指導、回訪,在搬遷的第一季度滿意度調查獲得100%的好成績,獲得病人送來感謝信3封,第二季度獲得病人送來錦旗一張、感謝信一封,但是滿意度調查下跌到75%,說明了我們責任班的工作沒有做到持之以恆,忽視了心理治療與回訪。如果每一次的回訪都能讓病人覺得你在用心為他治療、記得他、關心他、有親切感,就會使我們得到很好社會效益。
護理學工作總結4
這學年來,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責任心強,服從領導的分工,積極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廣泛獲取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一、政治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校本培訓,並做了大量的政治筆記與理論筆記。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複講書,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學工作
護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由於我校學生入學時總體成績較低,基礎知識較薄弱,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也不斷根據學生的特點、理解能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1、備課方面
開學初,根據學校要求,認真寫好教學計劃,提前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和難點。為上好每一節課,我上網查資料,集中和汲取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為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選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典型病案,儘量不選取那些病程複雜,症狀不明顯的、少見的病案,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病案進行正確、恰當的分析,有利於提高內科護理的教學質量。
2、上課方面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後,及時做課後記,找出不足,總結一堂課的得失,並似出解決不足的方案。
三、今後打算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成功地完成每堂課上各項任務。
2、對學困生多關心,多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對護理基礎的認識上有更大進步,激發他們對護理工作興趣,提高水平,為將來的護理事業打好基礎。
3、加強道德方面的教育。
4、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護理學工作總結5
一、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手段
在理論教學中,可以利用傳統教學方式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變複雜為簡單。這樣既可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加強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比如在講“枕先露的分娩機制”時,可以先讓學生觀看具有動畫效果的分娩機制教學課件,瞭解整個分娩的連續過程。再透過模型演示邊講解,講完後讓學生在模型上練習。這樣一來既緩解了枯燥的課堂氣氛,又增加了學生自己實踐的動手機會,為學生學習妊娠疾病、產後疾病打下結實的基礎。不同教學手段效果不同,合理應用可以取長補短。因此,我們如果能夠根據需要將實物標本、教學模型等傳統教具與多媒體教學方式進行科學的結合,這樣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結合臨床實踐,運用典型病例
在臨床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病例與授課的內容進行有機的融合提高教學課程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妊娠高血壓綜合徵”這節課程時,我們先將病例進行描述:患者30歲,初產婦,孕31周,產前檢查正常。查體:孕34周出現頭暈、眼花等自覺症狀,檢查:血壓170/130mmHg,水腫(++)。實驗室檢查:尿蛋白(+++),眼底A:V=1:2,視網膜水腫,今晨出現劇烈頭痛並嘔吐一次,繼而抽搐現處於昏迷中,急診入院。結合病例解釋本病的發病機制、臨床特徵及併發症等。“宮外孕”是婦產科護理學中的急腹症,一旦出現輸卵管破裂會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其傳統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而近些年保守治療越來越被重視。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列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的病例做對比,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除了講一種疾病穿插相應病例以外,我們還可以在講完一章內容後佈置幾個病例,專門設立一堂病例分析課,讓學生對重點疾病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講完病理產科後為了區別學生很容易混淆的“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可以給學生列舉兩個典型的病例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從而進行討論。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
三、用新知識、新進展來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婦產科護理學是重要的臨床學科之一,隨著人類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婦產科護理學在許多領域和分支都有了跨越式發展。作為一線的臨床課教師在注重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穩固的同時,更多的讓他們瞭解到本學科的重要性和需要了解的新知識、新進展這樣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例如在講解“不孕症”時,我們可以先向學生介紹試管嬰兒、克隆技術的新進展進行介紹,然後教師延伸到先天性無子宮患者將來採用子宮移植術會給她們帶來的福音。例如,今年9月世界上首例移植子宮患者孕育後成功誕下嬰兒。該名女子被診斷為MRKH綜合徵(先天性無子宮無陰道),但是她的卵巢功能完整。在寶寶32周時,由於先兆子癇和胎兒心率的問題,該女子不得不中止妊娠,並透過剖腹產誕下一名男嬰。該女子的子宮來源於她的母親。因此,這也將是世界上第一例胎兒和母親從同一個子宮生育的情況。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總之,教學每個環節都是一個整體,一堂課程的好壞直接與教學效果和目標相聯絡,一方面我們要注意知識傳授過程中要具有科學性和有趣性,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學和參與意識,激發學生們對知識的求知慾望。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專業水平,鑽研教材,使教學相長,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現在的年青教師由於缺乏長期的教學實踐經驗,所以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沉澱,這樣才能體會到教學的真諦。